別人的25歲,我的25歲


別人的25歲,我的25歲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浮生如此亦堪老”,


大學畢業至今,不為情愁為錢愁。

我很在乎錢,一直認為,能夠靠自己賺錢養活自己的人最有說話和選擇的底氣。我渴望早日實現財富自由,也幻想過最虛無渺茫的一夜暴富。不過最終知道,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工作。因為像我這種毫無經濟頭腦的人不適合走捷徑,如果入了股市絕對是被割的韭菜。

我並不恥於談錢。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錢能夠解決很多問題。我努力賺錢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不會再來煩自己。比如我不會計較今天吃頓20塊的飯會不會太貴,我不會計較我想學習的技能是不是要花很多錢。

昨天看了這篇文章,一下子就被這兩三行字抓住眼球:

2014年,25歲的蔣方舟在清華附近買了房,付完首付,賬上還剩14塊。而她錄製的某檔綜藝節目一期三萬,錄一期馬桶有了,錄兩期可以添置一件傢俱。


“25歲”、”清華附近買了房”、”付完首付”,怎麼看蔣姑娘都是人生贏家。25歲快到了,周邊條件好點的人已經買了車,買車難度還不算大,但是我們從來不敢奢望買得起一套房,光是首付對我們而言就是天文數字,更別提在北上廣買學區房了。

真心羨慕蔣姑娘賺錢的能力。她錄製的某檔綜藝節目一期三萬,我花4、5個月才能賺到這樣的錢,如果是存這筆錢的話,少則8個月,多則10個月。

但是呢,她能夠得到綜藝節目的前提是,她確實很厲害。她少年成名,9歲出版第一部著作《打開天窗》,11歲發表《正在發育》,到2017年為止出版了11本書。

我想了想,我小時候在幹什麼?9歲,我家好像連本正兒八經的書都沒有。10歲,我僅有的書籍是學校發的《第二課堂》,還有學生週報,最多加上一兩本作文選。11、12歲,我開始知道附近有新華書店,偶爾週末會和小夥伴一起去書店看書。那時候,我看的書籍還停留在希臘神話和腦筋急轉彎上。名著對那時候的我來說簡直是聞所未聞。所以呢,像我這種沒啥能力的人,現在這樣的處境是很正常的。

賺錢的多少,一方面跟個人能力有關,一方面跟行業有關。我知道程序員動不動都是年薪30萬以上,甚至還有年薪百萬的,更別說最吸金的互聯網大佬了。但是,像我們這麼普通的人,年薪十幾萬已經是頂天了,再多錢就不敢想象了。

不過行業問題最終可能還是歸結為能力問題。計算機的入門之難真的超乎想象,光是要學的編程語言就分這麼多種:c++,Java,JavaScript,python,Go語言……其他的恕我想不起來了。學計算機的前提是數學要好,什麼代數、微積分都要學。中文系的我覺得入門心理學很容易,但是我根本不敢誇海口聲稱自己能夠一個月學會計算機。學計算機對我而言簡直是跨越知識的鴻溝,不是想學就能一下子學會的。所以程序員賺這麼多錢,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像我這麼愛錢的人,分分鐘陷入思維陷阱。比如看到程序員這麼賺錢後,我會想:要是我大學讀計算機專業就好了。這種想法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反事實思維。這種思維是對可能發生的事情的心理模擬,對當前發生的事情設想另一種結果,可能會帶來遺憾(或欣慰)。且人們通常對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比自己做過的事情產生更多的遺憾。

比如,我就後悔我讀了中文系,沒讀其他專業。中文系畢業後,發現一無所長。要說寫文章吧,也不見得寫得好,要說讀書吧,也沒比其他人看得多。但幾年前,我選專業的時候是非中文系不報的。我爸媽叫我去學英語,我拒絕了,現在屬於被打臉的狀態。

另外,金錢的差距一對比就會產生傷害,尤其是和自己周邊的人比較。“約翰·林池和同事( Lynch& others,1998,2000)發現,人們若是居住在有巨大收入差距的地區,那麼處於各收入水平的人早逝的危險都比較大。不僅僅是貧困,而是與周圍的人相比感覺貧困,這才是致命的。”

與自己身邊的人相比感覺貧困,會讓我們覺得現實很不公平,我們理所應當得到更多的東西,比如更高的工資,從而因為覺察到不公正而產生衝突。

什麼才是“公正”呢?“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理論,人們將公正理解為公平——或者說是付出與獲得之間要成比例(Walster & others,1978)。如果你和我有某種關係(例如僱主一僱員、老師一學生、丈夫一妻子或是同事關係等),當我們的付出和所得滿足下列等式時,我們之間是公平的:


別人的25歲,我的25歲



如果你的貢獻比我大而獲得的收益卻沒我多,你就會感到不滿和惱火;而我可能覺得冒犯了你並感到內疚,不過你可能比我對不公平更加敏感(Greenberg,1986;Messick & Sentis,1979)。”

我以前拼命想從臨聘老師轉為編制老師,就是因為覺得不公平,憑什麼我和編制老師做一樣的工作,我拿到手的錢、得到的待遇卻差距那麼大呢!這種比較真的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很多不滿和抱怨都源自於此。

但是能咋辦呢?拼命提高自己的能力唄。大多數情況下,待遇和能力是成正比的。我不喜歡目前抱怨原生家庭的風氣,說真的,我覺得我爸媽已經給了我他們能夠給出的最好的待遇了,再多一點可能就是對他們的苛求了。以後想賺更多錢的話,只能靠自己努力了。祝我和我的朋友們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注:參考書籍: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第11版)

往期文章:

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浮生如此亦堪老

有酒有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