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有密码,为什么在超市不用输密码就把钱收了呢,谁帮忙解释一下谢谢?

三秋叶143988449


谢邀!很高兴能够帮你解答!

这是因为你把微信的小额支付免密码打开了。不过貌似开通扫码支付他就默认打开。

在第一次使用付款码的时候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点,当你点击打开付款码的时候需要输入密码。这时候其实也就是把你的密码告诉微信了,他们就可以在你支付的时候帮你输入密码,因为你把密码告诉他们也就给了他们可以使用的权利。

但并不是说没有密码,只不过密码是用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已。反正都是一串数字,单纯的用数字显示还不如升级一下。在提高支付效率的同时而且还能起到保护账户安全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也不是没有安全隐患,如果手机被偷或者是丢,就会有被人盗刷的危险。因为你把密码告诉了第三方的微信,他们可不管是不是你在使用。只要打开付款码他们就只负责整理密码让他们输入了。缺陷还是挺大的。

除了这个,基本上剩下的支付方式都需要输入密码。但是这种形式的支付方式也是可以关闭的,毕竟安全隐患也是很大的问题。如何关闭呢?只需要在我们下次支付的时候点击右上角的三个小圆点,里面有使用说明和关闭。点击关闭就可以了~

技术层面的问题是需要专业的解释的,比如说如何把密码转换成二维码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在宏观表面,其实不需要输密码支付还是很容易理解的。


互联网前沿消费


现实中,我们到商店里购买商品时,如果自己扫码商家的二维码付款时,往往都需要我们输入密码,但是如果是商家用扫描枪扫码时,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出示付款码,商家直接扫你的付款二维码扣除金额,是不需要输入密码的,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微信支付已经默认直接给我们开通了小额免密支付。

如何关闭这个功能?

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手机丢失,就存在被别人盗刷金额的可能性,那应该如何关闭这个功能呢?你可以在自己手机上的支付界面里点收付款,生成了一串条形码,在这个扫码界面的右上角有三个点 点进去,会有两个选项:使用说明和暂停使用,你可以选择暂停使用,那么这个功能就关闭了。下次如果要用扫码付款功能的时候,在点击开启,这时候需要重新先输入支付密码开通扫码功能,才能正常付款,这样就增加了安全性,别人即使捡到手机,没有密码也无法使用这个功能。

另种安全性

除了上述方式,还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手机盗刷,你在微信里点击“支付 ”,进入页面后选择“钱包”,在钱包的界面里有一个“安全保障”,安全保障中有一个“安全锁”,你在安全锁里可以设置你的手势密码(或者指纹密码),那么每次进入支付界面时都需要验证手势密码或者指纹密码才可以进入到你的支付界面,这个等于又多了一重保障措施。

总结

其实微信支付的安全性还是有的,比如用户一次支付的金额比较大的话,超过1000千元以上(合作商户3000元以上),就需要验证支付密码才能完成付款了,这时候免密支付就不支持了;再比如微信支付规定是每天只能不输入密码就支付10次,超出的会强制验证密码,也许你觉得比较麻烦,但是这也是出于为用户的安全考虑。

此外目前的手机一般都要设置解锁密码,即使别人捡到你的手机一时半会也登录不了,这时候发现的话,及时挂失就可以。当然了,任何保障都有意外的情况,所以最为关键的还是要保管好个人手机。


鲤行者


那是因为你为超市的收银员提供了“付款码”,即小额免密支付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微信上,还是比较方便的。

当你出示“付款码”时,超市收银员会利用二维码扫描枪对该收款码进行识别,在付款的过程中,扫描枪是连接在收银机上的,扫码时扣除的金额是根据顾客所购买商品的价值直接扣款的,而这种出示付款码即可“免密支付”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开通了这项业务,同时默认的签署了一个协议,至于协议的内容自己去微信上找一下,然后看看就懂了。

其实也不能说“没有输入密码”,只是这个密码是以公开的形式展示出来,要知道你出示的“付款码”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密码。要知道付款码是随机生成的,且只有当消费者需要使用付款码才会生成,也就是说这个付款码不是固定的,它会根据我们付款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点击查看付款码的数字,它就是类似手机接收的那种验证码登陆差不多)

说的直白些,微信里的钱虽然放在你的账户里,想要花出去就必须输入密码。而这种“付款码”实际上其实就是一个密码,当你购物时出示具有“短暂时效的二维码(密码)”供收银员扫描时,就相当于出示了密码。而这个付款码是在付完款之后就失效了的。当你再次打开付款码、再次付款时,这个付款码实际上与之前的就已经不一样了。

这有点类似我们注册网站用户ID时用手机接受的验证码,你可以把手机想象成你的称呼,而每次付费或登陆用手机接受的验证码/二维码看作是密码,这就比较好理解。


实体店老王


微信和支付宝开通了付款码功能就默认开通了小额免密功能。
这种方式是非常安全的!

原理:

一.免密支付

你授权开通付款码功能后,就可以小额免密支付。

同时商户也要向微信申请开通扫码枪业务(就是可以让你能免密支付)

商户需要先申请自己的公众号,上传申请者的信息以及营业执照,官方人员对上传的资料进行审核。只有安全可靠的商户才能申请到扫码枪。

二.优点

商户申请扫码枪用来免密支付也是为了方便大家,省去大家排队拿钱和输密码的时间,也防止密码被别人看见。

三.安全性

付款码只有微信授权的商户才能扫,普通用户是无法通过付款码扫走你的钱。而且扫码枪还需要年检,非常严格。

付款码具有时效性,所以没法长久保存图片。微信还对付款码支付有相应的风控系统。


搅动沙丁池的鲶鱼


题主你用的这个应该叫付款码!

而付款码这个东西低于1000元以下是不需要输入密码的,因为你开通这个付款码功能时就已经输入过秘密了,相当于默认了使用这个限额而不需要使用支付密码。

当付款金额超过1000元时,你仍旧需要输入密码来完成支付。目前1000元的限额也无法人工调整,都是支付机构限定好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金额的限定,是因为相关部门的规定。央行在2015年颁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三点做了规定:

(三)支付机构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1000 元(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且支付机构应当承诺无条件全额承担此类交易的风险损失赔付责任。

意思就是支付机构使用密码、指纹或手机短信这任意一种安全验证,或者免验证,那单日扫码的限额就是1000元。所以,付款码流行起来后,各家都将这个限额限定在1000元。

另外,央行最新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更加规范了支付限额,根据验证手段的不同分为A、B、C、D四个支付等级,类似付款码这样的属于动态码,处于A、B、C三个等级,这三个级别分别对应的支付限额就是:A不限额度,需要数字证书或数字签名;B限额5000元,需要两类及以上验证手段;C为单日1000元,仅用一种验证手段即可。

我们日常使用的就属于C级,尽在开通时输入支付密码,之后直接出示付款码被扫就能完成付款支付。

如果你觉得不安全也不嫌麻烦,可以关闭付款码的功能,当你需要使用时再开启,用完后再关闭。



罗氏虫社


谢谢您的问题。微信不用输密码,是因为有微信付款码。

微信付款码的原理。微信打开付款页面以后,会显示专属于自己的条形码、二维码和18位数字编码,三者功能相同,适用于不同的支付场景。商家扫描二维码和条形码,就是将这18位数字编码输入系统,完成付款与扣款,这18位数字可以理解为动态编码、动态密码、付款条形码、动态支付链接等概念,类似于凭数字编码从超市储物柜拿东西,但是与我们设置的微信支付密码还不是一回事。




微信付款码的特点。第一,微信付款码是动态的,三分钟就失效,打开后会重新生成。第二,商家的扫码枪需要向微信提交申请,通过相关机构审查,开放此项功能,类似于POS机。第三,手机支付一般都是单笔消费1000元以内免密支付,才不需要密码,可以将此项免密功能关闭。


微信付款码的加密。由于涉及账户安全,不能让别人知道18位付款码、条形码、二维码,以免受骗。以前微信付款码的截图会被骗子利用,现在微信升级,截图已经没有用了。但是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手机丢失以后,被不法分子打开微信,通过扫码划转资金。这个时候要在“钱包”右上角打开四个方块的标识,找到“支付安全”,开启“钱包锁”,设置“指纹解锁”或者“手势密码解锁”。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这是微信的免密支付功能。但是有次数限制,每天10次。

为了给带来更便捷的支付体验,部分特定交易场景(比如付款码、乘车码等)在服务开启后,无需每次校验密码即可完成支付。



向商家付款免密规则

通过支付密码验证开通免密支付后,每笔订单小于1000元消费免密,每天有10次免密次数。

温馨提示:

1.免密次数从每天0点开始重新计算;

2.当订单金额等于或大于1000元需要验证支付密码完成支付;

3.当天满10次免密次数后,后续每一笔支付都需要验证支付密码。



怎么关闭免密支付

1、免密支付:通过微信进入【自动扣费】,找到需要关闭自动扣费的项目,点击关闭服务即可。

2、商家免密付款码:通过微信进入后选择【收付款】->【向商家付款】->右侧【···】->【暂停使用】免密支付功能,当您关闭后,如果每次对商家付款时,都要输入支付密码进行开启。


立马财经


我认为这样都是当面付款的。付款成功后会马上有信息说消费了多少。微信支付账户零钱单笔支付额度超过2000后有短信验证,银行卡支付超过500会有短信验证。小额不需要输入密码,可以在微信-支付-收付款-右上角三个点。



春暖了花会开


在你第一次买单的时候输过一次了,在额度和系统默认付款码范围内免密


奋基必


小额支付(免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