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你後悔過嗎?

鄉村新天地


從未後悔過。以前起早貪黑讀書是為了考個更好的大學,找份好工作,以前就是這麼簡單的,也正是這個簡單的理由,每天早起背書,認真做題,我不是一個天資聰穎的,所以並不是說成績特別好,但是現在回想當年,我不後悔,也非常感謝以前的自己,不敢保證說讀書一定能找份好工作,現在很多老闆的學歷可能也並不是很高,但是對於我來說,讀書是我走出大山的好途徑。

現在工作了,也依舊不能忘記讀書,當自己接觸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不懂的也越來越多,只有不斷的吸取知識,才能讓自己更充實。

而且我一直覺得讀過書的人的想法三觀和沒怎麼讀書的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看事情想問題的角度都不一樣。



香蕉皮了


後悔?

我只後悔當年懵懂無知別人說的話都似懂非懂不知道努力會是怎樣!

我只後悔當年年少輕狂對什麼都不屑一顧以為世間的路靠年輕熱情敢闖就能輝煌結果只是滄桑!

我只後悔當年縱情狂歡的時候沒有人給我幾巴掌讓我感謝他一輩子!

我只後悔夜晚的蠟燭熄得太早應該每一根都燃燒到天亮!

我只後悔覺醒得太晚還只是熱身就已經要上戰場!

……

現在,我剩下的,最多的,就是這遲到的,深深的,後悔!


鋼筆刀


沒有。

年少那陣,讀書是囫圇吞棗而無潛心專研的境界。等到知其品味知其掩卷沉思的時候,等到知其以書為鏡以書為途的時候,人生已經是失去了許多華彩的樂章、燦爛的季節,這便有了許多積鬱於心亦拂之不去的懊悔。

  曾迷戀於《詩經》和《楚辭》,曾唏噓於《紅樓夢》和《金瓶梅》,曾沉醉於《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但是,卻不曾悟透那滴淚於夢、啼血於心的大喜與大悲,卻不曾體味到那攬河於心、擁江於懷的大起與大落,是何等的無奈與痛苦,又是怎樣的凝重和永恆,更不知道,那橫亙於眉眸心中的,正是一部又一部厚重而輝煌的史典,飽蘸著日月的浩嘆,也流淌著天地的精血。

  記得我曾把《史記》翻閱了300多個夜晚。那是20多歲時,我在家鄉的學校教書。每每捧書在手,只為消磨時光排遣愁緒,所以,留在心中的記憶也就只是一片斑駁的碎片了。於是,那些崢嶸的歲月是怎樣地蜂擁排閥,那些英雄豪傑是怎樣地叱吒風雲,那些刀光劍影是怎樣地浸透了淪桑和苦難,那些哲思睿智是怎樣地閃爍著日月的光輝……便於這破碎和零亂中缺失了許多的精彩和靈性,也使我痛失了明智的良機,更使我痛失了人生中早當擁有的智慧和深度。

  即使在這之後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時,我也未曾潛心用書中的境界和人格的力量,去構築人生的追求,去塑造健美的靈魂,去完善自己的生命,然後去成就我筆下的作品。那時候的我,偏愛的是詞語,是那些華麗的詞語,是那些看似深奧其實淺薄的詞語,甚至未上升到句段,功利的目的和色彩都極為濃厚,這便是我的宏願和壯志化為今日嘆息的緣由了。看來,心性浮躁或急功近利,都是讀書的大敵和人生的大敵啊。

  最近讀伍立楊先生的一段論及散文之文采的文字,感到尤為有用。他說,文采“是一種聲音。林籟發音,有如竽笙;泉石流韻,和若球簧。”又說,文采“是一種美。好比龍鳳繪藻,虎豹炳蔚,精彩照爍,草木賁華,青綠紫橙,斑駁無聲。”這璣珠般瑩明紛呈的透悟,不只是在論述文采,也是在闡述讀書人生中的真知和灼見,讓我汗顏也讓我痛感思想的膚淺,進而在驀然回首流失的歲月時,竟是如此地痛於心神也疼於肌膚,竟是如此地傷感自責,也感到悔之晚矣……

  書是高山也是大海。當我靜穆地仰視它巍峨峻拔的時候,當我虔誠地極目它蔚藍壯闊的時候,總感到我是如此的渺小,猶若一棵小草或是一粒沙子,總感到我的生命竟是如此的輕飄,猶若流嵐靄霧抑或是一片小小的雲朵。

  安徒生創作了大量精美的童話。他在臨終時說:“我為自己的童話付出了一切。”最美好的人生總是要用最深刻的創痛去換取,正如紫荊鳥畢生只是為了一次動聽的啼鳴一樣,即使把心抵在尖刺上,它也要放聲地歌唱。安徒生就是這樣的紫荊鳥啊。近來,我時常會想,這晚來的醒悟,不就是緣於讀書的浮躁和功利的誘惑嗎?

  未曾深思書品與人品,正是人生最大的缺憾和失誤。回想讀書時雖有“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書”的信條,但未能用生命、用心靈去讀,致使許多鮮麗積澱成紫黑的沉重,致使不知怎樣裝訂人生這部大書,便是我難以挽回的扼腕之悔了。


溱州夜話


我後悔過,但是現在想想可能讀書後悔一時 ,不讀書後悔一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