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人奉为至宝的“中庸”,难道仅仅指“中间”和“平庸”吗?

宝贝狐


1.

"中庸"起源

"中庸"的概念最早是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大致意思是中庸作为一种品德大概已经到达了极致,而且人们已经长久的缺乏它了。虽然孔子最早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但是"中"的思想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关于"中"最早是尧在禅让于舜时传授给舜一句"允执厥中"。《礼记》解释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大致意思就是在对立的两方中,找到其中间的位置来对待人民,类似于今天的辩证法。之后舜又将这句话传授给了禹。那么"中"和"庸"在经过孔子重新整合之后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孔子没有留下明确的解释。但是在后世流传的关于儒家经典的注和疏中各家众说纷纭。关于"中"的解释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偏不倚,无过亦无不及。第二种说法就是"中和"其实两种解释方法都是成立的不偏不倚的目的正是为了求和,以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局面。

关于"庸"字的解释大致也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庸者,用也"(孔颖达《礼记正义》)另一种则是认为"庸,常也"(何晏注《论语》)将"庸"解释成"用"很少见于古书当中,大概是因为读音上的相似才做此解。而将"庸"解释成"常"即可以解释为平常、常态似乎更为合理。这样一来"中庸"二字就可以解释为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常道。大概意思就是运用中庸之道达到一个求和共赢的效果。


2. 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的思想既是儒家的世界观也是儒家的方法论。因此在讨论"中庸"思想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孤立的看待这个词语,而是要将他放在儒家具体的思想当中加以把握和体会。

首先是儒家的鬼神思想。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一直是敬而远之的。在《论语·八佾》中曾经提到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可以看出孔子并非不信鬼神,他相信鬼神的存在,但是他同时又觉得"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因此孔子虽然相信鬼神的存在但是他反对过度强调鬼神的作用。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很多王公贵族采用的都是人殉,因此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杀戮。孔子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仁政,认为在敬天地敬鬼神的同时也应当"保民"。所以孔子的鬼神思想和政治思想其实都是"中庸"的一种体现。

孔子提倡"仁"认为"仁"最重要的是"孝"。因此后世很多时候在提到"愚忠""愚孝"的时候都会去批判孔子的思想。其实孔子提出的孝道中也包含着他的中庸思想。例如《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就是在强调如果父母犯下过错,做子女的应当及时的劝谏。但是这种劝谏应当是委婉的,并且如果父母执意不听就应当暂时的放弃。等父母"悦则复谏"。这种适度的原则不仅体现在父母子女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君臣朋友之间。

另外孔子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其中庸思想在教育方面的运用也是十分值得借鉴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因人施教的原则实际上就是中庸思想的体现。同样是《论语·先进》就在论述针对冉有和子路性格不同而形成的两种教育方法。冉有的性格较为平和,因此孔子希望他遇事可以勇敢一点。而子路的性格较为莽撞,孔子就希望他遇事可以冷静一点。这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中间就包含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同样,在文学作品的创作方面,孔子亦是在倡导"中庸"的思想。认为好的文学应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不会过分的快乐以至得意忘形,也不会过分的哀伤。包括我们常说的"文质彬彬""思无邪"等等都是其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

3. "中庸"思想的发展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就确立了思想上权威地位。后世衍生出的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实学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对儒家经典的发展和重构。两汉经学重在诠释儒家经典,因此陷入了枯燥无味的考据。宋明理学,虽然强调"理"但是其对于儒家的"中庸"思想明显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例如朱熹就认为"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我们所说的儒家中庸之道中的社会和伦理纲常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强调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在世界观方面理学家就认为"天地之化,虽廓然无穷,然而阴阳之度,日月寒暑昼夜之变,莫不有常,此道之所以为中庸。"天地的变化虽然是广阔而无法捉摸的,但是阴阳日月的变化,季节的更替都是有着不变的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中庸之道。这种思想明显的就是在传统"中庸"思想的基础上加入了"天理"的思想。

随着宋明理学的过度发展,儒家思想的经世致用性减弱。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王夫之等人推动了明清时期"实学"的兴起。王夫之驳斥了朱熹等人的观点,认为"中庸"不应当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有着实际意义的。因此他将"庸"解释为"用"认为中庸之道应该是在变化中寻求变化,在恒常中实现恒常。也就是说要依据客观现实来决定,"中"的点应当在哪里。

4. 何以变为"中间""平庸"

那么被中国人奉为至宝的"中庸"为何到如今会被曲解成"中间"和"平庸"这种矛盾调和论呢?原来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先生等人为了矫枉过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而"中庸"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被抨击为"和稀泥"。认为正是这种思想才造成了中国人不敢出头的"劣根性"。发展至今,中庸又被很多人曲解,甚至作为了自己不上进的借口,变成了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阿Q精神。

但其实中庸思想确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其中的一些经验对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时代的限制,中庸思想依旧存在着许多封建糟粕,这就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了。


一往文学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以中为用,即处理事情恰到好处,不走极端。下面就举几则例子:

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二、刚柔并济,一阴一阳之谓道。

三、教育子女。既不能溺爱。也不能严苛。成功的教育使人有性格。既不是本性,又有品格。

四、对欲望的态度。墨子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主张扼杀人的一切欲望和精神需求。孔子则能辩证的看待欲望。欲望既是万恶之源。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当然,欲望也是社会退步的原动力)。人若无欲,与行尸走肉无异。无欲者,器物也。孔子曰:君子不器,此之谓也。

孔子甚至反对道德境界过高。孔子提倡以中等的道德规范,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孔子曰:过犹不及,此之谓也。

实践证明,谁违背了中庸之道,谁就害人害己。


杨朱学派


中庸不是中间和平庸的意思,而是中和平常的意思。



孔夫子众所周知,集五经六艺,开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可以说是五经六艺,自然文化,道德文化的提纲挈领,可以视作目录式存在。许多名词,要去前人经书,尤其是易经,道德经这样的经书之中,寻求正解。孔夫子所做的,是把自然文化,道德文化,对应到了人。把自然与道德,在人的显化,点明了。大学,中庸,就是代表。



中庸是自然与道德,在个人的体现。也是孔夫子发现的,作为人,最本真的状态。

大学,是人类社会最本真的状态。这两篇,可以视作孔夫子把自然文化,道德文化,进一步发展到人道文化的过渡篇章。是人与自然、道德沟通的桥梁。是人获得道德,达到自然状态的路径。



通过这一个桥梁,路径,孔夫子把自然文化,道德文化,进一步发展出人道文化。从而,完成了中华文化这一整体。让中华文化完整完善起来。

从上古,三皇,火,农,黄帝正式开启人类文明,经历五帝,夏商周,老子,直到孔子,中华文明正式成型。这是中华文明主线,也是主流,主体。



后来的佛教思想,与大学不谋而合。这或许也是三教并存于世的根源所在。


愚木居士


中庸不过起了调和作用。于是所产生的矛盾依然客观存在,是一个双方不彻底矛盾化解却依然地存在着。只能所化解的当前的两方面的矛盾。依然不能消除其间的存在。虽然具备圣经所说的作光作盐的作用,是存在一方包容对方而起作用因为所谓包容在于对方某一方面的否定或斗争性的作用。正所谓忍耐的一方才起调和作用。正所谓基督徒的人性具备神性的有些革命性所支配。正如圣经所说重生的新人样式。于是中庸的道义是不完全的道义概念。至于神性的人性,人性的神性才具备完善的道义概念所支配。不过中国人不过夸大这种中庸的方法和优良传统。于是成为人们心灵种下的心灵主观世界依然是伪善的功利主义的观念所支配。正如儒家所谓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知识分子观念。于是唯心主义的真正道德观念所支配和鼓舞是圣经的理论概念成为自我无限完善的心灵历程即观念,而且成为人生处世的调和作用或感化的表率作用。正如西方所开发的辩证法成为一切科学方法所遵循。


陈武魁


中庸,本质上是说处事有度,通俗地说叫做恰到好处,不走极端,但并不是指正中间。

恰到好处的点在哪里呢?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的情况下说不定就在两端的某端。

所以,中庸这两个字可以简化为一个字,那就是“度”。做任何事都要注意把握一个“度”。

所以,中庸既不是不偏不倚,也不是平庸,不是教人圆滑处事,也不是教人不坚持原则。只是教人做事要把握好这个“度”!


mulin30311368


懂的人看到惊雷和血雨腥风,不懂的人看到的只能是温柔乡,知与不知一层纱但相隔十万八千里,中庸上承易经一脉相承。传统文化往往是正面说教,往往给人无趣,但你逆向思维往往有所得。中庸是动态平衡避免走极端主要是对人事,周朝能享国800年就有个制度的考虑有联系而又不紧密有回旋余地,周朝以后鲜有超过300年的朝代。周朝以后朝代都希望长治久安,这就是走极端,表面上的长治久安阻断民众的上升通道,民众失去生活的乐趣。中庸显然有对不中庸的革命,而且生命不息,革命不止的,哪有片刻的停息,中庸具有革命性。传统文化只讲中庸的好,不讲如何做,如何做对知者而言如明镜,讲了就不是雅言。


爱无止境不忘初心


“中庸”是孔子提出的做人准则。貌似高深莫测,其实很接地气的。

按儒家学说观点,是不喜欢没有头脑的勇敢,比如孔子认为子路勇敢有余而定力不足。那中是什么意思,孔子原意就指人的喜怒哀乐没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就是中。庸就是不变的平常状态。是不是很好理解。

这样看来,中庸是没脾气,没情绪的稳定状态。实际当中,中庸之人还是戴了几种面具,让人产生迷惑。这就产生了各样差异,反而让这个概念复杂了。

面具之一,有些人没情绪,可能是没到心理承受极限,对小事不争不计较,该糊涂时就糊涂,如果碰见切身之事不淡定了,拼着老命也要争;

面具之二,有些人被生活打击得麻木了,对世事习以为常,在他的脸上看不到狂喜也看不到欣慰,当然也不能指望他们去改变不平等不幸福的境遇;

面具三,还有些人是超脱了,类似仙道修行者,一心想着告别红尘,那还有什么计较的,看什么事自然要想得开。然而他们也很少过问人间的不平事了。 

扒开面具,找一些人的动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试问天下有几人能真正达到中的境界?难。当年孔子提出这个观念也是在中年以后,少了青年时代的做事冲劲。周游列国时,碰到很多不讲理的事,不讲理的诸侯王,孔子还是有激情的,有人怀疑他,他就激动地发誓自证清白,谈不上中。

现在大部分人还是把中庸理解成不偏执,不愤青的状态。然而我有不同看法,干事业创业的人会发现真是在突破个人的局限,在很多人的冷眼中前行。只到有了起色,大家才恍然发现一个特别的人做一件特别成功的事。当年马云起步时,找了那么多渠道想融资想开拓市场,然而知音太少。试问在此过程中,有几个扎实做事的人能保持中庸,类似乔布斯那样的中国创业者不在少数,只是没到成大名时而已,真要那样中庸,恐怕是泯于众人了。有人总结说只有偏执狂才会成功,多少还是有看点的。

物理学告诉我们,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力越强,一个人若能普惠于人,一般是经历了很多打击很多磨难才笑到最后,才懂得如何更好地帮助大多数人服务大多数人。所以有句话叫磨难是天才的垫脚石。中庸呢,更愿意选择没有风险的平安路,想平静无波走过坎坷之路,其实这样的路常是滑坡路,不进则退吗。

那中国人为什么推崇中庸,因为可以减少阻力啊,哪怕戴上面具。我总在想,绵羊时时保持平和温柔态度,难道豺狼就不吃它们了?

回到那个春秋时代,设想我们遇到孔子相同的境遇,饱读诗书周游列国无法伸展理想抱负,这时回归故乡最需要的是平复自己内心的失望,孔子想必百般尝试,甚至学习了《易经》想窥控命运的奥秘,然而无济于事,动乱的年代不需要孔子。

这时孔子看清了,没必要为了实现不了的事伤神烦恼,没必要死磕到底折磨自己。孔子当然想,王爷们不用没关系,我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一样爽…… 

我们这个时代,情商高是标配,但不意味着无所事事的中庸,磨去向前冲的动力,与咸鱼有什么分别……  


坐照入神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庸之道。

“中”是中间值的意思;“庸”指的是寻常态。中庸也就是中间状态。

中间状态的反面就是极端。

我们中国文化历来反对极端。

在现在的世界上,我们处处可见极端主义带来的恶果。

比如原教旨主义,也就是宗教极端主义。这几年在世界上闹的鸡犬不宁的“伊斯兰国”就是极端主义的外在表现之一。除了信徒之外的都是异教徒,都是要消灭的恶魔。一些极端主义的年轻人,甚至一些妇女,浑身绑着炸弹,作为自杀袭击的工具。

与之相对的,美国实行的单边主义,也是极端主义的外在表现。他们认为只有西方那一套价值观才是正确的,其他任何文化、任何主义都是落后的,错误的。于是他们搞了“阿拉伯之春”,把世界搅得一塌糊涂。

而我们中国的文化,因为“中庸之道”,我们一贯厌恶极端,我们能够包容各种不同。

'中庸之道"在一切大的问题上都取中间值,团结中间状态的大多数。我们从来不要极端。

“中庸之道”根本不平庸。恰恰相反,它需要大智慧。

怎么才能知道你走的路刚好是中间呢?你需要刚刚好,既不左也不右。

儒家经典里说里,如何才能“中庸”。

第一,你要博学。第二,好问。第三,思考。第四,明辨是非。第五,执行。

博学是前提,如果你学问不够,怎么才能知道哪些是对哪些是错。

光自己学还不够,还要找人去问,“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只有听取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才能更加清晰地知道对错。

等你把所有的方案都放在面前,接下来还要会思考,思考完了再认真分析。只有这样你才能远离极端,找到大多数人的那个中间值。

找到中间值,并且用行动来实现它。

这才是中国人的“中庸之道”。

它需要大智慧,需要大慈悲。它对人宽容,绝不会认为一个人一件事“非黑即白”。

在这个充满了极端主义的世界里,我们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越发显得珍贵。

说它等同于“平庸”“没有原则‘等等的人,实在是无知。


鱼潜的平凡日子


题主的意思应该说的是“中庸之道”吧?

《中庸》是我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论述的是关于人的品行操守和道德标准的专著,是儒家哲学的重要代表作,与《孟子》《论语》《大学》一起被称为四书。

“中庸之道”是脱胎于《中庸》的一种唯心主义处世哲学观,阐述的是人生立身处世之大道,涵盖了人与人、人与事物沟通、交流与互动的所有方面。



中庸之道的逻辑基点是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说,认为天、地、人三者间自然、相通、融合的状态是最理想也是最高标准。三者间,天与地都是客观存在,“人”以何种视角和态度来看待和对待这种客观存在,便成了影响人生成就和境界的关键。



为保持对此类客观存在的认知的正确性,因此古人强调“致中和”,意思是要“中正、平和”,要保持不偏不倚的客观性。只有不受个人喜怒哀乐这种情绪波动的影响,才能以纯净平和的心境、心态去“格物致知”“澄怀味象”,才能看清事物本质、进而正确处理人与人和人与事物间的关系。



这不正是我们当今所说的“情商”吗?简而言之就是情绪智商!我们很多人在面对误解、谣言、惊喜、烦恼、指责……这些“客观存在”时,往往容易情绪激动甚至失去理智,容易做出一些不冷静的决定,为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必要、甚至追悔莫及的后果。所以,中庸的“庸”非但不是平庸,而是种更高深、微妙的处世学问。

中庸之道也并非是要我们去做和事佬,具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还要大家在生活中自己体会、积累。


您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


大相无形


现代人对很多词语或说法产生误读,就比如中庸,其实中是中,庸是庸,一旦两字组合就成了新词,意思与这两个字差别很大,中庸,恰恰是追求最合理的状态,是高难度的,并非和稀泥,也不是折中之意,更不是追求平庸,夹着尾巴做人。

还有像佛家说的空字也很容易被误解,其实此空非彼空,不是不存在,而是会变之意,就如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昨天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不等于今天我也不同意你的观点,过去行不通的不等于永远行不通,一切都在变,不要执着,不要被貌似不变的表象所蒙蔽。

还有,有太多人误解马克思主义,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是所谓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就是无神论,就反对人有灵魂,反对有轮回,反对有神灵。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承认存在的任何事物,只要能证明轮回或神灵等确实客观存在,那就必须承认,对于未定论的事是不做裁定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应该说,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轮回或神灵,除非能够拿出充分的证据,否则就是未知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