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對於籌備期的校區, 招聘>招生

市場如戰場,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教育培訓行業是一個人力資源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服務行業,對於人才的依賴度特別高。

培訓學校就是一個企業公司組織,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組建不出一個有執行力、戰鬥力的團隊,拿不到結果,辦學之路舉步維艱。

因此今天我想在這裡寫關於籌備期的校區招聘>招生這一話題,因為我看到了太多的校長對這一點漠不關心,籌備期隨意拼湊團隊,或者在招聘方面不夠重視,篩選人才缺乏用人標準,組建起來團隊不會訓練。試想一下,這就好比隨意招募拼湊的軍隊,稍加訓練,讓這些人去打仗,你覺得戰局結果會如何?

02

現在教育市場的格局不比以前了,天變了,政策變了,我們的思維也應該改變,不能抱著守株待兔的做事思維,做著刻舟求劍之類的事情。

在這裡給大家講一個小學課文《我要的是葫蘆》的故事: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

有一天,他看見葉子上爬著一些蚜蟲,心裡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

一個鄰居看見了,對他說:"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那個人感到很奇怪,他說:"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光了。

讀完這個故事請反思一下,我見過很多教育行業從業者就是這個種葫蘆的人心態。以前遇到一位校長天天喊著,要做市場,要招生,要業績,但是就是不願意招聘組建團隊。

有句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組建團隊,梳理校區組織架構不是隻有新東方、好未來、精銳...... 這些教育巨頭公司做的事,對於我們中小培訓學校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事情。

我曾經給一個校長說讓他要搭好校區組織架構,也給他繪組織架構圖,一定要 因崗設人 而千萬不能 因人設崗,前期可以緩慢過渡,到了一定時間結點必須流程化運作。這個校長懟了我,他說搭建團隊,搞校區組織架構那是準備去納斯達克上市呀!我頓時沉默不語,我只想說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

03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歷史的人,因為我覺得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中華歷史上記載的歷代先賢他們身上發生的很多人生經歷與事件對於我們是有借鑑學習意義的。

古人言:欲治兵者,必先選將。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周文王欲滅紂,求姜子牙於渭水之濱,

劉玄德欲興漢,求諸葛亮於草廬之中,

朱元璋欲稱霸,求劉伯溫於鄉野之間。

自古以來,欲成事者,必先厚德載人。用厚黑學說解釋,一個人想做大事,必須要會籠絡人心,招募駕馭使用人才。

在教育培訓行業,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沒有在教育行業內的一些積累,沒有廣闊的人脈,這些教育投資人招到優秀並且合適的員工會非常難。有行業經驗的還可以通過同事朋友介紹吸引來一些人,沒有的只能靠社會招聘。社會招聘成功率相對低。我之前認識一個教育投資人,一個月內面試了二三十個人,但是最終沒有一個留下來的,當時他心裡有多絕望不用說你應該也能猜到吧。

招聘和相親找對象是同樣一個道理,我們最先在自己心裡做用戶畫像, 我要找一個什麼什麼樣的人,可是結果未必如預期。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放棄,你必須擴大自己與整個行業的接觸面,提高自己的行業認知,招聘最忌諱的是外行面試內行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往往就能吸引招聘到什麼樣的人,這一點很微妙。招聘的本質就是一場對人才的營銷,對人才的吸引。

教育機構的招聘必須全年常態化,必須每個月都有人來面試,這一點必須給負責人事的人員下指標。特別是課程顧問和市場團隊 超編10—30%很有必要,因為這兩個崗位流動大、培養速度慢。必須在這這兩個崗位上形成動態平衡,嚴格考核標準,優勝劣汰。

招聘是非常重要且很專業的事情,現在的基層工作群體是95後,再過四五年是00後為主,管理方式和70、80後大不一樣,你面試的流程、面試的談話技巧,薪酬體系、員工培訓,員工管理...... 你都需要縝密的考慮,儘可能將其流程標準化。

04

優秀的人才對於教育培訓行業永遠是一個稀缺資源。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永遠不能說團隊組建差不多,招聘夠了,人員齊整了,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漂亮話。

任何團隊都要保持10%-20%的淘汰率,古人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的人才源頭必須是活水,永遠不能停止向團隊輸送新鮮血液,讓團隊動態平衡起來,有危機感,有戰鬥力,所以我要說不止籌備期的校區招聘>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