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在廣大農村的恢復和重建,對農民來說,是“好消息”嗎?

惠農網


雖然在上個世紀供銷社在各地很普遍,基本每個鄉鎮都有,但真正瞭解他的可能還不多。根據百度資料顯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是中國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領導,行政級別為正部級。

所以,別看人家就在你身邊,但往上追溯,級別可是不低的,正兒八經的公家人。

供銷社應該說在計劃經濟時代,對於商品物流起到了壟斷性的作用,那時候很多人購物只能去供銷社——你可以說他功勞很大,但也可以說這是機關服務形式。

但後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化成為趨勢後,人們發現私營商店商品更全,服務更周到,價格還低,因此,合作社在市場的浪潮中被自己固有的“公辦”工作模式給淘汰了,逐漸退出了零售市場。

雖然在市場的大浪潮中,供銷社丟掉了很多基層營業點,但自己的實力還是存在的,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供銷社手中有大量的土地資源,以及商業渠道,因此,這些年消失在人前的供銷社其實生活的並不賴。

在2011年,其旗下的中國供銷集團以960多億元的營業收入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83位。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由於供銷社幾乎是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加上其級別也高,雖然在現代商品體系中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但在歷年的政府工作會議中仍佔據重要的地位。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深入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提升為農服務能力。支持供銷合作社創辦領辦農民合作社,引領農民參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分享產業鏈收益。

或許每日糧油的認知有限,但對於供銷社試點重建能否被市場認知還有待觀察,至少在社會物流業這麼發達的今天,供銷社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在今天看來已經沒有必要了,而且考慮到供銷社本身的性質,還是讓給民營經濟的好。


每日糧油


很久很久以前,我親眼目睹了農村供銷社的興旺發達,也親身經歷了農村供銷社的崩塌與覆滅!那個時候我已經學會了去供銷社買一些日常用品之類的東西,並且還能夠做到隔三差五的幫家裡賣一些少量的農副產品。

供銷社是我們那一代人見證農村商業興起的開端。當年供銷社牆壁上清晰的塗上八個紅色的大字,發展經濟,保障供給!至今回想起來仍然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農村供銷社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新型產物,也是農村必不可少的物質生活保障!在那個年代,國家的一些緊俏物質全部都是憑票購買,沒有任何人可以優先,沒有任何人可以搞特殊化,男女老少,一視同仁!

供銷社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和強有力的保障?當年的農資用品的供應和農副產品的回收,都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監督的基礎上,嚴厲打擊各種渠道的假冒偽劣產品,重點保護農副產品的價格和農副產品的暢銷。

恢復和重建農村供銷社,對農民來說,的確是一個好消息,也是農民夢寐以求的一件大好事。供銷社的重建和恢復,至少可以保證農村居民合理合法的進行公平消費,至少可以避免農村居民不受欺騙,減少假冒偽劣產品的侵害?這樣,農民才能夠實現用的放心,玩的開心,吃的安心!





沱江人社會領域創作者


恢復重建供銷社是縣級以上供銷社機關吃財政飯官員們的一廂情願,其作用無非就是刷刷存在感,多爭取一些保護政策,多要一些財政撥款,對於縣城以下的農村市場沒有實質性的進步意義,其原因如下:

一,自九十年代以來,各級供銷社的經營實體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退出了歷史舞臺,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小隊被鄉鎮,村,組所取代,依附在人民公社基礎上的供銷社,也是以大承包,買斷經營的形式變相解體,成為股份制或私有化。市場經濟三十年以來的農村市場早已經固化,走回頭路絕無可能。

二,原供銷社歷史包袱沉重,三百多萬供銷社下崗職工預計仍然有一部分沒有退休,已經退休的還在保留自己全額上交的養老保險賃證要求單位報銷。還有部分地區基層社欠農民的股金,股息沒有兌現,一旦恢復了集體經營,內外賬無法解決。

三,計劃經濟時代的各級商業公司,一二三級批發站早已不存在了,恢復基層供銷社是無根之木,沒有貨源無法經營,財政也不可能投放大量的資金支持基層供銷社恢復重建。

因此,恢復重建供銷社對農民不是什麼“好消息”。


瘦馬180


供銷合作社,多麼好的一個組織,農民的好幫手,毛主席年代,農民需要什麼,供銷社就組織人員,購進什麼,供給農民生活需要,決沒有假貨,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供銷合作社負責收購,再賣給外地需要的,不用農民操心,自從分田單幹了,各掃門前雪了,誰也不管誰了,合作社就取消了,農民也就自產自銷了;剛開始,農民也樂了,沒人管了,願意到哪裡賣就到哪裡賣,後來,經過實踐,並不那麼順利,農產品根本就買不出去,滯銷了,有的就爛在地裡了。如果重新成立供銷合作社,對農民決對是一件好事兒。


老兵77580731


在改革開放前,以及初期階段,農村供銷社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的,在物資供給方面,可以不誇張的說,就相當於現在大城市裡的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那個時期農民因為各方面的限制只能從供銷社獲取必須的物資、器具等農業生產資料。

也正因為當時供銷社具有信息、渠道等各方面的壟斷性,造成了很多貪汙、腐敗坑害農民朋友的情況。還記得小時候,往往人們不羨慕村長村支書,卻會非常羨慕供銷社的採購,因為那是真的肥缺。

如今,信息超級發達,農民朋友可以很容易接觸到外界的各種資訊、科技和購銷渠道,因此,傳統供銷社的供銷功能其實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相反,我覺得不應該叫“供銷社”,而是應該稱作新型農村服務社。

如今的農民朋友,缺的不是信息,而是篩選信息的能力,比如種子、化肥、仔畜、農機和種植技術等等,到底哪個牌子的好?哪家公司靠譜?哪個企業提供的東西性價比高?作為普通農民來講,真的沒有這個能力去鑑別。所以,農村服務社應該作為一個半公立、半公益、全服務的形態,來幫助、服務、指導當地的農民朋友。在信息篩選、技術指導、價格比對、服務評價等各個方面給與比較專業性的協助。讓農民朋友安心種植、安心生產和使用相關的農業物資。

因此,新型的農村服務社應該儘量去除供銷功能,而配備相應的信息採集、鑑定人員,在海量的互聯網信息潮中,提煉出靠譜的有益的單位、企業的優質物資並推薦給農民朋友。同時,配備一定的高素質、專業性強的農業技術人員或顧問型專家免費給種植、養殖的農人以專業、科學的指導和教學。

雖然如今城市化進程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農村還有海量的人口基數。而且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務工所帶來的家庭、倫理、教育缺失等等社會問題和心理問題也已經日益尖銳。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哪裡可以大有作為!我個人覺得,在一定時期後,廣大的中青年應該再次回到農村,回到家鄉,應用新的科技、新的理念,把農村建設成舒適、宜居、美麗、且能讓人靈肉歸一的真正家鄉。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我是瑩瑩小鄉姑,希望您關注點贊!






瑩瑩小鄉姑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

最近關於供銷社的恢復與重建話題鋪天蓋地的在農村流傳著,好多人也在討論這個供銷社的恢復是好是壞。在鄉村關中的記憶裡小的時候整個村子就這麼一個供銷社,那時候不讓個體戶經營,只准國營的供銷社經營,所以那時候供銷社的東西也是比較全基本能滿足人們的日常需要,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在2000年初村裡的供銷社就關閉了,給出的原因是長期虧損。可能這個長期虧損是一個藉口吧,真正讓供銷社關閉的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經濟發展已經不適合一家獨大的存在了,供銷社關閉之後很多小賣鋪就開張了,還記得那時候的小賣鋪的東西也不少,也能維持我們正常花銷,最主要的是東西比原先供銷社的要便宜點,還能進行賒賬,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即實惠又方便。那麼現在在農村流傳供銷社要恢復對於現在的農民是好是壞呢?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恢復農村供銷社對於農民來說是有好處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新型供銷社的服務升級

供銷社的恢復好比是“舊瓶裝新酒”,在基礎功能上進行了多元化升級,原先供銷社在產品上滿足的是日常,而新型供銷社提供的是集生活、農資、器械、以及電商化的一些升級服務,這在實力上就比一些農村小賣鋪有優勢的多。

二、新型供銷社的主體優勢

新的供銷社一改過去國營的經營模式,現在基於農村實際情況,可以使一些個體經營者進行申請經營,這在利潤分配上也是讓很多農村供銷社經營者藉助這個平臺獲取更多的利潤。

三、新型供銷社的產品安全放心

現在供銷社雖然是個體經營,但在貨品的供應商都是由縣級供銷社統一配貨,產品的源頭都是保質保量的,這對於花同等的錢卻買到假貨的農民們是很有益處的,所以對於農民來說供銷社的恢復在產品安全上是很有好處的。

四、新型供銷社電商網絡的發達

新型供銷社現在不再是以銷售為主體的經營單位,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大潮的影響,現在的供銷社更多的生活承載者為民排憂為民增收的任務,現在有很多產地的農產品會出現滯銷或者銷售困難的情況,這是當地的供銷社就會當作一個載體通過互聯網將這些農產品進行網絡銷售為民解難為民增收。

供銷社的恢復對於現在農村的發展也起著一定的推進作用,而且還會依託自身優勢給農民帶來實惠,更好的規範農村零售行業的安全,並讓農民真正體會到供銷社的真正意義的存在,所以供銷社的恢復和重建對於農民來說是利好的。

條友們,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我們留言評論區恭候。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基哥。


鄉村關中


供銷社在廣大農村的恢復和重建,對農民來說,是“好消息”嗎?

現在南方的農村很少很少見到供銷社字眼了,供銷社應該是停留在80後以前的那一部分人群的回憶中,大部分90後和現在的00後是完全沒有見過,甚至是聽過的。

在我記憶中的供銷社,應該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雜貨店了,那時候的農村,雖然個體經營戶也是存在的,但是那是極其少的。供銷社裡面什麼都有,大到農用物資,小到棒棒糖,基本上算是非常齊全了,價格也是非常便宜。

在90年代末私營經濟火熱後,我們村上的供銷社那部分工作人員,看到了市場,同時自己也掌握了一些資源,所以紛紛開啟了自己有個體商戶了,在現在,那部分人有做農藥化肥的,有做商超了,基本上每一戶都是搞的紅紅火火。

現在,供銷社在北方已經慢慢興起,在南方農村也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態勢,那這個情況,對農民來說,到底是好消息嗎?

我們先來回顧下,農村個體經濟的狀態:

假貨、次等品氾濫的農村

在農村,尤其是一些個體經營店鋪,為了節省成本,又或者進貨渠道有限,所以進的貨,有部分是有很大水分的,冒牌的生活用品、食品假貨比較多,“奧利奧”變成“粵利粵”,“洽洽瓜子”變成了“治治瓜子”,“營養快線”變成了“營養直線”,這種情況數不勝數。

農村現在存留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對假冒產品辨別能力差,同時基層執法部門人數有限,農村半徑大,執法難度大,日常監管處於“空擋”狀態。

更別提和農民生產物資相關的產品了,大都也是沒質量,高汙染,易致癌的農藥化肥。

因此這種情況,對農村的農民和兒童,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特別是身心健康這一塊。

因此,供銷社作為國營單位,再次回到農村,把正規渠道的,有質量保證的,健康的產品帶回農村,同時,在價格方面也是有嚴格把控的,這也降低了農民的生活成本,基本上算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所以個人的建議是,希望供銷社在農村遍地開發,落地到每一個村落,讓我們的農民們免受假貨的災難。


易志明生鮮電商圈


供銷社在農村恢復和重建,對農民來說,是一件好事,現在農村的物質,像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也很豐富了。假如供銷社在恢復和重建,會給當地的農民帶來一些實惠,因為供應增加了,農民們的可選性更多了,所以我看來是一個好消息。

說到這裡,咱們就來說說供銷社的前世今生,最初供銷社成立在1950年,供銷社的全稱是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其目的是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國的供銷、消費、信用、生產、漁業和手工業合作社,不過供銷社剛開始比較響亮,農民的油鹽醬醋,農業化肥,可以說一切的生產資料都在農村供銷社可以解決。到了後期,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遍佈與農村的供銷社就門可羅雀了。直到近兩年年,供銷社的概念又火了,概念火歸火,真正能落實下來,能恢復昨日的風采,還是一個未知數。

假如農村的供銷社真的能有一個新的發展,我還是比較看好的。現在人們消費理念也變了,生活半徑也擴大了,不再止步於農田,村莊,家裡三點一線了,由於農業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民的勞動量,人們也有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消費了。

現在咱們國家的城鎮化率據公佈的數據達到了58%~60%,離發達國家還有至少20%的差距,最近發改委也很大程度上放開了對於城市落戶的政策,未來可以預見的是,人們會更加集中的生活,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的消費,衣食住行,這樣供銷社就能解決咱們的衣食住行了。假設一下,假如供銷社真正的能發揮好的話,咱們造就一箇中國的”沃爾瑪“也未嘗不可吧,還是有機會的吧,未來可期,值得我們一切為供銷社加油!


最三農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我們村在前幾年的時候就已經建設了益農信息社,不過益農信息社已經建造幾年了,卻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除了裝了個門頭外,沒有人員在其中為大家服務。隨後我查看了資料,在19年的一號文件中表示,將會加大農村新型服務業的建設,第一個就是供銷社。



提到供銷社,相信上了年紀的朋友還是很有感觸的,畢竟它是特殊時代的產物,在60年代的時候,大家購買東西的難度比較大,但在供銷社中就提供了各種產品,不過大家需要有相應的票證才能買到東西。就算是有錢,但沒有票證的話,錢是花不出去的。

而如今的供銷社已經陸續建立起來了,國家也發佈了相關的文件,並給建立供銷社的人一筆補償,確保每個村都能建造一個。供銷社的存在可以起到多種幫扶的作用,比如說可以幫農民繳納水電費,也可以起到代收快遞的作用,這樣就可以讓農民少跑路。

在供銷社裡還會播放著國家對農村的政策,讓農民能夠了解相關的文件。農民可以通過供銷社購買農資產品,國家也減免一部分稅收,這樣農民買到便宜卻質量好的東西,不需要擔心虛假東西的存在。

供銷社還承擔著幫助農民販賣農產品的工作,連接農民和企業之間的互通買賣,並從中賺取一筆分紅。可見供銷社的功能還是非常多的,對於如今的農村來說十分適應。不過還需要積極的落實,不然還是一個擺設!


惠農圈


對於“供銷社”這個詞既不熟悉也不陌生。我從小生活的地方就有供銷社,小時候不太懂這個供銷社是幹嘛的?只知道在每個鄉鎮都有一個供銷社。長大點以後知道供銷社是賣東西的,感覺和超市,小賣部差不多。

後來才知道供銷社是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主要涉及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煙花爆竹、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五大行業,擁有數量最多的大中小超市網點,輻射面最廣的流通網絡體系,上承政府行政職能,下聯企業群眾,同時兼具實體經營形式的部門。



那時候聽父母說一般人還去不了供銷社上班呢!大家對裡面的售貨員都很羨慕,工作好,穿的好,還有工資領。像復原軍人回鄉安排就可以在供銷社上班。


原來的供銷社是集體所有,現在鎮上還有一個老牌子寫著供銷合作社,但是已經成為個人的了。 如果供銷社能夠像預想及媒體宣傳的那樣,“真正辦成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並在“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等諸多方面體現出強大優勢”。那麼,它的恢復和重建,當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