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在大峰山黨性教育基地,濟南市正式啟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教育活動,學習傳承“犧牲奮鬥為人民、公而忘私為人民、忠誠擔當為人民”的革命精神,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切實站穩群眾立場,強化擔當作為,改進工作作風,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好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強保證。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魯謙,市政協主席雷傑,市委副書記蘇樹偉和副市級領導幹部;區領導王勤光、趙居安、曹軍、董慶哲、李廣霞、亓明、張峰,區公安分局局長鄭宏、政委李立東參加活動。
9:39 抵達濟南大峰山黨性教育基地,在紀念館廣場為“濟南大峰山黨性教育基地”揭牌
蘇樹偉主持
李剛簡要介紹濟南大峰山黨性教育基地相關情況
王忠林孫述濤為“濟南大峰山黨性教育基地”揭牌
王忠林講話
10:19參觀濟南大峰山黨性教育基地主展覽館
11:00參觀中共長清縣委辦公舊址
11:09 在大峰山革命烈士陵園舉行向革命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
王忠林、孫述濤、殷魯謙、雷傑整理花籃緞帶
大峰山革命根據地位於泰西山區,在山東根據地建設史上佔有重要一席,被譽為“泰西的延安”。這裡曾經是中共長肥平縣委駐地,在泰西八縣(泰安、肥城、長清、平陰、東阿、東平、汶上、寧陽)中舉足輕重,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堅強戰鬥堡壘,是山東聯繫延安秘密交通線上的重要中轉站,是培養黨政軍幹部的紅色搖籃。在革命戰爭年代,23位將軍曾在此戰鬥,400餘名地師級以上黨政幹部從大峰山走向全國,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並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這是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和重要囑託。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集中力量在長清大峰山地區建設黨性教育基地。在近一年的建設過程中,省委組織部給予了大力支持幫助,我市各參建單位帶著激情、帶著黨性,自覺以大峰山精神建設大峰山基地,市委組織部和長清區先後組織召開了山東師範大學、濟南大學等單位和知名專家學者參與的40餘次專題座談會進行研究論證;北上北京、南下福建,採訪了130餘名老將軍、老黨員、老戰士及其親屬後人,傳承紅色記憶、留存寶貴精神財富;市委黨校、市委黨史研究院等加強對歷史資料的研究整理,理清了歷史脈絡;市發改、財政、國土、規劃、建設、林業等部門在立項、選址、資金、用地、設計、施工等方面積極配合大力支持;長清區委、區政府統籌謀劃,加力加速推進。自去年3月開始動工建設,市級累計投資3000餘萬元,高標準打造了“一館一廣場一園一舊址十二個教學點”的格局,布展面積達到3200平方米,真實再現了“紅心向黨”“不怕犧牲”“黨群一心”等動人場景,深刻詮釋了“信仰如山、一心為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峰山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去年10月試運行以來,累計接待省市區三級學員131批、6000餘人次,到現場參觀的黨員幹部普遍受到深刻教育,一致認為基地主題特色鮮明、文化資源豐厚,對於傳承革命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濟南是革命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中共一大代表中,王盡美、鄧恩銘兩位革命先驅都來自濟南,萊蕪戰役、濟南戰役等在解放戰爭歷史中都具有重要意義。大峰山黨性教育基地的建成,將與濟南市區的省黨史館、濟南戰役紀念館,萊蕪區、鋼城區的省工委舊址、萊蕪戰役紀念館、山東“小三線”紀念園等紅色資源一脈相承、交相呼應,形成主線清晰、內容完整、有主有輔的黨性教育主題“圈”。下一步,在全市開展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教育活動中,將充分發揮大峰山黨性教育基地的作用,引導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從革命歷史中汲取走在前列的智慧和力量,主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堅定信念之魂,補足精神之鈣,提振進取之氣,為將濟南建設成為“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強保證。
閱讀更多 秀美長清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