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在人們的習慣思維中,並不包括皇帝。因為皇帝這個職業特殊,一般都是世襲的,並不是努力奮鬥就能爭取來的。而且,皇帝唯一的職責就是使國家繁榮昌盛,使人民安居樂業。然而,我國曆史上有一位皇帝,與其他皇帝不一樣,可以說是“不務正業”,盡做些連一般官吏也不做的事情,還做到了“極致”,可以封為“狀元”,在我看來,還是“三狀元”。這個皇帝就是齊廢帝東昏侯蕭寶卷。
“受虐狀元”。中國的皇帝位高權重,是“萬金之軀”,一言九鼎,沒有人敢對他說“不”(垂簾聽政下的皇帝又當別論),更別說呼來喝去的了。但是,蕭寶卷這個皇帝特別。歷朝歷代的後宮女人們,為了爭寵不僅爭風吃醋,甚至還“刀光劍影”。皇帝喜怒無常,伴君如伴虎,後宮女人們都不得不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然而,蕭寶卷的潘妃潘玉兒卻給後宮女人們的長了臉,可以說是“一朝翻身得解放”。潘玉兒仗著自己美豔動人妖冶風流,仗著蕭寶卷的寵愛,蕭寶卷對潘玉兒可謂是將三千寵愛集一身啊。潘玉兒不僅不費吹灰之力就俘獲了蕭寶卷的“芳心”,還可以任意“驅使和奴役”皇帝。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蕭寶卷還十分享受這種受虐狂式的驅使和奴役。這事,恐怕歷史上只在蕭寶卷的身上發生過,稱其為“受虐狀元”也不為過吧。
“市儈皇帝”。皇帝有皇帝的工作,不需要像老百姓一樣為日常柴米油鹽操勞奔波。蕭寶卷不像個皇帝,不僅以捕老鼠、睡懶覺、驅百姓、出遊為樂,為了取悅潘玉兒(潘玉兒的父親是街市上的小商販),還像市井百姓一樣,竟然在宮中開起雜貨鋪,像屠戶一樣操刀賣肉。在《南齊書卷七·東昏侯》中有記載:東昏侯“於苑中立市,太官每日進酒肉雜餚,使宮人屠酤,潘妃為市令,帝為市魁,執罰,爭者就潘妃決判。”東昏侯與潘妃的怪癖行為在當時流傳很廣,當時傳下來有這樣一首民歌:“閱武堂,種楊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皇帝不像皇帝,妃子不像妃子。堂堂的一國之君,做著市儈勾當,就是一個“市儈皇帝”,天下無二。
“戀足狀元”。按理說,潘玉兒是一名歌伎,蕭寶卷即使喜歡,也是為了“嚐鮮”逢場作戲而已,比如到民間廣選美女多是始亂終棄。但蕭寶卷愛潘玉兒好像是動了真情。有人說“嬰兒般的肌膚和一雙柔弱無骨的美足是她的制勝法寶”。蕭寶卷愛戀潘玉兒的美足,達到瘋狂的地步。一天,蕭寶卷突發奇想,命工匠把黃金鑿成蓮花的形狀,一朵一朵地貼在地板上。當潘玉兒赤裸著腳,嫋嫋婷婷行走其上時,就像“步步生蓮花 ”。潘玉兒的美足雖然不是“三寸”,但這個故事估計就是“三寸金蓮”的來源吧。世上人的怪癖或許千奇百怪,但是皇帝戀美足,天下獨步,堪稱“戀足狀元”。
蕭寶卷在位三年,十九歲就死了。應該說,蕭寶卷的被反被殺,有潘玉兒的“功勞”。但是,如果說潘玉兒是紅顏禍水,那是不公平的。畢竟蕭寶卷是皇帝,潘玉兒再強勢,再禍國殃民,也沒有皇帝的權力,憑什麼把責任都推給潘玉兒呢?蕭寶卷死後,潘玉兒被拘獄中。蕭衍欲納入後宮又怕不祥,便打算將潘玉兒縊死。將領田安乞求將潘玉兒為婦,但潘玉兒對蕭衍說:“昔者見遇時主,今豈下匹非類。死而後已,義不受辱。”自縊而死,讓人看到了她身上僅存的一點點光輝。蘇東坡在《和楊公濟梅花》說“月地雲階漫一尊,玉奴終不負東昏”,也算是給了潘玉兒一個正面評價吧。
閱讀更多 我以我心寫我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