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mily047
《拾又之国》是国人漫画家第年秒成功在日本《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的国创优秀漫画作品,而今年4月,它还成功动画化,以中日合作的形式开播。
然而开播3集,B站的评价已经掉到6.2分(日语版7.0分),很多原作粉表示了相当的不满。
笔者分别观看了国语版和日语版,先说一下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一些需要补充的内容。
先把丑话说前头,否定几种瞎扯淡说法
我推荐大家看动画之前,最起码的学习一下从动画的OP,ED的STAFF表里判断一些最基础的信息,STAFF表里打出来的名词都是什么意思,了解之后不用被别人忽悠,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曲解:好端端一个国漫为什么要外包日本人做?
正解:拜托!这片是中日合作的,不是外包给日本做的!看到B站的评论“一个国漫为什么要外包日本人做”什么叫外包?主创为中国人,原画和动画包出去,这才叫外包,这片主创就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合作的。
OP里都明明白白写着的,编剧和人设,总作监,全是日本人,这不叫外包,这是主创!
监督也是明摆着写这里,日本人和中国人一起做的,哪来外包?就是合作的。麻烦看看职员表好吗?
到是原画部分,出现很多韩国人的名字,外包给了韩国工作室来做的,第一话的原画里反而是没有中国人参与。但是其他部分是有中国人参与的,确实合作的作品。
疑问1:版权到底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
正解:职员表都打在这里,确实是国内的三家企业在前面,但是日本企业也在其中,哪一家都是拥有版权的。典型的合作作品,都出了钱,都拥有版权的,但是大头确实是翻翻动漫。
疑问2:这原作版权是国内的吧,为什么非要和日本合作?中国自己做不行吗?
推测:至于为什么要给日本人做,因为这个企划一开始就是想主推日本的吧?既然是想上集英社的杂志,一开始就是想在日本推出去的,那和日本的动画公司合作再正常不过了。换句话说,如果一开始就只打算主推国内,那全国内出资,全国内制作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说到头还是有种想“推出去”的心思在里头。很想在国际市场上成功吧。
笔者的评价:3集来说,作画还行,第一集起码有平均水平的,但不突出,演出比较弱,平均水平偏下,整体画面控制还行,角色表现可以,少爷的那种龙傲天的感觉还是有的,ZERO也很可爱,但是当集登场的角色表现就比较弱;
如果说制作还凑活,故事来说问题就比较多了,这是一个围绕某块地域的冒险,不知道为何让笔者想起了《来自深渊》,但是冒险感太差了,故事初期非常平淡,第一集第二集找不到打动观众的点,如果是这样的单元剧一般的故事,确实太显得单薄了,3集了主线也没出现,然后对不明白漫画原作世界观的朋友来说也不算特别友好。评分的话,刻薄点6.8,友好些7.2吧。
那么,大洋彼岸的日本动漫迷,又是如何评价这部作品的呢?
来自推特的真实截图:
“我看了《拾又之国》第二话,不怎么有趣呢,第三话也不行的话就弃番了。”
“这一期的新番中,我看了《拾又之国》,第一话感觉还不错,第二话有些微妙”
“我看了《拾又之国》,第一话就把哥哥干掉了笑死了,太感情用事了吧,这么危险的地方没有通行证进不了就不要让客人这么轻松就进去啊,河西君的声音太可爱了。(男主的CV)”
“开始慢慢消化这个月开始的动画的录像,今天看的《拾又之国》第一集,只看出了主人公逼死了委托人,嗯,这大概是个享受战斗场面的动画吧”
当然,也有和国内非常相似的严厉差评:
刚才的评价都是来自推特,比较含蓄,下面这段评价来自专门的漫评网站,就比较狠了。不全文翻译了,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原作的魅力完全没有表现出来,动画片特有的莫名其妙的改编太糟糕了,”其中特意点出了原作不同的地方,比如ZERO的性格设定和漫画差很多等等。看来,还是有日本的观众非常喜欢漫画原作的,这位最后只打上了1.5分的差评。
同一站点的3分评价(满分5分),也是表示“我是原作粉,动画太垃圾了,我真的哭了。”,这位看官说,自己是《拾又之国》的忠实粉丝,原作独特的氛围被动画破坏的一塌糊涂,心理描写被切掉后,主人公的行动意图变得不明确,因为原作人气不高,单行本只卖了一卷,在中国方面的“敲打下”,好不容易动画化了,但就这种素质的动画,还不如不动画化看漫画的好。
看来,无论是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对这部作品的评价不高。
中日合作一定会是悲剧吗?我觉得悲剧是有原因的,中国太想借日本的市场打响自己的IP,因此什么作品都会考虑推向日本,那和日本的动画公司合作也是首选的方式,更别说成功在集英社的杂志上连载成功的作品更是想方设法要动画化推出去,但是日本人又不重视,最后容易变成现在看到的结果,即便是请了《火影忍者》的监督,但没花心思做的话,结果就会这样,重蹈《一人之下》第一季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