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超要求每队至少上场4名本队青训会不会刺激中超豪门发展青训?

上次的那次


说实话,目前的U23政策已经令俱乐部叫苦不迭,并且为了成绩各出奇招。说白了,基本上没有哪个队是为了锻炼而使用U23,全在应付足协的政策要求罢了。而在去年召开的18赛季联赛总结工作会议上,足协发布了19赛季的中超、中甲准入规程调整内容。除了要求俱乐部必须拥有一支女子足球队及相关要求外,还明确提出鼓励中超、中甲俱乐部建立国青青训中心、输送球员到国外训练、比赛。其中,特别要求中超、中甲准入的俱乐部在报名大名单中,“必须要有本俱乐部培养的U21球员”。

第一、揠苗助长,只能是害了“苗”。U23政策是不是培养年轻球员的最好办法,目前不敢妄加评论。但批评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这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U23政策提出两年来,经过数度反复、修改,现在只要求首发要有U23球员、上场人数必须3名且不与外援人数挂勾。但只要一到国家队、国奥队集训或比赛,肯定又会出现新的变化,至少有的球队不必使用或少使用U23球员。

中超第7轮富力主场对佳兆业之战,开赛仅仅4分钟,富力即由范云龙换下U23球员黎宇扬。而在第4轮富力主场1-1申花的比赛中,黎宇扬得到了10分钟左右的出场时间。至于临近比较结束才匆匆匆忙忙换上U23球员、有的眼看比赛就要结束了还没成功换上最后一名U23球员而有队员急得大吼等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情时有发生,更有多次出现U23球员刚被替换上场2分钟不到即又被换下的笑话。

令人感到无比郁闷、奇怪的是,足协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不知道是足协默认这种现象的存在,还是在研究相应的对策、只是暂时还没发布执行罢了。这至少说明,目前的U23政策有漏洞。或者直说了,目前大多数的U23球员的水平、能力并没有达到中超联赛的要求。而仅仅是因为应对足协的要求,不得不派上并不符合球队战术需要的U23球员。上述种种“奇招”,除了让U23球员上场走几步,有的甚至连汗都没出就被换下场。这种换人方式,除了U23球员没有得到任何锻炼、球队没有得到任何帮助之外,U23球员身心受到巨大的创伤,恐怕就极难评估。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一个制度的制定、执行,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或者暗中抵制、抵触,难道不应该反思它的正确性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如果我们制定的政策经过实践的检验,正确性还没有得到证明——至少可能还有比之更好的办法,那么它就有必要进行修改或废除。否则,除了令人讨厌,它的存在意义就真的很难寻找。

第二、“每队至少上场4名本队青训”只能是导致中超、中甲迅速倒退。U23政策已经令大多数中超俱乐部穷于应付,19赛季的准入条件中“必须要有本俱乐部培养的U21球员”因为只是刚开始执行,且没有强制上场比赛,所以目前尚未有对此的相关报道或者点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能够在中超比赛中安排上场的U21球员的确实非常罕见。

安排4名本队青训是什么概念呢?首先是本俱乐部培养的,买来的不算。其次,至少4名。场上的11名球员中,降了3名外援(恒大2名),只有3-4名非“本队青训”名额,留给主教练安排战术的空间就极为有限,甚至无所适从了。

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对于恒大这种本赛季一下子购买了五、六名年轻国脚的俱乐部来说,那就更是一场灾难了。花巨资引进的年轻球员,几乎一个都不能使用。或者,它就变态地坚决执行,除了4名本队青训球员(假如没有守门员)+2外援+守门员,另外的4个用人名额,则从韦世豪、何超、张修维、高准翼、刘奕鸣等人中轮流选择上场。因为他们是带着某种使命被恒大引进的,如果他们不能够最大可能的得到联赛锻炼,最痛苦的可能不一定是恒大。如此一来,恒大所有的老队员,包括上述之外的其他球员,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这种做法,对国家队又有什么好处呢?中超之外的其他赛事,如亚冠、足协杯等,还能参加么?

其实,这不仅是中超,而是整个中国足球一个历史欠帐。冷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理,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切不可操之过急,要正视历史的现状。

在中国足坛,足球青训做得比较好的,也就辽宁(主要是大连)、山东、浙江、上海、广东、湖北等少数几个省份。而目前的中超、中甲俱乐部,不少是经过一轮或两轮或更多的转手之后“买”来的,有的是购买整支球队,有的甚至仅仅是“买壳”而来。相当一部分俱乐部原来并没有自已的青训基地,比如上港、申花都曾经大量购买根宝基地的球员。而恒大在起步之初,更是大量购买球员。真正有自已青训、使用自已青训的俱乐部,也只是鲁能、绿城等少数几个俱乐部。

如果突然宣布“每队至少上场4名本队青训”,估计不少球队只能是把一些“童工”派上用场。因为大部分俱乐部真正重视青训的,也就这两年才开始。即便真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除了资金到位、硬件建设、人才招录等等大量的工作,所谓的本俱乐部青训相当一部分恐怕都还没有走上正轨,又哪来“至少上场4名本队青训”?硬性执行,只能是把这些俱乐部逼退。

第三、发展青训,应该是一种自发行为。除了让俱乐部“被迫”、应付式发展青训,通过政策,引导俱乐部积极、自愿地发展青训,这才是真正的发展。这必定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任何急功近利,只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最终只对是对中国足球更大的伤害。

个人认为,与其不切实际地出台U23政策,不如认认真真地组织好U23联赛。又或者,把目前的预备队联赛与U23融合起来,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任何强制性的执行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不但无法实现制定政策的初衷,还有可能对中国足球带来难以预计的打击。一旦这种状况形成,想要再唤起投资人投资足球的热情,恐怕就非常困难了。


久古gg


如果真是有这样的政策出台,那对我们中超豪门发展青训是非常有利的。一个国家足球水平高与低,取决于国内联赛的水平。而国内联赛的水平,又是由各个俱乐部水平够成的。纵观世界足坛,青训体系的强大,才是发展高水平足球⚽运动的基础。所以,发展青训是各个国家及俱乐部非常重视的。

现有的政策不靠谱吗?

中国足协为了推动我国足球的长期发展,推出了U23政策。这个政策推出的核心就是,鼓励年轻的球员有更多的上场比赛的时间。然后间接地督促各个俱乐部加上青少年的培养。从而提醒俱乐部加强青训体系的建立。但是,到了实际运用政策时,有的俱乐部贯彻执行的很好,有的俱乐部敷衍了事。在中超联赛中出现了很多的笑话。U23球员上场不到3分钟就被换下,这些现象发生,说明这个政策有漏洞。不适合当下中超联赛。需要更改。

什么样的政策能刺激联赛?

如果规定一场比赛中,必须上场本队青训球员4名,至少比当前的U23政策靠谱。首先,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这样俱乐部在比赛中,比赛球员上场,就会有更大的选择。也不会导致优秀的年轻球员都集中在一起。不利于青训体系的发展。这个政策真的实行的话,也能推动俱乐部加强青少年各个级别队伍的建设。而不像有的俱乐部靠钱买梯队。也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扯个足球


同意你的观点,既然中国足协想发挥政治体制的优势,那何不玩狠一点?非得搞一个不伦不类的u23,只能变相炒作球员身价。


阿萌36


会的,应当这么要求。否则搞青训有什么用。


虎哥安全


跟足协一样弱智的球迷还是有的。规定年轻球员上场就能提高青训了?那规定中超23岁以上球员不得上场中国足球会不会打遍宇宙无敌手?


太阳E10000


其实问题的根源就明显,只是不敢去碰而已!就这么简单,整天说青训说自律说天赋说身体素质等等一大堆借口问题,就是不敢说最本质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