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麼寧願修長城也不打匈奴?

gthy18—2453029


秦始皇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奪取河南地,卻匈奴七百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秦始皇北擊匈奴築長城是在休養生息後的始皇三十二年進行的,長城是蒙恬擊敗匈奴後率領將眾在原秦、趙、燕長城基礎上連接修築,大概5年時間,史記記載除了後來有違法的官吏被罰去修長城,沒有再次大規模徵調百姓去修築長城的記錄。

而且長城秦之前在修,秦之後的朝代也在修,漢內外長城東起遼東,西至大宛貳師城,總長大約一萬多公里,漢長城是最長的長城;秦長城在原秦、燕、趙三國長城連接,由臨兆至遼東,現代考證大約3400多公里;明長城東起遼東虎山,西至嘉峪關,全長大約6300多公里;秦漢長城大多是夯土長城,明長城大多是磚石長城。


山林騰勝


說這話的人是典型的拿現代人思維意識去衡量古人行為,也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公元前224年,秦軍在全國還未全部統一的情況下,收復了河套大片失地,置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一帶)。匈奴趁中原戰亂,不斷入寇侵擾。秦始皇派大將蒙湉率軍三十萬,北拒匈奴。然匈奴全為騎兵,打得贏便打,打不贏便跑,中原軍隊多為步兵,向大漠追擊必然耗費巨量給養。為支撐北疆戰事,秦始皇下令修直道,從咸陽直達九原城,削山填谷一千多公里,是當時名符其實的高速公路。

中原民族是典型的農耕民族,佔拒不適耕種的漠北不毛之地毫無用處,只能在適合農耕地區長年屯守。如果沒有堅固的防禦工事,屯守代價將更為巨大,因此在原趙國長城的基礎上,修築了退可守,進可攻的萬里長城。橫看長城一線,正是我國半溼潤地區與乾旱地區分界線,也就是說,長城內都是宜農地區,長城外都是遊牧地區。這本是一個具有前瞻眼光的偉大戰略創舉,然秦始皇不顧國情,急於求成,以致耗盡國力,民怨沸騰,成了帝國滅亡的原因之一。修長城因此被罵兩千多年,成了勞民傷財,固步自封的代名詞。

到底是修長城好,還是主動出擊好?在那個年代都無最終解決辦法。秦朝大規模修長城亡了,明代大規模修長城也亡了。唐朝不修長城主動出擊,結果強外虛內,藩鎮勢力強大,結果造成了安史之亂,最後藩鎮割據,還是亡了。

清朝統治者本是遊牧民族,懂得遊牧管理,加上已有與前朝不一樣的鉅額人口,所以不修長城,基本上維持了北疆穩定,也算是其一大功勞吧。


雲卷飛山


本文約1100字,閱讀時長約9分鐘,感謝您的閱讀!


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說,秦始皇並非懼怕匈奴而修建長城,因為公元前215年,蒙恬大將軍曾大敗過匈奴部隊,可以說從實力上,匈奴未必是秦朝的對手,修建長城其實是一件可以長治久安、一勞永逸的事情。本文通過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下為什麼秦始皇堅持修建長城。


一、抵禦侵擾

匈奴屬遊牧民族,戰鬥部隊多以騎兵為主,作戰風格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據記載,匈奴從春秋時期就一直覬覦中原豐饒的資源,經常對邊疆地區進行侵擾,秦國也曾派部隊對匈奴進行追擊,可通常都是秦軍部隊還沒有到達事發地,匈奴騎兵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這仗怎麼打?如果繼續向大漠深入,就會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戰線會拉得很長,匈奴只要和你打游擊戰,根本拿人家沒辦法,只會無限的消耗自身的實力。二來就是糧草根本無法滿足供給。秦始皇和大臣們一商量,繼續修長城吧!為什麼說繼續呢?因為早在秦昭王時期,那時為了抵禦匈奴就修過一段長城。所以,秦始皇此次修建長城是在先人的基礎上擴建而已。而最開始修建長城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抵禦匈奴的頻繁的侵擾。


二、戍守邊疆

我認為長城並非只是一道牆,去過長城的朋友們都知道,長城上的設施非常詳盡,有烽火臺、屯兵間和糧草間等詳細劃分,其中烽火臺作為瞭望哨的功能,在發現敵情的第一時間可以通知最近甚至更遠的戍邊軍隊,大大的縮短了響應時間,將損失減少到最低。而長城的戍軍和糧草,可以支撐軍隊短時間與匈奴的對峙,直到大部隊支援的到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此,可以說,長城的修建在極大程度上對匈奴起到了震懾的作用,使其望而止步。對秦國初期的邊疆的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緩解矛盾

我認為修建長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秦朝實行的是戍邊制度,即農民像服兵役一樣到遙遠的邊疆地區,平時耕種,戰時為兵。中國人講究故土難離,講真,誰願意離鄉背井的去冒死戍邊呢?舉一個最好的例子,秦末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就是被軍隊押解著去戍邊,由於天氣不好,可能無法按期到達,按照法律當斬,本來就不願意去,還要被殺,反正都是一死,莫不如反抗起義呢!但是,隨著長城的修建,邊疆地區戰事逐漸趨於穩定,只需要一部分軍隊駐紮即可,農民戍邊的情況大為改善。換句話說,說隨著長城的修建,秦朝與農民之間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短暫的緩解。

(網絡配圖 陳勝吳廣因為戍邊而起義)



其實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他的歷史功績是功不可沒的,長城作為一項世界奇蹟工程,也無疑是其一生的驕傲。但是他最大的錯誤我認為就在於秦朝統一初期,人民需要休養生息之時,卻重徭役和賦稅,大修土木,使得久經戰亂的百姓苦不堪言,最終導致亡國,也實屬可悲。



linux每日談


第一、戰略手段

與匈奴作戰,如同捕風捉影,匈奴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來去如風,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令秦軍疲於奔命,頭疼不已。早在公元前215年,蒙恬率秦軍與匈奴展開了一場殘酷兇猛的大戰,當時秦軍所向披靡,以摧枯拉朽之勢收復河套地區,匈奴殘部望風而逃,遠遁漠北。



如此大好形勢之下,秦軍並沒有乘勝追擊,直搗黃龍,就是因為無法掌握匈奴的準確行蹤。匈奴歷來都是戰敗而遷徙,秦軍所能做的戰略手段就是驅逐,長驅直入趕盡殺絕,技術上無法實現。

百年之後的漢武帝時期,戰神霍去病封狼居胥,自帶導航系統,總能準確無誤的找到匈奴的藏身之處,然後迎頭痛擊,可即便如此,依然無法徹底消滅匈奴。所以,修築長城也是無奈之舉,與其整天和匈奴玩捉迷藏的遊戲,不如加強防禦,以靜制動,以逸待勞。

第二、戰爭成本

秦始皇不是沒有考慮過徹底消滅匈奴,他心裡肯定算過一筆賬,算來算去,高昂的戰爭成本令他望而卻步。秦軍深入草原作戰,糧草補給就是一大難題,即使把匈奴徹底消滅,廣闊的草原在當時能用來幹嘛?既不能耕種,又無力開發,如此勞民傷財,戰爭收益卻微乎其微,實在是一樁賠本的買賣。



匈奴可以做到以戰養戰,下馬放牧,上馬作戰,兩邊不誤,戰爭成本很低,獲得的收益卻很高,可以說是一本萬利。修築長城抵禦匈奴,流動的戰場變成了固定的戰線,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匈奴打完就搶,搶完就跑的套路。

第三、沒有勝算

秦朝主要以農耕民族為主,匈奴是不折不扣的遊牧民族,秦朝若要徹底消滅匈奴,必須深入到草原腹地中作戰,那就是步兵VS騎兵的較量。



在廣袤的草原作戰,騎兵的優勢顯露無疑,而步兵卻捉襟見肘,這場戰爭的結果可想而知。在秦軍毫無勝算的情況下,修築長城實在是上上之策。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提這個問題的人,總是預設了“長城是秦始皇修建”的邏輯,這是近幾年常見的一個常識錯誤:

《管子·輕重篇》的記載“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
《史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齊州,千里餘。”結合文獻與考古鑑定,2010年新華社發佈消息稱“山東考古人員對該省境內的齊長城進行了精確測量,測量出‘中國現存有準確遺蹟可考、年代最早的長城文化遺產’,該段長城最新長度為620多公里。大約修建於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完成”。

不過,近年來又有專家經過年代鑑定稱位於河南葉縣的楚長城是比齊長城更早的:

根據史書得知,葉縣在春秋戰國時,屬於楚國的勢力範圍,此段楚長城也有相關記載: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正義》記載:“方城山在許州葉縣西南十八里。”
《漢書.地理志》謂:“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

除了齊、楚外,戰國時期各北方大國均有修築長城,如魏國、趙國、燕國,還有狄人建立的中山國、當然,也包括直接面對滅掉西周王朝的犬戎的秦人:

如果說齊、楚一開始各自修建的長城是為了相互之間的戰爭,屬於“華夏民族的內部矛盾”的話,那麼後來魏、趙、燕(含中山國)的長城,則明顯是用於防範來自西邊與北邊的遊牧民族的,根據考古發現,有證據表明,戰國末期時,遊牧民族已經開始大量使用馬匹,具備了長途襲擾——掠奪中原各諸侯國的能力。

最有名的,莫過於燕將“秦開卻胡”的戰鬥:

《史記.匈奴列傳》:“燕有賢將秦開,為質於胡,胡甚信之。歸而襲破走東胡,東胡卻千餘里”。

根據史書記載,雖然秦開卻胡是基於燕昭王北上擴充國土的策略,但是也側面印證了東胡逐漸南下威脅到燕國的事實。

所以,歸根結底,我們該明白,長城的出現與發展,本來是一個防禦體系,而且進入戰國後是中原諸國的農業文明針對北方諸部的遊牧文明的防禦體系。既然如此,秦始皇在一統天下後,面對稱霸了北方的匈奴(注:匈奴很早就存在,但一直比較弱小,直到秦漢時期才坐大),又有原諸國長城的基礎上,他當然會首先加固防禦建設,而不是選擇北上擊滅對手。

坐擁華夏富庶之地不要,跑去北方高寒和人拼命有什麼意義?


無風即風


謝悟空!謝網友!🙏🙏🙏

說秦始皇不打匈奴可真冤枉了他老人家!公元前215年秦軍在大將蒙恬率領下,在今天內蒙古河套地區展開了一場決戰,結果把匈奴人打得一敗塗地,落荒北逃,之後,秦始皇沒有乘勝追擊,而是令人把原來燕、趙、秦為了抵禦匈奴人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建起了一道從臨洮至遼東的萬里長城。秦始皇的戰略目標很明確,就是以長城為防線,採取守勢,和匈奴人平安相處,互不侵犯。



原因一,相對於修長城,戰爭的風險性更大。修長城雖然勞民傷財,耗費國力,但比起對匈奴人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修長城更可靠、更安全,不象發動戰爭關係兩國生死存亡。

原因二,相對於修長城,戰爭的殘酷性更強。打仗不但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需要更多的人去流血、去犧牲生命,而且匈奴人已被打跑,對秦國北方安全和穩定已不夠成嚴重威脅,秦國也沒有必要興師動眾,窮追猛打,再去做無謂犧牲。

原因三,相對於修長城,戰爭的損耗性更多。打仗打的是經濟。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需要強大的經濟做保障,需要消耗傾國之力,這對剛剛實現一統的秦國來說,全國面臨百廢待興,軍民需要休養生息,此時再發動對匈奴的戰爭,且深入漠北作戰,顯然乃不明智之舉,鬧不好,會出現前方未打贏,後方又生亂的被動局面。

秦始皇寧修長城不打匈奴的戰略決策無疑在當時來說是英明的,也是正確的。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到千古一帝的政治智慧和遠見卓識,不做周密思考,輕易發動戰爭,只能導致自取滅亡。謝謝!


知未是也


早在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就在代、雁門、雲中三郡修築了趙北長城以抵禦來自北方的林胡、樓煩等北方民族的襲擾。趙長城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長城,在趙武靈王二十至二十六年(公元前306——前300年)修築,有2300多年的歷史。
&秦長城遺址


後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時,就是利用趙長城部分地段作為基礎修築的。秦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綿延萬餘里,是比金字塔更為雄偉壯觀的人類古老建築。這條長城保護了中原數百年,讓河套平原和燕雲十六州成了中原的門戶。
&漢長城遺址

至於秦始皇為什麼要在國內的生產沒有完全恢復就急不可待的大力修築長城,這跟中原王朝的傳統思維也是有關係的。因為當時的統治者認為威脅只會來自北方,這是至商代以來的統治階層達成的共識。秦始皇急於修築長城,也是在這種傳統思維的基礎上做出的決定,因為不管怎麼樣,剛剛戰亂後的中原很有可能隨時被來自北方的民族所侵入。


&明長城

畢竟在秦代,大局觀是有侷限的,包括一代雄主秦始皇。他的意識中,南方已經被統一,那麼只有北方才有威脅,自然要先修長城。再說法家思想根深蒂固的秦始皇是很難做到懷柔的,沒有意識到休養生息對於一個新生的王朝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崇尚暴力治國的帝王,秦始皇喜歡嚴刑峻法,認為只要建立規矩,就會讓社會變得有秩序,只要收天下之兵就可以把叛亂扼殺在搖籃裡,才會放心的傾全國之力去修築長城。


風雲說收藏


農耕民族去攻擊遊牧民族,這需要多大的代價?而且秦始皇時代條件明顯不足。

在中國歷史上也不是沒有農耕民族擊敗遊牧民族的例子,漢武帝時期直接把匈奴打成兩半,朱元璋朱棣橫掃北元等等,然這需要國內實力強勁,也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還有慘敗的可能,朱祁鎮也想去打瓦剌結果被人給團滅了,連自己都折在裡面,當了好幾年俘虜。

在秦始皇時代,征討匈奴的條件還是不具備的,只得延續以前的做法,把幾國的長城連接起來,以防為主。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秦始皇剛剛統一天下,需要的是穩定,畢竟還有很多六國殘餘勢力打算復國,張良不就是嗎?還派人偷偷丟錘子砸人家。

第二,秦國實力不足,六國戰爭打的非常慘烈,青壯年士兵死傷嚴重,歷史上記載很少,但死傷十萬人以上的戰役不勝枚舉,雖然六國被統一,但統一之後的秦王朝,國力損耗嚴重,雖然全國人口在2000多萬人左右,但實際上真正能加入軍隊與北方匈奴相抗的那些士兵,人數並不是很多,秦王朝沒能力北擊匈奴。

第三,中國曆代王朝攻擊北方遊牧民族,最大的困難就是補給問題,需要大量糧草供應,也許要戰馬,否則連匈奴的影子都捉不到,當年無論是漢武帝還是朱棣時代,都有很大規模的騎兵部隊,而秦始皇時代,連年征戰,很多土地荒蕪了,無人耕種,很多民眾連生存都有困難,何談供應龐大的軍隊去北擊匈奴呢?

第四,北伐匈奴意義不大

秦始皇發動六國戰爭是為了統一天下,然而出兵攻打匈奴意義何在呢?去搶匈奴的地盤?那前提是能一舉把匈奴給團滅了,否則即便把它打跑,用不了多久他們就回歸了,朱元璋時代藍玉把北元趕到了捕魚兒海,那又怎麼樣?大明還是固守長城以內,而且經常遭到瓦剌與韃靼的攻擊,打勝只是一時的,損耗巨大之外,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總之,秦始皇時代還不具備主動攻打匈奴的條件,固守長城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使自己的損失降低在合理的範圍之內,雖然是被動的,但也是主動的,畢竟攻擊的一方損失要超過防守的一方,即便防守的一方只有一個人,面對匈奴的千軍萬馬,他們也得爬上來,途中放兩根冷箭,那也是賺了,事實上也是如此,無論在戰國時代還是在秦王朝時代,匈奴一直沒有成功大舉入侵過。


煙雨醉逍遙


作為秦帝國最高的統治者,橫掃六合,統一天下。派遣蒙恬領軍三十萬一舉拿下河套,之後打退匈奴七百餘里,然後派趙佗領軍五十萬南征百越。之後秦始皇修長城抵禦匈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難道不會算這個賬嗎?到底是修長城划算還是出擊匈奴划算呢?答案肯定是修長城划算。為什麼?


首先就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本質決定的。遊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住點,今天在這裡明天在那裡。打贏了搶東西就跑,打不贏我也能退回去。可是作為中原地區的農耕民族呢,世世代代就在這個地方,沒辦法放棄。匈奴要麼抵抗,要麼就任人宰割。

其次就是機動性,遊牧民族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善於以馬征戰,而且騎兵數量龐大。可是中原人呢,基本上都不會騎馬,那麼把這些農民訓練成騎兵,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匈奴人從小就會,不需要訓練,而且匈奴人也不種地發展農耕。可是中原人不一樣,如果一旦大規模發展騎兵,時間和金錢就難以估算,更何況這些人去訓練了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那麼家裡的田地誰來耕種,對於國家來說就會減少大量的稅收。相反匈奴的騎兵成本要小太多了。



然後就是北擊匈奴成本太大,漢武帝北擊匈奴,雖然打退了匈奴,但是漢帝國幾十年積累的財富化為泡影,而且到最後漢武帝發動漠北戰役的時候,軍隊還沒有出發就沒有糧草了,沒辦法把鹽鐵鑄錢這些全都收歸中央來增加收入,才能勉強支撐。況且秦漢時期,運輸能力低下,軍隊消耗糧草是次要的,主要就是運輸路上消耗太大了,曾經看過一個報道,那時候從中原地區運送一石糧草到北方前線的時候需要消耗192石。大家知道解放戰爭淮海戰役,60萬解放軍,可是身後有543萬民夫來運輸糧草。就當時秦帝國剛剛統一天下,很難有漢武帝時期那麼大量的錢財來支持戰爭的。

還有就是沒有意義,對於中原人來說自古以來就看不上週邊的遊牧民族,因為這些土地給他們也沒有任何作用。即使到現在蒙古內蒙古地區也很少有耕地存在,古代中原地區主要就是以農耕為主,這些草原給他們有什麼用呢。

那麼既然打沒有用處,那就防禦。有了長城就不一樣了,秦帝國完全可以依託長城進行防禦,以逸待勞。匈奴來進攻可以抵禦,匈奴的騎兵在萬里長城面前就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了。而且也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訓練騎兵了,這些人就可以在家發展農耕來增加國家收入。而且修築長城是一勞永逸的事,後代就可以永享成果了。

後世後代基本上都是採取秦始皇的策略修長城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


中國歷史研究所


對匈奴的打仗燒錢、燒糧、傷人,戰爭結束後還要犒賞將士,只有支出沒有收入。

修長城燒錢少、燒糧、傷人少,修好後一勞永逸,以當時匈奴的力量很難越過長城。修長城的人是各國拉來的,修好後回六國去種地。解決了就業,沒花多少錢。

不是不打匈奴,而是以當時的中原兵力,擅長大仗,不擅長小股多股騎兵,他們對付散兵遊勇模式的遊牧部落根本無從下手,匈奴不願意打兩軍對壘大規模陣地那種。不如修長城來的實在。

後來霍去病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帶萬人輕騎打完就走,出其不意才會獲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