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瓜酱
一、松锦大战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双星闪耀互相建立了仰慕之情和政治合作的基础
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相知相识到合作,并不是在皇太极去世时突然发生的,在松锦大战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均立下奇功,为清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两人互相欣赏各自的才能,这是政治合作的基础和必要的条件。
1、多尔衮(30岁)率先发动松锦大战立奇功
松锦之战是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到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间清帝皇太极发动的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劲旅,打通关宁锦防线的战役。
松锦大战,这一场让明朝最终灭亡的关键战斗,到底是谁发动的呢?答案就是多尔衮率先发动的。
松锦之战开始于清军围困锦州,结束于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三万残军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之后明朝在关外的城池悉数陷落,仅剩孤城宁远。此役是明清双方最后的关键战役,以后明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多尔衮发动的这场松锦大战,成功地奠定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2、孝庄太后(29岁)劝降洪承畴成功
1642年松锦之战战败后,洪承畴兵败被俘之后,身陷囹圄,在盛京的监狱里仍拒不投降,视死如归,英勇无比。皇太极爱才,敬他是条汉子,而且清醒地认识到他若投降,对满清打败大明与李闯、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必定大为有用;但又恨他固执,不愿合作,无计可施,真是杀也杀不得,留也留不得。
孝庄妃毛遂自荐,说让她试一试,便独自去了关洪承畴的牢房,“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果然说服了他,让洪承畴激发出“人生如此美好,我要活下去”的心声。最终乖乖地向满清投降了,并完全听命,任其差遣,此后为缔造清朝建立了莫大功劳。
二、孝庄太后背后有姑姑孝端文皇后以及强大的蒙古科尔沁部的支持
有清一代或者说从后金开始,就有一项可称为国策的政策,便是满蒙联姻。满蒙联姻是清朝重要的边疆政策,贯穿于清王朝的发展始终,清入关前就形成定制。此公主府展出文件表明,自努尔哈赤时代至清末,满蒙通婚达595次,其中以指婚形式将皇帝女儿(公主)遣嫁蒙古达432人。
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的满蒙联姻,拉拢了蒙古势力,为努尔哈赤对抗明朝扫清了背后的障碍。在皇太极时代,更是得到发扬光大。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后金时代,在满蒙联姻的鼓乐奏鸣声中,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莽古斯的女儿十五岁的哲哲(孝端文皇后)远嫁二十二岁的皇太极为妻;随后,莽古斯之子宰桑的女儿布木布泰(孝庄太后)和海兰珠(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1609年-1641年)先后步入清宫,都嫁给了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成为姑侄三人同事一夫。
孝端文皇后是清代首位生前由丈夫亲自册立的皇后,首位母后皇太后,同时也是首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在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大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优厚。
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三女;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皇八子幼殇(仅一岁);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
所以,皇九子福临是唯一不二的必然选择。这样可以获得皇太后和蒙古族的支持。
上图是“康熙北巡会亲图”局部。康熙四十六年,公主出嫁后10年,康熙皇帝北巡塞外各部,众多皇子随行。这次父女、兄妹、姐弟相聚,虽受到一定的君臣礼仪限制,但其深厚的骨肉亲情,令人感动。这幅油画长卷,借鉴了当时宫廷画家的写实风格,依历史记载,再现了康熙皇帝在蒙德尔济部驻跸营地前,接受公主、额驸和外孙等迎接的场景。此图存于呼和浩特市目前国内保存最精美的一座清代公主府第的公主府。
三、豪格杀妻的行为肯定让孝庄太后寒心,双方联手可能性就是零
当出现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的状态时,孝庄太后肯定不会去找豪格商量对策,因为当年豪格为了取悦皇太极杀掉自己的妻子哈达纳喇氏。
豪格的丈母娘是皇太极的姐姐,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女儿莽古济,与皇太极关系非常紧张,甚至多次争吵。而皇太极作为一国君主,显然不允许有人挑战他的权威。豪格自然受到一点影响。豪格害怕自己失去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于是在一个毫无征兆的夜晚,豪格杀死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哈达纳喇氏。随后消息传到内宫,皇太极看出了豪格的胆量,就将正蓝旗交到他手中。但皇太极认为豪格行事莽撞,没有立为储君。
还有豪格本身就是皇长子,孝庄太后也无法开口。所以,孝庄太后和豪格联手是不可能的。
四、这就是多尔衮在心爱的女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的表现
我们来讲讲多尔衮是因为孝庄下嫁而选择了福临的可能性。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当然这样的事情也不会记录。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男人都是女人生活来源的主要供给者,女人必须得到男人的照顾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男人只有让女人觉得自己能给她们生活上的保障,才可能获得女人的青睐和信任。如果女人可以选择,她们当然会选择地位更高、能力更强的男人,因为这样的男人会给她们更大的生活保障。
皇太极的突然去世,孝端文皇后为代表的后宫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她们不会选择杀妻的豪格,肯定会支持孝庄选择多尔衮,这样大家都会感到安全。
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普遍实行“收继婚”制,其婚姻形式主要是弟死兄娶弟媳、兄死弟娶寡嫂、父死子娶庶母、叔死侄娶婶母等。在一夫多妻的时代,男人的地位越髙,选择他们的女人就越多,他们可以获得的生殖利益就越大。为了追求更大的生殖利益,男人必须在女人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的强大与尊荣,以博得女人的好感。女人的择偶标准决定了男人之间始终存在着残酷的竞争,男人若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向女人证明自己是有能力。
这使得多尔衮必须展示自己强大的实力,你看,我一言九鼎,我推荐哪位皇子继承皇位就一定能当上。所以,当孝庄下嫁的虚幻景象到来时,多尔衮的雄性荷尔蒙会爆发,一定会全力以赴。
五、皇太极去世后皇位继承的形势和选择的结果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猝然崩逝于盛京后宫,生前未立下遗旨,所以众宗室旗主大加争夺皇位。作为皇长子的爱新觉罗·豪格成为众人拥立的对象。豪格争夺皇位的主要竞争者就是多尔衮。当时的多尔衮由于功劳太大,支持者又多,势力也大,成为了豪格的最大的对手。
在皇太极去世的第六天,所有的王宫大臣在崇政殿开会决定皇帝人选。爱新觉罗·豪格有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支持,而多尔衮主要是由正白和镶白旗支持,当时会议处于白热化,谁都不肯让步,后来多尔衮思量再三,如果自己执意当皇帝,肯定会引起八旗的内部战争,如果让豪格当皇帝,自己肯定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他选择了一个中间的方案,让皇太极六岁的儿子福临当皇帝,而且福临还是豪格的亲弟弟,爱新觉罗·豪格也不会反对。
经过十多天的较量,最高会议做出最后的决议:6岁的福临继帝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宫廷多数高官没有异议。多尔衮任第二摄政稳住了多尔衮兄弟集团及其支持者。就这样豪格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宝贵机会。
这样福临就恰如其名,顺利的当上皇帝,而他这个皇帝之位,既是多尔衮面对皇位竞争对手皇长子压力的最佳选择,其实也是八旗各派互相争斗斡旋的产物。
附:皇太极的十一位皇子
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幼殇。
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生母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生母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生母庶妃那拉氏,镇国悫厚公。
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生母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幼殇。(海兰珠)
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 ,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生母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襄昭亲王。
蒋南强读历史
多尔衮为何要放弃皇位,扶持福临当皇帝,真的是因为孝庄下嫁吗?
崇德八年,52岁的皇太极突然暴毙,毫无征兆,清廷陷入一片混论之中,围绕皇位继承人的问题爆发了激烈的争夺。
多尔衮对豪格!
如果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多尔衮根本没有资格入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皇太极死的太突然,没来得及确立继承人,虽然他一直想打破可汗选定的传统作法——贵族共和制(只要是大汗的儿子、弟弟、侄子都可以担任可汗),把汗位传给嫡长子豪格,但是嫡长子继承制没有确立,所以,贵族共和制还是被大家认可的。
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在两个旗主弟弟的支持下,对汗位志在必得,而皇长子豪格战功卓著,得到了皇太极二哥代善和两黄旗大臣的拥戴,实力雄厚。
崇德八年八月十四日,崇政殿內,王公大臣们为争夺汗位吵的面红耳赤,崇政殿外,各旗士兵刀剑出鞘,将大殿围得水泄不通,一场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面对大清分崩离析的危险,郑亲王济尔哈朗提议,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承大业,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摄政,这个提议既让两黄旗满意,也让多尔衮大权在握,皆大欢喜,最终6岁的顺治顺利登上皇位,即顺治帝,福临的母亲即孝庄文皇后。
问题来了,多尔衮放弃皇位,并不是他没有实力争夺,他的突然退出,引出了一个清朝谜案,多尔衮是因为孝庄下嫁而放弃皇位的吗?
其实,孝庄有没有嫁给多尔衮都是一个问题?
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成为庄妃,儿子福临登基后,她被尊为皇太后,孙子康熙继位,她被尊为太皇太后,这个女人机智过人,擅长谋略,颇具才干,她两次拒绝垂帘听政,一生辅佐两代帝王,成为清朝唯一的太皇太后。
随着6岁儿子福临的登基,同时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还有他的生母——孝庄太后。
多尔衮率军入关,占领北京,入主中原,平定天下,总揽朝政,位极人臣。此时,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的消息,成为天下最大的绯闻,那么,孝庄有没有下嫁多尔衮呢?专家们对这件事分歧明显。
认为孝庄下嫁多尔衮的人依据如下:
1、这是满人的风俗。男人死后,妻子嫁给兄弟,甚至是子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满人入关前,生活环境恶劣,一个家庭没了男人,女人和孩子就无法生存,作为游牧民族,天天为生计奔波,哪有功夫学习儒家思想,认为女人守节简直是“资源浪费”,生存和繁衍才是正理,兄死娶嫂是很流行的风俗,完全没有中原的贞节观念,成吉思汗的妻子被人抢走几个月后,又被抢回来,照样当皇后;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海兰珠就是再嫁之妇,但并没有人觉得她嫁过人而看不起她。
31岁的孝庄年轻寡居,嫁给32岁的小叔子,完全符合满洲风俗。
2、福临6岁继位,孝庄带着儿子孤儿寡母,政治上安全依靠多尔衮,一个年轻的寡妇,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委身于咄咄逼人的小叔子多尔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的清宫档案中,出现了“皇父摄政王”字样,由此可以判断出来,孝庄只有下嫁了,多尔衮才会被称之为“皇父”。
4、顺治的疯狂报复行为,顺治在汉人老师的教导下,开始觉得母亲和叔叔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君臣之礼,多尔衮刚死两个月,顺治就开始清算,定了多尔衮十大罪状,并且挖坟、掘墓、鞭尸、砍脑袋,如此仇恨多尔衮,定是与逼迫孝庄下嫁有关。
5、支持下嫁的专家认为,明朝遗臣张煌言诗中所说“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就是描写了孝庄下嫁多尔衮的隆重婚礼,也成了太后下嫁的最直接证据。
而持反对观点的专家则认为:
1、张煌言为南明将领,率兵抗清数十余年,且生活于南方,这种事多半是道听途说,更多的是造谣污蔑,不足为信。
2、多尔衮之所以同意立福临为帝,更多的考虑是立一个年幼的皇子为君,更加容易操控,而且生母的身份一定要尊贵才能服众,孝庄出身于蒙古族,福临是皇太极的儿子中,唯一具有蒙古血统的,福临称帝对于笼络漠南蒙古非常有利,而且福临作为皇太极五大福晋唯一的儿子,算是嫡子,所以,福临是唯一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
3、皇父这一称呼在古代并不一定非得是父亲,孟心史所言“皇父之称,犹之尚父仲父,纯为报功,不关渎伦。”,所谓,皇父,是天下君父之意,满文档案显示,子侄、大臣皆有称呼皇帝为皇父的例子,顺治尊称多尔衮为皇父更多的是因为多尔衮居功至伟,多尔衮授意顺治尊自己为皇父,是为了树立个人的绝对权威,侧面显示了多尔衮视顺治帝位儿皇帝。
4、多尔衮的夫人元妃去世,命令朝鲜进香,多尔衮的心腹、全权负责朝鲜事物的郑命寿直言“在皇帝如母,差遣进香陈慰云,则使名即同皇太后及皇后之丧。”,从中可以看出,孝庄非但没有嫁给多尔衮,相反,多尔衮通过抬高自己妻子的地位来压制孝庄。
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很难推翻对方,对入关多年的清廷来说,逐渐接受儒家思想,如果孝庄真的下嫁多尔衮,宫廷史书也不会记载,况且,顺治一直生活在多尔衮的阴影之下,消灭多尔衮肉体的同时,一定会修改史书,打压多尔衮的功绩。小编认为,以多尔衮的能力和野心,他绝对不是那种为了女人而舍弃皇位的人,之所以选择福临是他的无奈之举,通过综合考虑,在多种选项中,福临才是最优的那一个。
我们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孝庄真的下嫁多尔衮,但二者之间有私情的可能性却是极大的。这一点,从孝庄死后的遗诏中可以看出端倪。
孝庄的内心包裹的严严实实,不让任何人窥探到她的秘密,直到临终前,她才不得不对自己的归属做了交代。
据“太皇太后遗诏”记载,孝庄弥留之际,交代孙子康熙,皇太极陵墓安寝很久了,不要因为我而轻易启动陵墓,我舍不得你们父子俩,就把我安葬在你父亲顺治的孝陵附近吧。
古人讲究夫妻合葬,皇帝、皇后同陵同穴,然而孝庄“舍不得儿孙”的理由拒绝与皇太极合葬太过于牵强,我们知道,顺治与孝庄关系不睦是不争的事实,怎么希望埋葬在顺治墓地附近呢。
康熙对孝庄至孝,不敢违逆孝庄遗诏,但是,这样的遗诏却让他非常为难,如果遵诏行事,违背祖制,如遵祖制,又违背孝庄遗诏,左右为难之家就一拖再拖,这一拖就是35年,直到康熙去世,孝庄也没有安葬,雍正继位后三年,才匆忙将孝庄葬在关内盛京之西的昭西陵。
孝庄遗诏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她可能无脸面对皇太极才不得不做此决定。
多尔衮死了,孝庄也入土为安了,但是,几百年来,围绕二人的传闻从来就没有停息过。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多尔衮也想要皇位,可形势不允许,只能退而求其次。
突然出现的权利真空,大家都想跃跃欲试
皇太极生前没有立储君,而是以四王共同治理国政。等到皇太极去世,维持满清统一的纽带突然中断,权利出现真空,统治集团需要寻找新的代理人。
议定新君时,豪格与多尔衮都是热门人选,双方各有优势。
按照推举制的原则,就能力、威望、实力与地位等因素而言,多尔衮应该当仁不让。
可此时的情形,已经与皇太极上位时大不一样,如今的大清不是当年的后金。在思想观念、组织结构、决策与执行上,大清已经明显汉化。为此,两黄旗的大臣坚决要求立皇太极的儿子为新君。
豪格作为四大亲王之一,又兼具皇长子身份,使得他具备其他宗室所没有的优势。他的支持者之多,也是多尔衮必须顾及的力量。
还有一个对多尔衮不利的因素:两黄旗的将士与多尔衮两白旗之间曾有过裂痕,两黄旗八大臣特别不愿意看到多尔衮继位。
具体的势力对比
两白旗全部拥戴多尔衮;两黄旗中,有两位重臣支持多尔衮;
豪格虽有身份优势,却只有七个牛录是其嫡系部队,加上拥戴皇子的两黄旗八大臣,主力部队还是不足两个完整的旗;
手握两红旗的代善,态度模糊,很有可能只是为了保住既得利益而不愿得罪人;
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墙头草,一面表示支持皇子,一面表示要和多尔衮商量。
在这种实力对比中,各方都能感受到形势严峻,都会产生投鼠忌器的心里。多尔衮如果强行上位,一定会遭到强劲反弹,到时大清就会四分五裂。权衡利弊,多尔衮不敢冒险,转而寻求与两黄旗的合作。
无可奈何的妥协
皇太极去世后第五天,在新皇帝的推举会议上,索尼与鳌拜首先提出,应该立皇子。多尔衮怒斥他们没资格说话,令他们退出会场。
随后,阿济格与多铎提议,应该由多尔衮沿袭大统。多尔衮沉默,没有表态。
多铎又说:“如果多尔衮不愿意,就立我为皇帝,因为多铎的名字出现在太祖遗诏里。”
多尔衮立刻反驳:“太祖遗诏里面也提到豪格的名字,不止你一人。”多尔衮的高明之处在于反驳多铎时,也将豪格排除在外。
于是,多铎提议:“既然我不行,那就立长,让代善当皇帝。”
代善立即表示:“多尔衮如果同意继位,那肯定是国家之福。既然他不愿意,就应该立皇子。豪格是长子,应该继位。”代善这个表态很厉害,在不经意间“将军”多尔衮。
豪格说:“我福小德薄,难堪重任。”说完,便转身离开会场,“定策之议,未即归一”。
这时,两黄旗拥戴皇子的大臣开始躁动。
见此情形,代善说:“我已经老了,早就不太过问国事了,现在哪还有精力管这事?”随即起身离开,阿济格见多尔衮继位无望,也跟着离开了。
留在会场的多铎不表态,济尔哈朗也一言不发。多尔衮当机立断表态:“大家说得很有道理,我也赞成皇子继位。现在豪格既然主动退出,就应该立福临为帝。他年纪小,由我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大,等他成年后再归政。”
多尔衮的提议,满足了多数人的意愿,立即获得通过。
孝庄在这个过程中有所行动,却起不到决定作用。至于太后是否下嫁,缺乏史料依据。多尔衮放弃皇位,顺治继位,从根本上说,是满清旗主王爷势均力敌的产物。
秋媚读史
完全是胡扯。多尔衮放弃皇位是因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夺取皇位的正统性,而孝庄下嫁只是一则传说,没有实证,至今仍有争议。然无论如何,多尔衮放弃皇位和孝庄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是为了朝廷势力的均衡。
多尔衮已无继承资格。
多尔衮(1611-1650),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一六四三年,皇太极死后,六岁的福临继位,多尔衮辅政,继而称摄政王,实际上享有皇帝的权威。少年时期多尔衮已经崭露头角,并且有记载称努尔哈赤曾属意于多尔衮继承汗位,无论事实如何,努尔哈赤对多尔衮的器重是有目共睹。
多尔衮十七岁就立了大功,天聪二年(1628),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察哈尔多罗特部,取得大捷,多尔衮立首功,被封为墨尔根戴青,意思是聪明王,可见他足智多谋。之后多尔衮逐渐跃居后金军主要统帅之列。纵观多尔衮的才干,丝毫不逊于皇太极,之所以未能继承汗位,既有复杂的政治斗争,更有天命难违。
多尔衮在皇太极去世之前,地位已经在诸王之上了。正当清军对明朝作战屡屡得胜,即将夺得全国政权的节骨眼上,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皇太极骤然暴毙,皇位空悬,给了多尔衮一个好机会。当时有力量争夺皇位的,就是多尔衮和长子豪格,曾经皇太极手握的正黄、镶黄两旗自然是拥立他的子嗣豪格继位,多尔衮和多铎统领的两白旗,则支持多尔衮。
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形下,多尔衮提出立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福临为帝,由他和济尔哈朗辅政,等福临年长之后,就立即归还政权。并且形成了皇子继承制度。
关于孝庄下嫁一说,在很早一辈的大家孟森先生的《太后下嫁考实》中就已经对下嫁说的各种证据进行一一驳斥。
孟森认为太后下嫁说的造谣者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因此对清朝怀有深深的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嫌疑。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不过是寓意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或“尚父”,不可以今人之意揣测。并且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是因为昭陵已经葬有孝端皇后,皇后不合夫君合葬也是不缺乏案例的。
但是此后胡适也对此进行了质疑,认为孟森还是没有完成“释皇父之称的理由”。
莫山主侃历史
首先,多尔衮放弃皇位绝不是主动的,在权力尤其是皇权面前,没有人能如此“高尚”,多尔衮也不能。
崇祯十六年,大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极猝然“驾崩”,他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一触即碎”的大明,还留下了一个僧多肉少、危机四伏的皇权摊子。几大亲王、郡王像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豪格、阿济格甚至年轻的多铎都有掺和的资格,而且还都有站到顶端的可能。但是,后来为什么却是六岁的福临(顺治)“胜出”呢?而多尔衮又为什么能“心甘情愿”地摄政呢?
一、形势复杂。符合条件的继承人太多而且成分复杂。看一下上面提到的几个可能的继承人就会发现,多尔衮在里面,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级别都不上不下,非常尴尬。从年龄来看,代善和济尔哈朗最大,像代善已经六十好几了。从资格上说,多尔衮还有点发言权,和代善他们都算是最早跟随努尔哈赤创业的一代,还差点成了努尔哈赤的继承人(皇太极的政治手腕更胜一筹)。从业绩上来说,拜少数民族的传统所赐,这群人自幼征战,别说代善他们,就连多铎和阿济格这个年龄都已经是战功卓著了,多尔衮的那点战绩不显眼。所以,多尔衮在这场皇位之争中没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甚至还略处下风。以肃亲王豪格为例,在女真八旗中,他位列户部尚书,不仅是正蓝旗统领,父亲皇太极留下的两黄旗(正黄、镶黄)也明确支持他,而多尔衮直接的支持者只有自己的两白旗。所以,形势不仅复杂,还对多尔衮不利。于是多尔衮决定……
二、曲线救国。位置虽然尴尬,但多尔衮还是决定逆势而上。他制定了两个计划,一个是自己直接说了算(当皇帝),另一个是自己间接说了算(摄政),因为他也有自己的底牌。底牌之一,“兄终弟及”一直是草原民族的合法继承传统。自己是大清奠基者努尔哈赤的嫡子(虽然列第十四),和皇太极同父异母,而且也曾被列为接班人,他争皇位名正言顺。底牌之二,豪格虽然具备以上优势,但他却有一个硬伤:非嫡长子,他的母亲只是皇太极的一个侧妃。而且,豪格有勇无谋,还易冲动,虽然有三旗在手,却不知道如何搞联合阵线,与支持者形不成铁板一块。底牌之三,皇太极嫡长子福临。其母庄妃布木布泰为皇太极五正妃(“崇德五宫”)之一,极受宠爱。哪个母亲不愿意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所以多尔衮在和庄妃的交流和统一战线建立上没有任何问题。更重要的是,福临时年六岁,放到现在连小学都没上,个中奥妙不言而喻。底牌之四,摄政,而且是联合摄政。这是多尔衮的最后一步,而且也是加强保险系数的一步:如果他独自摄政的话,那就是司马昭之心,很容易遭到反对并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他拉上了郑亲王济尔哈朗——这样不仅显得民主,而且还拉来了济尔哈朗镶蓝旗的支持。
大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十四日,新皇帝的选举按照多尔衮的计划一步步执行下来,豪格出局,福临继位,是为清世祖(顺治),多尔衮、济尔哈朗联合摄政。
最后,至于孝庄,即使和多尔衮的那点事是真的,对于没接受过周、孔思想教育,而且习惯于“父死,子妻其后母”的少数民族来说,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中原民族少见多怪才导致大惊小怪!
彼岸历史
这个问题应该拆分为两个问题,一是多尔衮为什么放弃皇位,而是让顺治帝上位。二是孝庄真的下嫁多尔衮了吗?
两个正常问题合并在一起以后,就变得不正常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两个问题根本不在一个时间段,多尔衮为什么放弃皇位,是在皇太极猝死以后到顺治帝登基的时间段。
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也想当皇帝,两个人不相上下,最后不想两败俱伤。只能退而求其次,谁也别当皇帝了,顺治帝这个六岁小孩就上位了呗。
至于孝庄下嫁的问题,是在顺治帝登基以后的事情了,两者压根不在一个时间段好不好!
关于孝庄下嫁的问题,清朝官方资料是没有这回事的!毕竟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就算是真的有,人家会给你记载下来?
反正同时期的抗清英雄张煌言在《苍水诗集》有句云“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就是指太后下嫁这件事说的。
还有多尔衮由皇叔父摄政王成为皇父摄政王,也暗有孝庄下嫁他,成为顺治帝的新父之意。
所以说有没有下嫁呢,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宋安之
公元1643年,皇太极实然薨逝,由于生前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在满洲贵族中,一场皇位争夺战一触即发。若依中国传统皇位继承古制,一是子承父位,一是兄终弟及,因此在皇太极死后,最有可能争得皇位的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
豪格是皇太极长子,正值英年,史称他容貌不凡,有弓马才,且久经战阵,功勋卓越,又有正黄、镶黄、正蓝三旗支持。多尔衮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兄弟,虽比豪格小几岁,但战功更加显赫,地位比豪格要高,有正白、镶白两旗支持。努尔哈赤生前规定,只有八旗旗主才有选举权,当时有资格选举的有七人: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颖郡王阿达礼。这七人当中,阿济格、多铎是多尔衮的亲兄弟,自然支持多尔衮,阿达礼也站在多尔衮这边。代善没有表示,豪格仅得到济尔哈朗的支持。可以看出,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多尔衮明显占了优势。
皇太极死后第五日,多尔衮召集诸王议立储君,索尼、鳌拜提议立皇子,被多尔衮叱赶出去,代善也表示应立豪格,豪格却谦让不从,说自己“福小德薄,非所堪当。”阿济格和多铎支持立多尔衮,多尔衮也假意不肯接受。这时济尔哈朗提议立福临。福临是皇太极子,才得五岁,豪格和多尔衮都同意了。
有野史说是多尔衮同意立福临为帝,是因为与孝庄皇后的关系不寻常,其实以多尔衮的实力,要想当皇帝并非没有可能,但他身为满清贵族,就要维护满清的利益,顾全大局,他明白到如果自己当皇帝,就不能使豪格及反对泒心服,一旦兵戒相斗,必然会自相残杀,造成内部分裂。他看到福临尚小,由自己辅政,自己既可以得到实权,又避免了内部争斗,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应有的远见卓识。
木木凉风
首先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多尔衮这个人。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兄弟,从性格方面来说,那绝对称的上是一位有野心的人 ,再从日后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统领一方的表现来说,那更是雄心壮志 ,野心勃勃。在皇太极逝世后,为什么多尔衮没有登上皇位,是因为实力不够?还是像问题所说是因为爱情?还是另有其因,接下来大侃(本人笔名)就和您好好分析一下。
首先来讨论一下多尔衮的实力。当时多尔衮是掌管八旗里面的正白旗和镶白旗这两旗子弟,而皇太极的儿子,也是他的竞争对手豪格却拥有三旗,从军队实力方面来说多尔衮要稍逊一筹,但是要论带兵打仗,豪格可不是多尔衮的对手,而且虽说豪格坐拥三旗,但是豪格却不能将这三部分的人拧成一股绳,相反,这三部分的人是各玩各的,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还有就是多尔衮的威望以及支持者要比豪格占很大优势。当时是只有八旗子弟才能有资格登记称帝,而符合资格总共有七个人,这七人当中,其中有四人都支持多尔衮,所以,即便是发动战争,豪格也不占优势,所以不存在多尔衮实力不足以称帝这一说法。
排除以上一点就来说一说多尔衮与孝庄的原因。野史上也经常提及,说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与孝庄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孝庄皇太后没有和皇太极葬在一起的原因。但是多尔衮真是因为爱情吗?其实不然,皇权的诱惑有多大不言而喻,再加上古代帝王死后,即位的儿子不仅继承皇位,即便是父亲后宫的妃子,占为己有的也不在少数呀,再加上还是少数民族,这种事更是数见不鲜了,例如王昭君,前前后后嫁给了大概三个单于,不都是儿子继承自己的后母吗,更何况多尔衮如此有野心,怎么会因为爱情阻挡自己的称帝道路呢?
最后大侃和各位说说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原因只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当时虽说多尔衮的实力与豪格不相上下,但是如果自己要是登基称帝,势必会引起豪格和其他八旗子弟的不满,到时候肯定又是一场乱战,持续多少年也不好说,而清朝此时才刚刚稳定下来,在关内可以说还没有站稳脚跟,反清势力并没有完全根除,如果自己因为登基的问题,导致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清江山又内忧外患,岂不是令外人窃喜,再加上清军自打努尔哈赤打入关中,可以说是战斗一直没有停歇,早已经疲于对战,好不容易能暂缓一下,谁也不愿意大动干戈,而且还是和本族的人。
【原因二】:当时福临只有八九岁,还只是个孩子,如果此时选择摄政,也未必是件坏事。当时朝中大臣像代善这些老一辈的,都已经60多岁了,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威胁,而这个豪格更是有勇无谋,比政治手腕已经智谋那肯定不如多尔衮了,所以如果选择摄政的话,其实政权还是把握在自己手里(后来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还是自己说了算,而且居于二位也并非是件坏事,所以多尔衮并没有夺取皇位。
好了,以上就是本人的看法,不知道您对以上观点有何看法,请在留言去留言评论,谢谢。
大咖秀历史
其实,多尔衮放弃皇位并不像很多影视剧中所演的那样,尽管他与孝庄太后有着不明不白的绯闻关系,但是需要弄清楚一点,孝庄太后并没有下嫁给多尔衮。两人之间的情感问题,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并没有史实可以作证。实际上,在皇位继承方面,多尔衮是没有含糊的。从当时的背景就可以看出,多尔衮扶持福林有着不得已的决定。
其一、多尔衮没有那么高的威望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他比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还要小3岁。皇太极暴毙时,多尔衮仅31岁,虽然他17岁就开始跟随皇太极出征,也屡战赫功,但是豪格跟他相比,并不逊色。多尔衮真正取得威望,是在清军入关以后,他的功劳以及摄政王的身份。
其二、多尔衮的权力并没有那么大
多尔衮早年跟随皇太极出征,因为军功,多尔衮成为正白旗旗主,后控制了两白旗。但是如果要继承皇位需要两黄旗的支持。他询问清初德高望重的大臣索尼对皇位继承人的意见。索尼答得直言不讳:先帝有许多皇子在,必立其一,别的我就不知道了。多尔衮深知自己无法获得较多的支持,贸然夺取皇位也不现实。
其三、多方妥协的结果,选取福临最合适
当时的满清八旗没有形成绝对的中央集权,派系林立。豪格、济尔哈朗、多尔衮等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其中豪格继位的可能性更大,一旦豪格继位,那么多尔衮是无法实现自己抱负的。这个时候选取6岁的福临是最好的办法,由于福临年小,多尔衮可以成为摄政王。在孝庄、多尔衮以及满清大臣的推动下,最终福临当了皇帝。
用户76294270778
多尔衮放弃称帝,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当时的实力上,多尔衮并不占据绝对的优势。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随即在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以及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皇位争夺。
此时的多尔衮三兄弟,即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坐拥两白旗的势力,豪格也是不甘示弱,除了自己统领的正蓝旗之外,还有皇太极生前亲领的两黄旗支持,双方的实力不相上下。
而此时,另外两个掌握八旗势力的亲王,即掌握两红旗势力的礼亲王代善和掌握镶蓝旗势力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不约而同的站在了豪格一方,决定拥立皇太极的儿子登基皇位,并不主张立多尔衮。
所以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实际上是处于实力上的劣势,毕竟是他们两个白旗要与其他六个旗对抗,已然是没有取胜的把握。
更为关键的是,作为皇太极亲兵的两黄旗,特别是其中的索尼、鳌拜、图赖等高级将领,已经率领两黄旗的人包围了崇政殿,如果真的多尔衮敢贸然称帝的,必然会让大清的朝堂之上陷入刀光剑影之中。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多尔衮在皇位竞争中逐步处于下风,并且最终放弃称帝的打算,归根结底还是实力上面的原因,毕竟多尔衮的支持力量在八旗之中处于劣势。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拥立顺治皇帝福临登基,并不是多尔衮首先提出的,提出这一方案的人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豪格与多尔衮争得不可开交,再僵持下去很有可能引发两黄旗与两白旗火并,就在这个时候,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豪格和多尔衮都不能继位皇帝,从皇太极的儿子中另选一人继承皇位。顺治皇帝福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由济尔哈朗提名,并且得到了代善、多尔衮等人同意,最终成为了皇太极的继任者,成为了大清王朝的皇帝。
也正是因为济尔哈朗的这份拥立之功,在加上在皇太极时期“四大亲王”的排列次序上,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地位是要高过多尔衮,仅次于礼亲王代善,排在百官的第二位,因而也被任命为第一辅政王,多尔衮为第二辅政王。
从这个角度来看,顺治皇帝福临能够出人意料的登基为大清王朝的皇帝,首功之臣便是郑亲王济尔哈朗,而不是多尔衮。
至于孝庄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史学界依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作为“清宫八大疑案”之一的“太后下嫁之谜”,影响极为深远,到现在也是史学界一直以来争论的焦点所在。
抗清义士张煌言在《苍水诗集》就曾作诗记载“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但是张煌言的身份太过于敏感,不免有着故意诋毁、抹黑大清王朝的嫌疑,为的是激起更多人对于满清政权的反抗情绪。就如同民间广为流传的乾隆皇帝是海宁陈家的儿子,是汉族人的血脉,也是为了用思想和舆论的力量,对抗满清统治。
另一项关于太后下嫁的佐证便是,顺治皇帝册封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实际上也是用这样的方式给多尔衮一个恰当的名分,以更好的处理两人的关系,甚至在多尔衮死后还将其封为了成宗义皇帝,这些都是孝庄曾经下嫁给了多尔衮的重要证据。
清朝从入关之后开始,逐步接受了明朝的思想,也接受了明朝的法律制度,甚至对于迎娶兄嫂或者弟媳的行为,其处罚的程度和力度较之于明朝是更加的严厉与残酷,而这也就于满清政治制度的奠基人之一的多尔衮迎娶孝庄太后的行为背道而驰了。
所以,至于孝庄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依然是一个谜,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顺治皇帝的登基,与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与否并没有直接的原因,多尔衮也更不会因为只爱美人,而放弃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