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一季报“逆天”了:7家银行营收增速超过30%!

这是最近流传的一个银行段子:

“凌晨,大佬SH银行瞄了营收增速,看到小弟JY银行以41.15%排名第一,牛气轰轰…然后在手下耳旁吩咐了几句…只见表格手拿起鼠标一刷新:42%点多,瞬间数据完美呈现。再看排名,JY银行稳坐老二的位置。”

随着2019年一季报发布,上市银行营收增速一家比一家高!而且,已经很久没有见过40%以上了。刚出现江阴银行41%的营收增速,上海银行又以42%的增速反超。

不过,段子还没流传几天,4月27日公布的青岛银行一季报,就以98.69%——接近翻倍的营收增速刷新行业速度,这个增速更是堪称“疯狂”了。

除了营收,上市银行2019年一季度多项业绩指标都“超预期”,券商分析师关于银行业绩的报告,充满了“业绩高增”、“营收及拨备前利润高增”、“高增长性持续”的字眼。

为什么2019年一季度银行业绩会大超预期?银行业重回高增长时代了吗?

90%银行营收两位数增速

从已公布一季报的24家银行来看,2019年一季度银行业业绩超预期已经成为大概率,营收增速中位数为29%,1季报净利润同比增幅有望超过8%。

轻金融统计已经公布2019一季报的24家上市银行一季报发现,仅有2家银行的营收增速是个位数,其余22家全部实现两位数的增速:

银行一季报“逆天”了:7家银行营收增速超过30%!

营收增速在30%以上的共有7家,分别为青岛银行98.69%、上海银行42.16%、江阴银行41.15%、紫金银行34.86%、兴业银行34.78%、光大银行33.53%和张家港行33.4%。

增速超30%的7家银行中,股份行和城商行各占了两家,股份行中如兴业银行、光大银行营业收入出现30%以上的增长,真的是多年未见了,兴业银行创下了7年来的最好业绩增速。

其余公布一季报的上市银行中,除了无锡银行营收增速仅为5%,邮储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8.28%,其他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连工行、农行这样的四大行,营收增速也达到了两位数。

尤其是工行,2019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拨备前利润均是两位数增长,增幅分别达到10.17%、12.46%。

轻金融查阅了各家银行单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速,上一次出现40%的增速还是2016年二季度,且仅有1家常熟银行实现40%的增速。

而大部分上市银行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出现较高增长的季度,在2013年以前。也可以说,已经6年多没有这样的营收高增速景象了。

为什么会出现营收大幅增长?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银行业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是:信贷超预期、贷款利率依然在回升、同资本市场相关的中间业务收入在增加、不良率持平或降低

以青岛银行为例,2019年一季报营业收入增长98.69%。营业收入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收入基数偏低,本期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增长情况良好。

不过,营收高增长,没有带来净利润的高增长。主要原因是受拨备计提力度加大、2019年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影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一定放缓。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资产减值计提方法从“已发生损失法”调整为“预期信用损失法”,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入“信用减值损失”,不再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且计提范围有所扩大。

但各家银行“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力度也千差万别。如青岛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了13.5倍;光大银行资产减值损失支出129.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18%;长沙银行资产减值损失增长87.02%;中信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了53.54%;北京银行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了75.62%。

也有较低的,如平安银行2019 年一季度计提的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为 128.85 亿元,同比增长 20.7%。也有银行信用减值损失略微下降,如宁波银行,从2018年一季报的15.77亿元下降到了15.44亿元,可见此前宁波银行对贷款减值的认定更为严格。

计提的增加,虽然使得净利润增速下降,但是拨备计提增加,增强了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3家银行一季度利润增速在20%以上,分别为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和宁波银行。共有16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剩下银行为个位数,比如华夏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仅有1.21%,青岛银行2019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仅增长了 9.89%,

仅2家银行不良率上升

这些银行中,只有上海银行和西安银行的不良率相比年初出现了上升,其他银行的不良率与年初持平或下降。

多家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抵补能力不断增强。比如,截至2019年3月末,工行逾期贷款率、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连续11个季度下降,“剪刀差”下降至340亿元。同时,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85.85%。

一季度不良率上升的银行中,上海银行1季度不良率环比上行5BP至1.19%。

由于一季报未披露不良贷款的具体情况,从上海银行2018年报中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上海银行哪些贷款投放区域不良率更高?

出乎意料的是,按地区划分的不良贷款,只有上海地区出现了上升,不良率从2017年底的0.25%上升到了2018年末的0.83%,不良贷款余额则从7.16亿元大幅增加到了35亿元。而上海银行在其他地区的不良贷款率,同期都出现了下降。

为什么上海银行在上海地区的不良贷款出现大幅上升?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4倍多?

从行业投向来看,上海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最高的两个行业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各有44.65亿元和27.35亿元,不良率分别高达8.73%和4.17%。

而这两个行业的不良压力,可能也是导致一季报不良率上行的重要因素,未来公司的资产质量压力值得关注。

另一不良率上升的银行为西安银行,相比年初上升了0.03个百分点,最新不良率为1.23%。

从不良率分布来看,只有江阴银行的不良率在2%以上,其他银行均在2%以下,其中宁波银行、邮储银行和常熟银行等三家银行的不良率都在1%以下。

更多亮眼的数据

在2019年一季报中,还有一些较有意义的数据值得关注。

比如,邮储银行总资产规模首破10万亿元,成为第5家总资产在10万亿以上的商业银行。

截至2019年3月31日,邮储银行总资产1014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275亿元。目前四大行的总资产均在20万亿元以上,交行在2018年末的总资产为9.53万亿,也距离10万亿大关一步之遥。

另一家的关注的银行是,江苏银行成为第三家总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的城商行,其他两家总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银行分别为北京银行、上海银行。

在营收高增长背后,有更多值得挖掘的因素。

工行刚刚公布的一季报显示,除了营业收入和拨备前利润两位数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1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0.87%。

与此同时,分析来看,工行大零售贡献稳步提升,个人客户存款、贷款增量实现市场“双第一”。大资管、大投行加快转型升级,多项业务出现了两位数的增幅。比如工行一季度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8%;信用卡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金融市场净利润同比增长22%。

另外,光大银行1季度手续费收入的超预期表现是营收实现高增的重要贡献因素,1季度手续费收入同比增24.71%。杭州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的高增也是最为主要的驱动因素,中银国际证券将净利息收入与投资收益合并计算,19年1季度两项合计增速近30%。

商业银行推进的零售银行、智慧银行等业务也在一季度有所进展。

工行表示,随着智慧银行建设有序推进,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生物识别等技术加快运用于金融产品和服务,工行全行网点智能化覆盖率达到98%,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

而截至2019 年 3 月末,平安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16632.9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4%。

今年,平安银行零售将推行全面AI 化,通过科技手段将零售业务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打造全方位的 AI Bank。 目前,平安银行已孵化出 AI 客服、AI 营销和 AI 风控等项目成果,其中,2019 年3月末 AI 客服非人工占比已达 82.2%,AI 营销销售转化效果较常规手段提升最高达3倍。

不过,一季度银行业绩超预期,背后的政策宽松周期影响不容忽视,随着政策变化,银行业超预期增速难以持续。

博瞻智库指出,某种程度上持续将近一年的宽松政策大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利差与息差空间,支撑了商业银行的放量增长。“随着二季度政策的再次变向,这种趋势即便延续,在力度上也会有所减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