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38241019
我认为郭德纲想加入曲协,并且今后在曲协弄个什么头衔,首先应该尊重曲协,尊重曲协领导姜昆。并且向曲协提出要求入会的申请。想要图谋曲协职位,又不愿主动提出加入曲协的申请,想要姜昆邀请他入会,有点太妄自尊大,抬高自已,贬低姜昆了吧?到目前为止,郭德纲的相声影响,还就只能是街头艺人混饭吃的风格和档次,充斥着低级趣味。难怪姜昆批评他三俗即低俗,庸俗,媚俗。我们看郭德纲以及他徒弟们的相声,确实三俗特征明显。郭德纲对此不服气,公开宣扬只要能卖钱就是好相声,他这种观点严重悖逆了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还不知错,还在明枪暗箭地攻击姜昆,就算把姜昆拉下台了,他不是曲协会员,没资格担仼曲协仼何职位,得不到任何好处。这种损人不利已的事情只有郭德纲这种品格低下,缺少政治智慧的人才做得出来。所以,郭德纲要想加入曲协,应该首先端正对曲协的认识和态度,并且自已主动向曲协提出入会申请,曲协通过一定的考察考核程序之后,才会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你入会的决定。不为自已和德云社的发展前途作想,任信作为,就只能永远做个街头艺人,与耍猴溜狗的为伍。
渝龙宝99611585070
郭德纲第三次到北京的时候,曾经去拜过姜昆的码头,想混进体制里面去,无奈姜昆对他不感兴趣。郭德纲脾气非常硬,你不鸟我,我也不鸟你,就开始自己在外面瞎折腾。
后来真被他混出点儿名堂,并且拜了侯耀文为师。拜了侯耀文为师之后,郭德纲和姜昆的矛盾就半公开化了。
当时北京相声圈主要分成姜昆和侯耀文两派,这两派的矛盾由来已久。他们都有些什么矛盾呢?
首先,姜昆的师父马季在上个世纪的大事件中批斗过侯宝林,甚至还有传言说马季打过侯宝林。
其次,姜昆搭档戴志诚和侯耀文妻子袁茵关系暧昧,被侯耀文逮个正着。在姜昆的极力保护下,侯耀文忍气吞声的离了婚,孩子也被判给了戴志诚和袁茵。
父亲被污蔑,老婆被抢,对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是奇耻大辱。
另外,90年代的相声界基本都是由姜昆说了算,侯耀文只能待在铁路文工团。所以有一年春晚我们看到,姜昆能说相声,而侯耀文却去表演小品。当黄宏说出“相声干不过小品”的时候,侯耀文心理肯定不好受吧。
郭德纲是个极为重视忠孝之人,师父的仇也就是他的仇。在他红了之后,屡屡和姜昆开战,为自己出气,也是为师父出气。
有意思的是,马季先生曾几次向郭德纲表示好感。他为德云社题字。当有人问马先生相声是不是要完了时,他说不是还有个郭德纲嘛。马季先生似乎有点缓和矛盾的意思,可是姜昆对师父的良苦用心视而不见,继续我行我素。
后来的反三俗大会,曲协矛头直指德云社,郭德纲和姜昆彻底闹翻。从此两人再也没有交往,郭德纲在作品中骂得更狠了。
所以姜昆在,郭德纲肯定和曲协无缘。等姜昆退休了,郭德纲也没那么大火气了,郭德纲和曲协才有进一步的可能。
一锅鱼三样
郭德纲的相声风格一直不被姜昆认可,甚至说其“三俗”。更甚至有一次曲协开会直接开成了批判老郭“三俗”大会,郭德纲敢怒不敢言,只能借助其相声作品《我要反三俗》发声。郭德纲三次进北京,前两次,老郭特别想成为姜昆那样的曲协里面的“体制内”的人,拿着国家俸禄,为人民群众演出,但是姜昆等人始终不能接纳他,万般无奈之下,他放弃了这个念头。事实证明他放弃的多么正确,如果当时老郭加入曲协,那么就不会有德云社今天的繁荣了!
他们矛盾真正的爆发是姜昆先在媒体面前说郭德纲道德有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他。后来老郭在说《济公传》时,用了这个桥段,济公说,帮皇帝治病的条件是要跟太后亲近亲近,这时傍边有个太监说“你道德有问题”,济公就说“这是哪个太监说的”?从此两个人就结下了梁子。两个人的矛盾也弄的人尽皆知了。
既然两个人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作为“主流相声”带头的人的姜昆,于公于私都不会主动邀请郭德纲加入曲协的,尽管他知道这是个双赢的事情!
相声迷老于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姜昆和郭德纲这辈子怕是没有机会坐在一起研讨业务了,所以不要想姜昆主动邀请德云社加入曲协了,一丁点可能性都没有。
自从郭德纲2005年开始走红,这十几年来双方已经发生了多次明里暗里的冲突,积累的仇怨很难在一朝一夕得到排解,一是没有合适的能够在双方都说得上话且有分量的人;二是双方暂时也没有什么迫切需要和解的需要,所以维持现状是最好的办法。
郭德纲现在需要得到官方的一些认可,所以在舞台上温和了许多,讽刺同行的作品很少再说了,就连《大实话》都不唱了;但是其十几年来树立的反主流斗士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不能推翻这个最重要的人设,否则会让追随者们陷入迷茫。
作为姜昆来说,已经过了退休年龄,这辈子该拿的荣誉都拿到了,可以说这辈子还算成功,虽然晚年有一些骂声,但是他不太在乎这些,更在乎的是上级对他的评价。所以等到这一任曲协主席到期,就可以彻底退休,远离这些争论,真正的颐养天年去了。
时间是解决双方矛盾的最好办法,目前来看也是唯一的办法,大家慢慢熬着吧!
相声演义
说到这个问题我到想起一个人,就是六小龄童,这位老师一直在抨击其他演员饰演的悟空形象,把西游看做是自己专属,仿佛除了他是正宗,别人都是瞎扯淡。不可否认的是六老师江老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给老百姓带来了许多欢乐,同时他们自己也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和认可,但问题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终归要被时代所抛弃,大众的追捧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在的领域是自家的后院,不许别人染指,这就是愚昧和无知,活在自己世界不肯出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大众获得信息和娱乐的手段增多,鉴赏水平的提高,有些东西经不起历史的考验自然被淘汰。不承认现实不行,现在的观众自有评判的标准,可不是你说啥就是啥的时代了。
qzuser
姜昆为什么不邀请郭德纲和德云社加入中国曲协?以前每每涉及到这种话题,郭德纲及纲丝们都表现出一付很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对此类话题郭德纲都展现出一付淡薄名利不屑一顾的态势!郭只务实忙于商演,商演才是硬道理,再结合郭德纲多次重申能卖出票的相声才是好相声,能卖出票的演员才是好演员等等,对郭德纲淡簿名利不屑一顾的态度我还真信以为真!但自从前些日子人民日报判登了一篇报导,叙说了什么岳云鹏十四岁郭德纲二十六岁等内容的文章,沒想到郭德纲们及纲丝们对此反应十分强烈,得到党报的认可和肯定都为此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受宠若惊的表现无以附加,以前的那副淡簿名利,对权威部门的表态都满不在乎的态度却荡然无存!而现在对能否进入区区中国曲协之门都耿耿于怀望眼欲穿,都如此重视!可见郭德纲在改变,郭德纲在努力,郭德纲在进步,郭德纲在向姜昆拋橄榄枝!郭德纲何时能进入中国曲协我们将拭目一待!
公仪阅
看过一些郭德纲介绍相声界内的相关视频,充满了打压,排斥。如郭所讲他与有些人都是敌我矛盾。据现今状况无怪乎正统与民间,主流与非主流之争。本人认为老郭讲他表演的是传统相声,以传统相声的底子辅以现代语言,插浑打趣。接地气,靠民众。使相声回归了民间语言。从新让听众去听相声,喜欢上了老郭的这种语言表演风格。给老郭就是扣大帽子。相声就是一听一想,完了哈哈一笑,这是相声最基本的作用了。人们也不会因为听了一段他的相声道德就沦丧了↖,品质就败坏了。要是如此国家得把他抓起来了不是。话又说回来了,电影,电视中的画面不是更有诱惑力,感染力吗,怎么没出来如此的反对。别告诉人民群管不着那段。有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还有就是嫉贤妒能,郭地本事,说学逗唱的功力目前相声界还没谁能够超越。包括所谓高雅的低俗的说相声人士。天时,地利,人和你说老郭占哪点。
秋叶143991416
相声其实好比超市购物,买鲍鱼燕窝者有之,买鸡爪猪肠者亦可有之。相声本起源于微末市井,本非雅曲雅调。其于国民之合理定位就在于雅俗之人可各取所需。难道相声只能为有文化之人服务,没文化,不认字之人就没资格听相声了?某些人口中之所谓高雅,本质上就是自命清高之徒无视他人的一种丑陋嘴脸而已。
有没有想过在别人的作品中获取什么,其实体现的是评价者的品味?看见电影里的床戏,您就当毛片看,是电影脏,还是您心不干净?老郭的作品有雅有俗,《相声50年》,《你要高雅》都是上乘之作。如果某些人只能在他作品中看见俗而看不见雅,是不是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的品味和三观?以德云跨年为例,5小时的节目,传统有烧饼《卖估衣》,陶阳《学哑语》,郭少爷《对春联》,老郭《情义千秋》,《扒马褂》,《灶厨》,高峰《相面》。以专业的眼光来看看,这是否可看作继承和发扬传统?40分钟一段,这几段加一起,四个半小时已过。就有个半小时让人"正经地胡说"又如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为这半小时就彻底崩塌了?批评者看不见这4个半小时的雅,怎么偏偏看得见这半小时的俗呢?是不是您的品味只够关注于此?
我夫人从不骂中国足球,因为太臭,她从不看。反过来看,这些天天闲着骂街的又是什么心态?继续装孙子吧
燎原夜火
这确实是个让人不得不思索片刻的问题!德云社占据着相声江湖的半壁江山还多,这么一个国内相声演出分社最多、演员队伍最大、唯一出国相声商演的民营相声企业,为何不能被曲协吸收为会员单位?
好比有一个叫做“移动支付协会”的全国性行业社团组织(不清楚是否存在),假如会员名单中没有支付宝和财付通,这个协会是不是有点自娱自乐的样子?想想都觉得不伦不类。
相反,青曲社虽说也有一定知名度和江湖位置,但和德云社相比,如同小猪和大象之间的量级差,曲协能将苗阜纳入,而置郭德纲于不顾,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准入原则 。
无意窥探和质疑曲协的会员吸收规则,但一个将占据行业三分之二票房和影响力的行业团体拒之门外,只能说明两个问题:曲协形同虚设、无行业协会该有的视野和前瞻性;曲协领导者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只遵循“顺我者昌”的夹私货思维。
有人或许会说:曲协是相声的高雅“庙堂”协会,不会与“三俗”的德云社为伍。那么问题就来了,德云社的“三俗”为何能卖票、还总是座无虚席,反而曲协的高雅处于孤芳自赏的窘境?是曲协的曲高和寡、
雅到极致不风流,还是德云社的极具渗透力的俗征服了观众,抑或是普天大众不识高雅艺术、只顾世俗艺术的娱乐?关于这个疑问,每个观众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解读和答案。回到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相声因何而生?观众为何听相声?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受欢迎是因为好吃又便宜。因为出名被皇家看中并点名御用之后,不得不“改良”而变得高端大气,却再也没有原来的味道。
登堂入室显高贵、却忘了出发的初衷,这就是相声艺术之悲哀。“穷不怕”朱绍文有意无意地表演和创立相声时,为的就是养家糊口,市井街头的老百姓就是其衣食父母,一身文才却从不在观众面前摆弄文雅。相声最繁荣时的“相声八德”,也都是因为接地气艺术形式才受到草根百姓欢迎和热捧。
老百姓听相声就是图一个乐和精神放松,相声发源地的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都是最基层草根民众的聚居地,闻鸡而起、辛勤劳作之后,听段相声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四书五经和高雅京剧,对于为糊口而劳碌的百姓略显陌生。
自从相声成了庙堂文化,和老百姓似乎渐行渐远,一些“相声名家”尽是自娱自乐、完成任务似地表演所谓“相声”,而观众却是听得一片茫然而不知所乐。如今的曲协也无非如此,自恃高雅、却丢了相声艺术的根基。
郭德纲成立德云社时的宗旨就是“说真正的相声”,什么是真正的相声?不知道,观众只知道能让自己开怀大笑的就是好相声,俗也罢、雅也好,更不会管什么三教九流,听相声就是图开心 。
曲协做不到的事情,德云社做到了,还是如火如荼。郭德纲还相声于普通百姓,曲协一味装睡、还是高雅的睡姿,两者之间泾渭分明。那么,寂静清澈的井水,能主动邀请浑浊的河水同流吗?
岑詮
姜的水平决定了他会直接和郭德纲怼。郭德纲是从小进相声班子一对一听师父教,中国自古授课皆才有口传心授的小班制。而评书评戏和相声都是靠一代一代艺术精湛的老艺术家的钻研得来的!总之,文化博大精深,在民间是藏龙卧虎的。
反观姜昆呢,不过只有一般文化水平,并未专门的钻研过任何戏种。可能也就是赶上了上个世纪从知青之中选拔工农兵学员,实际在学校也就是补习补习某科技术,并没有学到文而化之的真本事。既然缺乏真才实学不懂高山仰止,便只会以外在面貌度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