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dodiserPiero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关羽受刘备夺取汉中的胜利所鼓舞,随即率军北上直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大将,统帅七军去引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同年八月,山洪爆发,水淹七军,关羽盛势出击,杀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
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同时命徐晃率军救曹仁,并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执掌军队,并向关羽示好。关羽听后觉得陆逊不过如此,麻木大意,遂抽走荆州部分守军。闰十月,孙权令吕蒙为大督,率军袭取江陵,孙皎后继,另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防关羽顺流而下。吕蒙白衣渡江,到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行至公安,迫蜀汉守将傅士仁归降,并命令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并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队士气大增。曹仁为了离间孙权跟刘备之间的合作关系,从中渔利,于是命令部将将孙权的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看见后,犹豫不决,军心也有所动摇,在这时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并大破关羽军队,乘机打通了樊城路线。就在这时,洪水开始退去,曹仁引军配合徐晃的军队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截断关羽粮道,关羽不敌节节败退。关羽得知荆州已经失守,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也都剧降;后关羽在交战中被打败,逃到麦城。后来在逃亡过程中被朱然跟潘璋捉住,随即与其子关平被杀。
那么关羽在败走麦城时没有人去救援
第一,关羽过于傲气,看不起别人。从傅士仁和糜芳与关羽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到。明明其二者掌握着军队的后勤与守家任务,却扁扁对他们产生轻视,并且对他们说打完之后要对他们进行严惩。试问仗都还没打完,就弄得自身团队产生矛盾,被孙权轻易地反间。而且在求助刘封的时候,被其拒绝,刘封可是刘备的养子啊,可见平时关羽有多不得高级将领的人心。
第二,关羽战略失误,轻视了东吴,破坏了孙刘联盟。本来在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孙权就有意与关羽联亲,加强孙刘同盟关系。结果关羽不但不领情,还辱骂了使者,还狂妄的说“如使樊城拔,看吾不能灭汝也,这使得孙权非常的生气。孙刘关系不破裂都难。在陆逊示好的时候就轻易地相信,更抽调了荆州的守军。使得荆州守卫力量不足。终轻易失守。
第三当时的地理环境让刘备军队难以快速救援。按照当时的情况,麦城四周必定驻扎了大量的魏吴的军队,求救的信息难以传达。而且以当时古代的环境,从传递消息到救援必定需要很长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导致关羽在败走麦城时没有人去救援
南柯梦说
故事得从关羽被徐晃击败,开始向南边的江陵方向撤军说起。
关羽在被徐晃击败前,已经得知孙权将要偷袭荆州的消息,一方面无心恋战,另一方面曹军援兵不断参战,关羽无法抵挡,在被徐晃击败后,关羽开始撤去襄阳与樊城之围,向南边的江陵撤军。
关羽在撤军之初,手下至少有数万军队,就是参加襄樊之战的所有军队,人数至少有4到5万人跟着关羽一起撤退,关羽在撤退过程中,不断派出使者到江陵城打探消息,这些使者都受到吕蒙的款待,回来后如实将情况告知关羽。
关羽并不甘心江陵的失败,在向南撤军的路上,仍然希望能夺回江陵城,但是关羽手下的士兵因为听说了使者的话,顾及留在江陵城及公安城的亲属安危,大多数都逃离了关羽,而投靠了吕蒙,因此关羽手下的士兵越来越少,等关羽到达麦城时,手下已经没有多少士兵了,估计也就数百人,而且还被东吴军队三面包围。
麦城就是今天湖北省当阳市的两河镇境内,离当时的江陵城(今湖北省荆州市)有80公里,离关羽被俘的地方临沮(今天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有50公里。
当时的关羽在麦城已经被东吴军队团团围住,而且东吴派出陆逊占领了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和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东吴军队兵临与蜀汉交界的巫山,已经切断了关羽退回益州的路线。
这个时候在麦城的关羽已经陷入绝境,但关羽绝对不会投降东吴,因此假意向东吴投降,并且在麦城城墙上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继续向北逃走,这时关羽的手下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关羽能向哪里逃呢?
只能是向上庸、房陵方向沿山区向西北方向逃窜,进入刘封和孟达的地盘。
因为向西回益州的路已经被东吴断了,向北是曹魏,向南是东吴占领的江陵,向东更是东吴占据的江夏郡,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西北逃窜。临沮在麦城的西北方向,而上庸又在临沮的西北方向。
但在当时,道路条件有限,仅有的几条路关羽知道,东吴方面也知道,因此早就在关羽必经之处设下埋伏,就等着关羽来投,最终在临沮关羽等人被东吴将领潘璋的部下马忠擒获,被杀。
为什么没人来救关羽呢?
这就要看当时的形势。关羽在襄樊之战初期,一直是胜利,直到东吴方面偷袭荆州开始,关羽在战场的形势才开始急转直下,而这个时候已经是219年10月了,蜀汉在荆州地区只有两股力量理论上能救关羽:
一是荆州三郡,也就是关羽的老巢,可是吕蒙偷袭荆州后,荆州三郡是望风而降,全部归属东吴了,没人可以救关羽。
二是刘封和孟达统领的上庸三郡。
刘封和孟达之所以不救关羽是出于自身考虑的,刘封孟达刚刚占据了上庸三郡,但上庸三郡并不完全臣服,并且上庸三郡常年是掌握在当地豪强手中,这些人本来就对刘封和孟达不满,多有矛盾,如果两人去救援关羽,或者一人带兵去救,就会分散本来就比较薄弱的军力,两个人守着三郡,本就有些吃力,如果因为救关羽失去城池的话,那责任就大了。
另外,关羽看不起两人也是导致两不救关羽的原因,关羽这个人非常孤傲,和同僚经常搞不好关系,士仁和糜芳是关羽的部下,与关羽都有矛盾,何况是刘封与孟达,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因为刘封为人也比较持强凌弱,与孟达合守三郡时就欺负孟达,只因为他是刘备的养子,仗着这个身份欺凌其它人,与关羽也有矛盾,所以刘封不救,而孟达也不敢救。
至于夷陵到秭归一带的蜀汉势力,都被东吴击败,或逃或降,已经全部被东吴拿下。
而益州这个时候根本就来不及救援关羽,关羽兵败的消息就算从10月份传回成都,刘备也在到10月底才收到消息,而离关羽最近的是蜀汉的永安,没有刘备的命令,永安即使知道了关羽被围,也不敢出兵救援,刘备得到消息,也要核实确认,再经过准备,才能决定救援关羽,可这个时候,关羽早就被杀了。
就算关羽不被杀,蜀汉援军要救关羽,也得击败秭归的东吴军队一直向东打才能救上关羽,况且当时又没有通信设备,蜀汉怎么知道关羽逃到哪里去了,进出益州的道路都被东吴封锁了。
就这样,一代名将关羽被东吴俘虏杀害。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每次提起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在临沮被孙吴将陆逊领所擒杀,让我们甚为惋惜。
那么问题来了麦城到底在什么地方?关羽又是如何败走麦城的?还有就是蜀国明明有机会也有足够的时间派兵来增援关羽的,可是最后蜀国竟然没有派任何援兵来救。为何见死不救呢?今天像素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一探究竟。
1)麦城到底在什么地方?
“败走麦城”中的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境内,距市区玉阳镇20余公里。
不过这个地方因为常年被洪水浸蚀、流沙覆盖所淹没,如今的麦城现留下的仅有一些残垣断壁,是一个南北长600米、宽100米、高30米的遗址而已。
2)关羽又是如何败走麦城的?
《三国志·关羽传》中有详细记载关羽是如何败走麦城,而被吴将所擒杀的。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自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大概的过程是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樊城,吴将吕蒙趁着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并攻破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导致了关羽腹背受敌不得不从樊城撤兵,一路退守最终驻扎在麦城这个地方,吕蒙对此还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得关羽麾下的蜀国将士们都无心恋战。无奈关羽孤立无援,只能坚守麦城。
随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便准备诈降,扮成军士,带着十多骑跟随做最后的突围。奈何最后还是被朱然、潘璋断了后路,在临沮擒获了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便将关羽处死并将关羽的人头送给了曹操。这就是败走麦城的经过。
3)最后我们来解答最后一个问题为何没人救援?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关羽在麦城时候曾向上庸求救请求援军,但是最后刘封、孟达都是拒不出兵援救。
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刘封、孟达之所以不救关羽主要还是因为没办法救啊!在当时上庸属于新占城池本身局势并不稳定,还有就是兵力不多,根本没办法说在分出一部分的兵力前去救援关羽,其实就是真的分兵去救关羽结果也只是杯水车薪,还有可能不仅救不了关羽,还要把上庸给赔进去,所以刘封、孟达最后为了大局才不出兵前去救援的。
像素说历史
您共提出了三个问题,我先回答第一个:现在的麦城在什么地方?
麦城最初为春秋战国时楚国君主昭王所筑,是一个非常坚固的堡垒,相传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攻打楚国时,途径麦城,拼尽全力攻打不下,只好在其左右又筑两城,胁迫之下才破麦城。最初麦城筑于现在的湖北省当阳市东南方向21公里的沮、漳二水之间,因洪水浸蚀冲刷,流沙覆盖淹没,现仅留有残垣断壁。所以现在没有麦城,只是一段土垣。
第二个问题:关羽败走麦城的经过?
荆州最初是吴侯孙权的,但是周瑜想杀刘备,出了一个馊主意,招刘备取妹妹孙尚香,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而刘备又无落脚之地,只好把荆州借与刘备,说好日后归还。刘备在荆州养精蓄锐,招兵买马,攻占益州后,将荆州交于关羽镇守。吴侯为了交好关羽,想将关羽之女配于自己儿子,但是关羽却说:虎女焉能配犬子,由此与吴侯交恶。讨要荆州多次无果,两下怨恨更深。此时刘备取汉中胜利,关羽大受鼓舞,北上取襄樊,计淹于禁等7军,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关羽威名“威镇华夏”,把曹操吓得想要迁都。听从谋士之言,联合孙权。孙权派陆逊为主将,陆逊给关羽写了一封信,夸赞其有勇有谋,麻痹关羽,关羽狂妄自大,认为一个书生对他没什么威胁性。 把荆州大半人马调往前线 吕蒙和众将士扮作商人 骗过荆州守军取下荆州。 关羽于麦城中屯扎, 缺粮缺兵, 遣廖化往上庸处求援 上庸太守刘封听从孟达之谏, 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 ,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 廖化转于成都求援, 关公思此坚持不及廖化归返 ,遂于夜中出城欲逃, 却被吕蒙先料到, 与其子关平被禽。孙权有收降之意 旁人谏曰:“难道主公没有看到曹孟德的下场吗?” 于是关公父子受斩。
第三个问题:为何没人救援?
此时刘备刚刚经历了汉中大捷,跟曹操对峙,在此过程中,刘备入川连续3年战争,到了汉中又是苦战了一年,因此,对于刚刚占领的益州士卒来说,急切需要休养生息。而此时关羽败走麦城到被杀不到2个月时间,当然,这里说的时间不充足,是指刘备需要充分的准备应战救援情况下,但倘若刘备不顾一切地去救关二弟,时间也许是足够的。等到蜀中收到消息,夷陵已经失陷,江陵等要地早已被占。援军无法短时调集,更无法入荆,只有当时的房陵等地由刘封孟达驻守,拥有少量军队。刘封如果弃城援关,则实乃杯水车薪,与事无补,且有赔了夫人又折本的可能。因此,站在刘封的立场上,贸然出兵的确也属于两难。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刘封,孟达并未出兵,关羽也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败亡。
历史是个这玩意
襄樊之战,亦称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是指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水淹七军,重创曹魏,威震华夏。接着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湖北当阳境内),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襄樊之战,使得曹魏、蜀汉的实力受损,尤其是蜀汉,不但损兵折将、还丢失荆州,成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由于这次战役的发生,也使得襄樊这个地名载入我国的军事史册。
有人之所以怀疑诸葛亮借刀杀人,甚至怀疑刘备故意不出兵救援,而令关羽死无葬身之地,就是因为在关羽攻打襄樊的这一段时间内,诸葛亮、刘备似乎无所事事,对关羽的军事行动,没有任何表示。刘备与诸葛亮在这一段时间究竟在做什么?让我们分析一下:
其一,关羽开始攻打襄樊,非为执行隆中对策,刘备也就没有必要给予配合。再说,关羽即使攻打不下襄樊,也取得了不菲的战果,退兵返回江陵即可,谈不上失败。而且刘备刚刚占领汉中,需要休整军队。就关羽来说,他有攻下襄樊的力量。毕竟,关羽“万人敌”的勇猛,当世少有。故刘备、诸葛亮并不担心荆州问题,也就没有援救的必要。
其二,刘备与诸葛亮也根本未预料到关羽后院起火。一方面,刘备与诸葛亮未曾研究孙权觊觎荆州的严重性。二人只想到如何联合孙权以对付曹操,而没有深刻分析孙权的野心。另一方面,刘备更未预料到自己的舅子糜芳会投降孙吴。
其三,当时可出兵帮助关羽的军队,以控制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的刘封、孟达的军队最为接近。关羽攻打襄樊之时,曾要求刘封、孟达相助,但是,二人却不出兵。从行政所属关系而言,关羽从未指挥过刘封、孟达。而刘封、孟达不服从关羽,有拒绝的理由。
刘封、孟达有义务帮助关羽,却不出兵帮助,无论如何都有其罪过。因此,刘备恨之。不过,刘封、孟达不出兵相助,可能刘备、诸葛亮也未能预料。如果刘封出兵相助,即使关羽依然失败,刘备要赐死刘封也就只能采取欲加之罪的手段了。
其四,刘备当时并没有可观的军队可供支援,也来不及支援。当时刘备新占汉中,其军队主力多在汉中,根本不可能调出。其他地区的军队,还要维持对益州的统治,刘备也不敢全部调出。如果仅调去少量人马,根本起不到作用。时为隆冬,刘备要派遣大军,需要时间准备。水路方面,宜都已为孙吴所占,孙权既然占领荆州,早做好了防备。因此刘备救助关羽的水路不通。陆路方面,孟达竟然叛变,东三郡为魏所占。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如何出兵相救?
秋姨讲历史
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境内,现城墙已毁。曾经因为关羽“败走麦城”而出名。公元219年末,魏吴军队联合对关羽作战,导致关羽丢荆州,失南郡,并在被四处围攻下,士卒溃散。后关羽只带了少量兵力退守麦城。在随后率十几人突围时,被吴国将领马忠所擒,不久即遇害。
对于为什么没有人救援关羽的原因,各种说法流传多年。
我认为,关羽的性格和当时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关羽必有此一败,并有麦城之困!
其一、个人性格导致了他的人生困境。《三国志》说其“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包括与他距离最近的上庸将领刘封也曾被他责骂。这个时候还有谁愿意拼命救他呢?甚至败走麦城之前公安将领也因为与关羽有个人过节而投降敌军!
其二、周边缺可救之兵,刘备部无周全应急之策。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到三月就败走麦城,其在失南郡才向刘备求救,按古时交通条件,恐怕难以迅速应对,且唯一距离较近的刘封兵力不过一万,且所辖之地人心不稳(一年后就被属地叛军赶出),如此时前去救援被重重围困的关羽无疑虎口夺食!
其三、历史环境决定吴魏不允许关羽有逃走的机会。此时刘备夺汉中,关羽前期攻樊城,局势优势已偏向刘备,魏吴联手已是为自己的共同利益而战,否且,三国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观关羽一生,还是勇多于谋,在一个复杂的地理条件下,在即将身陷险境前不久还对孙权派来求亲的使者说出“犬子不虎女”,四处树敌。可谈无韩信之智,也无张良之计。不过,如有韩信之智,刘备又岂能只有三分之一的天下!
新玉生烟
人生从成功到失败,是关公走麦城。219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把曹仁死死困在樊城。曹操用于禁为主将,发七军来解樊城之围。关羽根据地形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振华夏。曹操惧关羽之威,想迁都以避其锋。主簿司马懿谏曰,不可,迁都而动全局,黄河之南非国家所有,宜派大将解樊城之危。曹操从其言,派徐晃率大军从宛城进军樊城,张辽率军随后。曹操一面联合孙权挟攻荆州,吕蒙用陆逊之策退避,陆逊用书信极力吹捧关羽。关羽认为陆逊名不见经传的小卒为都督,东吴没什么作为,放心把防守荆州的兵力全部调往樊城,想早日攻下樊城。吕蒙趁机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消息传到樊城,恰逢徐晃来战,关羽姗姗来迎,老朋友加老乡,关羽客套一番。徐晃励声曰,有擒得关云长者,赏千金,封万户侯,关羽愕然。徐晃曰,我为国家计,奋力大战关羽,关羽因右臂有伤,不敌徐晃。士兵闻荆州已失,无心再战,开始溃逃,魏军一路追赶。曹操不想关羽死于自己之手,让孙权与关羽争斗,命令部队虚张声势,慢慢追赶。兵败如山倒,关羽控制不住,随部队从北往西南溃退,中途大部士兵都跑掉了,到麦城只剩下三百多人。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两河镇,距荆州八十多公里。关羽再无力夺取荆州,麦城被吴军困住,劝关羽投降孙权,被关羽叱退。关羽留都督赵累守麦城,趁黄昏带关平十几人向临沮突围,在小路被吴将马忠用套马索绊倒赤兔马,关羽被擒。不降东吴被斩。刘备夺取汉中后内心澎胀,急于称王,也不与诸葛亮关羽协调荆州事情。主要是关羽过于狂傲,视天下英雄如草介。发起襄樊战役,是对国家不负责任,以区区几万兵力,对付强大的曹操军事集团,还有偌大的荆州防务。对待属将傲慢无礼,至使将士不能团结一心,东吴过江,糜芳傅士仁不战自降。两面抗敌,无分身之术,功败垂成。关羽襄樊战役之败是没人救得了的,战得太猛,败得太快。上墉刘封刚占剧不久,需要兵力维持稳定,本来和孟达一起不到二万人马,哪有兵力支援关羽。刘备需要兵力守汉中,还要经营成都,安排张飞一万人马在阆中做机动部队,但时间来不及,只见关羽送来捷报,准备接应,已经败了。按隆中对的策略,夺取益州,汉中,大军出秦川才令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襄樊战役时机未成熟,以至全军覆灭,丢了荆州,刘备失去大本营,这完全是关羽的责任。荆州不攻可守,刘备在内心是多恨关羽,只少是剜了他一半的心。也许是桃圆情义,刘备不会这么想,关羽进攻樊城的意愿是好的,但考虑不全面,后果没计算,确实不妥。
刘坤忠120
我来回答吧!
麦城,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当阳东南方。
关羽在水淹七军活捉曹军统帅于禁后,起尽荆州攻打并包围了樊城,曹操远在长安附近对抗刘备无法分兵救援,就想了个一箭双雕的主意:他写信给孙权,劝说孙权乘现在荆州后防空虚,夺回被刘备夺去的荆州;只要关羽听说荆州被夺,定会撤军回救,樊城之围自然就会解了。
孙权本来就对刘备推脱归还荆州的事耿耿于怀,见到这么好的机会怎能放过?他接受了曹操的建议,派大将吕蒙攻取荆州。
吕蒙看到沿江到处都是烽火台,对自己的防备根本不见有松懈的迹象。
于是他对外假称生病回去休养了,让名不见经传的陆逊接替自己以此来麻痹关羽。
关羽听到陆逊接替了吕蒙就放松了警惕,吕蒙趁机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关公立马回救荆州。但因兵力不足,加上曹军援军逐步已赶到,关公不仅荆州未夺回,反陷入曹孙两家前后夹击,腹背受敌之势,只得引残兵退守麦城。
而这时的刘备远在千里之外,离麦城最近的上庸,守将刘封孟达本就对关羽的专横十分不满,而自己的兵力也少的可怜,要去救援自己搭进去了也不可能就出关羽,于是选择了闭门不出,关公全军覆没身死。
梦回楼兰的蜗牛
麦城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麦城村。经过太长就不细说了。至于为何没人救援原因有三,第一因为关羽为人十分的傲气看不上别人所以他在官场上的人员非常差劲。导致离他不远的刘封孟达等人不愿意冒险出兵救他。第二战略失误破坏了孙刘联盟让自己后院起火。被东吴吕蒙偷袭荆州这是他败走麦城的主要原因。第三当时社会的通讯条件太过于落后,导致求救信息发不出去这是关羽失败的客观原因。
睁眼扒瞎你男弟
湖北省政府的旅游部门应该花些钱搞一个三国游的项目,把三国历史上与湖北有关的地方串联起来,重新恢复一些景点,估计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