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ddc_
近幾年,學生被傷害的案例屢屢見諸媒體,就像評論區裡的一位家長說的那樣“看到這樣的案例我就頭皮發麻,因為我也有一個正在上學的孩子”,為人父母大概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的孩子遭遇脅迫或者傷害,而且更多的男性家長在評論區裡更是義憤填膺的表示“如果是我的孩子遭到這樣的傷害,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對等的還回去”,更有家長生氣的表示如果自己的孩子被人傷害,一定會打到對方懷疑人生!從家長們的反饋可以看出,大家對於發生在孩子身上的這種被傷害事件沒有誰能夠忍,而且對於對方的惡劣行為更是表達了自己的嚴正立場!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到底該如何做才能有效的預防孩子被侵害、及時的發現孩子被侵害、合理的引導孩子正確的面對各種非法的侵害呢?
一、如何有效的預防孩子被不法侵害:
東漢時期的史學家荀悅曾經說過一句話“先其未然謂之防”,也就是說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採取有效措施阻止不好的事情發生,這才叫預防!所以說各位親愛的家長,作為我們成人來說想要預防自己的孩子不發生這樣的事情,我覺得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孩子,學會跟孩子平等交流:
很多的家長往往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只關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孩子其他方面的事情則關心甚少,比方說孩子的生活習慣、交友交際、是否融入集體等等,這就直接導致一種情況,那就是孩子心理有話卻不知道給誰說,或者不知道該怎麼說,所以我們才經常會發現父母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欲言又止的情況!想要孩子能把內心真實所想跟我們坦誠交流,做父母的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態度,要跟孩子平等交流,而不是站在所謂“老子就是老子,兒子就是兒子”的仰視的角度去審視孩子,必須想方設法通過各種形式贏得孩子的信任,比方說除了學習成績更多的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方面進行引導,每週抽出固定的時間跟孩子一起聊聊天,跟孩子一起參加體育鍛煉,在融洽的氛圍當中,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把心裡話都說出來了!平等交流、無話不說,這是有效預防不法侵害的重要前提!
2、學會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要能分辯出孩子情緒的細微變動!
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做個有心人,你的孩子是一個什麼性格的孩子你最瞭解,通常情況下比方說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他的狀態會是怎樣的,你也應當清楚,所以孩子碰到不同狀況後的不同表現,是做父母的必須要做到清楚瞭解和把握的,只有這樣,一旦孩子的表現出現細微的不同或者有不同以往的情緒反映時,我們才能及時的捕捉到細節,並及時予以跟進!
二、如何及時的發現孩子被侵害:
孩子被侵害後,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鎮定自若,而且即使想要隱瞞,也不可能表演的天衣無縫,因此我感覺想要及時發現孩子被侵害的事實,關鍵還是我們做父母的與孩子的交流是否常態化、對孩子的關心是否具體化、對孩子的言談舉止瞭解是否細節化!
首先跟孩子常態化的交流,一旦成為習慣,那孩子某一次不尋常的交流舉動一定會讓我們捕捉到,進而有可能發現線索;
其次對孩子的關心決不能停留於口頭,噓寒問暖式的關心只是停留於表面,不足以發現細微的線索,比方說孩子的飲食狀況、孩子的衣著習慣狀況,如果某一天看到孩子吃飯時不在狀態,或者比如說看到孩子衣服上的扣子明顯的掉落或鬆動,這些小的細節都能幫到我們分析孩子近期的情緒狀態狀況;
再次對孩子的言談舉止,是僅僅停留於日常的打招呼式的迎來送往,還是說對孩子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瞭然於心,那都能直接決定孩子在假裝鎮定時,我們能夠及時的去發現端倪!
三、如何引導孩子面對不法侵害:
很多事情,你不說就永遠不知道孩子知不知道,明不明白,尤其在很多孩子與家長互動平淡的情況下,我們有必要以清晰的語言告訴孩子,不管爸爸媽媽對你多麼的嚴格,也不管你平時在教育的過程中說過多少不中聽的話,但是爸爸媽媽永遠是你最親最愛的人,不管你在外面碰到任何的事情,任何自己處理不了、無法面對的事情、感覺自尊受挫的事情,一定記得讓我們第一時間知道,爸爸媽媽永遠是你的避風港灣,有任何的問題,我們都願意隨時等待你的傾訴,千萬不要忘記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爸爸媽媽永遠是最愛你的人,類似的語言不遠的去鼓勵和激勵自己的孩子,當他們碰到挫折的時候肯定第一個就會想起我們!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在面對一些他們無力主宰或者無力去應對的事情的時候,真的需要我們的家長第一時間去給到孩子發自內心的扶持與鼓勵,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最需要我們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給到孩子的愛是孩子最需要的愛!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孩子在外被虐待後會出現什麼特徵?家長髮現後應該怎麼處理?
叮麻曾經認為孩子被虐待離我很遠,也沒有特別關注,但是14年的時候發現上幼兒園的親侄子被生活老師虐待,才真正的關注起來。
還記得是14年的十一假期,傍晚的時候媽媽突然打電話找我問趕緊回家,說是侄子被老師打了,整個屁股都是腫得,想要報警但是我哥不同意。
回家後看到,侄子光著屁股趴在床上,整個屁股一片青紫,腫得老高的,別說坐了,褲子都不敢穿,疼得直嗷嗷。問他誰打的,半天不敢放聲,後來說是生活老師打了,以前也打過,好多小朋友都被打過,但是不敢說。
第二天通過班主任聯繫到了幼兒園園長,給侄子換了班級,打人的老師被辭退。其實個人跟老人的意願是報警處理,但是哥哥認為別的幼兒園也可能存在這種問題,防不勝防,不如賣園長個面子,給侄子換別的班級,而且既然被發現存在虐待事件一定會加大管理制度的。
孩子被虐待後會有哪些症狀呢?
孩子身上是否有傷,小朋友磕磕碰碰屬於正常,但是要問明白原因。而且放學接孩子回家的時候,即使是一點擦傷老師也會針對孩子受傷情況給予解釋的;如果沒有解釋,那就需要問孩子問老師。
孩子突然不願意去學校了。本來挺喜歡學校的孩子突然不願意去學校了,甚至對學校有種恐懼感,則需要家長引起重視了。
孩子精神狀況不好,沉默寡言的;或者突然尿床,睡眠不好,做噩夢等等。
家長髮現後會怎麼處理?
對於虐待者,不管是老師學生或者是任何人,絕對不會姑息,但是不要過激,畢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能力給孩子換學校,也不敢保證新的學校不會出現類似問題;領導能處理的最好,處理不了或者結果不認可的再報警處理。
對於受到傷害的孩子,需要多陪伴關懷,要告訴他們這不是他們的錯,不需要自責更不需要擔驚受怕,爸爸媽媽會保護他們的。
日常生活中,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有自我保護意識;選擇學校一定要多方面對比選擇管理體制更嚴謹的學校;每天放學後要跟孩子聊天,詢問白天在幼兒園的情況(很多朋友可能認為孩子太小無法表達,但事實上2.5歲的小朋友表達能力都很棒的,尤其是經常陪伴的媽媽,即使是嬰語也不在話下)。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我會繼續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๑>叮麻育兒
題主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自己的外甥上小學時候的一件事情。
當時他放學回來,他媽發現他有些悶悶不樂,而且在換衣服時不像平時那麼利索。後來他媽發現孩子後背的脊柱有一道自上而下深紅的印痕。
剛開始詢問時,孩子並不願意說。
在媽媽不停地追問下,孩子才有一句沒一句的說,幾個同學把他仰面從樓梯上拖下來給擦蹭的。
後來,媽媽又發現孩子的頭髮裡有土,脖子裡、身上也有。
在媽媽的再次追問之下,孩子才告訴媽媽是那些同學故意撒的。
儘管這件事已經過去許久許久,我的外甥已經成為了一名老師,但他的這一“遭遇”以及上面這些細節,卻讓我記憶猶新。
因為面對自己家孩子的遭遇,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情緒情感,已經渾然一體地被永久地存在大腦中的“核心記憶區”。
我也可以想見,這樣的事情會對一個孩子造成多麼深刻的記憶印痕。
事實上,更嚴重的虐待行為遠不止這些,有些傷痕永遠也難以癒合,甚至會導致一個年輕生命的隕落。
儘管受到傷害的孩子性格各有不同,表現形式也各有不同、無法盡數,但無論是純精神的虐待,還針對身體和精神的虐待,所有孩子在行為上有一種表現是可以肯定的——反常。
只要是細心的父母,一般都能觀察出孩子的這一特徵。
孩子之所以會反常,自然是因為碰上了“非常的遭遇”。
所以,只要是瞭解孩子的心理和行為習慣的細心的父母,都能從細節上覺察出孩子的“反常”。
反過來說,當我們發現孩子有反常表現時,就需要通過溝通來了解孩子的境況及遭遇。
當我們大致清楚情況之後,就需要選擇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毋庸置疑,情況嚴重的既需要我們在第一時間報警,也需要為孩子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
但無論我們做出何種選擇,都需要我們在第一時間理解與接納孩子的一切,給予孩子最溫暖的愛,讓他明白任何人在遭遇這種不幸時,心理都會有像他一樣的心理感受,更重要的是這一切並不是他的錯。
事實上,這樣的說法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因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切對任何人來說都會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並且干預者往往需要根據事態和孩子的成長環境與成長經歷、心理特徵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干預。
這裡有一種特殊情況需要做一個特別說明,那就是——
當你發現孩子有反常時,假設孩子就是不願意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你打破砂鍋問到底直接追問反而可能會使孩子作出意想不到的舉動,這樣的事例也不勝枚舉。
出現這樣的情況,往往說明你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存在問題,同時也說明你並不瞭解孩子,或者過往的教養方式存在問題,而不是孩子存在問題。
在這種情況之下,想要了解孩子的境況就得多從其他渠道想辦法,疏通更需要動腦筋。
當然,這裡的前提依舊是給予孩子最大可能的愛與無條件的地接納。
當然,如果孩子還小,就需要我們通過很多細枝末節綜合判斷孩子的情況,讓孩子明白有爸爸媽媽在身邊,他很安全。
在孩子情緒有所好轉時,我們需要逐漸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讓他們逐漸從有意義的事情上獲得滿足感與自信心。
再者,如果有必要和有條件,需要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全新的環境,引導孩子開始新的生活。
當然,以上這些也僅僅是一個大致的步驟,具體怎樣還得因境制宜,因人而異,沒有一個萬能的方式。
但無論怎樣,有一點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時刻讓孩子知道,你永遠在他身邊。
這將是他將來一切勇氣的來源。
兒童哲學啟蒙
這個問題,只要是關心孩子的家長,對孩子比較注意觀察的,一般都可以發現。有些比較粗心或者是根本就什麼都不當回事的家長肯定難以發現。
我兒子上幼兒園和小學的時候,就經常出現賴著不想去上學,或者裝肚疼不想去,或者哭著鬧著就不去的情況。剛開始是孩子性格內向有時候被欺負了回家後就會有上面的表現。那個時候也沒辦法啊,自己開導吧,這種事情也 不好 和學校交涉,只能是表達一下自己的 意見,反映一下情況,以其將來有一個好的 發展方向。
上小學四年級的 時候問題弄大了 ,老師不待見還有鼓勵其他同學進行精神打擊的傾向。所以一發現趕緊就轉學了 ,找個有點關係的學校,將來學習怎麼樣不管了 ,先保證孩子精神狀態別出問題就好。
現在回想起來,感覺自己做的還比較及時。要不孩子現在不但學習不好,人也廢了。
反正孩子在學校出了問題肯定會有比較大的反差表現出來的 。比如回家後不說話,變的沉默了;一到上學時候就開始拖拉/或者開鬧,或者裝病;如果孩子開始出現孤僻或是其他更嚴重的 問題時,應該是在學校受了比較大的刺激和打擊。
最後一旦發現孩子身上經常有明顯的傷痕等等,什麼都別說馬上找學校。
老年足球
最重要的特徵是孩子的反應出現異常。
比如說,原本開朗的孩子放學回家路上低著頭不吭聲。有一次,我接孩子放學回家,平常和我有說有笑的孩子一句話也不和我說。當媽的鍛煉出來的第六感讓我覺得孩子肯定有原因。在我細細的詢問下,孩子才告訴我,因為美術課沒有帶水彩筆,所以沒有畫畫,去寫了一節課的字。雖然事情不算什麼,我也沒有找老師,但是通過這件事情,我告訴孩子,以後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一定要和媽媽說,媽媽會給你很多的建議和最大的支持。
被虐待的孩子嘴上不說,但是行為會出現異常,所以家長一定要細心。網上曾經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父親帶著自己的女兒生活,為了女孩能考上一個重點中學,父親早出晚歸,打了三份工掙錢讓女兒上補習班。一天父親離開家要去上班,女兒緊緊拉著門不讓父親離開,父親生氣的對女兒說:“我出門給你掙錢,你還不好好在家複習!”把女兒罵了一頓後離開了家。結果後來女兒自殺了,在留下的日記中,父親才知道輔導老師經常猥褻女兒,還威脅女兒。
所以,作為父母,發現異常後,一定要多問幾個為什麼,而不要用自己的主觀臆斷來判斷事實。
最後,孩子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內心特別需要得到父母的愛和保護,請不要再斥責他們,而是給他們支持和幫助!
何小元
丁香醫生來回答這個問題。
今天的這篇回答,是懷著憤怒和痛心寫出來的。
不管是一個月 2000 元的公立幼兒園,還是一個月 5000 元的私立幼兒園,都接連卷入虐童漩渦。
二三線城市就不說了,即便是北京上海也爆出虐童醜聞。喂芥末、喝消毒水、毆打、扎針、喂藥……這些惡魔一次次突破我們認知的底線。
善良真是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一想到這些將毒手伸向幼小孩子們的惡魔,我們氣得發抖,恨不得撕碎了他們。
但很遺憾,人渣不會在臉上貼標籤,我們也不可能一刻都不離開孩子。
我們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信任最親近的人。為了保護他們,我們必須傾盡全力。
<strong>
道理大家都懂,但這種保護,真的不僅是說說而已。
1. 觀察孩子的情況,每一天都做
<strong>
丁香媽媽有一位教育專業的作者,同時也是一位媽媽,她說:「從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起,我每天給孩子洗漱完,都會從頭到腳把孩子檢查個遍。」
耳朵、胳膊、背部、生殖器……
有沒有青淤,有沒有紅腫,有沒有破皮,一邊觀察一邊和孩子溝通。
有一次接女兒回家以後,她發現女兒尿褲子了,老師竟然也沒幫女兒換洗。
「雖然孩子沒說難受,這也算不上虐待,但我發現但時候還是很心疼啊。」
第二天,她專門去找園長溝通。園長非常熱心,當天就調查了這件事,晚上還專程給她打電話解釋。
因為孩子沒有什麼異常表現,老師確實是沒發現,在電話里老師也向她道歉了。
她說:「那位老師可能真的不是有心的,不過那次事情後,孩子在幼兒園再遇到什麼事情,老師都會主動跟我說,可能也是考慮到我是一個很較真的家長。」
再好的幼兒園,也難保老師能照顧好所有孩子。不是說要懷疑幼兒園,但每天觀察孩子的情況,真的再仔細也不為過。
2. 和孩子溝通,不厭其煩
<strong>
很多文章會告訴我們,要了解孩子的情況,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是,道理大家都懂。
但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太小、表達能力有限,不太能回答自己的問題。
小孩子對於複雜的問題,只會回答「是」或「不是」,問得不耐煩了,孩子多半會也就說「不記得了」,或者「我也不知道」。
這時候,家長可以試試角色互換遊戲。
我會扮演小朋友,讓她扮演老師,表演老師每天都在跟小朋友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包括老師怎麼給他們換衣服擦屁股,都會在遊戲中引導孩子表演出來。
雖然這些方法並不能完全知道幼兒園的情形,但足以讓家長心裡有底。
總之, 請多給孩子一些耐心,慢慢引導。
<strong>
還有些家長會發覺,孩子不一定願意說。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是「為什麼幼兒園被虐待的孩子回家不願意告訴父母」,一個匿名用戶寫下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
小時候他被幼兒園老師懲罰了,第二天上學前,他哭鬧著說不想去。
他的媽媽不但沒有問他為什麼,反而推了他兩把,說他不聽話,「淨給人添亂」。
從那以後,無論學校裡發生什麼事,他都不再跟家裡人說了。
如果孩子突然不願意上幼兒園,可能的原因很多,並不見得就是在幼兒園被虐待了,也可能只是分離焦慮、和小朋友鬧矛盾等等,但家長一定要耐心地找原因。
畢竟,孩子信任父母,是建立在父母也信任孩子的前提下的。
<strong>
<strong>
我們永遠要和孩子站在一頭,讓他們知道,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會愛他們。這樣,孩子才能和爸媽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和信任。
3. 為了保護孩子,我們必須傾盡全力
幼兒園准入門檻低、幼師資格參差不齊、行業有很多亂象、制度不夠完善……
這些人,應該為他們的罪行承擔責任。但丁香媽媽並不想代表法律對這些人渣進行審判。
正義不會缺席,但或許會遲到。
<strong>
可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strong>
我們等不到馬上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也絕不能讓孩子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這個世界再難再亂,我們也要傾盡全力去保護他們,哪怕為他們粉身碎骨,頭破血流。
<strong>
我們是孩子的父母,是他們最信賴的人。所以,我們輸不起。
作者 / 丁香媽媽
丁香醫生
說實話,開心爸爸作為一個孩子的爸爸,對孩子被虐待這件事情很關注。
前段時間就是和開心在互換角色玩耍的時候,得知了有小朋友打他,而且還有一次吃飯的時候開心說話了,然後被老師推到教室門外面站著,不讓吃飯也不讓睡覺。雖然說孩子還小,說出來的話不能夠全信,但是肯定是事出有因,從每一次的幼兒園活動中就能夠看出端倪。
作為家長,我們認可老師的工作,我們支持老師的工作。但是這並不代表可以容忍老師的過分行為。對孩子來說,一時的虐待說不定會陪伴他的終生,影響是很大的,而且是很難消除的。
那麼孩子被虐待後有什麼表現呢
開心爸爸收藏過一大段文字,是日本關東地區櫪木市發行的一本教師手冊,裡面就列舉了需要注意的信號,而如果孩子有這些信號的話,很有可能就是受到虐待了。
老師寫板書時只要一舉手,孩子就下意識地抱住腦袋;老師輕微警告,孩子就嚇得一動不動;孩子吃校餐的時候飢不擇食;孩子出現與性相關的言行和奇異行為;說話像大人;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喜歡用奇異行為吸引他人注意;反覆出現逃課、遲到缺席、小偷小摸、遊蕩等問題行為;放學後不愛回家;學習能力驟降、反應遲鈍、虐待動物、忘事;感情表現極端貧乏;容易暴怒和突然陷入恐慌等。
孩子本身很少有能夠直接和爸爸媽媽說的,想要知道孩子是不是受到了虐待還是需要爸爸媽媽細心的詢問,仔細的觀察才行。
發現孩子被虐待後應該怎麼處理
首先,絕不放過虐待孩子的對象,不管是校外人員還是校內人員。就算是被孩子虐待後,最基本的道歉也是應該的。做法要強硬,要讓孩子知道,在這件事情上爸爸媽媽是堅決和他站在統一戰線上的,是不會放然任任何人欺負自己寶寶的。
其次,疏導孩子,要把這種虐待帶來的影響壓制到最小。不要一直都盯著這件事情,這只是一個教訓,教會我們接下來怎麼辦,如果再有類似的事情我們應該怎麼去面對。
最後,教給孩子怎麼面對。畢竟社會很複雜,什麼人都有,爸爸媽媽不能夠一直保護著寶寶到最後,很多情況還是需要寶寶自己去處理自己去選擇方式的。可以增強自己的力量,可以求助於老師,可以求助於爸爸媽媽。不管是哪一種方法都是會比壓抑在自己內心要好得多。
在寫這個問答的時候,開心爸爸總覺得有一股氣憤在胸口,可能是語言有一些詞不達意,但是意思是對的,意見是堅決的,不會放過每一個虐待孩子的人的心情是肯定的!
開心爸爸的日記
比較明顯的一個特徵是:受虐兒童在童年時,總是比同齡的孩子要成熟許多,而且懂得以撒謊來逃避。而長大之後,卻常常處在一種明顯的退行症狀中。
還有一些綜合症: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自己看作是兒童,實踐著兒童的情緒、思維和情動。尤其看到同病相憐的兒童形象時,會立刻代入對方的角色。
如果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受到虐待時,需要保持情緒穩定,有技巧的陪伴和引導對能避免對孩子的二次傷害,將受虐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幫助孩子儘快走出心理陰影。
1
首先要帶孩子儘快遠離受虐場所,讓孩子與熟悉且信任的人待在一起,更換新環境,可避免勾起孩子的受虐回憶。
2
家長需要避免反覆詢問受虐情景,如果是孩子主動提起,可以適當進行溝通,慢慢引導,不要回避。
3
受虐的孩子可能出現睡眠和飲食問題,家長不宜責罵,可以準備孩子喜歡的美食,需要保證孩子正常的生活規律,三餐定食,按時睡眠。
4
陪伴者需要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大吼大叫,動作過猛!
5
通常遭受虐待的兒童會在生活或者遊戲中重現暴力或虐待的場景,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宣洩,家長此時不應該簡單制止,而是溫和陪伴!
6
家長避免在孩子面前討論虐待相關事宜,可以在孩子不在場的情況下尋求家人朋友和團體的支持,訴說或者宣洩情緒;作為家長應該保持情緒,這點很重要,避免反覆觀看受虐錄像和閱讀受虐情節,孩子對養育著的情緒是非常敏感的,家長的不良情緒和反覆談論可以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身體的傷痛不久就可以癒合,但破碎的心靈,卻需要很久來修復……
Fine爾
攜程幼兒園虐童事件還沒有平息,紅黃藍又掀起一波。幼兒們的家長提心吊膽、憂心忡忡:孩子在外到底經歷了什麼?有沒有被虐待?如何能判斷孩子是否受虐?怎麼才能疏導受傷的孩子?
這裡給各位家長介紹一些判斷孩子在外是否受到傷害的辦法:
1.孩子不斷地說“不想去上幼兒園了”,說的時候神情恐懼擔憂;有時候孩子會直接說“害怕X老師”或者“害怕某某(同學)”。
2.家長會感覺孩子一段時間來性情有變化,原本無憂無慮的孩子,近來變得心事重重,不願意跟人接觸,對人不理不睬甚至躲避;或者近來變得對父母特別依戀,父母走哪裡都要求一起去;動不動就哭泣。
3.身上有傷痕。出現的部位一般在衣服能蓋住的地方,或者私密部位附近。
4.他們的遊戲內容中關於傷害、攻擊、暴力等的主題出現得多了。比如受到性侵的女孩可能會用物件反覆戳洋娃娃的私密部位;受到虐待的男孩可能會對玩具實施摔打、踢踩、扇耳光等動作。
5.突然變得睡眠不好了,害怕睡覺,睡著了也夢話不斷,或者從惡夢中驚醒。
如果孩子出現以上這些類型的跡象,而且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持續這樣,那麼家長就需要留心核實情況了。一方面可以直接跟孩子核實。但因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所以家長在跟孩子核實情況的時候可以採取遊戲的方式。比如跟孩子玩“幼兒園裡的一天”之類的遊戲,用一些玩具來充當幼兒園裡的老師、同學還有孩子自己,然後讓孩子來設計和講述在幼兒園的一天裡都發生了什麼。孩子在講述的過程中很容易將自己在幼兒園遇到的事情設計進去講給大人聽。另一方面可以從其他孩子或家長那裡核實。一些表達能力強、跟父母溝通良好的孩子會在回家後把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悉數告訴父母,多跟這些孩子或者他們的家長接觸就可以瞭解自家孩子在幼兒園裡的情況。
一旦證實孩子在外受到了虐待,家長需要多花時間和精力陪護孩子,讓他感覺到安全和愛;儘早聯繫專業的心理諮詢來專業輔導孩子走出被虐陰影。同時,家長要及時與校方取得聯繫,反映孩子的狀況,取得校方的幫助。情節嚴重可以報警。
心理專家劉愛民
近幾年虐童花樣百出,
讓憤怒變得無力!廣東女教師抓學生頭髮拖行
雲南幼師飛摔男童
河南幼師打扇男童耳光
上海XX親子園虐童
河北幼師牙籤扎幼童
虐童事件一次次被揭露,社會一次次掀起波瀾,媒體一而再、再而三地發聲,欣慰的是,虐待行為及時被制止,施虐者受到了處罰,被虐兒童不再受到傷害……但,這一切真的就畫上句號了嗎?
那些受到虐待的孩子、心碎的家長,誰可以繼續幫助他們做正確的心理疏導,帶他們走出受虐陰影,撫平心中的傷?
作為成人,作為家長,如何敏銳發現身邊的孩子有被虐待的蛛絲馬跡?有哪些有效渠道去尋求幫助,第一時間阻止惡行?
如何才能真正從源頭杜絕此類虐童事件再次發生?放心讓孩子在幼兒園、學校、早教機構等“家長看不見的地方”玩耍學習?
現在,學會這些還不算太晚!
“有些人生病和脆弱的心理,他們喜歡傷害別人。可事實是,他們真的很害怕。如果你們不喜歡他們觸碰你的方式,你們必須說不……說不永遠不會太遲,即使已經有人對你做過不好的事,或者正在做不好的事,你們甚至現在就可以開始說不。”
——美國防性侵短片
如何判斷兒童被虐待
日本關東地區櫪木市發行的一本教師手冊中,列舉了需要注意的兒童被虐待的信號:
1、老師寫板書時只要一舉手,孩子就下意識地抱住腦袋;
2、老師輕微警告,孩子就嚇得一動不動;
3、孩子吃校餐的時候飢不擇食;
4、孩子出現與性相關的言行和奇異行為;
5、說話像大人;
6、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
7、喜歡用奇異行為吸引他人注意;
8、反覆出現逃課、遲到缺席、小偷小摸、遊蕩等問題行為;
9、放學後不愛回家;
10、學習能力驟降、反應遲鈍、虐待動物、忘事;
11、感情表現極端貧乏;
12、容易暴怒和突然陷入恐慌等。
從最近“三個顏色”涉嫌虐童事件中家長的描述中不難發現,家長的細心觀察以及和孩子的溝通引導尤為關鍵,家長一定要耐心詢問。寶寶的回覆通常是片段性的,家長要學會循循善誘,引導寶寶做場景再現,發現需要引以重視的細節。正如那位媽媽的做法,讓孩子扮演老師,爸爸扮演他,一步步讓孩子復現當時的情景。
家長也不可忽視平時對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與教育,學會判斷,學會正確反抗。
及時保留證據並尋求法律援助
一旦發現孩子有受到虐待的情況,及時到學校、幼兒園調取監控錄像。同時還可以聯繫其他家長,瞭解別的孩子是否均受到虐待,對孩子身上的傷痕進行拍照取證,保存就醫記錄,並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對涉事情況進行調查。
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之一規定: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外,如果出現虐童事件,一定及早對孩子的創傷性心理進行干預(團中央青少年法律心理諮詢服務熱線:12355)。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