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這些內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瞭解梁平!

追隨歷史,觸摸梁平

梁平縣建縣歷史悠久,地處古代出入四川、貴州、雲南等省的陸路通衢,思想文化可得風氣之先。近兩千年來,不少著名的歷史人物在梁平留下佳話,給梁平帶來了文化,使梁平能與外界同步繁榮。有很長一個時期,梁平佛教廟宇星羅棋佈,摩崖石刻燦若星辰,名樓高塔入天相望,一時領軍西南。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這些內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瞭解梁平!

雙桂堂

雙桂堂的修建頗有來歷。明末清初時候,一位受法於浙江寧波府天童寺的川籍弟子就要歸去。指點他的密雲大師掘了兩棵桂樹讓他背上,明示說:“一路曉行夜宿,桂樹在哪裡落根,那裡便是你的安身地,歸天處。”據說這位弟子遵從師命,一路翻山越嶺,渡過無數艱難來到了梁山縣萬竹山(現金帶鎮),他借宿在一座土地廟裡,並將桂樹擱放在山廟前,第二天起來一看,兩株桂樹已經落地生根。這件事驚動了四方百姓,大家紛紛挽留這位和尚,並在桂樹落根之處修建了一座禪院。這座禪院就是“雙桂堂。

雙桂堂距縣城十二千米,有水泥公路專線直達,系雲、貴、川、渝各個佛教大寺廟的祖庭,素稱“西南叢林之首”,是一座蜚聲中外的佛教禪宗寺廟。它又名萬竹山、福國寺,由破山海明禪師始建於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擴寺掘得古金帶一條,約4兩多重,視為祥瑞,故又名“金帶寺”。

數百年來,雙桂堂幾經修葺擴建,現佔地8公頃,園林佔地約5公頃,寺內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梵宇巍峨,佛殿幽深,寮舍恬靜。轉過外圍牆,是第一進大山門,迎面一幅楹聯“二株嫩桂久昌昌,正映時人鼻孔;數畝荒田暫住住,稍安學士心腸。”乃開山鼻祖破山和尚建廟時所撰。信步而入,共有七進大殿,依次為大山門(關聖殿)、彌勒殿、大雄寶殿、文殊殿、破山塔、大悲殿、舍利殿(藏經樓)。兩側有廂房寮舍328間;長廊相聯,呈長方形四合院,有花園、天井等42塊,放生池兩個,龍井一口。寺內建築佈局合理、設計精巧,結構謹嚴,保持了我國明清時代的寺廟建築風格,為建築設計的專家們所珍惜和讚賞。1983年雙桂堂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寺廟,1996年被列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內外園林中,綠樹成蔭,百花競放,樓、臺、亭、榭蜿蜒曲折,忽隱忽現,白鶴展翅飛鳴,別有一番情趣。

大雄寶殿是寺廟的主殿。除破山首建外,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透月和尚進行改建;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果沛和尚再次改建;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法輪和尚又一次改建。它是一座三層的宮殿式建築。殿外,脊中彩坊寶頂,圍脊玻璃花磚,聯結龍雕翅角,風鈴叮噹,瑰麗協調。“大雄寶殿”的巨匾,嵌於二層正中,更顯得古雅雄偉。簷柱石礎上雕刻獅、象、麒麟,階梯上刻有獅舞綵帶圖案。殿內佛龕上端坐8尺高的釋迦牟尼金像,左右金塑迦葉和阿難侍立像。全殿大石柱52根,每根石柱長2.8丈,直徑2尺,呈八角形,重1萬餘公斤。

雙桂堂從創建至今,住持已更替十六代,都是由學識淵博、戒行高深的法師擔任,其中以第一代破山和第十代竹禪為高,名標《中國佛教》史冊,聞名中外。

破山法名海明,是明末清初的著名高僧,世有“小釋迦”之稱。他工詩賦,著詩1300餘首。他以偈入詩,以禪喻詩,使詩富禪意,禪與詩通,意境深邃。破山書法是書法藝術的精品,他長於行草,當代國學大師啟功先生有詩讚道:“筆法晉唐元莫二,當機文董不如僧。”破山的書法藝術從雙桂堂現存碑刻楹聯裡可以略見一斑,如“萬竹山前逢野衲,話虛心高節;三家村裡學老農,得廣種博收”。《破山語錄》更是流傳海內外,為研究我國佛學和當時人民生活的重要文獻。破山曾說:“天地間為人,為到出家地步,極快活,極自在,無榮於人,無辱於人,天子不臣,諸侯不友,笑傲雲山,吃清茶,飲清水,喜時歌,樂時曲,虎鹿為鄰,松竹為伴,眼界自清,不同俗塵,通身徹底,惟一天真,天真之趣,花笑鳥鳴。”足見破山佛法、詩文造詣的深厚與曠達超脫的襟懷。

破山塔位於文殊殿後。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破山和尚圓寂後,雲嶠印水和尚繼任方丈,並尊破山遺願,採取土葬,建石塔1座,呈六角形,高2丈,直徑1.2丈,共3層。正面刻“曹溪正宗第三十五代破山海明禪師之塔”,上刻“偶留”兩個金色大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自權真印方丈建5間護塔房,塔前建1亭,左右置石獅1對,亭內置香案、銅磬、香爐等以祀香火。塔後建石坊1座,中刻清代四川總督李國英所書“燈傳無盡”的橫額,兩側刻有《破山塔銘》和記序碑4塊,及破山遺墨七絕2首。石坊背面刻有破山手書“衣缽流芳”、“萬峰法派”,石坊刻石精湛,書法出自名家,堪稱一絕。塔的兩旁有桂樹2株,系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德玉方丈所植,每年農曆八月,桂花飄香,沁人心脾。

竹禪,清末蜚聲海內外的一位畫僧。他一生嗜好書畫,尤善金石,為清末高僧,曾於京師、吳越一帶盤桓三十餘年,書畫震驚中外,著有《畫家三昧》一書。竹禪以畫竹、石、蘭和道釋人物為長,其藝術風格追隨徐渭、八大山人、石濤一路,以書法為畫法,重意境,強調主觀表現,用筆酣暢,用墨蒼潤,放浪不羈,不論尺幅小品,還是數丈鉅製,均能揮灑如意。他創作的竹、石、羅漢、觀音等作品,流傳全國;現存雙桂堂的石、竹、羅漢冊頁是其晚年的代表作。有人在他墓前題聯評道:“攜大筆一枝,縱橫天下;與破山齊名,膾炙人間。”的確是這位“書畫名家”一生的真實寫照。竹禪的繪畫弟子方炳南,人稱方羊子,擅畫翎毛花卉蔬果,尤擅畫山羊,注重寫生,小品蔬果構思新穎,設色淡雅。著有種菊軒《畫譜》,木版精印,廣為流傳;曾主持省、縣“勸工局”,首創竹簾畫,使梁平工藝美術品省內外馳名,成了清末全國著名的民間畫師。

雙桂堂的殿、堂、樓、閣各具特色,珍藏的珍貴文物眾多:有清雍正皇帝御賜的《藏經》一部,有天聾、地啞、銅鑼、銅鼓、銅鏡各1套;有十一世紀印度梵文手寫貝葉經《妙法蓮花經》1束106頁;玉林國師醒板1塊,有原版《破山語錄》和破山書法真跡,有竹禪的十八尊者等畫本3冊,有身高1米的風波銅鑄佛像5尊,有漢瓦一匹,有朝鮮國寶光和尚的口筆書法和大量近代名人字畫。這些既是我國民族文化的藝術珍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

“文革”開始後,妙談方丈為保護寺廟文物,巧妙地用禾席將各殿塑像圍起來,並在上面書寫毛主席語錄,加以保護。但藏經樓上的《藏經》刻板仍被燒燬100多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縣人民政府撥款修復雙桂堂,新闢假山、龍窟、花圃、果園、池沼、亭榭和羅漢堂等。原由破山和明末總兵姚玉麟合寫的“雙桂堂”橫匾早已毀壞,現“雙桂堂”橫匾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手書。

在雄偉、高大、寬闊、氣派的雙桂堂建築群中,有大量的彩繪、泥塑、磚雕、石刻、木刻。在雕樑畫棟的高雅秀麗之中,蘊藏著矯健、簡樸的民間藝術風格。在渝萬高速公路通車後,雙桂堂成為中外遊人來重慶參觀大小三峽風光的第一風景點和廣大佛教徒朝山拜佛的佛教聖地。雙桂堂廟內的佛教設施齊全,石碑、木刻、書法、繪畫技藝精湛,節日廟會繁多。雙桂堂每年舉行四次佛祖的廟會和三次觀音的廟會,特別是在每年觀音的成道日(陰曆6月19日)前後,前來燒香拜佛,頂禮膜拜者多達數萬人,這天寺內紅燭高照、鐘鼓聲聲、香菸繚繞、人群湧動,信徒僧侶來往其間,燒香拜佛者不絕於殿。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這些內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瞭解梁平!

文峰塔

距梁平縣城約3千米。塔高35.68米,經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鑑定,其高度為全國第二,僅次於福建泉州石塔。真似石筍插天,有民謠贊為“梁山(平)有個文峰塔,隔天只有一尺八。”

站在塔邊,眼望四周,這裡確是一個好地方。《梁山縣志》載:“文峰塔,在治北蟠溪河。”“蟠溪河”是過去的說法,現在一般叫它白沙河。它由東山菩薩頂流下來的幾道山澗彙集而成,經縣城流到這裡,圍著石塔兩三百米的距離,繞了個半月形圈子才向西流去。沿岸青青的竹樹,陪襯著粼粼的河水,確是一道美景。最特出的是塔的位置。這裡是一望無際,平展展的梁平大壩中央,在這裡有個高出平地10來米的大石包,而文峰塔就建在這大石包上。在塔前遙望四周,夏天是一壩青青的稻苗,泛著碧波;秋天稻穀成熟,又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在“碧波”“海洋”中,間雜著點點翠竹掩映的白牆黃瓦的農家莊院,其情其景,美不勝收。文峰塔本身就高,尤其是建在坪壩的高包上,四周幾十裡外,都能望見它美麗的倩影。

文峰塔建於清道光初年,為重簷鑽尖式建築,設計施工高明。塔身呈八角形,由青石疊砌而成,共12層高。塔外為樓閣式形狀,有11層翹簷,最後一層是寶珠式塔頂。塔基每邊長4.71米,向上逐層縮小。每層之間開有一道門,上下層錯開。第十層一側陰刻有斗大的“文峰”二字,塔門兩側鐫刻“靈秀”、“文明”草書大字,筆跡均蒼勁有力。外翹角曾經懸掛8只銅鈴,叮噹作響,幽聲遠偉,很是悅耳動聽,韻味無窮。塔內早年有佛像;旁有精美的護塔寺,供有護法韋陀佛象,豎有碑石。塔內原有8層攀頂回旋木梯和木樓,登頂縱目,沃野平疇,盡收眼底。遺憾的是,木樓和木梯已毀,現在再也無法登上石塔,領略梁平風光。

文峰塔塔基堅實,選材精良,十分牢固。近200年來,它歷經風雨侵蝕、地震、日機轟炸,而塔身不斜不裂,巍然屹立在梁平大地上,充分顯示了建築設計的高超水平。

關於建塔的傳說。中國建塔來源於佛教,而文峰塔的建修,與宗教信仰毫無淵源,它是迷信堪輿(風水)這一封建意識指導下的產物。據《梁山縣志》載:“……於北門外蟠溪河,建一浮圖,以作文筆。……不獨科甲蟬聯,文章報國,當必有理學名儒,繼瞿唐先生而起,為梓里光者。”這段文字就告訴我們當時修建文峰塔的目的,是企圖“建一浮圖,以作文筆”,希望“科甲蟬聯,文章報國”,進而“繼瞿唐先生而起,為梓里光者”。這個謀求,當然只能在上層人士中才有所瞭解和流傳。它隨著歲月的流逝和建塔人的去世而湮滅。然而高塔聳立,朝夕在目,民間則風趣地編出了完全與原意圖不同的故事來:梁山北門壩上的田不肥,大竹縣的田不施肥就肥。在迷信風水盛行的年代,人們便嗔怪西山群峰中與梁竹交界的高峰俗名狐狸嘴(福利峰),首東(向梁山)尾西(面大竹),吃梁山屙大竹,對梁山不利,才集資在北門外報國寺內先修了一座垂雲樓,想把狐狸嘴巴頂住,但因建於城區,離田壩遠了而未能如願,進一步才想到在北門外田壩中,再修這個文峰塔。塔修好後,終於將狐狸嘴巴撐住了。從此梁山五穀豐登,人才輩出。因故事牽連到山峰,建塔原意,又鮮為人知,故時人多以“文峰塔”名之,而體現建塔本意的“文風塔”一名卻很少人知道了。文峰塔的風水傳說無疑是一種迷信說法。但2004年秋季,古塔塔頂突然冒起煙霧來,如塔裡燃燒一支草把,煙霧飄飄緲緲直上高空,時冒時停。人們驚疑之餘,向縣裡報告,報紙、電視臺記者均來考察過,至今不知其因。百年古塔給人們留下了一個謎團。

站在文峰塔下,從塔底向塔頂仰望,文峰塔高聳入雲端,雄偉非凡,不愧“全國第二高塔”的名號。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這些內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瞭解梁平!

天香塔

從銀河橋去福祿鎮,遠遠地能見到進場口的玉水河邊高高矗立著一座雄偉壯麗的石塔,它就是天香塔。天香塔是梁平縣名列前茅的名勝古蹟之一,《梁平縣志》有這樣的記載:(天香塔)位於福祿鎮首,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一說“道光八年”)由秦大元所建。系六角空心石塔,呈圓形筍狀。高9層,計20餘米,底層直徑1.2丈,全用青砂堅硬條石砌成。每層有荷葉形凸邊,塔頂有6個翹角,繫有銅鑄魚形風鈴。第三層正面嵌有石碑一塊,上刻“天香塔”三個大字。

天香塔只比全國第二高石塔的文峰塔矮几米,在全國也算中上石塔。為什麼要在一個山間鄉場建這麼高的一座石塔呢?傳說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以下這一說法。

福祿鎮俗名葫蘆壩,是個山間小平壩。小壩兩邊,有層層丘巒山地,盛產油菜籽、芝麻和油桐,是梁平著名的產油區,確是物阜民豐。這裡是過去古國道必經之地。一次,一位學臺大人從古驛道,經蟠龍山而來,一路觀山賞景,興致勃勃。一到福祿壩,忽然一股股香氣撲鼻而來,使他精神為之一爽。探詢鄉民,說是油房榨油的油香。果然,他一路行來,路邊就有幾座油房正在榨油,越近香味越濃。他心裡舒暢,在走進又一座油房時,歇下來叫坊主準備好紙筆,他揮毫題寫了“香飄九天”的匾額相贈。於是,福祿所產的油更出名,油業也因此而更發達。這消息讓天宮中好偷油吃的天鼠得知,便常常下凡到葫蘆壩偷油吃。坊主見所榨香油無緣無故損失巨大,又找不出原因,只得求神保佑。管事神仙彙報玉帝,查出是天鼠偷吃的,便詔令雷神下界懲罰。因此,葫蘆壩一帶常遭雷擊。雷神雖意在懲治天鼠,有時也誤傷了人畜。

一天,一位白髮道人路過福祿場口,看見玉水河邊雄踞著一塊方圓兩三丈像只大烏龜的巨石。憑他高深的道行判斷,這“烏龜”不久就要成精,將給這一帶的人畜帶來危害。在場鎮上游走時,又聽說了天鼠偷油、雷神擊鼠的事情,於是他給人們提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要人們在玉水河邊的烏龜石上修建石塔,既可以鎮住烏龜成精,又可以鎮住天鼠而減少雷擊。

天香塔是如何修成的呢?從前面所引《梁山縣志》中我們已經知道,天香塔是由秦大元“掌墨”(主持設計)修建的。在修建天香塔以前,掌墨師秦大元在葫蘆壩就有許多故事流傳。傳說他是忠縣人,石工技藝高超,在本地已經很有名,他想憑手藝外出闖闖,於是來到鄰近忠縣的葫蘆壩。他其貌不揚,所用鏨鑿也是鏽跡斑斑,不像個名師。他來葫蘆壩時正好紫龍山的周老爺在修建雕樑畫棟的大院。單是一道石門就極為氣派,立門柱的兩個門墩前面就要鑲雄偉的石獅子頭。他來到工地,向掌墨師要求做工。掌墨師見他一幅爛相(人猥瑣),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覺得打院牆石缺人,就叫他去打條石,他不吭氣地接受了。暇時到工地觀察,發現掌墨師設計打的石門墩的榫眼有問題:門墩石門柱的孔小了,門柱安不進;門墩前安獅子頭的孔大了,獅子頭安不穩。他好意提醒掌墨師:石墩孔是不是好好量一量?掌墨師白了他一眼:“去,去,去,你懂什麼!”他只好不說,但通過仔細觀察、計算,揹著掌墨師私自設計了一對合適的門墩,在一邊細細地鑿了起來。不用心的人仍認為他在打條石。到了安裝門柱、獅子頭的那一天,滿院子充滿了喜氣,除準備在安裝門柱、獅子頭時燃放鞭炮慶賀以外,周老爺還準備了盛宴。安裝的時辰一到,所有匠人、看熱鬧的人,人山人海。掌墨師一聲令下:立門柱,安獅子頭!可操作的匠人,門柱放不進去,獅子頭安裝不穩。大家急出一身冷汗。秦大元看在眼裡,輕輕對掌墨師說:“我打了一對門墩,去抬來試試看吧。”掌墨師又白了他一眼:“行嗎?”但覺得事到如今,不妨抬來試試。門墩抬來一試,毫釐不爽,剛好合縫,門柱和獅子頭安裝得穩穩當當。於是鞭炮齊鳴,掌聲雷動。秦大元出名了。

秦大元出名以後,這一帶的人經常請他做石工。不久,葫蘆壩籌建石塔鎮妖,首人本想直接請秦大元掌墨設計,但又擔心本地匠師不服氣,所以懸牌競技,勝者掌墨修塔。所競之技設計得有些刁鑽古怪,要競技者退打鏨路(兩腳叉開,頭低下,左手執鏨,從胯下退打),長而直者勝。競技那天,數人排開,在長石上退打。秦大元輕鬆自如,似乎是閉著眼睛揮錘,但比其它幾人都快。時間到了,首人牽墨線一量,秦大元打了三丈六尺長,直得與墨線合一,比其它任何人都好,於是,秦大元成了修塔掌墨師。

以高大巨石作橋基,半邊石頭在河灘上,如何搭腳手架修建呢?秦大元創造了新辦法,塔外搭不了腳手架,就塔內“搭架子,設天鎬”。所謂“天鎬”,就是架設靈活轉動的車轆轤,把條石用繩子捆好,系在轆轤上,搖動轆轤把條石吊上去。在百多年前的清代,能想出這種簡單機械的方法運石,又是秦大元的高明之處。就這樣,塔每砌高一層,腳手架和轆轤就相應升高一層,直到把塔砌上頂。

可是問題出來了:封頂石安裝完成以後,封頂的匠人進不了塔內,塔外又沒有腳手架,封頂的匠人如何下來?秦大元產生了一個大膽的設計,即跳塔封頂。他自擔封頂人,封頂後從塔上跳下來。這確實是個大膽設計,20多米高的天香塔,有八九層樓高,人從上跳下來,如何保證安全?秦大元設計:在跳塔的那一方地上,鋪上厚厚的稻草,跳塔時他手握著特製的跳塔傘,利用浮力著地力輕,人落在軟草上自然安全。封頂那天,場面壯闊,知縣徐名湘特來參加,觀者人山人海。秦大元把花蕾似的塔頂安裝好後,按照預定方案撐傘跳塔,徐徐落地,毫髮無損。這時,鑼鼓震天,鞭炮齊鳴,人們歡聲雷動,好不熱鬧。

在建塔設計時,就給這塔取好了塔名:“天香塔”。它是取自學臺為香油坊所題匾額“香飄九天”的首尾二字,寓意葫蘆壩一帶物產豐富,民風淳樸,香溢天下。

天香塔建成百多年來,歷經滄桑,但完好無損,直到今天,它依然矗立在福祿鎮街頭,見證著福祿地區的歷史發展。

雕塑藝術

木石雕刻,屬造型藝術,在中國民間有很高的地位。梁平自古以來,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大山、大樹、大石等雕塑材料十分豐富,所以,從東漢墓到明清的廟宇建築以及後來的民居、民用物品雕刻都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藝術珍品。

石窟藝術

現存石窟藝術,多為明清時代建造,規模不一,多數在“文革”時被毀壞。殘缺不齊。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這些內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瞭解梁平!

巖耳寺摩巖造像

造像鑿於明代,年久失修,人物面部毀損,題記風化,僅存“正德”二字。造像分佈在長5.1米,寬4.1米的陰平鎮七鬥村巖耳寺巖壁上,距地高O.6米。一龕200尊。像龕長方形,龕頂為不規則弧形。龕高2.9米,寬4.4米,深0.53米。人物造像為深浮雕,表現西方極樂世界。龕內200尊人物造像,屬佛教內容。人物橫向排列,釋迦牟尼佛居中。龕沿祥雲繚繞,充滿莊嚴、肅穆的氣氛。

郎家洞摩巖造像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歷經萬曆,到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歷時200多年廟宇、雕像才全部完成。現在廟宇早已蕩然無存,只有石刻雕像可見。整個石穴寬約20米,進深約4米。造像共9龕21尊,石刻兩幅。分佈在城北鄉獅子村郎家洞岩石片上,規格大小不等,距地高低不一。1—7號龕位於一處,總長11米,高2米,多為直口弧頂。8號龕高4.2米,寬2.56米,深1.3米,像高3米,是整個郎家洞最大的一尊佛像。神像完好無損,莊嚴慈祥,顯示出精湛的石刻藝術。9號龕高2.3米,寬1.15米,深O.65米,像高1米,是一尊韋陀像。4號龕端坐一佛二菩薩,佛居中,菩薩居左右。佛盤坐於蓮臺上,底坐為圓八角形石柱,衣飾適中,著“U”型領口袈裟,線條流利,雕刻精美。石刻“一塵不染”四字,明刻石匾,字徑0.16米,字距0.11米。

石灣摩巖造像

位於紫照鄉中合村,造像鑿於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人物造像保存較好。造像從左至右共46龕60尊。分佈在石灣高4米,長16.8米範圍內,距地高2.5米。橫向排列,形制為敞口拱頂形。46號龕高1.5米,寬1米,深浮雕。

桃園洞摩巖造像

造像鑿於清代初年,共23龕32尊,分佈在柏家鎮龍江村桃園洞距地高8米的絕壁上,高15米,寬12米。龕敞口平頂,造像為深浮雕。23號龕高2米,寬1.5米。龕內造一天王,像高1.5米,寬1.2米。其餘龕內造像多為儒教供奉之人。相傳為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而鑿,原有石廟已毀。

白仙洞摩巖造像

鑿於清乾隆年間。造像處有石碑三塊,題記字跡模糊。共22龕67尊,分佈在柏家鎮白仙村白仙洞東西寬36.4米,高12.5米範圍內,距地10米高的岩石上。龕呈敞口拱頂形。

除上述摩崖石刻以外,梁平雙桂堂新山門前,上世紀八十年代從本縣紅巖洞搬來的一對清代中葉雕刻的高大石獅,其中左邊一隻,側看是一尊“笑佛”,人稱“獅子佛”,其藝術創意,可謂匠心獨具;鐵門鄉後山八桷殿遺留下百多尊大大小小的石雕神像,有的神像還很完整;碧山鎮明代古進士墓前的石馬翁仲,形象栩栩如生。這些工藝精美的雕刻,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份寶貴的文化財富。

畫像磚 1986年3月,袁驛鎮葉巖村唐祚和,為修豬圈在後山坡挖出古墓葬一座,出土漢磚一批,磚側一面浮雕花邊圖案兩種,人物車馬一種,描繪車馬出行和人物農事活動,為漢磚中少見品種。

虎城鎮出土幾何圖案鍥形漢花邊磚。

屏錦鎮龍橋,袁驛鎮響灘村均發現漢花邊磚共八種圖案。

畫像石 屏錦鎮天生開元寺農民建房挖出古墓一座,墓內雕刻有花邊卷草圖案,雜技人物,持刀槍武將。建房毀壞。

金帶鄉永寧村農民李新民挖紅苕地,掘出宋墓兩座,墓內陰刻龍鳳圖案,浮雕龜鶴延年、鹿鳴回春、花瓶什錦,技藝精湛。

陰平鄉掘出南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墓葬,有石刻白鶴花卉圖案。

木雕

梁平的木刻藝術,古代的多見於殘存的建築裝飾和傢俱陳設。古廟、祠堂和古民居木雕精品不少,所謂“雕樑畫棟”。表現手法有圓雕、浮雕、鏤空雕等。題材範圍十分廣泛,有祥麟異獸、四季花卉、翎毛什錦、戲曲人物、傳說故事以及二十四孝之類。建築物中以窗花最多,它是過去木建築較為普遍時期的工藝美術,裝飾於傳統建築的窗格上,具有較強的裝飾作用,如野鹿含花、八仙拜壽、蝠蝶花卉等等。梁平古建築的木刻藝術保存最好的是雙桂堂,民國時將軍孟浩然和王旭夫故居的木刻保存也較多。傢俱陳設之類古木雕,歷經“破四舊”後,殘破不堪,七零八落,至今見之不易,現存文管所有木雕彩床。

古墓葬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這些內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瞭解梁平!

來夫子墓

縣西15裡福德鋪,有“來夫子墓”,系明代理學家來知德之墓。墓前有亭、坊。清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縣令符永培撰文石刻《重修瞿塘來徽君墓碑記》記敘重建始末。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縣令向徵文撰銘一則:“溯大賢遺範,孝舉千里,名魁於蜀,望重於朝。講易於虯溪山,二千年絕學遙傳,豈徒闔邑謳思,門下都是高才子。”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文革”期間,墓毀。

姚王墳

縣城北20裡安勝鄉龍鳳村龍王塘龍井處,外觀如蠻秘洞所,入內則四周石柱石壁,上覆八卦,頂刻花鳥,丹塗猶存。似乎為墓前石亭二所,左右相依,中隔一壁。毫無字跡可考,相傳為明將姚玉麟之墓。

將軍墓 位於屏錦鎮西10餘里的董家梁對面山上。將軍姓氏不清,官階無考。惟棺木尚存,四角鐵鉤懸掛,漆色紅黝,光明鑑人。詢之土人稱:聞諸先輩相傳,為明代人。並指其對山董家梁坎下,有將軍故宅,遺址猶存。

孝子墳

在屏錦鎮西八里鹽井口內,高山之巔。相傳為“孝子墳”。其碑乃明鄉賢李公亭之墓。墓聯曰:“地闢天開耘井絡,奇觀第一;山明水秀啟鹽梅,駿業無雙。”鐫古渝劉昌補題,乾隆戊子歲(公元1768年)重建。

碑文石刻

浮蘭碑

梁忠交界處舊有漢刻石碑,史書稱之為“浮蘭碑”。當時少數民族和漢族雜居,感蜀郡太守德政,立碑紀念。《梁山縣志·輿地志·古蹟》載:“‘浮蘭碑’《通川志》記,梁山軍、忠州兩屆,舊有漢刻石,署白虎夷(少數民族,即今土家族)王姓名。今其上刻漢時宦屬及白虎夷王、夷民等姓名,尚有可考。”現在碑文俱毀。

梁山驛唐碑

為明皇御製,梁山令尹武之得此碑。其詞曰:“……政在維新,調風變俗,背偽歸真,教化為先,惠恤於貧;無小無大,必躬必親,青旌勸農,孰不修美,曷雲破之,我澤如春。”

嚴舉碑

東漢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建立,為表彰孝子嚴舉。碑高七尺,因年代久遠,石理剝落,文意間斷。無可考。

瞿塘故里碑

清代嘉慶版《梁山縣志》載:“瞿塘故里碑,縣西二十里”。傳說與仁賢鄉碑同立。如實,則為明萬曆四十八年至泰昌年間,邑令趙世顯為來知德立。碑在仁賢鄉涼水村二組,現被一楊姓村民對破兩半,作為門柱。

仁賢鄉碑

原位於仁賢鄉街道場口。清代嘉慶版《梁山縣志》載:“縣西三十里,萬曆時邑令趙世顯為來知德立,癸已仲冬。”1932年修萬、梁、竹公路時,將碑石框、石座損壞,僅存碑心石。碑長約六尺,寬約二尺五,刻“仁賢鄉"三個大字,左下有“癸已仲冬”四字。立於文昌宮廟側公路邊。1960年文昌宮改作食品站時遺失。

破山碑

雙桂堂破山海明和尚草書字碑。高約四尺五,寬二尺五。碑文曰:“善法堂前擬聖流,南泉牧得一頭牛。欲將騎往西天去,唯恐西天不肯留。”落款是“破山海明書□□年冬。”碑背為清光緒年間舉人孫爾康手書“破山碑”三字。碑存縣文物管理所。

雙桂堂重建禪堂記石刻

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方丈洪道重修廟宇竣工,其同胞墊江縣進士李惺撰文,歷敘興建始末,約340多字,鐫刻在大雄寶殿左側走廊第二根石柱上,是研究該廟歷史的資料。

竹禪碑

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二月,為竹禪和尚立。碑文為民間畫師方炳南撰,涅清書。碑刻內容記敘了竹禪和尚返川前後之經歷,300餘字,碑存雙桂堂。

群山鎖鑰

屏錦鎮明月湖大壩兩山對峙,靠南山崖上鐫刻“群山鎖鑰”四個字,系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竹陽廩生尹必福手書。

莫 奈 何

清嘉慶年間,有一老人避亂世,跋涉艱難,憩息於明達鎮神安寨半山間,喟然嘆曰:“莫奈何!”鄉人遂刻三個大字於石上,以志離亂之苦。

不管你是不是梁平人!這些內容看完了才真正算是瞭解梁平!

宋代摩崖擘窠石刻“滴水崖”

清嘉慶十三年版《梁山縣志·山川》載:“縣南三十一里,石壁現‘滴水崖’三字,旁有小字,系宋嘉定八年書。”查“嘉定”是南宋寧宗趙擴紀年,“嘉定八年”即公元1215年,距今已790年。“滴水崖”摩崖三字,年代久遠而載之史冊,是梁平縣迄今發現的字跡明顯的唯一宋代擘窠石刻,裸露在堅硬的紅色細沙石壁上,工藝細緻,書法古樸深厚,墨重力沉,韻含碑趣。其旁款識:“嘉定八年歲次乙亥”八個小字,放浪形骸,顯秦隸之瀟灑,獨具丰姿,為宋刻之少見。這一古蹟伴隨古剎雙桂堂之側,兩者相映生輝。倘築陶然之亭於巖下,植東籬之菊於亭畔,夏品“泉香”而詠月,冬聽松濤而賞雪,清幽世界,可謂怡情佳景。“滴水崖”是由泉而得名。其巖高十餘米,離地面二米左右,形成能蔽風雨的天然巖壑,上呈一片裸露平整的石壁,大自然的神功造化,在其左端中部,鑿出一股清洌甘醇的神泉,人們置一龍頭石雕於出水口,刻“泉香”二字於其下,水如壺注般地注入清澈小巧的石窠中,久流不息。就是在大旱年間,巖下平壩田土龜裂。此泉仍不吝甘露普施;而在凜冽的寒冬水不磣牙,暖口生春。古人為了酬答大自然的賜與,以“滴水崖”名其崖,以“泉香”譽其泉,真是名副其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