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长耳朵官帽,是为了防止大臣交头接耳吗?

孫爽


这个叫做“展脚幞头”,很多人都听过“赵匡胤改革宋朝官帽”的传说,然而传说也不一定都是真的。

赵匡胤改革官帽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宋朝的展脚幞头官帽多了这样一个起源。

话说赵匡胤登基杯酒释兵权之后,被黄袍加身的他,看不得大臣之间交头接耳的说悄悄话。有一天赵匡胤在龙椅上看到大臣又在交头接耳,心生一计。下旨开发一种特别的帽子就是我们平时看宋朝古装剧中的那种两边伸出来跟天线一样的官帽,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大臣私语。

展脚幞头起源说

那么这个传说是何时兴起的呢?无论正史野史都没有记载,防止交头接耳这个说法在元朝所写的《席上腐谈》中有一段记载:

宋又横两脚,以铁线张之,庶免朝见之时偶语。

意思就是宋朝在原有的官帽上又横伸出两脚,其中附以铁线,避免朝会之上窃窃私语。

我想这大抵就是“赵匡胤改革官帽”故事的来源吧。

《席上腐谈》被认为是连野史也算不上的“纯粹穿凿附会文学”,不足信。

官帽的发展

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写道:

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

意思是在最初皇帝喜欢这种硬角冠,晚唐时期各路地方藩镇势力庞大之后,也喜欢用这种帽子代表身份,到了宋朝,生出了许多变化,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样式,其中直脚无论贵贱通用。

大量被发掘的古代壁画也证实了幞头早在唐朝时期便已出现,到了晚唐已经非常普遍。

所以说宋朝展脚官帽只是在延续晚唐五代官帽的基础上,作出了些许改变,变得更直更长,根本不是赵匡胤发明的。

到了明朝之后,官帽的样子进一步进化,由细直长变成了粗弧短,整体样式看上去更简洁,更萌。

到了清朝就全面废除幞头类管帽,变成了顶戴花翎,可以说是很有民族特色了,这一点元朝UFO官帽同理。

而唐宋明的官帽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来的。至于说“赵匡胤发明宋朝官帽就是为了防止大臣交头接耳”的说法,可以休了。


史味人生


没道理,如果为了防止大臣交头接耳,皇帝自己为什么也戴这个?其实就是威仪罢了。


所谓长耳朵官帽,官方名称应该叫展脚幞头,或称直脚幞头。幞头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俗称“乌纱”。因为纱罗较软,所以在其中加以木质内衬,在于其上裹上纱罗,在脑后扎成两脚。幞头相传起源于北周,兴盛于隋唐。不过最初幞头后两脚多是自然下垂,之后为了威仪开始用铜铁丝将两脚撑起,形成不同的幞头样式。


(唐朝幞头)

唐朝幞头两脚多是下垂的,到五代开始逐渐平直。到了宋朝,开始出现非常夸张的直脚幞头。

(宋代蒋师益墓出土直脚幞头)

泰州宋代蒋师益墓出土直脚幞头,通长达120公分。双脚平直,是非常典型的宋代幞头。宋代幞头脚为什么那么长,其实史书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解释,于是就有了宋太祖为防止官员交头接耳的传说。

(宋高宗头戴直脚幞头)

实际上,逻辑不通。因为直脚幞头并不只是官员戴,皇帝自己也戴。皇帝跟谁交头接耳去?

再者,直脚幞头两脚虽然长,确实比肩宽,但也不至于上朝时候会跟边上的人碰到吧,宋朝朝堂是要多挤才让大臣们一个个都肩并肩地站?好看吗?就不能把朝堂修的大一点吗?况且,大臣上朝本来就是讨论政务的,你不让人说话?还是说说话的时候不让人转头?一个大臣提出来一个问题,身后一个人反对,这个大臣连回头看看是谁都不行,这还怎么讨论问题?

所以,说什么宋太祖防大臣交头接耳,纯粹就是文人自己瞎猜真正的原因,没有史书有明确记载,基本可以判定,就是威仪啊。展脚幞头双脚长,让皇帝官员看起来威严大气,有一种不可侵犯的感觉,仅此而已,没什么别的原因。


伊耆角木


确有这方面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