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如何面对各地方言的轰炸呢?

JJ-魅力值Ax小豪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梁启超当年觀见光绪皇帝的憾事。

梁启超以举人身份被皇帝召见,人们当时推测他怎么也会被赏给四品衔,谁知见完皇帝,他只得了个六品顶戴。

怪就怪梁启超那一口粤式官话,光绪皇帝虽然求贤若渴,但梁氏口音实在难辨,君臣二人鸡同鸭讲,无法畅聊,梁氏满腹才学无法上达天听,虽然面圣,也错失机会。

对于闽广口音,满清皇帝们一直很头痛,雍正皇帝时就在1728年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闽广读书人如不会说听官话,将不准参加科考。对于满蒙贵族及在籍官员,也要求会讲官话,便于各地任职调配、上朝言事无障碍。

雍正皇帝对于官话的普及贡献很大,近代中国语言交流的畅通,他功不可没。梁启超生于近代,竟然没有早日练好官话,也是他的疏忽了,后来他痛定思痛,回家后积极向京籍夫人学习,那是后话了。

说到语言交流,确实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宽广、方言众多的国家,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普通百姓还好,不逢战乱,流动不大。古代那些皇帝们就有点麻烦了:下面这么多官员,各说各话,朕怎么搞得明白?

好在秦始皇施行“书同文”,首先,书面语言统一了,听不懂就写。再有急事,找个让朕听得懂的人来说!约等于有翻泽,这样连写带译,也能解决问题。

到了汉朝,就明确要求推行官话了,此后各朝各代都推行“雅言”、官话等统一语言,便于交流,这不仅解决了古代皇帝们的头痛问题,更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交流。


钱多多读文史


皇帝的这个烦恼其实孔子早就遇到过,而且孔子也很完美地想出了解决办法。

大家都知孔子号称弟子三千,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方言,孔老师的课堂远比文武百官的皇帝朝堂热闹多了。

孔老师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便选用了一种通用语,所谓“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这个“雅”指的就是孔老师所选用的雅言。“雅”的本意是正,雅言就相当于那个时代的“普通话”。

孔子之前的商朝甲骨文、西周金文也都有“普通话”的意味。所以,不论是皇帝还是更早前的商周之王,为了“达其志,通其欲”,早就在语音文字上搞统一了。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想法并不是凭空而来,先秦历史早有先鉴了。

汉朝时期的普通话叫做“正音”、“通语”,西汉定都长安,关中话是通语的基础。东汉时迁都洛阳,“洛语”在通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到了东晋南朝时,金陵音成为官话通语。隋唐时的通语则又回归到关中长安音。

可见,要想入朝当官,掌握京地口音是必备技能。

南宋时期的官语通话比较特殊,北宋的“开封音”随着北人大量南迁而“南染吴越”,南北语言的碰撞最终使“江淮语”成为那一时期的官话,以至于今天的杭州话仍然带有一些北边方言的色彩。

而在元明清时期,皇帝甚至采用强力手段推广“普通话”。比如,元代要求蒙古族儿童就学是须讲中原音,若在学堂上发现讲方言土语,就要被打板子。清朝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学不好官话就不准当官,当了官的也不准升级。

所以古代是有“普通话”的,皇帝虽然不大可能从每个人嘴里都听到标准的“普通话”,但朝堂上也是不可能上演原汁原味的方言秀的。


读历见闻


古代虽然没有普通话,但有跟普通话职能相同的语言。

普通话的本意就是用来帮助全国人通用交流的语言,因此也成为汉语的最大代表,那古代汉语有没有最大代表呢?自然也有,只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王朝的更替,不同时代的代表并不相同。

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变化最快也最影响交际的,所以历朝历代建立代表语言的时候,往往先规定标准语音,又叫“正音”。

最早关于标准音的记载,出现在《论语·ž述而》中,也就是那句:“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言也就是西周定下的标准音,为贵族学士们所尊崇,但底层民众学不到这种“高级语音”,再加上分封制天然的国家割据,数百年下来,不同地区方言差别逐渐扩大,以至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先是秦始皇的“书同文”,然后是西汉时期的“通语“,从文字和语音上实行全国统一。文字是统一了,但幅员辽阔的帝国却难以统一语音,多多少少都会有差别。

普通百姓并不需要学习标准音,因为他们用不上,如果一个人一生只待在一个地方,他只要会用家乡话就行了,不需要学习其他,但正如我们现在外出需要学习普通话,古人外出同样学习标准音,尤其是有文化的大臣们,学习标准音是他们进入官场的必备条件,要是在官场讲家乡话,那是会被人嘲笑的。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学习标准音变得更为容易,但古人只要努力,也不是学不成,而且只要不是太烂,仔细琢磨也是听得懂的。


平沙趣说历史


皇帝上朝,文武百官如果都使用各地方言,可以想象,朝堂之上,豈不何等热闹?

其实这种场面完全不可能出现。

一,科举考试保障朝堂之上没有方言。

①科举考试始于隋朝,盛于唐之后。科举考试经秀才,举人,状元三轮筛选,能入朝堂议事的文武百官,应该都以中原地区的语言(汉语)为主。写文章則必用汉字。

②能入朝为官,上朝说汉语(接近普通话)已成必要条件。只会方言早已排除在外。

③汉语也会因地域不同,出现一些差异。例如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但彼此都能听清楚。

而方言则是另外一回事,它属于地区的语言,例如闵南话,客家话,潮汕话等,一般人很难听懂。所以只会方言,不能入朝为官。

二,圣明的皇上

①朝堂上议事有皇上已经确定好主题。一般以关乎江山社稷,军国大事为第一要务。

②上朝前,能夠面见皇上的群臣,早有奏章。

③英明的皇上,对所议之事,上朝前早己有自己的主見和决断。议事只是一个例行公事的程式过程。不是谁想发言就能行,。皇上允许朝堂上讲话时人,都是经过挑选的。只有傻皇上才会让方言入朝。

④文武百官,出于各种利害考虑,並非都想发言。大多数都在猜想皇上真实意,而采用谨言慎行,明则保身,以避免冒犯了皇上,轻者要受到训斥,重则甚至丢官,丢掉性命。因此不会出现热议的场面。

三,平庸的皇上,守江山难。

开国皇帝应该说都是凤毛鳞角。打天下,多有文韬武略辅佐。但是接班人未必都是圣明君主。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一般来说,由强变弱再到衰亡,长不过三,四百年?有的皇上沉溺酒色,天天歌舞升平,一年到头根本就不上朝。这样的皇上哪里还会听到南腔北调时方言?


汇雁1


事实上,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古代统治者可谓是竭尽全力,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

首先,第一个可考的是官话是西周的雅言。

周部落以蛇吞象,将大邑商给吞并之后,整个天下其实并不稳当,所以自己独占关中,分封亲戚及功臣于天下,传播火种。

这些功勋子弟带着自己奴仆和民众,前往各地开始筚路蓝缕的建国之路,无须质疑,这是很痛苦的,但却大大有利于国家。

他们所说的话,就是周话,也是雅言,统一的官话,而能说雅言的,就是各诸侯国的贵族和国人,他们都是周人,世代为兵为官,而被征服的土著则是野人,世代为民。



周公为了怕时间及地理的分割让这些周人们忘记了对王室的忠诚,所以制订了周礼,保持各诸侯国的统治阶级与周的语言、衣饰及礼仪的统一,从而创造了西周两百余年的强盛。


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的原因所在,各诸侯国的差距并不太大,且统治阶级沟通无碍,有利于国家统一。



雅言的存在,从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诗歌总集——《诗经》。

雅言即是周话,也是陕西地区的方言,也就是说,陕西话统治中国超过八百年。



到了汉朝,刘邦是楚人,所以他建立的汉朝,分封诸侯,所流行的官话则是楚言和陕西话的融合,既有陕西话的粗犷,又有楚言的柔和,听起来很是不错。

东汉建立者刘秀是河南人,又建都洛阳,所以东汉的方言则是河南话。

洛阳话开始统治中国的时代,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四百年间,洛阳正音是这时普遍的官话。

唐朝又是陕西话,宋朝建都开封,是河南话。

元朝则是北地方言与蒙古话的融合。

到了明朝,南京话与淮西话开始融合,成为了特殊官话,南方方言统治中国。

随后朱棣迁都北京,金陵话又与北地方言融合,但南方言占据主导。

清朝建立,普通话就流传开来。

可以这么说,中国几千年,陕西话和河南话,至少统治中国两千年,恐怖如斯。


历史作者菌


普通话产生于现代,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可是没有普通话的。而当时大臣来自五湖四海,那么上朝的时候,皇帝和大臣是如何交流的呢?

你可能现在脑海里会这样想:

“各位艾西,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各位爱卿,注意啦!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皇上说:“请丞邪酱瓜!”(请丞相讲话!)

皇上:“艾西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爱卿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要真是像这样上朝,皇上和大臣直接说相声去得了。那么具体这么解决的呢?

其实上朝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在先秦时期,秦统一之前,周公制礼作乐时官话就是周礼的一部分,称为中原雅音。《诗经》中的“风雅颂“的“雅”就是这个。这也就类似于现在的普通话,称为“官话”。

在秦朝时,秦始皇在全国统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小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文化的统一,另一方面则是统一朝廷大臣上表奏章时所使用的文字。文字可以统一,那么当皇帝和五湖四海的朝廷大臣们面对面交谈时该怎么办呢?其实皇上和很多大臣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便出台了一项政策,对各个民族实行“民族共同语”的措施。

在秦以后,汉承秦制,直至北宋,官话基本就是中原雅音和关中方言的融合,北宋官话又称河洛读书音。在宋以后的元,明早期,南京话成为当时的官话。在明清时期,由于政权首都在北方,许多上京应考的人,多数都学习北京话,这也就是现在的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缘由。

官方语言有了,为了防止官场上各处的人交流不畅,朝廷便有规定,入朝为官之人,一定要会说官话。虽然朝廷官员都讲官话,但是在古代通讯交通不发达,也没有能够用来学习的电子设备,人们没有学习通用语言的通道,于是各地的方言存在非常顽固,口音问题也很重。就算是官员,说官话口音也很重,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曾国藩。

要说推广古代“普通话”最上劲的,还得数雍正。1728年,雍正帝下令将北京话定为官方用语,北京话的地位迅速提升。于是,雍正帝下令,福建、广东两省的督抚要建立正音书院,聘用教官教授官话,童生、秀才、举人们,八年内必须学成,否则就不许参加科举——学不会,就别想当官了!在明末的农民起义战争中,首任闯王高迎祥就吃了语言不通的亏。明朝调来辽东边军镇压农民军,史载“边军无通言语,逢贼即杀”——边军听不懂农民军的西北方言,逢敌必战。

中国国土广袤,地大物博,让人们都学会普通话是一项好大的工程,那是建国以后,1956年,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指示,推广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北方方言为辅,参照书中白话文的例句例形,指定的一种语言。普通的意思是:普遍通俗简单易懂,使人们容易接受,比较好学。

因此,古代皇帝和大臣上朝交流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如果有个别说不清楚的,也有奏章文字来说明。




诗酒伐木累


普通话不普通!

北京以北200公里,有个河北滦平县,这里的人,人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为啥?因为人家的方言——滦平话,就是普通话!牛吧?


其实,也没啥好牛的!

咱们说的话,普通不普通,跟话本身没有关系,而跟用这些话的人有关。

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咱们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口音差异非常大,且不说南北语系的不同,即使同乡,可能口音也会略有区别。

语音的多样性,古已有之。但差异大,不代表没有标准。

古代不是没有普通话的,而只是不称其为普通话而已。不信?我们就数数历史上的“普通话”。

雅言

《论语》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是个山东大汉,平时说话也是山东腔。但是,孔老师在讲课——比如讲授诗经和书经的时候,以及住持礼仪的时候,都要用“雅言”。

所谓雅言,也叫正言,是西周的普通话。孔老夫子尊周,所以,很郑重其事的用“雅言”。

唐诗究竟该怎么读?

唐诗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但是,用普通话读唐诗,常常会觉得不够押韵,但是你换用客家话读一读,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小学语文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这个斜字,古时候读作”霞“。

这肯定是有标准的。要不然甲诗人读斜,乙诗人读“霞”,就乱了套。

河南话也不赖!

到了宋朝,洛阳话开始风靡官场。陆游说: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因为建都在开封,所以北宋的官话也就是开封话、洛阳话了。想来就搞笑,皇帝上朝不停的说着:中不中?你弄啥来?


<strong>明朝都说四川话?

明朝末年,张献忠屠川,四川90%的人被杀掉。最后不得不“湖广填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的百姓迁徙到了四川,为了便于交流,他们就使用明朝的“官话”。由于较少受原住民的影响,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

普通话是满大人?

普通话的英文单词是:

mandarin

读一读,发音多么像满大人啊!

其实,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比起古代的发音、音调简单了很多。原因就是,满大人舌头不利索,普通话就是他们简化了的蹩脚的汉语啊!

所以,为了交流方便,我们要多说普通话,但同时,绝对不能让方言灭绝,否则,我们就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饮水君


我们现在称的普通话,它指称的实际对象就是一种通用话,这种通用话,古代也同样有,而是恰恰是官府通用话,也就是说,古代也有普通话,古代的人们说话的情形与当代差不多,当代,官府通用普通话,说话的人们也是南腔北调,但基本上能够交流。

现在的普通话作为一种通用话(通用语),它使用的是北方话,这种话并非现在出现,它至少几千年前就形成了。至少,秦政权、汉政权······历代都以这种话为官方通用,也等于是说,古代的普通话,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普通话。

本条号《汉语梦想:全民通用口语文》对通用语、普通话有具体介绍,欢迎点击参考。


胡氏口语文


古代的普通话应有尽有。据史书记载,秦朝时期,嬴政向广东岭南地区迁徙大量的中原人,登记在册的将近60万人,若算上因躲避暴政而流亡的人,可能80万不止。这些外来户来自七国中不同的国家,相互之间只有讲中原地区通用的“雅语”才能交流沟通。当时岭南人烟稀少,而南迁至此的中原人数量众多,因此“雅语”就逐渐演化成了岭南地区的本地语言。

后来秦朝被推翻,刘邦做了大boss,楚国话暂时傲娇,成了汉朝的官话。而广东地区仍继续沿用秦朝时候的普通话“雅言”,并一直保持到现在,就是现在广东的粤语。就如今而言,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粤语是生生的活标本。

唐宋元明时期,历经五胡乱华,元蒙屠杀,所谓的官话更迭频繁,直到清朝才渐渐稳定形成以辽东方言为主的官话,也即是所谓的普通话。这是因为满族人口稀少,满语不具备推广全国的必要性(这和剃发易服的野蛮举措不同,换语种没那么简单粗暴,立等可取,不然监狱和屠宰厂就可以办英语补习班),所以就用满族在东北就已经掌握了的辽东方言做国语,因为辽东方言也属于汉语分支,在全国推广不会受到太大的抵触情绪。

我们今天所讲述的普通话,是清末朱文熊提出的。他在1926年所写的《江苏新字母》书中,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并且划了重点: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

有此一说后,官话大行其道,大学教授,贩夫走卒都同操“官话”。如此普及成都,再称为“官话”就有些不那么庄重,于是朱文熊提倡的普通话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国语。不过“国语”这个名称当时争议很大,包括陈独秀、瞿秋白、鲁迅等许多国学大师都明确吐槽反对。尤其鲁迅竟然把“国语”这个称谓讽刺为“妓女的头簪”。

最后,龌龊君一锤定音。古代即使没有现在意义上的普通话,但是因为有“雅言”、“官话”,皇帝和官员们的日常交流不成问题,而且古人崇尚“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更多时候都选择用文字代替语言,毕竟,能当朝面圣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写奏折更便捷易行。


最后共享三个有关普通话冷知识:

①、粤语、洛阳话、陕西话仅一票之差落选普通话

②、1949建国后,由政府出面整理现代汉语,周总理亲自批示要“尊重传统文化,发扬现代精神”。现代汉语对普通话的语音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具体操作层面,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是全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

③、我大学时的女友是滦平县的,她非常鄙视粤语,说粤语像鸟叫,是应该被消灭的方言。

我拿起我的《现代汉语》课本语重心长的告诉她: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消除交流的方言障碍,而绝不是要消灭方言。

事实上,方言在某些方面更有表现力,例如贾平凹先生就说,骂人的时候用陕西方言就能“淋漓尽致”,“更觉畅美”。

例如,用滦平话描述中美贸易战:你不想跟我谈买卖,我喊蓝得立呢个大煞碧哩,笔迹勒我垂死泥……

用古代汉语:如此蛮夷,有违人和,不予理睬可也,若猖介无状,当诛之。

麻烦懂粤语的道友用粤语对照翻一下


另类的文史


如果没经过长期环境熏陶和刻意学习的话,就算有普通话也很难改变,经常去外地的可能会有些感触,往往年纪大的人口音最重,很难听懂,而年轻些的中青年,就算不是标准的普通话,也能听的差不多。

语言学家周有光和沈从文是一生的朋友,但他就曾对他的夫人说,沈从文的话他有两成听不懂,而他夫人不无自豪的说她只有一成听不懂。

语言的用处这么大,那在没普通话的古代,大家要怎么交流呢?当全国各地的人和皇帝凑到一个大堂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官话

其实,古代虽然没有普通话普及,可还有官话。何为官话,就是官方语言。

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官话,这么麻烦干嘛?主要是每个朝代的皇家语言就不能统一,基本官话就是都城的方言。比如那个秦朝,这陕西话就……

不过官话都是当官的必需品,不是百姓的,古代百姓几乎没什么走动,所以也不用不到其他地方的方言。而且这样语言不通,在一定程度上也防止了百姓迁移。

直到雍正时期,这位严明的皇帝对福建广东等地的方言很反感,就要求所有参加科举的必须考官话,学不好不让当官。而官员对百姓每月两次的宣讲《圣喻广训》用的就是官话,所以就连平头百姓也懂官话。

论语言的重要性



看过《康熙王朝》的都应该记得那段训斥大臣的桥段,非常经典也非常震撼。可如果把康熙的普通话改成东北味又会怎么样呢?

康熙虽然是在京城出生的,但在宫里大家还是说满语的,这满语虽然和东北话不属于同一种语言,但东北话和满语是非常相近的,所以说康熙的东北味十足……


曾国藩有一次上朝的时候对咸丰帝一顿猛批,曾国藩是湖南人啊,口音比较重,估计再一激动,语速飞起,结果痛批一顿发现咸丰帝是蒙的……

柳宗元去广西做刺史的时候,就要配备翻译。

柳宗元说的百姓听不懂,百姓说的柳宗元听不懂。无奈的柳宗元只能聘请翻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