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作古后,康熙是如何对待鳌拜的妻子和孩子的?

小九九﹎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他八岁就登基,十四岁亲政。但在他亲政之前,朝廷事务都由鳌拜管理,鳌拜晚年时专权跋扈、结党营私,这让康熙有了除掉他的想法。

鳌拜是大清的三朝元老,早年时跟皇太极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皇太极死后,鳌拜拥护福临继位,阻止了多尔衮称帝的想法,顺治继位后对鳌拜十分器重。

顺治十八年,福临去世,遗诏中指名玄烨继位,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在顺治死后,四位辅政大臣曾在顺治灵柩前发誓将好好辅佐玄烨皇帝。

但随着他们的权利越来越多,晚年时的鳌拜更是手握重权,康熙多次想亲政,都被鳌拜拒绝,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康熙觉得鳌拜的存在已然威胁到皇权的威严,可当是鳌拜的党羽遍及朝廷内外,为了拿下鳌拜,康熙以切磋武艺为由,召鳌拜入宫,康熙则挑选一批年轻力壮的亲贵少年在宫里等候鳌拜到来。

作为“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见到他们的行为后,认为康熙年少无知,并不放在心上。等他来到皇宫后,这些少年一拥而上,趁鳌拜没防备,将其摔在地上擒住。

康熙命议政大臣审讯鳌拜,列举了30多条罪状,按大清律令,鳌拜当斩。但据史料记载,鳌拜当时要求面见康熙,一见面鳌拜就掀开自己的衣服,康熙见到鳌拜全身的伤痕后,动了恻隐之心。

思虑再三后,他只是将鳌拜关在牢里并没有处决他,虽然鳌拜没有被处死,但最后他还是在牢里郁郁而终,同时被禁锢的还有鳌拜的亲信和家人。

在鳌拜死后,他儿子纳穆福被释放;他弟弟卓布泰被放了出来,后被授于官职。鳌拜的孙子达福得到雍正的重用,授予散秩大臣、前锋统领;雍正时鳌拜被平反,恢复其一等功爵位,也由孙子达福继承爵位。

从康熙处理鳌拜的手段来看,这其实只是帝王的一种政治手段和智慧,也为自己留下一个好的名声,鳌拜杀不杀并不重要,毕竟他曾为大清立下过赫赫战功。


大国布衣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智擒鳌拜,并给鳌拜定下了三十大罪状。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驾崩。临终前,顺治皇帝将大清皇位传给了皇三子玄烨,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大帝。同时,顺治皇帝安排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全力辅佐当时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

起初,这四人还能“遵循誓言,和衷共济”,但是原本排名四人中最后一位的鳌拜,权势不断提升,逐步开始专权施政,并与年轻的康熙皇帝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最终,在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皇帝在索尼的儿子索额图的全力协助之下,在武英殿通过十多个布库少年智擒鳌拜,并且当众宣布了鳌拜的三十大罪状,决定处死鳌拜。

然而作为“满洲第一勇士”,又是“第一巴图鲁”的鳌拜挣脱了控制他的布库少年,脱下了自己的上衣,露出了满身的伤痕,康熙皇帝不免为之动容,最终改为将鳌拜囚禁起来。

两个月后的康熙八年(1669年)七月,鳌拜在狱中是郁郁而终,结束起跌宕起伏的一生。


鳌拜之罪,罪在其本身,康熙并没有迁怒与其家人。

康熙去世后,其谥号为“仁”,在处理鳌拜一案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康熙的“仁心”和“仁政”。

首先,鳌拜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鳌拜自皇太极时期就开始南征北战,攻皮岛、战松锦、追剿李自成、征讨张献忠,鳌拜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他始终站在皇太极一边,坚决支持拥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帝,对于顺治皇帝也是有恩的。

其次,鳌拜只是专权,但是并没有谋逆。

鳌拜掌握大权是顺治皇帝的旨意,只不过鳌拜把辅政变为了专政,进而威胁到了皇权,但是鳌拜自始至终都没有谋逆之意,对于朝廷依然非常的忠诚。

再次,鳌拜只能算作是八旗内部的矛盾。

所谓鳌拜的罪状,多半是八旗内部的矛盾,甚至只能说是两黄旗和两白旗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包括换地之争、擅杀苏克萨哈等,这些都是属于多尔衮专政时期留下的后遗症。

也正是鉴于这种情况,康熙没有杀掉鳌拜,也仅仅是将其进行了囚禁。至于鳌拜的家族的其他人,康熙也没有进行过多的为难,特别是鳌拜家族的女眷,并没有受到处罚。

而实际上,受到鳌拜牵连的也就只有鳌拜的儿子纳穆福。纳穆福由于在鳌拜专政期间飞扬跋扈、仗势欺压同僚,因而康熙将其与鳌拜一同囚禁,在鳌拜死后,康熙随即释放了纳穆福。

至此,康熙对于鳌拜家族的处罚也宣告结束。


从康熙晚年开始,便开始了对鳌拜的平反工作。

年轻的康熙皇帝为自己能够除掉鳌拜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兴奋,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件功绩加以炫耀。然而,过了三十多年后,康熙皇帝终于明白了鳌拜的功绩与付出,但是碍于情面,只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将鳌拜的家人洗脱了罪名,进行了重新的录用,并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恢复了鳌拜的名誉。

而在康熙去世后,雍正皇帝继位之后,更是为鳌拜做了彻底的平反昭雪,恢复其名誉和地位,并且恢复了鳌拜一等公的爵位,由其子达福袭承,并将其任以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到了乾隆朝时期,再一次重新平定了鳌拜的功过是非,最终中和了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对于鳌拜的评价及封赏,重新厘定鳌拜家族的一等男爵位。

鳌拜一案也就此盖棺定论了。


雍亲王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a80440d143be1cd889295412bfa4e23\

羽评郡主


鳌拜是于康熙八年(1669年)被擒,随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判决革职、立斩;随后康熙念及资深年久,屡立战功,对其免死禁锢;同年鳌拜在禁所死去。

鳌拜从被擒,到判决处死,再到免死囚禁,最后在囚禁中死去,这期间也就半年时间左右。那么,鳌拜死后,康熙是如何对待其家人的呢?要知道鳌拜曾经权倾一时,其家人兄弟也红极一时,为朝臣争相巴结的对象。


那么,我们就共同来探究这里的真相。

卓布泰,鳌拜之兄,累擢内大臣、镶黄旗满洲固山额真,进世职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因鳌拜被夺世职,直到康熙十六年再复世职,第二年去世,谥号“武襄”。

穆里玛,鳌拜之弟,历授穆里玛靖西将军、图海定西将军,进世职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因鳌拜连坐被处死。

达福,鳌拜之子,康熙五十二年,追录鳌拜战功,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达福袭职,管佐领,累擢正蓝旗满洲副都统。雍正七年,在讨伐噶尔丹策零时战死。

那摩佛,鳌拜之子,受鳌拜牵连,共同被囚禁。


至于其他家人已不可考。总之,鳌拜的亲信在这次事件中都收到牵连,被削职失爵。最后,有的在打击中没有熬的过去,或者被处死;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因康熙追录鳌拜战功,再次被启用或得到爵位。

其实说到底,鳌拜就是康熙亲政的垫脚石而已,扳倒鳌拜就能起到为康熙亲政树立威望的作用,不处死鳌拜再次为康熙树立仁君形象。那些在鳌拜专权时,耀武扬威、红极一时的,能对皇权产生威胁的,当然毫无疑问就要铲除;那些无足轻重的,侥幸保住性命。

究其原因,这是一个反推的命题,要知道康熙如何对待鳌拜的妻子和孩子,就要知道康熙如何对待鳌拜的;要知道康熙如何对待鳌,就要知道鳌拜在康熙王朝中扮演的角色。


另外,康熙擒鳌拜还有一个大家认知之外的版本。

根据《南亭笔记》记载:这天,康熙在南书房召见鳌拜请教学习。鳌拜进来后,内侍用一个折腿椅子让鳌拜坐,让后后面由另一名内侍扶住椅背。然后,康熙赐鳌拜喝茶,事先用开水煮烫茶杯。就这样,鳌拜刚端起茶碗,就烫的掉在地上。后面扶椅子的内侍乘其势将鳌拜推到地上。康熙大喊:鳌拜大不敬。周围事先布置好的健童共同将鳌拜擒起来,然后交由论罪。


苏纪龙读史


(1)鳌拜的结局。

康熙擒拿鳌拜之后,并没有将他诛杀,仅仅是革职抄家,后来鳌拜死于狱中。

至于鳌拜妻子,康熙连鳌拜都没杀,他的儿子后来也释放了,也不会把她怎么样。

(2)鳌拜之子的结局。

鳌拜的儿子纳穆福先是被拘禁,鳌拜死后,纳穆福被释放。

康熙八年,上以鳌拜结党专擅,勿思悛改,下诏数其罪,命议政王等逮治。康亲王杰书等会谳,列上鳌拜大罪三十,论大辟,并籍其家,纳穆福亦论死,上亲鞫俱实,诏谓:“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纳穆福亦免死,俱予禁锢。鳌拜死禁所,乃释纳穆福。(《清史稿·列传三十六》)

(3)鳌拜后代的结局。

鳌拜1669年被康熙擒拿,1713年被康熙平反,追赠一等男,让鳌拜弟弟巴哈的孙子苏赫承袭一等男爵位。

苏赫死后,又让鳌拜的孙子达福承袭一等男爵位。

雍正时期,又将鳌拜恢复一等公的爵位,准予世袭。

乾隆时期,停袭鳌拜一等公爵位,仍然让其后代袭一等男爵位。

五十二年,上念其旧劳,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苏赫卒,仍以鳌拜孙达福袭。世宗立,赐祭葬,复一等公,予世袭,加封号曰超武。乾隆四十五年,高宗宣谕群臣,追覈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并命当时为鳌拜诬害诸臣有褫夺世职者,各旗察奏,录其子孙。(《清史稿·列传三十六》)

师明礼闲聊中国历史


鳌拜作为清朝前期的权臣,他虽然过于飞扬跋扈,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奸臣、庸臣。康熙皇帝扳倒鳌拜的目的不是杀死他,而是为他亲政搬开绊脚石。相比秦惠文王诛杀商鞅全族而言,康熙皇帝善待了鳌拜全家。最终鳌拜被囚禁而死,他的家人除了被软禁外,并没有遭到虐待,都得以善终。

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弓马娴熟,精于骑射,勇力非凡,皇太极亲自赐给他“巴图鲁”的称号。在后金国的统一战争,征伐朝鲜战争,攻击明朝战争中,鳌拜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皇太极与顺治帝的信任。在抵制多尔滚的权力斗争中,鳌拜是顺治帝的得力干将;多尔衮摄政期间,鳌拜受到的大迫害有三次,小迫害则不计其数,但他都挺了过来。

皮岛之战时,鳌拜不顾明军火力凶猛,奋勇冲杀,率先冲向明军阵地,冒着炮火与明军展开近身肉搏,最终攻下了皮岛。皇太极听闻后大喜,赐鳌拜“巴图鲁”的称号。

松锦会战时鳌拜率领镶黄旗护卫军与明军骑兵相战,战而胜之。鳌拜不待军令,果断决定乘胜追击,打到明军步兵阵地之前,令部下将士下马步战,再败明军。鳌拜冲锋陷阵,五战皆捷,大有项羽当年九进九入秦军大阵的风范!此战后鳌拜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升任护军统领,成为八旗骁将之一。

皇太极去世后,鳌拜支持豪格为汗,跟多尔滚针锋相对;后来豪格跟多尔滚妥协,共立福临为顺治帝,鳌拜就忠心于顺治皇帝。摄政王多尔滚去世后顺治帝亲政,鳌拜成为顺治帝的股肱大臣,为顺治帝治国治军操劳不已,可以说鳌拜在顺治帝一朝是忠臣能将!

顺治帝死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让他们共同立誓辅助康熙皇帝。随着权力的上升,鳌拜野心膨胀,在索尼病死后,他诛杀了苏克萨哈,独掌大权,严重威胁到了康熙的皇权。鳌拜虽然权倾朝野,但是他并没有篡逆之心,他只想身居高位,享受权利带给他的快感。

康熙皇帝毕竟不是平庸之君,他不甘心鳌拜独掌权柄,于是他秘密训练了一帮少年武士,在鳌拜来朝拜他时一举拿下。经过大臣们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鳌拜得到康熙的接见,他脱掉衣服露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康熙念在鳌拜对皇太极、顺治两朝的忠心,且没有篡位的想法与行动,因此赦免了他的死罪。

被囚禁而失去权力的鳌拜不久就郁郁而终了,他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儿子被革职软禁,妻子女儿也被软禁,但都得以善终,康熙并没有诛杀鳌拜全家。


大秦铁鹰剑士


鳌拜对大清朝是有功的,如果没有鳌拜对多尔衮的牵制,顺治帝就不会继位;如果没有顺治帝的继位,那么也就不会有康熙大帝。从这一点来说,鳌拜还是康熙的大恩人呢。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大权独揽,可他为何不称帝呢?看过《孝庄秘史》的人,通常会被误导,以为是孝庄用美人计拴住了小叔子的心。



实则不然,真正让多尔衮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是因为鳌拜的制约。

鳌拜是皇太极的心腹,皇太极死后,以鳌拜为代表的镶黄旗支持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而正黄旗和正白旗拥护多尔衮继位。这两股势力旗鼓相当,谁也不服谁,甚至一度剑拔弩张,形势十分严峻。



后来,多尔衮一方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既不立豪格,也不立多尔衮,而是立年仅6岁的福临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

顺治继位后,极为倚重鳌拜,视鳌拜为心腹,军国大事都交给鳌拜打理,鳌拜势力日渐强盛。顺治死后,年幼的康熙继位,鳌拜专权跋扈惯了,自是没把康熙这个小孩子放在眼里。

鳌拜大肆培植势力,清除异己,他给托孤重臣之一的苏克萨哈编造罪名,强迫康熙下令处斩苏克萨哈并灭其族。



鳌拜所作所为已突破人臣极限,严重威胁皇权,于是康熙下定决心铲除他。后面,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智擒鳌拜”的故事了。

康熙抓住鳌拜之后,大臣们罗列了鳌拜三十条罪状,每条都足以要了鳌拜的命。但鳌拜见到康熙后,脱掉上衣,给康熙看了他身上的累累伤痕,这都是救祖父皇太极受得伤啊!



康熙十分感慨,鳌拜虽有错,但毕竟立过大功,且并未有谋反之事,于是免予死刑,处以终身监禁。

康熙是如何对待鳌拜子女和妻子的呢?或许我们会认为,康熙会把男的充军发配,女的打发到辛者库为奴。

但康熙没有这么做,鳌拜的子女和妻子还是保留原来的身份和爵位,并未受到太大牵连。

康熙,不愧是千古明君啊,该有的气度还是有的!


一半秋色


鳌拜后期虽然专断跋扈,但其为满清入关和拥立顺治帝登基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导致了他的结局不是太差:

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出身将门,骑射精熟。每次战斗,鳌拜都冲锋在前,杀敌斩将。因鳌拜功勋卓著,皇太极亲自授予鳌拜“巴图鲁(勇士)”的称号。



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一党势力达到顶峰,蛰伏多年的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帝位,遭到了鳌拜等保皇势力的强烈反对。双方僵持不下,随时可能兵戎相见,多尔衮被迫采取折中办法,双方共同拥戴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由多尔衮摄政。

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权势滔天,在其摄政期间,鳌拜多次遭到打压。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对鳌拜等忠贞大臣非常敬重,鳌拜因此成为顺治帝的心腹重臣,侍奉于皇帝左右。

英明神武的顺治帝虽是有为之君,无奈英年早逝,清朝的江山社稷重担落在了年仅六岁的皇三子玄烨肩上。临终前,顺治帝遗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辅政,索尼劳苦功高,居于首席。但索尼年老力衰,好多事无法再亲力亲为,所以精明强干的鳌拜受到很多大臣的依附,势力逐渐坐大。



索尼病逝后,鳌拜与遏必隆联手,整得苏克萨哈一家被满门抄斩。逐渐长大的康熙帝对大权独揽的鳌拜无计可施,只好暗中计划除掉鳌拜:

康熙帝假意整日与一批少年武士厮混、练功,使鳌拜认为康熙帝只是个醉心玩乐的孩子,对康熙帝放松了警惕。一天,康熙帝命令鳌拜单独进宫面圣,趁机命令少年武士们擒住了鳌拜,并列举鳌拜三十条大罪,鳌拜罪不容诛。



但康熙帝念及鳌拜功劳,且鳌拜只是贪权,并无篡逆居心,决定赦免鳌拜死罪,将其软禁起来,和鳌拜一起被软禁的,还有鳌拜的儿子那摩佛。对于鳌拜的同党和家中女眷,康熙帝则采取了宽大处理的策略!

鳌拜被软禁不久,便抑郁而终,康熙帝追念鳌拜功勋,将那摩佛释放!传至鳌拜之孙达福一代,终于东山再起——达福被雍正帝重用,重振祖上威名!



鳌拜身为臣子,不该过分贪恋权力。康熙帝整垮鳌拜,也只是为亲政铺平道路而已,并不是想将鳌拜一党赶尽杀绝!


布书公子


康熙帝玄烨铲除鳌拜集团,是其统治早期非常精彩的一笔。

↑康熙帝处理鳌拜一事,并没有做绝↑

虽然鳌拜跋扈,被康熙帝铲除,但康熙帝并没有处死鳌拜。要知道,鳌拜被逮捕论罪,定下了足足三十条大罪,廷议当诛,可以说,鳌拜及其家族的生死存亡,就看康熙帝一句话了。

据法国传教士白晋的记载,被捕后,鳌拜曾亲自面见康熙帝,并脱下衣服,让康熙帝亲眼看看当年他为了救皇太极而留下的累累伤痕,最终打动了康熙帝。

考虑到鳌拜历事三朝,功勋累累,又顾及到鳌拜为代表的老臣集团,康熙帝最终没有下令诛杀鳌拜,仅命革职,籍没拘禁,其党羽或死或革,其婿敬谨亲王兰布降为镇国公。

鳌拜的儿子纳穆福也被囚禁了起来。

↑满洲第一巴图鲁——鳌拜↑

不久,鳌拜死于禁所。看时间,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五月份,鳌拜倒台,次年,鳌拜就死于寓所了,到底鳌拜是怎么死的,史书不详。

鳌拜死后,其子纳穆福被释放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鳌拜到底有没有女儿,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敬谨亲王兰布迎娶的应该是纳穆福的女儿,也就是鳌拜的孙女。

鳌拜虽然被囚禁而死,失去了一切爵位俸禄,但康熙帝没有牵连鳌拜九族,鳌拜的亲族性命都得以保全,只是没有了荣华富贵。

↑鳌拜的后人重新继承了爵位,境遇颇佳↑

等到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康熙帝玄烨亲自为鳌拜平反,雍正五年时,雍正帝追封鳌拜为超武一等公,鳌拜的孙子达福承袭此职位,授散秩大臣、前锋统领(这可是二品大员)。后来达福因为军功,升迁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达福的儿子岱屯袭一等公,也担任过散秩大臣。达福的孙子德成、德胜都承袭骑都尉。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份清代档案中,发现了鳌拜家族爵位承袭表,证明了鳌拜后人又开始承袭爵位,享有荣华富贵。

至于鳌拜的妻子,历史并没有记载,只能推测出他的妻子并没有遭遇被株连杀害的命运,可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我见青史多妩媚


我们先来看看康熙是怎么处置鳌拜的,康熙为了除掉鳌拜,就组织了一些贵族子弟练习布库,也就是摔跤,其中为首的是索尼的儿子索额图,在《康熙王朝》里面是魏东亭,在《鹿鼎记》里面就是韦小宝了。

鳌拜一看到康熙这样做,反而更加放心了,他觉得康熙喜欢玩,这样更有利于他专权。康熙八年的五月,康熙召鳌拜入宫,而鳌拜之前也经常入宫,也不以为意,没想到一进入殿中,这些少年们一拥而入,直接将鳌拜擒下。

鳌拜心中那个悔呀,就恨自己这么不谨慎,竟然被年仅的十五岁的康熙给算计了,但是事已如此,还能怎么样,只能任人宰割了呗。

康熙让议政王大臣们审讯鳌拜,大臣们当然知道康熙帝的意思,平时也很恨鳌拜的飞扬跋扈,大伙一合计,总结出了鳌拜的三十条大罪,那是条条是死罪呀,结论就是鳌拜罪大恶极,应该斩立决!

鳌拜当然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他就请求见康熙一面,康熙也答应了,想看看鳌拜怎么说,鳌拜见到康熙之后,就将身上的伤疤给康熙看,说哪个伤疤是在哪一战留下的,哪个伤疤是为康熙爷爷皇太极挡刀的,很像三国周泰为众将展示那样。

康熙看了之后,心中也颇受感动,鳌拜确实是有功于大清王朝呀,鳌拜是有罪,罪在专权,罪在藐视皇帝,但是他毕竟没有造反呀,另外也为了展示自己的仁慈之心,对其宽大处理,免其死罪,而是将其前圈禁,而鳌拜的同伙们,比如班布尔善,那个同样是爱新觉罗子弟的,就将其处死,另外还有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都杀死了。

不过,鳌拜在自己的圈禁地,没几个月就死了,至于是如何死的,那就不得而知了,同时被圈禁的,还有他的儿子纳穆福,不过,在鳌拜死后,也将纳穆福给释放了。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想起鳌拜的功劳,就追赐鳌拜一等男爵,让他的侄孙苏赫袭爵,苏赫死后,让鳌拜的孙子达福袭爵。雍正继位之后,鳌拜重新入葬,恢复其一等公爵,可世袭。乾隆四十五年,停世袭一等公,再恢复一等男爵。

鳌拜的弟弟卓布泰,在皇太极的时候被封为佐领,康熙八年的时候,因为是鳌拜的弟弟,被削职,在康熙十六年的时候,又恢复了。

鳌拜的孙子达福,官至散轶大臣、前锋统领(正二品)、正蓝旗副都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