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缺乏上漲驅動力

近日,受國際市場負面突發因素衝擊,市場恐慌情緒升溫。若負面因素持續發酵,將拉動玉米價格上漲,而一旦形勢緩和,則玉米價格將回歸基本面。在玉米內外價差擴大、玉米進口量增加,以及需求不振、成交量趨淡的背景下,市場缺乏進一步上漲的驅動力。

內外價差不斷擴大

截至4月30日,我國北方港口玉米平艙價1860元/噸,月環比上漲80元/噸;廣東蛇口港散船玉米報價1940元/噸,月環比上漲80元/噸。而當前烏克蘭玉米進口完稅成本已降至1620元/噸,美國玉米進口完稅成本在1650—1700元/噸區間波動(不含25%關稅),進口玉米與國內玉米的價差擴大至200—300元/噸之間。另外,國內南北港口玉米價格依舊處於倒掛狀態,以北方港口1860元/噸的平艙價計算,到廣東港口的理論成本約1950元/噸,因此從北方港口發至廣東港口理論虧損約10—20元/噸。受此影響,北方出貨積極性減弱,導致市場流通糧源階段性偏緊,南方港口貨量下降,部分深加工企業為滿足日常生產而提高收購價。截至4月19日,北方四港玉米總庫存為456萬噸,環比降幅為3.59%,比去年同期增加88.43%;廣東港內貿和外貿玉米總庫存為107萬噸,環比降幅為13%,比去年同期增加67.45%。南北港口玉米庫存較前一週有所回落,但仍處於同期高位。

進口配額制度或修改

近期,世貿組織的一份裁決文件中顯示:中國對農產品進口實施貿易限制時未遵循適當的程序。以玉米為例,按世貿組織相關規定,中國每年進口玉米實行720萬噸配額制度,但是實際進口的玉米數量不符合中國當年的入世承諾。據悉,如果該裁決得以維持,中國恐將修改大米、小麥和玉米的配額計劃,這意味著中國玉米進口配額制度或出現變化。但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表示:世貿組織專家組駁回了美方關於配額分配信息公佈的訴請,中方對此表示歡迎。此外,中國將繼續以符合世貿規則的方式管理有關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目前我國對大米、玉米、小麥等主要糧食實施進口配額制度,以防止低價國際糧食衝擊我國糧食市場。因此短期我國或將維持配額制度,但不排除我國實際玉米進口數量將按入世承諾意向進一步提高,或減少其他農產品比例同時擴大玉米進口配額比例,以維持糧食進口配額總量不變。

下游需求不佳

截至4月22日,全國澱粉行業開工率為78%,環比上升2個百分點,同比上升2個百分點。澱粉企業開機率近期有所回升,處於相對偏高位置。而據天下糧倉調查82家玉米澱粉深加工企業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當週(第16周),玉米澱粉企業澱粉庫存總量達91.3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30.59%。澱粉繼續累庫且創下歷史同期高位。目前下游深加工企業利潤繼續下降,部分企業已由盈轉虧。如河北澱粉企業的加工利潤約為-88.47元/噸,吉林約27.3元/噸,山東約-69.83元/噸。由於深加工企業利潤大幅下降,其開工積極性受到抑制,對原料玉米需求減少。

對於國際環境負面消息突發因素衝擊,中國外交部回應稱此類情況已多次出現,中方的立場和態度一直非常明確,但中國仍始終希望雙方可以相向而行,達成互利互惠的正常局面,中方團隊將繼續準備赴美磋商。隨著貿易摩擦的邊際影響被市場逐漸消化,玉米市場或迴歸基本面。當前美玉米期價維持在350—380美分/蒲式耳盤整,後期恐將繼續下探。在外盤拖累下,國內玉米市場缺乏上漲驅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