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奮鬥精神

李敏: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奮鬥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凱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國青年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的100年。”“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由此可見,永久奮鬥不僅是中國青年運動的優秀傳統,奮鬥精神更是新時代青年接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服務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

一、奮鬥精神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內在品質與精神狀態

新時代中國青年是中國青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體現和要求。這種體現和要求包括新時代青年的基本素質、精神狀態與時代責任等基本內涵。關於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基本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要熱愛偉大祖國、要擔當時代責任、要勇於砥礪奮鬥、要練就過硬本領、要錘鍊品德修為。其中,理想信念是在創業奮鬥中昇華,愛國主義情懷是在一輩子的頑強奮鬥中體現,時代使命是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中綻放,能力素質是在奮鬥中提升,砥礪奮鬥則在不同時代中被賦予新的意義與要求。由此可見,奮鬥是青年建功立業、擔當時代使命的內在要素,以理想堅定、信念執著、不怕困難、勇於開拓、頑強拼搏、永不氣餒為內涵的奮鬥精神則必然成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應有的品質與精神狀態。這種品質與精神狀態,既是對“永久奮鬥”的傳承與發揚,也是新時代中國青年完善自我、譜寫時代新篇章的歷史要求。

奮鬥精神是歷代中國人民的創造與積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搏擊培育了永久奮鬥的偉大傳統,中國青年也在五四運動中發現了自己的力量,在民族面臨危難之際,成為時代先鋒,投身於思想啟蒙運動與新文化運動、愛國革命運動和社會革命運動之中,通過堅持不懈的奮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奮鬥精神亦成為中國青年運動的文化傳統與文化基因。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的青年運動有很好的革命傳統,這個傳統就是‘永久奮鬥’”。“永久奮鬥”的優秀傳統需要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傳承與發揚。新時代中國青年在接續奮鬥創造中不斷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的核心是創立或改變社會關係。奮鬥精神內蘊的不怕困難、勇於開拓、頑強拼搏等內涵,使人們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改造人類自身。新時代中國青年在奮鬥過程中佔有社會關係的同時,也更全面地優化了自身素質、重塑了自身精神狀態、明晰了時代擔當。可以說,奮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主體建構的重要路徑。新時代中國青年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已取得相關成就的基礎上,以奮鬥的姿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與奉獻者。

二、新時代中國青年繼續發揚奮鬥精神應始終以愛國主義為核心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歷史表明,中國青年有良好的愛國主義傳統,始終以愛國為核心。中國近代以後,內有軍閥混戰,復辟逆流,外有帝國主義強加於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之束縛,在民族危機繼續加深的挑戰中,中國青年從文化視角、國家建設視角、國家道路選擇等視角討論究竟如何才能實現民族復興,並且在民族復興的革命道路、建設道路上譜寫了愛國主義的壯麗篇章。可以說,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五四精神。如果說近代以來的歷史讓中國青年的愛國主義更多側重於通過革命實現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那麼新時代的愛國主義,中國青年應注重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與新時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應注重在堅持愛國主義的基礎上,放眼全球、胸懷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之路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就直接關係中華民族能否實現偉大復興。就當前中國的現代化發展來看,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取得世界第二的水平,但縱觀中國的總體發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供給矛盾。解決新時代供需結構之間的矛盾是新時代的行動導向。這也要求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愛國主義,應以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為奮鬥的標靶。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的大國擔當與大國責任,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的普遍價值。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愛國主義也體現為在文明交流互鑑中發展自身,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這即要求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愛國主義應以堅持為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貢獻力量為行動導向。

三、新時代中國青年繼續發揚奮鬥精神應始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奮鬥目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但奮鬥精神絕非單純由觀念構成,它同時是社會實踐。新時代中國青年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奮鬥目標,具體表現為:勇擔時代責任,始終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大理想。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時代呼喚擔當,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鬥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能充滿活力、充滿後勁、充滿希望。人的社會性規定個人始終處於一定的共同體之中,共同體的好壞影響個人生存與發展的優劣。就青年的時代責任而言,它表現為:服務“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目標。因此,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大理想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繼續發揚奮鬥精神的重要途徑。當然,青年處於人生道路的起步階段,在學習、工作、生活方面往往會遇到各種困難和苦惱,這些困難和苦惱可能來自畢業求職、創新創業、社會融入、婚戀交友、老人贍養、子女教育等方面,這也需要來自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關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綜上可見,青年是奮鬥的主體,奮鬥精神是建構青年主體性的重要內涵,始終以愛國主義為指引,勇於擔當時代責任,善於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大理想是新時代中國青年養成奮鬥精神的重要價值,也是踐行奮鬥精神的重要路徑。

(作者單位: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