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_红林
当语文老师说这个词语“凯旋归来”是错的时候,我认为必须认真讨论这个问题!本来在十多年前在北大中文论坛上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后反复讨论经过好几天才让出题人顿悟接受——凯旋归来,凯旋而归——是正确的用法!
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这是现代汉语与古典文言文的本质区别!关于这方面的论文目前还没有,我是在创造汉语拼音文的过程中顿悟出来的,属于独家思想。
古典文言文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书写那个时期语言的文字!由于中国目前还只有文字学,或者只重视古代文字学,而忽视或者不重视古代语言学,使得我国目前古代语言学只是一个偏科,只有诗词爱好者在努力用模拟唐代咏读唐诗,但只是起步不一定正确。
那春秋战国时期的语言是什么特点呢?和今天的英语是比较接近的,:
1、一个字就是一个单词;
2、一个单词的读音和英文一样,多为复音、多音;
3、有主格和宾格;
4、也有类似时态之类的形态后缀。
如:初郑武王伐赵
[奥拟音]Troy , Dround Weak Wang fat (the) Zaolen.
[拼音] Coyi, Zongde Wike Wang fate (le) Zaolen.
[今汉语]Chu1, Zheng4 Wu3-wang2 fa2 Zhao4.
也就是说,古代汉语文言文的每一个字并不像今天是一个单音,而是完整的单词,等于今天的词汇,语音也多以复音、双音为主。
而经过秦汉统一的演变之后,汉语开始向表调的单音节发展,于是在汉晋之际,汉语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的变革——汉字开始向表调的单音发展!而人们的交际语开始由原始的复音单词向汉字组词发展!——人类完成了由中古的威伦语向自由组词的现代雅典语(典雅之语:现代汉语)的转变!
但在官方书面语我们仍然使用文言文直到民国时期,其原因除了经典著作全是文言文书写的外,可能正是民间的现代汉语构词不符合严格的语法逻辑造成的。
这说明现代汉语与文言文的构词逻辑是完全不同的!由于汉语语音的单音化,使得汉语有一种自我造词的功能——如发明的新事物:麦克风🎤,我们就用意母(3600个汉字)直接造词,叫话筒!radio叫收音机,有了鸡鸭鹅肉毛,就可自动生成鸡肉 鸭肉 鹅肉,鸡毛 鸭毛 鹅毛等新单词,这在西方单词语言是无法自由生成的,这是汉语脱离原生语言,向人工智能语言发展的重要标志!
正是这一特点,现代汉语常常用意义相同的汉字组合表意。房屋 姑娘 宫殿 海洋 意义 经典 语言 重复……等等,其实意义大多是重复的,这样主要是为了在语音上增大识别度——这是现代汉语构词的一大特点,而不是'病句'!
再举一个例子,如我们常常介绍“这是我的妻子”,妻就是夫人的意思,子是儿子的意思,如果用文言文这样解释就是“这是我的妻子和儿子”了,不让人贻笑大方吗?!如果我们认可“妻子”一词,“凯旋归来”就是一样的现代汉语组合——“凯旋归来”虽然凯旋就有了胜利回归的意思,但加归来是属于现代汉语的复意组合,主要是兼顾语音的节奏,符合现代汉语的构词方法!不是句子更不是病句!
希望全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者能认真审视这个问题,不能因为某个专家一分析,就都不敢用了!也希望语文老师能统一纠错,不能再这样错下去了😊(施)
奥斯的世界
三水三心观点:语文老师说“凯旋归来”是病句没有错,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口语说“凯旋归来”也没有大问题,但书面语中不能出现。
作为资深专职语文教师,我来谈谈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一,“凯旋归来”确实是病句,语文老师的判断完全没有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的是常见病句中的“重复啰嗦”的问题。在语言中,常见的病句类型,共有十种,比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等等。为什么重复啰嗦是一种语病呢?因为,我们的运用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规范、通顺、简洁,然后是连贯、得体,最高的要求是美。
那为什么说“凯旋归来”是重复啰嗦呢?这要从字义入手。
“凯”,其实是一个名词,意思是“军队得胜回来奏的乐曲”,我们经常说的“凯歌”,就是指它的本义,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奏凯而归”,意思是“奏着凯歌回来了”,很明显,意思就是打了胜仗回来了。
旋[xuán],有六个义项,分别是“ 转动”“ 回,归”“不久” “ 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往于各方之间”等。比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当中,"(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这句话里的"还"是通假字,"还"通"旋",意为:来回走动。
这样看来,“凯旋”的本来意思就是打了胜仗回来,你在加上一个“而归”,那字面意思就是“打了胜仗回来,回来”,无疑,就是重复了。
当然,有些文学作品,又当例外。比如,柯岩的著名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这里运用的事反复地修辞手法,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感情。
"第二,在口语中使用“凯旋归来”,涉及到的一种语言习惯。
那我们为什么口语当中经常还要说“凯旋而归”呢?其实,口语,对于语言的使用要求,并不是特别严格。比如,“喝一杯”,走,今天我们去喝一杯。你说,你会把杯子喝了吗?
也就是说,一般来说,书面语要求相对来说严格,而口头语,只要大家彼此明白意思,不影响交流,就一切ok。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词语的意思,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有些约定俗成的,甚至长期使用之后,把原来的意思都改变了,有的还截然相反。比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前段时间,网络流传要把很多字的读音改掉,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我赞同改,从语言文字的发展的角度,我反对改。但最后究竟如何,个人以为,不管你改不改,老百姓都这样说,自然就改了。
“凯旋归来”也是一样,经常用经常用,最后,约定俗成,就正确了!
三水三心
但殊不知,在实际生活中,像“凯旋归来”或“凯旋而归”,这样的说法是行得通的,人们使用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还有像“除夕之夜”,因为已经习惯了,习惯的东西就是约定俗成的。我觉得凡是约定俗成,它就是规范的,别把约定俗成当成病句。我的说法是否妥当,望大家评论。
忆梦月华
语文老师说“凯旋归来”是病句,这是语文老师错了,“凯旋归来”很正常,一点病也没有,并不是有人认为那样是“重复多余”“重复累赘”,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构词方式。
首先,“凯旋归来”不是句子,也就谈不上是病句。病句是相对句子而言,不是相对词语、词组而言的,所以语文老师说“凯旋归来”是病句,自己就忽略了“凯旋归来”不是句子。
其次,有人认为“凯旋归来”有问题,说是病句,主要理由就是“凯旋”是回来的意思,“归来”也是回来的意思,所以前后两个分词语的意思重复了。
但是,重复就是病吗?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汉语词汇里有很多这样通过这种构词方式构成的词语,一点病也没有,非常规范。比如“陈旧”这个词语,“陈”就是“旧”,前后两个词素意思重复,有病吗?没有。
这种类型的词语很多,比如保卫、蹦跳、冰冻、出现、躲藏、分散、豪杰、欢乐、缄默、馈赠等。
也许有人会说,你举例的这些都是两个字的词语,人家那是四个字的词组。其实都是一样的,四个字的词组的构成方式跟两个字的词语是一样的。比如:“胡言乱语”,胡言跟乱语的意思不是一样的吗?风驰电掣、崇山峻岭、流光溢彩、见多识广、甜言蜜语、引经据典,等等,多了去了。
综上,笔者以为,“凯旋归来”并非所谓的病句,理由有二,一是“凯旋归来”只是个词组,并不是句子,连句子都不是,也就谈不上什么病句。二是“凯旋归来”前后两个分词的意思相近,并非重复累赘,而是汉语的一种常见的构成方式。所以,语文老师说“凯旋归来”是病句,是错误的。
当代师说
“凯”是胜利的歌声,“旋”是欢乐的舞蹈。军队打了胜仗,载歌载舞地归来,称作“凯旋归来”,说它是病句值得磋商。这里的“凯旋”应作为形容词,“归来”才是动词,所以也不是重复句。但是,单把“凯旋”作为祝愿与期盼,如“祝你早日凯旋!”,“我们等着你们的凯旋”,这里的“凯旋”就成了动词。总之我们不觉得“惊慌逃跑”、“入荒而逃”是病句,哪么就没有理由说“凯旋归来”是病句。
汉语中的许多词性在句式不同,位置不同,语境不同时其含义也相应起了变化。
手机用户明心
首先要弄清楚“凯旋”的含义。“凯旋”就是胜利归来,后边不能再加归来,否则就语意重复。这是病句的一种形式。
类似的病句还有很多:
比如我们经常在公共场合看到的宣传横幅:“热烈欢迎XX领导亲自莅临我单位检查指导工作”。在这条横幅中,“亲自莅临”和上边的“凯旋归来”一样犯了语意重复的毛病。因为“莅临”就是亲自到来的意思,前边不能再加亲自。
再如“忍俊不禁”这个成语,有这样一个经典考题:XX活动,让全班同学忍俊不禁大笑起来。你能看出这个句子的问题在哪儿吗?
诗意南山
说"凯旋归来"是病句的语文老师,不懂的语言表达是约定俗成的这个道理,而是脱离实际生活去扣字眼,是典型的闭门造车式的迂腐。如果说"凯旋归来"是病句,那么"打扫卫生"是不是病句呢?这是个最常见的动宾词组,从逻辑意义看,"卫生"应该是受保护的,干吗要打扫它呢?应该被打扫的是"不卫生"。同样的词组还有"小心安全",如果从逻辑上看,也是有问题的。既然是安全的东西,我们有必要去小心它吗?通常来说,有了危险后,人们才会说这句话,而在安全的情况下,根本不会去说这句话的。所以,这里""小心安全"的意思,从逻辑上,应该是"小心危险"的意思。以上这两个例子说明,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之间能有效地进行交流就可以了,不存在什么病不病句的问题。
一线天
凯旋,就是得胜而归。所以,凯旋归来,重复了。归,就是回来。所以,归来,也是重复的。所以,凯旋归来,就是得胜回来回来回来,三次重复。
汉语的问题远不止这个,几乎到处都是,可以信手拈来。请看:
亲眼看到,看到必然是亲眼,不用自己的眼睛是看不到的。所以也是重复。
晒衣服,没错。晒太阳,把太阳拿来晒?
救命,不让生命消失。救火,不让火消失?
答案,回答的方案过案卷。如果只需要答一个字,也是方案、案卷?
考试,是甲考乙,甲是主考一方,乙是被考一方。乙就不能说,我要去考试。只能说,我要去被考试。
渴,就是想喝水。渴水就是重复。可以说,我渴了。不能说我渴水了。
吃,就是把东西塞进嘴巴。说吃饭可以,吃东西就是重复。
飞机,会飞的机器。导弹、卫星就不是会飞的机器?
手枪,可以拿在手里的枪。冲锋枪、机枪就不能拿在手里?
手机,可以拿在手里的机器。手表、遥控器怎么回事?难道不能拿在手里?
打米机,打击大米的机器。你打击的谷子吧?准确来说,打的是大米的壳吧?那打谷机服气吗?
简直乱成一锅粥啦!
青葱依旧
语文老师说“凯旋归来”是病句,本身没有问题,这是遵从于汉语语法规范所下的结论,但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常说凯旋归来呢?
第一,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中严谨度不同。大家平时聊天说话,用的基本上都是口头语,口语往往不会遵从语法规范,只要把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就行了,没有会计较你一句话说的完整不完整。但是书面语却不一样,必须要按着语法规范去表达,否则,像在写作与考试中很容易出现语法错误。
第二,约定俗成的东西大家都会习以为常。尽管凯旋归来这个四字词中,旋和归意思相同,但是四字词在口语表达中却常用,因为用着顺口啊。而这顺口是平时人们喜欢用成语来简洁表达,一句凯旋归来就能完整表达意思,如果说凯旋一词,给人的感觉就怪怪的。
第三,聊天中的口语中一般没有提病句说法。如果你对小孩学话感兴趣,也常关注,会发现孩子有时说话颠三倒四,会提醒孩子应该怎样说才对。但是有些家长不会提醒孩子,因为能听懂大概意思就行了。这恰就是口语表达中,几乎没有人去特别关注病句。但是在写作之中,却会针对口语表达有规范,因为评判的标准是按书面语执行。
综上所述,相信你会对约定俗成有了基本的理解吧?
寒石冷月
语文老师无非就是想说:旋和归都有回来的意思,语法重复什么的,就像寒冷二字,寒就是冷,冷也是寒,天寒和天冷难道不一样吗?都是指气温低或人在气温低的条件下身体的感受,两个同意义的字组成词语难道错了吗?试着读一读这两句话:1.欢迎解放军战士们凯旋!2.欢迎解放军战士们凯旋而归!虽然旋和归都有回来的意思,但个人感觉第一句头重脚轻,意犹未尽,还是第二句顺口一些,旋和归,可以理解为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互补!再比如“奔走”这个词,奔,在《说文解字》上的解释是:奔,走也!按照语文老师的意思,奔走相告这个词也不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