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肉肉的兔
这个情况不必担心。属于正常的现象。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除了要伙食费和其他重要的事情以外,也比较少的联系家人。
因为大学和以往的初中,高中不同。上大学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自己的交际范围也广了。有时候事情也比较多。大学生有很多的文化社团,生活比较丰富,常常忙着学习和交际,大学的课每天比较少。周末的时候,经常约同学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骑车去远方。或者郊游!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是谈恋爱了。现在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事情。恋爱的时候。常常忘了自己的家人,只记得和对方约会。怎样的精心打扮,怎样吸引对方,怎样和对方的约定。
大学生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里面也有各种有意义的事情和复杂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学习和处理。比如同学之间的感情。比如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自己和社团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一定程度上也让他们忽略了家人。
不过这个可以放心。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慢慢的,他们也会懂得家人的重要。
四眼生活
不全是这样,女儿厦大今年毕业,保研了,大学这几年来,每天晚上七点给我们汇报平安,忙的时候就是打个几秒也要打个电话。不忙的时候聊半个小时经常的事。我们几乎无话不谈。女儿念得是临床医学,前三年一直在文印店打工,大四因为要做保研准备,没有打工。今年保研顺利通过,在医院实习又做了家教。她爸说累了就不要打工了。女儿总是回答时间是抽出来的,不想学习不打工也没有时间,想学习打工也能抽出时间学习。最后再说一句,五年的临床医学,我女儿一次不落的都拿到奖学金。今年完美收官。希望保研路上再创佳音!
字母582
题主所提的问题,感觉并不是大学生都是这样。我女儿,12年考上密歇根理工大学,16年研究生毕业,现已在美国就业。四年大学,两年研究生,奖学金近三十万(人民币),自己打工赚了十来万,家里负担相比其他留学的孩子来说,至少少花了一半的钱。每天都会报个平安,以前是qq,现在是微信。工作后第一次领工资,就给我们老两口发了两个红包。感觉挺好的。
没有刻意的去教什么(本人中专毕业,老婆初中都没毕业),只是从小注重两件事:一是让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她的自立能力。最后的结果就是,她玩的时间比别人多,成绩也挺好,十八岁自己就到美国闯荡了。二是家里人平时多沟通,就是吵架也行,一家人没有那么多过不去的坎,所以现在还是天天都要冒个泡,问个好,发一个笑脸也行。
感觉题主对小孩是不是太宠了?宠到不敢说的地步呢?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还是要不问题摊开谈,讲清楚。毕竟,作为家长,你是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的。
用户9894726303931
我儿子现在山大读大四,现以保研到清华。我是一个严历的父亲,从小我就教育他做人的道理,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受人遵敬的人,做一个平凡的人。
他平常与我的话并不多。但是和他妈无话不谈。我是个农民,上小学到初中每到星期天放假我就安排上农活,回家后看他的作业。不听就家法伺候。上高中,和上大学期间,一星期也就打一次电话。有什么事和我们勾通。现在孩子大了。有些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了,该放手就放手。
我想说的是,谁不疼爱自家的孩子。但不要去溺爱他。千万不要穷养富二代,那会害了孩子的。天降大任与人,必饿其体夫,····。
平安人生118
从记得一次送上一年级的女儿上学。孩子和我说拜拜后,头也不回的向前走去。
我想她会在转弯的时候,会回头看我一眼,结果没有!
我想她在快要进门的时候会回头,结果也没有。
原先她是自己一个人向前走,头发左右摇摆。后来和小朋友叽叽喳喳一起谈笑的走着,好像根本忘记了有个母亲在送她!
心里是酸楚的,但又是高兴的,因为我的宝贝长大啦!
女儿上了大学后,很少和家里联系家里,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渐行渐远的。当孩子在高中,每天要在家里吃三顿饭,要在家里睡觉。我们觉得她与我们联系很近,其实是我们觉得的,因为她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和同学老师度过的。
二、和性格、家庭有关系。有的家庭和睦,父母孩子都是爱说话的人,每天聊天很正常。到了大学,打电话,微信群要每天联系才安心。而有些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是内敛的,有爱也不轻易说出来。而且这种情况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能她在家就不太爱说话,离开你们后不打电话也正常。
三、你女儿长大成熟了,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有些孩子与家里联系就是要钱。而有些孩子上了大学很快适应了大学环境,很快投入其中也有可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挺好!
四、有些孩子是有苦也是自己憋着,不说出来。不过大学时期应该没有什么苦。那是不是谈恋爱了呢?精神有寄托了,想父母的时候少了。
以上说了几种情况,需要你自己去判断,分析!
幽兰笑一笑
我们家的小灵灵长成了大灵灵,然后读大学了,说好的每个月固定给他打一次钱,这种钱打不打他都不会主动联系爹妈。主动联系呢,一定是固定钱花光,难以续接下一次固定打钱的时候。联系的开场白先还有几句不咸不淡的问候,最终落脚还是钱的事。
看他没话找话,吱吱唔唔,连寒喧都作难,那个钱字既想提又提不出,碍口色羞的样子,我便开玩笑说,你也不用打电话了,发短信就一个字:钱。短信不想发也可,把电话拨通,铃响三下挂断就行。
从那起,果真只要短信铃响,就一个钱字,爹妈就赶紧屁颠屁颠去打钱。有时听到铃响三下,也赶紧屁颠屁颠去打钱。一来二去,说好的固定打钱也不固定了,全凭他一个字的短信和响三下的铃声,把爹妈指挥得团团转,一个月到底打多少次钱也搞得不太清楚了。
小灵灵大学毕业后,进军职场或自主创业,主要是吃饭时候问他“有啥最新情况”,他说呢就听着,不说呢,就当是开饭语。他主动联系爹妈呢,就是让我们坐好,说是要摆一摆,摆啥呢?其实爹妈心里透亮着呢,当然是——钱。
山山之妖
不是这样,不全是这样,至少我家女儿不是这样。
我一直比较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
从幼儿园开始,她每天放学回来,都会主动跟我们聊一天的学校生活。
当然,我们会更多地分享生活中的快乐片段,即小确幸。举个例子,我们都喜欢看宫崎骏的动画片,都喜欢看猫猫狗狗的图片并配上滑稽的画外音。
这个习惯,成了我们家庭的传统:即分享,分担。任何时候都不屏蔽家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对父母讲的。
现在,她在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地方读书,学业很重,宽进严出,压力很大。
几乎每周都有各科测试,小测大测,所有成绩都计入该科成绩,一科挂了,没有补考,只有次年重新出钱重修。
为了学业,为了考试,为了不挂科,她已经哭过很多次了。也许是爹妈智商欠费吧,也是伤心。
就算是这样,我们也基本保持平均一天一次的联络。周末的话,联系频次、时长多些。日常忙的话,就长话短说,或只扔图。但始终保持联系。
我们主要通过一家三口的家庭微信群联系。特别是三方视频通话,可以让她同时和我先生和我视频通话,这样,所有的快乐和郁闷,她都可以及时跟我们分享、倾诉,也不必重复第二遍。
通常,她会在群里告诉我们,她的课业情况,实习情况,和朋友们的交游情况。我们除了倾听和分享分担外,我会不断把家里的啊猫啊狗的图片视频的传给她,给她鼓气加油减压。
遇到考试季,我们不主动打扰她,但会发一些猫狗的日常给她云撸,或者看到好玩的图片给她。因为她会主动提出,妈妈,发点猫猫的过来啊!
遇到特别艰难的时刻,或者女孩子不方便跟爹地说的话,她会单独跟我视频。
总之,不管距离还是时空的距离,并没有拉开我们血脉相连的手,没有冲淡我们思念的心意。
也许,孩子到了大学,特别是第一学期,比较放飞。不过,亲子之间的纽带,建立了至少二十年,不会因为短时间的分离就骤然断开。
即使孩子不主动联系,父母也可以主动问候孩子啊。
不过,有一点想提醒父母注意的。那就是关爱孩子,尽量从孩子的角度去,而不是从父母的角度去。
也就是说,尽量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来沟通,而不是从父母感兴趣的话题来沟通。这样不容易把天聊死。父母也在这个过程中与时俱进啦。
同为空巢老人的一点分享。
云是鹤家乡680
我们刚好相反,平常都是女儿联系我们的多。
女儿今年大四,在广州大学城上学,离家坐高铁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她在县城读初中,离家三十多公里,高中去了邻市,离家六七十公里。中学时除了寒暑假,平常周末也就是一个月回一次家。
或许是从十一岁读初一时就开始独立生活了,所以女儿在读大学前对家的归属感不是很强烈。在她读高三时还因为一件事和我们夫妇吵了一次,用微信发泄了她对我们的不满,大概意思是我们对她关怀不够,说她还不如我们的学生。确实,我们夫妇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比教育女儿要细致入微得多,学生们也愿意将成长中的苦恼倾诉给我们听,乐意接受我们的意见。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女儿从来没有认真向我们倾诉过什么心事,平常一家人坐在一起交谈也是说些学校里的轶事或生活琐事。我们也似乎没有尝试过很认真和她做过什么思想工作,最多也就是叮嘱她认真做人,用心读书,问问钱够不够用之类的,倾注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确实比她要多。她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和我们联系得比较少,我们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有空,所以也很少主动联系她。从大三上学期她去台湾世新大学交流学习开始,和我们交流就频繁了起来,基本上隔一两天视频一次,和我们分享她在台湾的学习和生活。一个学期下来,虽然我们没去过台湾,但通过她拍的照片、视频和言语描述,对整个台湾的文化习俗和自然风景也有了较深的了解。
从台湾回来后,她又忙着考雅思等去英国留学的准备工作,经常和我探讨一些留学事宜,比如学校的选择、专业的选择、预订住宿等。
今年春节期间,她去泰国做为期一个月的国际义工,在一所贵族学校做英语老师。期间也是她主动联系我们,介绍泰国当地风土人情,泰国的教育概况。
从泰国回来后,她又忙着和我们沟通五月去美国实习、九月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商学院留学的准备等事宜,基本上每天都是她主动联系我们,让我们对她的学习生活状态有个大致的了解。
我想,女儿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了解、理解、懂得她,同时也想让我们放心。我们夫妇通过频繁的沟通,也看到了她在人生路上奔跑着向前的努力,一起助力她腾飞。
早几天,她用英语给我们发了个视频,大意是感谢我们的开放与包容,给了她足够大的独立发展空间,感谢我们的无条件信任,支持她的人生选择。看着视频,我心里一直在对自己说:女儿真的长大了!
趣看教育
我儿子也上大学了,现在大二。18岁以前我们都是朝夕相处的,我就是儿子的小伙伴,他会跟我讲在学校里的事和老师同学,因此儿子从上幼儿园到高中的好朋友我都知道。儿子总跟我讲在学校发生的事,我们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就向他传达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儿子也喜欢跟我讨论。
上大学后第一个月我和老公都特别想孩子,儿子也因为初次离家几千里而想家了。但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微信聊几句,因为怕打扰儿子学习,我们也不敢打电话,只是微信留言互相鼓励。一个月后就都适应了,但每天联系的习惯没变,我们一家人建了个微信群,大家每天都冒个泡,没什么事就发个表情。儿子从小跟我无话不谈,因此跟我聊天的时候要多一些,这惹得他老爸嫉妒,偷偷攒私房钱贿赂儿子😅,所以孩子跟我们要钱也不用铺垫,跟平时聊天一样,我会啰嗦一句“省点花”,他爸爸则说“没钱就跟爸要”😂。
儿子还是喜欢跟我分享他的学校生活,我知道他辅导员的名字,室友及好朋友的名字。长大了孩子还喜欢跟我谈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了,跟我讲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我很高兴儿子上了大学没有抛弃我和他爸爸。
橄榄树长青
我上大学那会,一般两三个星期才打一次吧,有时候长的话一个多月打一次,算是联系的少的吧,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父母也不善言辞,我们原先就交流的少。
因为父母本来也不大爱说话,不是像其他的父母,文化程度比较高,会和自己谈人生聊理想。打电话一般就问下天气怎么样,衣服够不够穿,不要冷到,钱够不够用,要不要给你寄了。有事情的时候联系的多点,但是也都是事情说完就差不多,每次打电话两三分钟。
我记得有一次,那是高中,和我妈妈讲电话讲了半个小时,忘记聊什么了,就是感觉把想说的都说了,很开心,还截图给我闺蜜,说自己和妈妈第一次聊这么久。有时候,我们也迫切的渴望和父母交心吧。
第二:每次都要我打回去,感觉父母不够关心自己。
有时候我会故意挺久不打的,看下爸妈会不会给我打过来,觉得怎么都是我打回去,父母这么不关心我啊,一个人在外的。
有一次比较久没打,后来也还是我自己打回去的,妈妈接电话就问怎么这么久没个电话,我就掩饰说有事情忙忘了,你们可以发给我啊,然后我妈就说我怕你在上课,打扰到你,怕影响你学习。那一刻我才知道,爸妈不是不想你给我打电话,我后来和他们说都来静音,让他们可以打,方便接就接,不方便接我就晚点回过去。
第三:学习各种活动还有谈恋爱分散了精力。
大学真的是比高中精彩很多吧,没有了学业压力,大部分人就是混个顺利毕业吧。比起学习,在大学都是忙活社交和兴趣,加几个社团,和一帮人一起做事情,经常课外时间都是这个部门开个会,那个部门办个活动,聚个会,一星期就过去了,也没太注意。
大学再谈个恋爱,两个人课外时间基本都腻一起,一起出去玩啊,吃东西啊,什么的,时间都不够用,哈哈,那会离开父母终于找到新的心灵寄托,对家里的牵挂就淡了很多,不觉得一个人在外面了,有了男朋友。
所以,孩子不联系你们,可能有许多的因素吧,你们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表示自己需要更多的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自己希望彼此多多联系,不然心里空落落的。我觉得父母表达清楚,孩子再怎么忙,也不至于没那一点点时间吧。
【知书爸妈】闲时爱撸书,搜刮点育儿干货,与您分享,喜欢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