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筆史官
史料記載蘇武牧羊的地點為北海。在西漢時期被稱為北海的地方只有一個,那就是匈奴統治的貝加爾湖,因此,可以得出蘇武牧羊的地點應是貝加爾湖附近。但近幾年來,又有部分學者提出了蘇武牧羊的北海是甘肅民勤的白亭海。
認為北海是民勤白亭海的學者提出質疑,他們認為漢時貝加爾湖地區人跡罕至,而匈奴主要活動在今內蒙、甘肅、寧夏一帶,內蒙地區是水草豐美之地,蘇武牧羊的地方應該離此很近,而不應是據此一千多公里的苦寒之地貝加爾湖,且匈奴無貝加爾湖活動的記載。因此,他們認為蘇武牧羊的地點為貝加爾湖純屬無稽之淡。
那麼,事實又是怎樣的呢?貝加爾湖以東的地區,在公元前11世紀(周朝)就生活著滿足的祖先“肅慎”。史書記載,公元前3世紀,丁令族已散居在貝加爾湖附近。之後,丁令被匈奴所征服,成為匈奴的一個統治部族。
(民勤白亭海)
這可以說明兩點,一是西漢時期的貝加爾湖早已為匈奴所控制;二是西漢時的貝加爾湖地區並不是人跡罕至的地方。當然了,要是與漢都城長安相比,那條件肯定是艱苦,否則史料中也不會說蘇武牧羊的北海是苦寒之地了。
西漢時期的匈奴正處於全盛時期,他們的活動區域主要有內蒙古、外蒙古、俄羅斯南部地區。怎麼可能僅僅是內蒙、甘肅及寧夏呢?匈奴的歷史非常悠久,他們祖居在西伯利亞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帶。這一處的質疑明顯缺乏歷史常識。
(貝加爾湖)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擊敗匈奴休屠王,昆邪王殺死休屠王后,率部降漢,匈奴從此漠南無王庭。次年,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上築壇祭天,登山遠眺貝加爾湖之後回師。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初設武威郡。在公元前100年蘇武出使匈奴時,甘肅武威已牢牢控制在漢朝手裡。
公元前97年,漢武帝派遣李廣利、公孫敖等人率軍23萬遠征匈奴鞮侯單于。匈奴將輜重投放於餘吾水(蒙古國土拉河)北,與漢軍在水南激戰10餘日。土拉河位於蒙古國中北部,距離貝加爾湖不過幾百公里。此時的匈奴就是活動在這一帶,匈奴肯定要將蘇武流放在遠離漢朝的地方,而不是相反。
清代王先謙所撰的《漢書補註》中說到“唐書地理志骨利幹部落北有小海,冰堅時馬行八日可渡,海北多大山,即此北海也。今曰白哈兒湖,在喀爾喀北,俄國之南界。”此處的“白哈兒湖”就是貝加爾湖。貝加爾湖就是漢朝時的北海,這似乎沒有什麼可以質疑的地方,更沒有什麼石錘的證據。
這一時期的匈奴實力已日薄西山,甘肅民勤早已是漢境,與其流放蘇武到遠離匈奴王庭的漢境,還不如直接將蘇武歸還漢朝。蘇武於公元前100年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拜會奴鞮侯單于,結果被扣為人質,囚禁北海牧羊19年,堅貞不屈。後來武帝去世,昭帝即位,蘇武歸漢,蘇武的民族氣節從此流傳千古。
對於歷史,我們要有提出異議的態度,但不能毫無根據的亂說,更不能靠想象和猜測。蘇武牧羊的北海就是貝加爾湖,質疑可以,但要有符合歷史和常識的證據。
野史也是史
蘇武牧羊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歷史故事,他在匈奴的統治區裡忍辱負重19年,不為匈奴的軟硬兼施、高官利祿所屈服,寧死也不變節,最後終於活著回來,成為當時的楷模,那麼蘇武當年放羊的地方到底是今天的哪裡呢?
漢朝初期,匈奴人仗著能騎善射,經常越境到漢朝邊關地區搶掠糧食等財物,並且大肆屠殺邊民,成為漢朝新生政權的最大威脅,漢朝的皇帝為了息事寧人,往往採取和親的方式向匈奴人示好。
然而匈奴人得寸進尺,漢朝的公主他們照收,但是糧食照搶、人照殺,皇帝們對匈奴人的態度還是一個“忍”字。
漢武帝 即位後,就派衛青、霍去病率兵對匈奴人給予了沉重的打擊,直至把他們趕出了漠北,元氣大傷的匈奴口頭上表示要與漢朝和好,實際上還是想進犯中原,匈奴的單于一次次的派使者來求和,可是漢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訪,有的卻被他們扣留了,漢朝忍無可忍也扣留了一些匈奴的使者。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正想派兵攻打匈奴,匈奴又派使者來求和了,還把漢朝的使者都放了回來,漢武帝也是拿這些無賴沒辦法,就派中郎將蘇武拿著旌節帶著副手張勝和隨員常惠等百餘人浩浩蕩蕩的出使匈奴。
蘇武到了匈奴,送回被扣留的匈奴使者,還送上豐厚的禮物,只等著單于寫個回信他好回去交差,卻不曾想在這個節骨點出了岔子。
在蘇武出使匈奴之前,漢朝派往匈奴的另一個使者衛津經不住單于的威逼利誘,就投降了匈奴,單于特別重用他,還封他為王,衛津拿了別人的好處當然就要替別人賣命,他盡幹些有損匈奴和好的勾當,這引起了他的部下虞常的非常不滿,虞常跟蘇武的副手張勝原來是好朋友,虞常暗地裡與張勝商量想殺了衛津,然後劫持單于的母親逃回中原去。
張勝很支持虞常的想法,表示願意幫助他,沒想到卻走漏了消息,計劃失敗,單于大怒,就叫衛津審問虞常,還要查出同謀的人來。
蘇武本來不知道這件事,到了這時候,張勝怕受到牽連,才告訴蘇武實情,蘇武說“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一定會牽連到我,如果讓人家審問後再處死,這不是給朝廷丟臉嗎?”說完拔出劍就要自殺,張勝和隨從常惠奪下他手裡的劍,把他勸住了。
虞常受盡了種種折磨,始終只承認跟張勝是好朋友,說過話,打死也不承認跟他同謀。虞常受盡折磨,最終被衛津殺害,而張勝貪生怕死,也投降了。
單于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非常憤怒,想殺掉蘇武,被大臣們攔下了,單于只好叫衛津去逼迫蘇武投降,蘇武一聽衛津要他投降,就氣不打一處來,指著衛津的鼻子說“我是漢朝的使者,如果都像你一樣貪生怕死違背使命,喪失了氣節,那活下去還有什麼臉見人”說完,拔劍又想自刎。
衛津威脅蘇武說“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連坐,”蘇武說“我又沒跟他同謀,又不是他的親戚,憑什麼要連坐?”。
衛津又舉起劍要殺蘇武,蘇武無動於衷,衛津見來硬的不行就來軟的,他對蘇武說“我也是迫不得已才投降的,單于待我很好,給我幾萬名的部下和滿山的牛羊,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你若也能投降匈奴,同樣能跟我一樣,何必白白送死呢?”。
蘇武見衛津如此的厚顏無恥,叛變了還振振有詞,就怒氣衝衝的站起來說“衛津,你是漢人的兒子,做了漢朝的臣子,你忘恩負義,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你罪該萬死,你還有什麼臉來和我說話,我絕不會投降的,怎麼逼我也沒有用”。
衛津軟硬兼施都不能使蘇武屈服還碰了一鼻子灰,就回去向單于報告,單于非常佩服蘇武的氣節,他始終想蘇武能叛變為他效力,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把蘇武關在地窖裡,不給他吃的喝的,想以此來消磨他的意志,逼他就範。
這時候正是冬季,外面下著鵝毛大雪,蘇武忍飢挨餓,渴了就以雪止渴,餓了就以皮帶充飢,硬是沒有餓死蘇武。
單于見如此這般的折磨蘇武也沒有效果,就把他送到北海邊去放牧,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開,不許他們通消息,還對蘇武說“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此話的意思就是長期扣留他,還下令他與一匈奴女子成婚。
蘇武到了北海,這個地方天上沒鳥,地上沒人,唯一陪伴他的只有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匈奴不給糧食,也就挖野鼠洞裡的草根吃,還有樹皮,當然放羊肯定有羊奶喝,反正人到了絕境,要想求生,什麼東西都能吃下,總而言之,蘇武活了下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單于死了,匈奴發生內亂,分裂成三個國家,新單于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了,又打發使者前去求和,漢朝已經傳到了漢昭帝時代,漢昭帝便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單于放回蘇武,匈奴卻說蘇武已經死了。
漢朝朝廷當然不相信蘇武已死,就又派使者前往匈奴,蘇武的隨從常惠還在匈奴,他設法買通匈奴人,私下裡見到了漢使者,把蘇武在北海牧羊的情況告知了使者,使者見了單于,嚴厲責備他說“你口口聲聲說想與漢朝和好,就不應該欺騙我朝,我們皇上在御花園射下一隻大雁,雁腳上還拴著一條綢子,上面寫著蘇武還活著,你怎麼說他死了呢?”
單于聽了嚇了一跳,他還真的以為是蘇武的忠義感動了飛鳥,連大雁也替他送信,他見實在是瞞不住了,就向漢朝使者道歉說“蘇武確實還活著,我們這就放人”。
蘇武出使匈奴的時候才四十歲,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苦難,鬍鬚、頭髮全白了,回到長安的那天,全城民眾傾城而出來迎接他,他們看到白鬍須、白頭髮,手裡拿著光桿子的旌節,沒有一個不感動的,都佩服蘇武是個有節氣的大丈夫。
那麼蘇武牧羊的地方到底在哪裡呢?
有一種說法是在甘肅省武威市的民勤縣,那裡有蘇武山,蘇武廟,蘇公祠等等,按理說當年衛青、霍去病等人一直把匈奴趕到了甘肅、青海以外去了,況且甘肅離長安也不遠也在漢朝的管控範圍裡,蘇武牧羊應該不可能在那裡。
至於說那裡有蘇武山,蘇武廟等遺存,這可能是後人敬仰蘇武而設立的。
比較可信的地方還是在現在的貝加爾湖,當年匈奴被趕出了漠北,匈奴人就有可能逃到這個地方來了。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最深的地方達到了1600多米,也是蓄水量最多的湖泊,此地十分寒冷,冬季平均氣溫在零下38攝氏度,湖水結冰期長達半年時間,蘇武就是在這個地方忍辱負重,大義凜然,堅貞不屈,拒降匈奴,羈留匈奴十九年,受到世人的敬佩。
蘇武回國後繼續為朝廷出力,他熟知邊境地區的民俗、氣候、地理等等,為朝廷出力邊境事務作出了很多的貢獻,蘇武在匈奴持節不屈,被後世譽為堅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之一。
遺產君
蘇武牧羊這個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了,很多人也學過班固寫的《蘇武牧羊》這篇文章的。在歷史上一直記載的都是蘇武牧羊於北海,但是我們都知道現在中國沒有北海這個地方,導致現在很多人對於蘇武牧羊的北海到底是哪裡也是有很多爭議的。
現在比較認可的觀點就是北海就是貝加爾湖,現在屬於俄羅斯,在清朝康熙的時候和俄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被割出去了。當然除了貝加爾湖的觀點,還有人說是甘肅的民勤,還有說內蒙古的巴彥淖爾等等,其中最大的爭議就是民勤這個地方了,因為這裡有蘇武廟,蘇武山等等,很多人都說這個地方就是蘇武牧羊的地方。
但是民勤的可能性很小,我們知道蘇武牧羊是發生在公元前100年以後的事,蘇武出使匈奴就是在公元前100年,當時大漢和匈奴的關係很複雜,漢武帝派蘇武出使匈奴,但是後來被匈奴扣留,這一扣留就是十九年,但是蘇武一直都沒有放棄自己的使命,蘇武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誠也是千百年來世人稱讚的原因。為什麼說蘇武不可能在民勤牧羊呢?因為這個時候的甘肅早就在大漢的控制範圍之下了,都知道漠北之戰是漢武時期最後一次大規模的伐匈奴,基本上徹底就把匈奴之患解決了這個在公元前119年,在漠北之戰之前的河西之戰的時候西漢就在現在的甘肅設置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所以匈奴怎麼可能把蘇武放到大漢帝國的境內呢?
所以說蘇武牧羊的地方可能性最大的還是貝加爾湖,當時這個地方就是在匈奴的控制範圍之下的。
貝加爾湖是歐亞大陸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但是奈何康熙大帝卻把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湖就輕易的割讓給俄國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蘇武牧羊的地點是北海。
但匈奴活動的地區並沒有海。根據蘇武留下的歷史資料分析,北海其實就是貝加爾湖。
清代王先謙《漢書補註 李廣蘇律傳》明確寫道:“唐書地理志骨利幹都播二部落北有小海,冰堅時馬行八日可渡,海北多大山,即此北海也。今曰白哈兒湖,在喀爾喀極北,鄂羅斯國之南界。”
對於這個資料,歷史學界沒有什麼疑問。
漢唐時期,北海就是貝加爾湖,在喀爾喀的北部。
自然,最近10年,有些大陸學者認為:北海是武威市民勤縣。
這個觀點有一定依據,但薩沙個人認為是荒謬的。
學者僅僅因為一座蘇武山、當地的傳說和一些細枝末節的猜測,認為這裡就是蘇武牧羊的地點,是很草率的。
甚至感覺,這是為武威市的旅遊景點做變相宣傳。
原因很簡單,在蘇武牧羊時期,也就是公元前100年,當時的武威已經在我大漢的控制下。
早早公元前121年,大漢將領霍去病大破匈奴,導致匈奴渾邪王殺了休屠王,帶領四萬部眾投降漢朝。漢武帝在他們的領地設立酒泉郡(公元前121年),武威郡(公元前121年),張掖郡(公元前111年),敦煌郡(公元前88年)。這就是有名的河西四郡。
既然威武已經是大漢地盤,匈奴怎麼可能將蘇武流放到漢朝的疆域呢?
哪裡有這種道理。
退一步說,即便武威不是大漢領域,至少陝西省也是大漢的地盤。
如果將蘇武流放到武威,距離陝西省邊境不過500多公里。
在當年,500多公里雖然不近,但也絕對談不上多遠。
如果蘇武有心逃亡,還是很容易逃走的。當時騎馬一天走60公里是小意思,蘇武用不到10天就能逃回漢朝。
只要匈奴人頭腦沒問題,絕對不可能把蘇武流放到武威。
相反,在貝加爾湖則沒有問題。那裡距離大漢太遠,就算匈奴人讓你回去,蘇武1個人也沒法辦到,十有八九會凍死、累死、餓死在路上。
就是因為這樣,蘇武才在這裡住了19年,甚至娶妻生子。
薩沙
蘇武牧羊,一個影響了中國近兩千年的信仰標杆,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漢武帝時期,漢匈爆發了全面的戰爭衝突,但自從大將軍衛青將匈奴趕至漠北後,雙方的實力天平就已經發生傾斜,匈奴無力再發動大規模襲擾,相反,漢朝越來越佔據外交的主動。
其實蘇武出使匈奴的目的並不單純,雙方雖然表面講和,但派出的使者多有刺探軍情的意味。
而蘇武也不例外,他是帶著武帝的秘密聖旨前往的,其實這在兩國外交方面也無可厚非,畢竟都是以本國利益至上。
但蘇武卻被自己的“豬隊友”張勝給坑了,張勝為了邀功,秘密聯合虞常想謀害衛律,結果事情敗露,單于惱怒漢使的“不安分”,領頭的蘇武自然首當其衝。
百般威逼利誘之下,蘇武拒不投降,單于無奈,把他送到北海牧羊。
當時的北海究竟在哪裡?
關於蘇武牧羊的地點,史學界其實早有定論,那就是現在位於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這點毋庸置疑。從秦漢一直到隋唐,貝加爾湖就是以“北海”名稱出現。
當時匈奴在漠南幾乎已被漢朝殲滅,勢力已經轉移至漠北。
那麼,匈奴單于囚禁蘇武的目的是什麼?其實主要就是要迫使蘇武像李陵一樣投降,而把他遷往遠離漢朝的貝加爾湖,能最大程度打消他抗爭的鬥志。
況且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雖然長年大部分時間處於天寒地凍的狀態,但通過漢書的記載可知,蘇武以野果和地鼠為食,基本的生存條件還是可以維持,畢竟匈奴單于並沒有想直接殺了他,而是想招撫為己所用。
雖然近年來有人提出蘇武牧羊地點在今天甘肅的民勤縣蘇武鎮的白亭海,不過我認為有點牽強附會。
首先,霍去病剪除匈奴右翼,河西走廊正式連接華夏,當時民勤的舊稱武威縣已經納入西漢版圖。
而且“河西四郡”之一的武威郡是在武威縣和宣威縣的基礎上成立的,這一點在民勤的縣誌中有證可考。
其次,就算當時民勤縣在當時的歸屬存疑,但它距離西漢武威郡不足300公里,前方就是自己的國家,我不認為這對瓦解一個人的鬥志能起到什麼作用。
因此,貝加爾湖就是蘇武牧羊的北海,爭論過多反而有點本末倒置的意味。
蘇武牧羊存疑
先聲明一點,我對蘇武誓死不降的事蹟深信不疑,對其民族大義感佩至深。但蘇武北海牧羊的事蹟我認為有點疑問。
首先,單于給蘇武定的條件是公羊下崽,方能使他返回漢朝。既然知道這是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能吃地鼠和草實,為何不能殺羊充飢?
其次,這件事乃是蘇武回國後的口述,史學家可能為了宣揚蘇武精神,未免有誇大之處。況且蘇武在匈奴,單于為他娶妻生子,是一心想重用他,生存條件未必有如此苛刻。
不過,蘇武還是沒有忘記自己是漢人的根本,面對榮華富貴的威逼利誘,仍然不屈服,不忘本,不更是一種高貴的品格嗎?
我們不應該忘記另外一個人。
此人是當年跟隨蘇武出使匈奴的副使,名叫常惠。他和蘇武一樣,同年被匈奴扣押,與蘇武一同在19年之後迴歸漢朝,他堅強不屈的品格絲毫不遜色於蘇武。
後來匈奴聯合龜茲入侵烏孫,烏孫向漢朝求救,漢宣帝派常惠做右將軍,打敗了匈奴,懲治了殺害漢使的龜茲大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捍衛了大漢的尊嚴。只不過,他的事蹟隱藏在了蘇武牧羊的光輝背後。
蘇武牧羊的貝加爾湖在清朝前期徹底失去了和我國的聯繫,作為擁有世界罕有的淡水資源,不得不說是一件重大的損失。
小小嬴政
蘇武於西漢武帝時出使匈奴後被匈奴人扣留,當時的匈奴單于知道蘇武在漢朝非常有名,便想方設法的勸降於他,然而面對匈奴人的威逼利誘,蘇武保持了高度的愛國情操,拒不投降匈奴,最後匈奴人將他遷至北海,讓他在那裡牧羊,還說等公羊生下小羊他就可以歸漢,其實匈奴人這麼做就是要消磨他的意志,就這樣蘇武在北海放了19年的羊,直到漢昭帝時期才得以歸漢。
那麼當年蘇武牧羊的北海是如今的什麼地方?
答案就是如今的貝加爾湖,貝加爾湖位於今天西伯利亞南部,蒙古大草原的北部,是世界第一深湖,歐亞大陸最大的淡水湖。
貝加爾湖在西漢時期叫北海,丁令人居住於此,後丁令人被匈奴打敗,成為匈奴人統治下的一個民族,由此北海被匈奴人所控制。
後來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南匈奴在呼韓邪單于的率領下歸降漢朝,而北匈奴則在南匈奴和漢朝的共同打擊下向西遷移,於是貝加爾湖隨著南匈奴的歸降而成為漢朝的屬地。
而到了東漢時期,隨著匈奴的再一次分裂以及大量匈奴人的南遷導致匈奴人在北方草原的勢力持續減弱,鮮卑人逐漸取代匈奴人成為北方蒙古草原的霸主,於是貝加爾湖成為鮮卑人的屬地。
五胡十六國後,鮮卑族中的拓跋部進入中原地區建立北魏政權,並逐漸統一北方。於是北方草原又被崛起的柔然佔領,而貝加爾湖則被高車人佔據,高車就是曾經的丁令人的後代。
南北朝結束後,中華大地再次一統,此時的北方已經是突厥人的天下了,於是突厥人佔據了貝加爾湖,公元583年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東突厥於630年被大唐所滅,西突厥於657年被大唐所滅,突厥滅亡後,唐朝在貝加爾湖以東地區設置了行政機構,以便管理這一地區,這也是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首次將貝加爾湖正式納入統治範圍之內。
後來北方契丹人崛起,契丹人建立遼國後也控制了貝加爾湖,再後來女真人崛起建立金國,他們攻滅遼國後貝加爾湖也成了金國的領土。
12世紀蒙古人崛起,鐵木真率領蒙古鐵騎多次大敗金人,1234年金國滅亡,貝加爾湖成為大蒙古國領土,即便是後來大明建立,蒙古人北逃,貝加爾湖依然被蒙古人所控制。
到了14世紀,莫斯科公國開始崛起,15世紀莫斯科公國多次擊敗蒙古人並不斷的向西伯利亞擴張,勢力逐漸擴大到貝加爾湖地區。到了16世紀30年代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的俄羅斯統一國家基本形成,公元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沙皇俄國正式成立。
清朝建立後,沙俄持續向東擴張,並開始佔領清朝領土,公元1689年即康熙二十八年,雙方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該條約使得中國正式放棄了貝加爾湖以東的土地。公元1727年即雍正五年,雙方又簽訂了《恰克圖條約》,該條約使得中國失去了貝加爾湖以南及西南的土地。從此貝加爾湖完全成為沙俄領土,中國也徹底失去了貝加爾湖。
鹹魚閒聊
漢武帝天漢元年(前100),蘇武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出使匈奴,被匈奴方面扣留,迫使其投降,蘇武不從,被單于流放到北海牧羊。蘇武要在19年後才回歸漢朝,這且按下不表。
這個北海就是今日俄羅斯聯邦(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境內的貝加爾湖(俄語: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語:Lake Baikal)。
貝加爾湖座標位於北緯51°29′~55°46′,東經103°41′~109°57′之間,從行政區劃角度看,在俄羅斯聯邦布里亞特共和國和伊爾庫茨克州境內。
從地理角度看,貝加爾湖位於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從地質演化的角度,它是古代地層斷陷而形成的湖泊。論面積,貝加爾湖南北長達636公里,東西平均寬48公里,總面積達31500平方公里,雖然很大,但只位居世界第8,可以如果論深度,貝加爾湖則居世界第一,它的平均深度為730米,最深處達1620米。
因面積較大而深度最深,貝加爾湖的蓄水量十分可觀,水體總量23000立方米,超過歐洲波羅的海的總蓄水量,佔整個地球地表淡水總量的20%,也佔到全俄羅斯淡水量的80%以上,名副其實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寶庫。
據地質學家考證,貝加爾湖一帶在史前時期確實是一片“北方的海”,古人稱之為北海,也在有意無意之間碰觸了科學的真相。
談古論金
蘇武(前140~前60年)在漢武帝當政期間官拜郎中,即皇帝身邊的秘書或謀士。
熟悉歷史的親們都知道,漢武帝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把匈奴人趕到了漠北,徹底扭轉了“漢之和親”的屈辱局面。
天漢元年(前100年)即漢武帝當政的第41個年頭。匈奴單于為了示好漢朝,決定釋放之前扣押的漢朝使節。
原來匈奴是一個野蠻的民族,本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但這些人不按套路出牌,總是無端扣押下戰書的漢朝使者,久而久之被扣押的使節不下二三十人。
既然匈奴提出要釋放人質,當時57歲的漢武帝劉徹就派郎中令蘇武和副手張勝以及使臣常惠等人前往,蘇武一行人除了交接人員外,再就是帶些禮物答謝單于,這也是正常的外交程序。
蘇武等一行人來到了匈奴,匈奴單于表現的很傲慢。為了兩國友好,蘇武沒計較這些。
誰知道到了第四天,本來應該交接人員,突然幾個匈奴兵闖進了蘇武等人住的“招待所”,上去把蘇武等人捆了起來,當時蘇武很吃驚,不知道到底出了什麼事了?
單于命手下謀士衛律提審蘇武,蘇武此時才知道了內情。
原來就在他們到來的第二天,匈奴內部發生了一起政變,帶頭的匈奴將領和蘇武的副手張勝暗中有來往,張勝到來後鼓動他劫持單于的母親潛逃大漢,結果政變失敗,叛將供出了張勝。
說實話這事與蘇武無關,但單于惱怒張勝的行為,撕毀了所有協議,並扣押蘇武一行人。也就是說,蘇武等人不但沒接走扣押人員,他們隨即也被扣押了起來。
衛律再次提審蘇武等人,“只要你們投降匈奴,金錢美女統統都有,否則……”。衛律用嘴吹了一下劍尖。
此時蘇武怒目圓睜,對著衛律喝道:“要想讓我投降,除非我死”蘇武一頭撞向衛律。
衛律被撞了一個狗吃屎,站起來要刺蘇武。“且慢,愛卿暫退一旁”,單于阻止了衛律。
原來單于很欣賞蘇武的骨氣,他要親自勸降蘇武。
其實單于不瞭解蘇武的剛烈性格,蘇武是寧折不彎的漢子。事實果然如此。蘇武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他可不像他的副手那麼沒種,張勝受不過折磨投降了匈奴。
匈奴單于始終無法勸降蘇武,他像鬥敗的公雞敗下陣來,對待這樣的硬骨頭他已經無計可施了。“這簡直就是神人!”匈奴單于又恨又敬佩。
匈奴單于命士兵將蘇武押送到“北海”牧羊,臨別時對他說,“等公羊生了羊羔就放你回去”。好好去北海放羊去吧。
蘇武牧羊的“北海”到底在哪裡呢?
原來我一直認為“北海”指的是現在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過去大多數人都這樣認為,總覺得貝加爾湖的氣候等方面和史書很吻合。然而,我查到資料顯示:“中國甘肅民勤縣“白亭海”才是蘇武牧羊的故地”。
說這話的不是旁人,正是中科院院士,我國草原生態學權威專家任繼周先生。他經過多年的考察,研究發現,【北海就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
任先生還與蘭州大學的兩位學者——張自和、陳中撰寫了《蘇武牧羊北海故地考》一文,親們有興趣可查閱。
任先生考察得知武威民勤縣內有一個蘇武廟,還有一座蘇武山。
蘇武廟年代已經很久遠了,舊址實際上就是一堆瓦爍。任先生認為不會是古人造的假蘇武廟。因為這個地方人煙稀少,是個偏遠的地方。沒必要在這裡造一個旅遊景點。
當地還流傳著一條蘇武牧羊的“羊路”,就在蘇武廟附近。蘇武每天趕著羊群,從這裡踩出了一條路而得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裡是民勤縣“羊路公社”所在地,之後又改稱“羊路鄉”,一直沿用至今。
任先生指出,“北海”是民勤縣轄區內“白亭海”這個地方的轉音。後人以訛傳訛寫成了北海。
雖然任先生列舉了許多證據,但都沒有歷史物證和文字證明,也只是推論而已,北海到底在哪兒也許還要爭論下去。
秉燭讀春秋
蘇武是西漢大臣,天漢元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威脅利誘讓他投降,他都沒有屈服,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作為對他堅持節操的肯定。
蘇武因為父親的蔭庇,和兄弟一起在漢朝當官,蘇武一直很感念朝廷對他們的優待。
漢武帝時期,漢朝和匈奴之間戰爭不斷,雙方常派使節去窺查對方的形勢,匈奴常把漢朝的使節扣留下來,因此漢朝也把匈奴的使節扣下,以牙還牙。
後來到了天漢元年,匈奴的且鞮侯單于即位,他不想和漢朝再繼續打仗,害怕於漢朝的威勢,因此願意把漢朝的使節都送回來。
漢武帝為了表示自己對匈奴的肯定,派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持節護送被扣在漢朝的匈奴使節回國,並送給單于很多禮物,表示對他的感謝。
蘇武帶著副中郎將張勝和使臣常惠一起向匈奴出發。
蘇武到了匈奴後,把禮物交給單于,單于非常高興,正要派使者護送蘇武回漢,這時卻趕上緱王和虞常在匈奴謀反,他們想把單于的母親擄到漢朝。
虞常在漢朝的時侯和張勝的關係比較好,就私下來拜訪張勝,他知道漢朝很恨衛律,便對張勝說他可以射殺衛律,虞常的母親和弟弟都在漢朝,希望漢朝能因此而封賞他的親人。張勝答應了虞常的請求,還送給他一些禮物。
一個多月後虞常等人想趁單于外出打獵之機,把單于的母親閼氏捉住,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們在起事前,有一個人夜裡跑掉了,向單于揭發了他們的計劃。單于帶人和他們進行了戰鬥,緱王戰死,虞常被活捉。
這時張勝聽說到了消息,怕自己和虞常所說的話被揭發出來,便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告訴了蘇武。
蘇武說,“事情一旦敗露,肯定會牽連到我,我被殺不要緊,可能會使漢朝和匈奴引發戰爭,那就對不起國家了”。所以便想自殺,張勝和常惠及時阻止了他。
後來虞常果然供出了張勝,單于就派人來召蘇武接受審問,蘇武說,“我是堂堂的大漢使節,受到這樣的屈辱,還有什麼面目去面對大漢的皇上和百姓”。說著拔出刀刺向自己。
這時人們趕緊把蘇武扶起,敲打他的背部,本來蘇武已經斷氣了,過了半天又有了氣息,常惠等人哭著把蘇武拉回了營帳。
單于非常佩服蘇武的氣節,常常派人來看望他。
蘇武的傷勢好轉以後,又派人審問他,可是蘇武一直不屈服,後來為了震懾蘇武,便把虞常殺了,蘇武不為所動。張勝害怕被殺,歸順了匈奴。可是不管單于怎麼威脅蘇武,他始終不肯投降。
這時投降匈奴的衛律用各種高官厚祿來誘惑蘇武,他始終不為所動。蘇武還把衛律罵了一頓,說他不顧廉恥,只想著個人利益,卻將兩國置於戰爭之地,還指出從前那些殺漢朝使節的國家,沒有一個得到好下場,蘇武不怕死,如果匈奴想被滅國,就把我蘇武殺了吧。
蘇武大義凜然,毫無畏懼,他的高風亮節使單于衛律等人吃驚害怕。他們知道蘇武是不可被脅迫的,就將他送到了北海,讓他在那裡放羊,並說只有等公羊生小羊的時侯,他才能回到漢朝。從此蘇武開始了他在匈奴十幾年的囚禁生活。
多數人只知道蘇武牧羊的地方是北海,那麼北海屬於現在的什麼地方呢?
關於北海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一說是甘肅省民勤縣的白亭海。
據調查,蘇武牧羊的地方很可能就是民勤縣的白亭海。
在民勤縣誌中記載了蘇武廟臺,曾經還有一塊石碑,只是現在已經沒有了。據說這裡的蘇武廟就是根據蘇武牧羊的傳說建立的。民勤屬於比較偏遠的地區,在那樣久遠的年代,不可能憑空在這裡建一個蘇武廟。
我國中科院院士任繼周先生曾與蘭州大學的張自和、陳鍾一起撰寫了《蘇武牧羊北海故地考》一文,證明當年蘇武牧羊的地方就是民勤縣。
白亭海那時可能會簡化為白海,而北海很可能是白海的轉音。因為在西北話裡北和白的音很相近,有可能後來發音有了轉變。
我們從一些古詩詞裡也可以找到關於蘇武牧羊地點的描寫。
比如溫庭筠的《蘇武廟》曾寫,“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在這首詩裡明確指出蘇武牧羊的自然環境和具體地點是“塞草煙”、“隴上”,隴上指的就是甘肅。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在現在的貝加爾湖,據史料記載,貝加爾湖在歷史上曾長期被遊牧民族佔據,大舜時息慎人朝貢弓、矢,周武王時朝貢“楛矢石砮”,榮伯作“賄息慎之命”。周人曾稱:“肅慎、燕、亳,吾北土也。”最早生活在貝加爾湖的肅慎人曾臣服於周。
就連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也認為蘇武牧羊的地方是貝加爾湖,那年毛主席訪蘇簽完《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回國途中毛主席的心情本來很好, 。
列車在蘇聯遼闊的大地上馳騁,沿途每到一個城市,蘇聯人對毛主席一行都是執情款待。列車很快進入伊爾庫茨克,貝加爾湖就在這裡,湖太大了,列車沿著湖邊走了好幾個小時還沒有走完。
毛主席望著蔚藍的湖水,欣賞著,可是慢慢主席的臉色變得越來越凝重。
他問隨行的陳伯達,“陳夫子,你知道這裡原來是哪裡嗎”?
陳伯達沒加思考就說;“這是布利亞特蒙古自治共和國,首府是烏蘭烏德”。
毛主席不高興地說:“我是問你這裡歷史上是什麼地方”。
陳伯達還是沒有給出一個正確的答覆,而且當列車停靠以後,毛主席沒有像之前一樣下車休息,他揮手讓列車繼續行駛。
隨行的人們疑惑不解,毛主席看大家都不明白,才對他們說,“這個地方,歷史上是叫烏金斯克,原來是我們中國的領土,居民是以蒙古人、漢人為主,這裡還曾經是蘇武牧羊的地方”。
大家聽了以後,神情肅穆起來,心情都非常沉重。
現在關於蘇武牧羊的具體地點雖然還有爭議,但是蘇武的氣節永遠被人們傳頌,面對匈奴的各種折磨,他不辱使命,絕不投降,這份骨氣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
蘇武用自己的英雄氣概譜寫了一首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浩然正氣歌,他放棄了高官厚祿,選擇了赤膽忠心,他用睿智譜寫了對大漢的忠貞不渝,他用十幾年的傳奇,譜寫了一段流傳千古的悲壯之歌。蘇武不只是一個名字,那是不辱使命、堅持氣節代名詞,蘇武的名字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千古流傳。(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浩瀚文史
蘇武牧羊北海,歷時19年而不改其志。
說實話,我對北海這個神奇的地方也非常的好奇。
蘇武出使匈奴的原因是什麼?
《漢書》記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漢武帝登基以後,漢朝逐漸強大起來,並且不斷的討伐匈奴,雙方多次交戰並且都扣留了對方的使節。等到匈奴鞮侯單于即位後,主動向強大的漢朝示好:“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這才有了漢武帝派遣中郎將蘇武率領一百多人的使節團送還“人質”,並且奉送禮物交好匈奴。
非常可惜的,因為使節團中的副使張勝私自勾結匈奴人發動叛亂,卻因為行事不密最終牽連到了蘇武,單于要將蘇武拿去審問。
作為大漢的使節如果接受匈奴的審訊,當然是非常屈辱的一件事,“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所以蘇武引刀自殺。
匈奴單于反而非常佩服蘇武的氣節,決定收服他。
於是匈奴單于把關在地窖裡,幾天幾夜不給他吃的,蘇武非常頑強的靠著吃雪、氈毛活了下來。
“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就這樣蘇武流落到北海放牧公羊,什麼時候公羊生下小羊,蘇武就可以回到漢朝。
就這樣,蘇武在北海牧羊一直堅持了19年,期間投降匈奴的李陵曾經來勸說蘇武投降,但是卻被蘇武的忠烈所打動、自慚形愧,自此之後一直默默的幫助蘇武“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
終於在漢武帝駕崩以後漢昭帝即位,匈奴與漢朝達成議和,漢朝使節謊稱得到“大雁傳書”終於救回了蘇武,整整19年之後,只有九個人使節追隨蘇武返回大漢。
北海就是現在的貝加爾湖,在唐朝和清朝時期,曾經短暫的掌控過這一地區,後來被沙俄控制。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