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中國拍不出《何以為家》這樣的電影?

AustinJason


這部電影去電影院看了兩遍,這部電影可以說拍的真的很成功。

這部電影電影最早是2018-9-20在黎巴嫩上映,原名叫《迦百農》,在中國上映的時候改名《何以為家》,影片的主角贊恩是本色出演,嚴格意義上這個電影只能說是紀錄片,只不過採用了很多電影的拍攝手法。

影片內容這裡就不講了,只來說一下這部電影以及迴歸題主所問的為什麼中國人拍不出這樣的電影。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影院很多女生再說,這是編的吧,現在世界上怎麼還能有這種,而且咋可能自己閨女剛十一二歲就著急嫁出去,也許是我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也許是倖存者偏差限制了我們的視野,亦或者是我們出生的國家是一個和平發展的國家。但是如果你去過中東這些戰亂的國家你會發現,電影裡的情節每天都在上演。

電影中,小男孩的本色出演每一幕都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小男孩的勇敢,獨立,清醒,責任還有無奈,在影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也註定使這部片將會成為一部偉大的電影。

中國的經濟,以及拍電影的技術,還有演員都遠遠超過黎巴嫩,但是為什麼拍不出來這麼優秀的電影呢,小象認為有以下原因。

1.過度追求經濟利益

因為找幾個小鮮肉,找幾個美女,隨便呼哧編個劇情就可以收割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票房,電影兩個月就可以搞定,投資也就幾百萬。

2.生活才是最好的電影,沒有親身經歷過,沒法感同身受。

我們和平太久了,而且生活越來越好了,所以對電影本身所經歷的並沒有真實的感受,也就無法從真實的角度出發去描述,只能靠編,編的電影能打動人嘛?

3.中國也有很多可以拍的現象,但是灰色地帶有時候見不得光

中國也被封殺過無數優秀的電影,比如《盲山》,還有王寶強演的那個殺人犯的電影,忘了叫什麼名字了,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原因?


路人象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拍得很扎心,體現社會的無情,一個那麼小的孩子沒父母的愛,而他卻有強大的生存毅力,堅持的活下去。

在該片的主人公扎恩的現實生活跟影片差不多,動盪無國的避難者中,他們才是世界最苦的孩子。影片中他用清澈惡眼神,堅定的責任感,帶來一部讓人感動的電影。

在別人的孩子裡,12歲揹著書包去上學。而他卻為了生計,去送煤氣罐,賣汽水。他過得很苦,卻有著無比強大的生存能力。這一切,來自感同身受。

為什麼中國難拍這樣的電影,因為社會的不同,現在我們已經走出那樣的生活,溫飽已經不是問題。而再拍這部影片,會遭到吐槽,沒有人情味,票房受到很大影響。所以投資方和導演要考慮後果的。





薇薇小劇場


看了《何以為家》最大的感受就是:生而不養,養而不育,何以為家。“有的人一生都靠美好的童年治癒,有的人卻要用一生的美好來治癒童年”。就目前來說,國內會真是拍不出這樣的電影的。

一,國情不同,社會環境不同。國內應該已經很少有這種情況的了,對農村偏遠山區各種福利已經不允許有存在《何以為家》中小男孩的情況了,而且拍電影需要找題材,題材都沒有何以拍出感同身受的電影?《何以為家》是導演製片方花了五年時間去尋找題材記錄當地人的生活才拍出社會底層人的生活狀態的,而不是考眼前大把大把的錢然後叫製片人叫導演憑空臆想出來的,所以中國想拍出這樣的電影目前還是很難。

二,中國目前注重的都是商業片,中國的電影藝術都是賺錢藝術,圍繞賺錢而生。

像《何以為家》《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這些,反映的都是社會底層的生活狀態,幾乎所有人一開始都不看好以上三部影片的票房,然而事實出人意料,反而票房大賣。對於中國電影人來說,這樣反映社會底層的題材,用來拍電影實屬太冒險,得不償失,為什麼要花這麼大代價來拍一部還不曉得能不能收回成本的電影?反正現在商業片多賺錢,隨便拍一部都可以賺錢,為什麼去拍那些費力不討好的片子?對很多導演來說,電影不是藝術,電影是個賺錢的工具,沒有賺錢哪來的藝術?這個就是中國電影的現狀。

有不同看法的歡迎大家評論,分享你的不同看法。





陽陽Vivian聊電影


不是拍不出,而是不想拍!

明明花錢請幾個小鮮肉就能穩穩的賺到錢,何必冒著風險去拍這種電影。

什麼理想,什麼為了藝術,什麼社會責任,有我賺錢重要麼?!

反應現實的電影除了《我不是藥神》有幾個能賺到錢,通常的下場就是叫好不叫座。

到底是觀眾的口味影響了影片?還是影片改變了觀眾喜好?我覺得是二者相互影響的結果。

中國人窮怕了,所以賺錢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溫飽不僅僅思淫慾,溫飽了才能在藝術上有所追求,當一個人還在為了生活而奔波時,哪還有精力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所以拍電影人不敢冒險,失敗了可能就沒人投資了,看電影的人長時間處在奔波的狀態也傾向選擇輕鬆無腦的電影放鬆一下,哪有精力為別人感傷。

或許在未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不用為了買房結婚發愁,不用為了生活奔波,這時候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冒險去拍這種電影。才能做到我是為了藝術,順便賺點錢,而不是我是為了賺錢,藝術是個啥。


長大當哲學家


《何以為家》反映了一個社會現象,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如此以往,導致“生而不養”這種結局,孩子們童年悽慘而又無奈。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而我國目前的情況,這種情況很少很少,孩子們的童年大多是幸福的,很少有人去關注此類問題,自然也不會拍這種題材。

不過,每次國外某部電影大火,就會有人拿國產電影說事,不得不承認,國內是有很多爛片,但優秀的作品也有很多。外國不也有很多爛片嗎?強行比較來抨擊就沒意思了。



v談生活


中國拍不出來的電影類型多了去了!


帥逼康哥


江蘇省總工會wgqZX 拒絕告知離職證明該那個單位出具讓職工會員天天在網上我要申訴控告檢舉,我的家在哪裡?


用戶2741938979944


因為不確定能掙到錢


應天散人


因為中國政治干預太多


月影扶山


電影審查制度的原因吧,這類現實主義題材的片子很容易被斃掉,因為穩腚,六個核桃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