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t44是否借鉴了美国潘兴坦克的设计经验?对此你怎么看?

郭靖157112385


T-44算是苏系中型坦克中颜值最高的一个了,它的设计时间比美制M26潘兴早,因此就算是借鉴也是潘兴借鉴了T-44,而不是题主询问的那样!之所以两者都将发动机横置,是那个时代的普遍共识和需求,这只能算是一种巧合罢了。不过,T-44坦克对德国的豹式坦克借鉴较多,比如扭杆悬挂、驾驶舱顶部舱口、取消机电员和前置机枪(豹式后期型也取消了机枪)等等,德国在研发豹式坦克是借鉴了T-34,而苏联研发T-44时又反过来借鉴豹式,真是造化弄人呢!

苏军T-44坦克

美军M-26潘兴坦克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让M26潘兴和T-44都选择将发动机横置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战场需求不再允许设计师轻视驾驶员的生命,部队要求坦克为驾驶员和机电员预留出逃生舱口,而早期的坦克往往没有这样考虑,导致坦克被击中后驾驶员和机电员很难及时逃生。比如下图所示的德军的3号坦克,

3号坦克曾经是德军大闪电战的主力武器,但是这是一款应急性的坦克,它的30mm和50mm炮为威力有限,装甲水平也不是很给力,更要命的是车内5名成员只有3个逃生舱口,一旦中弹起火坐在底盘里的2名成员驾驶员和机电员几乎不能逃脱。德国人的兵员稀少,因此首先考虑到这个棘手的问题,在设计4号坦克时特意为这2名成员安装了顶部逃生舱口,不仅坦克中弹之后逃生成功率更高,平时成员上下车也更加方便了。

很多军迷可能都注意到了,四号坦克的炮塔看上去很靠后,尤其是大量加装侧裙板之后的4号H型坦克,看上去炮塔非常靠后,这样做是为了给前面的两名成员创造足够的空间,设置顶部进步的舱门。值得强调的是,4号坦克在1939年广受好评并不是因为它的性能有多好,而是它远比德军其它坦克型号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德军大量使用的1号、2号、3号和捷克的38t等坦克都没有充分考虑车内乘员逃生的问题。

(4号坦克5名成员同时出仓)

但是平白无故的就能把炮塔往后移动吗?当然不是的,德国设计时在开发四号坦克时,特意在悬挂系统上多加了一对负重轮。4号坦克一侧拥有8个负重轮,而3号坦克一侧仅有6个,这就导致车体长度大幅增加,有了足够的纵向空间为驾驶员和机电员设置舱口。

(三号坦克的6个负重轮)

(4号坦克的8各负重轮)

争取为驾驶员和机电员设置舱口的空间,不一定非要像德军这样在地盘上大幅改动,4号坦克只要把前装甲向前移动也能满足需要,4号后期型前装甲厚达80mm远超盟军坦克,而苏军的T-34和美军的谢尔曼等,本就使用了倾斜装甲,已经将前部可改装的空间用尽了,如下图所示':谢尔曼体在为前部2名成员安装顶部舱门时,不得不做出一个向前的凸起,减小了成员正前方倾斜装甲的倾角,防护能力有所降低。因此美国设计师在开发M26潘兴坦克时,考虑将炮塔后置为前部成员预留安装顶部舱门的空间。

(谢尔曼坦克前装甲凸起)

而苏联人的T-34在设计之时还没跳出轻型坦克的思想束缚,它35吨左右的重量,要求车体不可能进一步加长,再加上前置炮塔的影响,导致T-34车体上根本找不到为前部2名成员设置顶部舱门的空间,设计师仅仅为驾驶员设置了向前的舱门,而且是在主装甲板上开洞,当德军的75mm长身管火炮出现后,这个舱门变得十分危险,很容易被豹式坦克的75mm炮击穿。这就给T-44坦克设计师提了个醒,有必要像德军坦克那样将炮塔向后移动,为前部成员预留出顶部舱门。就这样,美国和苏联的设计师不约而同的开始找办法,让坦克炮塔后置。

但是,炮塔后置会导致车体尺寸和重量攀升,这是一贯强调机动能力的西方和苏联不能接受的,因此将发动机横置减小动力舱的纵向长度,成了美苏两国设计师共同的选择。

上图是T-44坦克的结构图,可见它的发动机是横置的,V型活塞缸清晰可见,这种设计为炮塔后置提供了大量空间,进一步满足了前部成员顶部舱门的安装需要,而且也没有改变前装甲的倾斜角度。一言以蔽之,M26潘兴和T-44的发动机布置方案之所以相似,并不是因为谁借鉴了谁,而是共同的战场需求导致的。


兵器世界


T-44和潘兴没什么关系,如果非要说谁借鉴谁的话,是潘兴借鉴了黑豹和T-34。不过这种说法很牵强,因为到二战末期,各国的坦克(除了约翰牛)都开始走向”殊途同归“——倾斜装甲、大口径长身管加农炮、大功率发动机等等,已经很难说清楚谁借鉴谁了。

M26一开始是以重型坦克的名义研制的,目的是为了对抗德军的”虎“和”黑豹“以消除当时盟军内部的”虎式恐惧症“,所以M26在45年初服役时,当时的美军给潘兴取的诨名叫”驯虎者“。但是,从上图红圈处的那挺前机枪以及未做任何流线型处理的”马桶炮塔“和五人车组就可以看出,M26从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上还处在二战时期,比T-44低了整整一个技术等级!问题问的是T-44,所以文章的主角就是T-44。

先说一下T-44的由来:

最初的T-44是针对德军的“黑豹”开发的;在俄罗斯莫斯科中央军事博物馆珍藏者一份1943年7月8日在库尔斯克前线的苏军电报(苏军第一次遭遇”黑豹“坦克):“敌人装备了新型坦克,对我军的T-34构成巨大威胁!它有厚重的装甲,重量可能在40至50吨左右,很可能安装88毫米高速炮,我军在2000米以外就遭到损失............”从电文中就可以看出苏军对“黑豹”的紧张与恐惧!所以从43年7月到45年,“打黑豹”一直是苏军坦克研制的方向;围绕着”打黑豹“苏联发展了两型坦克,一个是IS-2/IS-2M重型坦克,另一型就是T-44中型坦克!T-44的研制历程如下:

T-34/85的出现使得苏军从火力上勉强取得了对抗”黑豹“的能力,但是T-34/85的装甲防护,尤其是正面装甲防护和”黑豹“相比差得太远(黑豹正面装甲厚度80毫米/45度倾角、t-34/85正面装甲厚度45毫米/45度倾角)但是T-34的底盘是纵置发动机(如下图)从图片可以看出,T-34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红圈处)几乎占了车体的一半左右,逼得战斗室(炮塔)和驾驶舱只能靠前,
而炮塔是整辆坦克中最重的部件,造成T-34第一、第二负重轮的悬挂负担过大,根本就没有加厚前装甲的冗余(苏联人试过把T-34/85的正面装甲加厚到60毫米,结果......坦克开出不到30公里第一对负重轮的悬挂就断裂了);至此,T-34的底盘潜力已经全部挖尽,要想突破就必须研制新的底盘!于是44年新的底盘开始研制,这就是革命性的T-44底盘T-44的底盘主要有以下几个突破:

1、发动机横置T-44的发动机(红圈处)是横置在坦克底盘内的,这样就有效的缩短的坦克动力系统的长度,使坦克的战斗室(炮塔)可以接近坦克车体的中部,减轻了第一、二对负重轮的负担,让正面装甲增加到90毫米成为可能。

2、扭杆式悬挂系统扭杆式悬挂,和T-34的克里斯蒂悬挂相比负载更高、体积更小;有效的扩大了坦克的车内空间。

3、取消了机电员,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二战时期的坦克大都会配置一个机电员或副驾驶,用于操纵前机枪和辅助驾驶员驾驶坦克以及维护坦克的电气设备;但是前机枪会削弱坦克的正面装甲防护,而机电员本身也会占用坦克内部的空间(狂怒的那个活下来的小兵就是机电员)。取消机电员,并将机电员所在的空间改成油箱和炮弹的存储位置,这一做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所有坦克的设计当中。正是T-44这个革命性的底盘设计,才有了后来的T-54/55和T-62的出现!所以可以看出,T-44的技术优势就在于它那个革命性的底盘设计(炮塔照搬了T-34/85的炮塔),其底盘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已经超越M26一个次元了(直到M48出现M系才勉强追上了S系);所以T-44完全没有任何理由去借鉴M26。


TDtank126


是的,T-44中型坦克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6年,停产原因是装有I-10型100mm火炮的T-54新型中型坦克研制成功并开始批量生产。T-44中型坦克共生产了965辆,且其中大部分于1961年被改装为T-54/ 55中型坦克。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部分T-44中型坦克仍被苏联军校用作教学和训练坦克使用。T-44中型坦克在研制成功之初,还算性能不错的战车,其重量要比德国“黑豹”坦克(45t)轻得多,外形也小得多,研制周期也是同类坦克中最短的。但它也有致命的弱点和不足,如坦克炮口径太小、射速太低、火控系统简单、无火炮稳定装置(美国和英国的许多坦克在二战期间就安装了火炮稳定装置)、不能在行进间射击等。在使用中还发现它的可靠性太差,所以, T-44中型坦克最终被T-54取代自在情理之中。但是,它为以后T-54中型坦克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T-44中型坦克的射速较低,仅为4发/min~5发/min,且只能进行停止间精确射击或短停射击。同西方坦克相比, T-44中型坦克的火控系统比较落后,仅配有简易的观瞄设备。作战时,一般先由车长观察并给炮长指示目标,尔后由炮长测距.瞄准并进行射击。火炮无稳定器高低瞄准由炮长手摇高低机实现,方向瞄准由车长电动及炮长电动或手动操纵实现。

1944年9月15日,近卫第6、第33、第63坦克旅开始换装T-44中型坦克,这些部队从生产线上直接接收新坦克,并立即开始训练。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苏德战争结束,遗憾的是T-44没能赶上参加最后的战斗。不过,该坦克在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中逞过威风


总说装甲


首先从外形上潘兴坦克和T44有着惊人的相似度,从数据上看,潘兴坦克于1945年开始定型生产,而T44于1944年7月开始生产,潘兴的设计是基于应对德军的虎式坦克,因此潘兴坦克在设计之初是作为重型坦克来研发的。T44基于应对德国戴姆勒奔驰VK3002坦克。在设计时作为中型坦克设计,更可以看成T34的改进型。在技术上,T44借鉴了一些德国黑豹坦克的技术。

在外形上的惊人相似只是源于潘兴坦克的炮管太长了,所以一改m系坦克的馒头炮塔,使炮塔尾部向后突出,从侧面看跟T44很像,但不是借鉴T44


武装军士


你哪看出来的借鉴?


刘石磊


兄弟,你让一个汽车爱好者回答军事爱好者的问题,属于砸场子啊😂……但我知道拉达(本土叫日古力)源于意大利菲亚特!


CarTalking


借鸡生蛋,省心省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