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衛所制是如何劃分級別和稱謂的?為何到明朝中後期走向崩潰?


明代衛所制是如何劃分級別和稱謂的?為何到明朝中後期走向崩潰?


明代衛所制,是有明一代最重要的軍事制度。

據劉伯溫奏立的”軍衛法”,它分衛和所,一衛,兵5600人,領五個千戶所;一個千戶所,兵1120人;一個百戶所,兵120人,百戶所下有2總旗,10小旗。

洪武時期,全國兵力達180萬之巨,成祖時期,兵力峰值為280萬,衛所制度,造就了槍戟蔽天的大國雄師。依”軍衛法”,衛之將官為衛指揮使,若於要害郡城,一城數衛,非關鍵郡城,數城一衛。

省級軍事長官為都指揮使(正2品),比衛指揮使要大(正3品),然後下面是正、付千戶(正、從5品),百戶(正6品),總旗,小旗。

明之軍戶為世襲制。只體現在中下級軍官子孫承繼之中,而衛指揮使以上的軍職,是不允許世襲的。

由朝庭從武將或武舉中選任承當。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是承襲其父登州衛指揮僉事一職,指揮僉事(正4品)和指揮同知(從3品)及衛鎮撫(從5品),都是衛指揮使的屬官。

全國的衛所,除了天子的親軍,包括錦衣衛、金吾衛等,即上12衛不屬五軍都督府節制外,其餘衛所均由五軍都督府劃片統御節制,這是領兵權。

同時都指揮使司,又是衛所所在地的軍事主管衙門,握有練兵權。而兵部,則可以依據征戰程序調動兵力、選任總兵、將軍。這叫調兵遣將權。

明代衛所制是如何劃分級別和稱謂的?為何到明朝中後期走向崩潰?


二千多年來,最雄霸天下的皇帝,非秦始皇莫屬;最會設計制度的皇帝,朱元璋算是第一。這位天才的制度設計師,設計起國制、軍制、政制來,簡直是大師級的鬼才。

僅就設計軍制來說,身為仕官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依據趨利避害的感覺,來個“杯酒釋兵權”,給諸位將軍削軍權、送富貴。此乃皇帝懼怕藩鎮做大的本能反應。

而出身於乞兒、和尚的朱元璋,卻能將各種令人頭大的軍政制度,吃深摸透並融會貫通,竟將大至國制、政制,中至官制,小至軍制,設計成令人驚歎的左右鉗制、上下犄合的榫卯政冶結構。這該需要多少政治直覺和制度靈感,才能將這座泱泱大國的參天大廈,設計成巧奪天工、雕樑畫棟的亭臺樓閣!

比如在國政方面,取消了宰相,勢必會留下權力的真空。太祖遂引進宦官和內閣配重互衡,壓住政制的底盤。在提升六部骨架的高度後,為制約其坐大,導致政制的失衡,明面以言官糾參,削百官虯枝,輔以錦衣衛之無影神偵,做壓艙水四處流動填塞空隙,令大明的政制穩若磐石。

又如在軍制方面,衛所之上,外統之都指揮使司,內統之五軍都督府,再加上個兵部。領兵權、練兵權、調兵權。在和平時,是三不相干;臨戰時,卻三劍合壁、金光閃閃、東征西伐。

領兵的不許練兵,練兵的不許調兵,調兵的不許領兵,首尾相銜、環環相扣。

明代衛所制是如何劃分級別和稱謂的?為何到明朝中後期走向崩潰?


再說選任將官,受兵部指派授符,方可接兵,戰畢,將官歸朝交符,軍兵回衛所耕練。真真是兵無常帥、帥無常兵。且還不影響明初的大明軍隊的戰鬥力。

這還不算。依照政制,明朝重文抑武。武將出兵征戰,皆以文臣參贊。參著、贊著,就贊到總兵、將軍的頭上,既是頤氣指使,又是指手畫腳。不僅地方上的巡撫、總督是文臣,壓著都指揮使一頭;一旦打起仗來,將軍、總兵之上,往往來個不懂軍事的尚書、御史、宦官去提督軍務,結果武將的地位愈加江河日下、一洩千里。

令人髮指的是,所有的將軍、總兵到兵部領敕,必須長跪不起,方符禮制。這大明的將軍當得,也實在是太窩囊了,該向太祖索賠精神損失費才是。

衛所制起承於隋唐的府兵制,具意於元末戶部尚書張昶所提。初創於太祖、成祖時期,毀於病入膏肓的明晚期,後被募兵制所取代。

此時,明末衛所制僅徒具其形,而無法實施生效。衛所取府兵制之寓兵於農、農兵兼具、供養自給、軍籍世襲的精華,是太祖成軍不擾民生的恤民戰略思想的體現。歷史上,大部份的開國君王都是較為明智的,也是深為體恤民力的。

當然,以太祖、成祖之神智勇武,別說衛所制度,就是國制、政制也玩得得心應手、不亦悅乎。但到了正統、嘉靖年間,衛所制度便敗象紛呈、無以為繼了。

首先,後世帝君既無縱橫捭闔之計,又是沉溺玩樂、私癖之君。或有政才無軍才,或勇略有餘而籌劃不足,或冰心玉壺、或狐疑雄猜。反正,太祖是設計有道,後君卻駕馭無計(除成祖朱棣外)。

明代衛所制是如何劃分級別和稱謂的?為何到明朝中後期走向崩潰?


再則,軍戶的逃亡,使衛所制度趨於實質性崩潰。

本來,一戶正丁從軍,該戶全免徭役。餘丁是伺候正丁而隨軍的,餘丁家亦可免一人徭役。正丁,由國家提供軍田耕種、自我供養。本來制度挺好,既給軍田耕種,又免家人徭役,還不另外增加全國農民的賦稅。

但是,後君因種種原因,而疏於得力監管,致腐敗叢生、貪汙盛行,或將軍士當做將領私役、或將逃兵空額勾吃軍餉、或戌邊到期循私不予輪換。

凡之種種,軍兵們不是被支使死,就是被失正而氣走,寧願一世隱姓埋名、東躲西藏、入道受戒也絕少重回衛所。這種對衛所制度的實質性損害,慢慢地讓衛所制度,走上窮途末路、奈何黃泉。

所以,天才的制度,需要天才的維護。否則,一定會被宵小們處心積慮所蠶食和利用。從某種角度上說,缺少了完美的維護,天下便沒有什麼好的制度。天才的構思,也只有天才有能力去實現。

明代衛所制是如何劃分級別和稱謂的?為何到明朝中後期走向崩潰?

明代衛所制是如何劃分級別和稱謂的?為何到明朝中後期走向崩潰?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