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腫瘤醫生也是腫瘤患者:倒著生長加重生命“厚度”

他是肿瘤医生也是肿瘤患者:倒着生长加重生命“厚度”

幾乎每週二,王磊都會走進診室,給病人看病。

健康觀

坦白說,我幾十年來,還是太關注事業。在發現胰腺癌之前的一年,我身體的免疫力已經很差了,我一直以為是自己勞累過度,於是每天都運動一兩個小時,希望通過運動來提高免疫能力。

我的自信也是來源自己的身體,我在家族裡其實是身體最好的人,幾十年不吃藥不打針,就是太過自信。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更多地關注自己的身體。

上週二早上9:30,王磊走入診室,一旁的座椅上,10位疑難病患者,正等待他的到來。

此時的王磊,擁有“雙面”角色——腫瘤醫生和腫瘤患者。

2018年3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結直腸肛門外科三區主任王磊,被確診為“癌中之王”胰腺癌晚期。在此之前,他已在消化道腫瘤領域,深耕了20多年。

病中一年多,他在兩個角色中,不斷切換。在與腫瘤鬥爭的同時,他依舊出門診、做科研。無法延長生命長度,王磊希望用厚度來彌補。

“我已經知道自己的生命期限了,我就倒著生長,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讓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

王磊的兩個小時門診

“不要緊張,你慢慢說。”陳怡(化名)帶著母親一走進診室,就哭了,王磊輕聲安慰。詳細問診後,王磊一一給出治療方案,細緻到藥物的原理、如何服用,睡眠和飲食如何安排,接下來治療的流程、時間。

“檢查好痛哦”,“那我輕輕的”,王磊聲音不大,稍顯虛弱,但他會照顧每個人的情緒,診斷建議事無鉅細。

82歲的直腸癌老人想保住肛門,王磊幫他分析利弊,給他三步走的建議。為了讓老人明白,他重複解釋了好幾遍。有患者問診後心安下來,想回中醫院住院,王磊仔細寫下幾種藥物名稱,囑咐他們讓醫院如此配藥。也有患者對手術有所疑慮,王磊告訴她手術只需1小時,“當天可以活動吃東西,對排便影響也不大,以我的經驗,80%不需要做後續的化療。”“還是你看得比較細心”,患者稱。

他是肿瘤医生也是肿瘤患者:倒着生长加重生命“厚度”

看診時,王磊細細解釋並回答提問。

2019年5月7日,從早上9:30一直忙到快12點,逾兩個小時,每個患者的問診,均超過10分鐘。其間,王磊沒有休息。

“王教授,希望你身體一定要健康啊。”孔女士剛進診室,就給王磊送上祝福。

事實上,絕大部分患者還不知道,眼前這位和善的醫生,早在1年多前,就被確診了胰腺癌晚期。

出診前兩天,王磊因為做了細胞免疫治療,疲憊不堪,躺在床上不能下地。妻子本想取消門診,但被王磊制止。門診號已經放出,臨時取消,“這對患者不公平”。為了順利出診,凌晨兩點,護士為王磊注射了一支杜冷丁,勉強止住疼痛。進入診室前,妻子特意為他化了妝,以掩飾王磊的病容。

這場問診,他做得艱辛,也做得欣然。

“生命就是這麼神奇,前一天可能已經筋疲力盡,第二天恢復工作,精神又變好了。”

出人意料的“癌中之王”

2017年下半年,王磊常感腰痛,感冒不愈。但幾十年幾乎沒有吃藥打針的他,日程被排得滿滿的,以為只是勞累過度,並沒有太在意。

半年後,2018年3月中旬,員工體檢,王磊腫瘤標誌物CEA異常升高,讓這位長期從事消化道腫瘤研究的專家,有了不好的預感。

一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檢查結果顯示:胰腺癌晚期,且轉移到了肝部。此時,他才49歲。陪他檢查的老朋友也不知如何安慰,只能迅速打電話向醫院領導彙報。

因為隱藏深、死亡率高,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如果不治療,生命一兩個月可能就會結束,即使積極採取治療,可能也只能撐個兩三年。”在腫瘤領域浸淫多年,王磊自然清楚。

當天回到家裡,王磊躺在床上,握著妻子的手,望著天花板,他覺得不可思議,“我在家族裡身體是最好的,不相信我這麼好的身體會病倒,但就是發生了。”

接下來的一週,頗為煎熬。人生追求、對生死的理解,都在王磊腦海裡盤旋糾纏,需要重新找到定位。起初,他也想過放棄治療,但王磊很快調整好了自己。

他是肿瘤医生也是肿瘤患者:倒着生长加重生命“厚度”

學生們在聽王磊“講課”。

不久,學生在群裡,收到了他發的消息,“老師告訴我們他得了胰腺癌,但是他不把它當成腫瘤,而是當成要去戰勝的對手,積極面對。”王磊的學生、中山六院病理科副主任範新娟清晰記得當時的細節。

2018年4月的第一天,王磊躺在自己最熟悉的無影燈下,接受了10多個小時的手術,上腹腔空了近半。他也主動參與了手術方案的設計,他希望搏一下,把腫瘤切得更乾淨。“做手術的時候,我完全做好了心理準備,如果第二天醒不過來,我也可以接受。”

搬上輸液架的課題組會

術後,他如期醒來。

沒多久,他就重啟了自己的工作,重新投入到醫生、科研人員的角色。

2018年6月5日,手術後兩個月,第54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王磊站上這個被稱為腫瘤界“奧斯卡”的講臺,在國際近萬腫瘤專家的注視下,作消化道腫瘤領域唯一的中國口頭報告。他著西裝,打領帶,身材挺拔,全程英文陳述,但剃著光頭。

這時的他,歷經化療,脫髮嚴重。為了能在ASCO上順利發言,他在酒店的床上躺了10多個小時,妻子全程陪同。

他是肿瘤医生也是肿瘤患者:倒着生长加重生命“厚度”

手術後兩個月,王磊在第54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發言。

2018年7月他重新回到診室,雖然醫院限定他每次出診1小時,但他經常從上午9點看到11點多。最開始,幾乎每週二上午他會放出15個專家號。近兩個月,因為身體日漸虛弱,號源才改為10個。

博士生何炎炯常跟隨王磊出門診。他記得,除了有一次王磊特別不舒服,中途停止坐診外,日常他都會看診到結束,細緻回答每個患者的問題。

每週三下午,他堅持參加團隊的課題組會,分享最新的文獻和指南,對研究進行指導。

2019年5月8日,又是一次課題組會,王磊直接將輸液架搬到了會議室,邊輸液,邊聽團隊成員的彙報,“我的團隊越來越龐大,不能因為我的健康,讓整個團隊都迷失了方向。”生命或被疾病縮短,他將科研提速,對自己的團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甚至,只要身體允許,他依然會上關鍵的手術,最多的時候,一天做了兩臺。病後9個月,他還牽頭制定了中國首部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

很多人勸王磊,應該多休息,儘量保存體力。“我操勞慣了,要我躺在床上等著嗎?投身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忘記自己是個病人了。”妻子也坦言,“一直高節奏運轉的人,閒下來對他也是一種折磨。”

樂觀抵抗“不講規則”的腫瘤

但與“不講規則”的腫瘤的抗爭,仍是王磊最艱難的日常。晚期胰腺癌在國際上並沒有標準的治療方案。確診後,王磊已生存一年多,超過大多數同類型患者。癌細胞被打壓,又捲土重來,這些場景在王磊體內重複上演。

患癌後,他總結了治療的5個要點。其中之一,則是要有戰勝腫瘤的信心,遇到挫折、痛苦、局部戰役失敗時,也不要放棄。

為此,在與癌症作戰的這一年多時間裡,王磊嘗試了各類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等。王磊的妻子和治療團隊在國內外搜尋治療方案,有的方法,全球可能只有一兩個成功案例,治療團隊也會想辦法找來嘗試,摸索藥物的劑量,“只要有1%的希望,我就盡100%的努力。”

而他所經歷的痛苦,也非常人能體會。手術後的王磊,由於消化系統受損,無法正常飲食。妻子說,某天他吃了個水蒸蛋,飯後沒多久就都吐了出來,現在90%的營養要靠注射營養液獲得。身體也日漸消瘦下去。

他是肿瘤医生也是肿瘤患者:倒着生长加重生命“厚度”

5月的廣州天氣熱了起來,王磊看診時,仍穿著棉服。

一年多來,王磊只能斜坡臥位,不能平躺。前段時間疼痛時,同一個姿勢不能維持兩分鐘,整晚徹夜難眠,有時呼吸困難。心情差、悲觀,時常會伴隨腫瘤病人,但妻子常在精神上給王磊鼓勵。“這一年遭受的痛苦,是我這40多年來不曾有的。但再痛苦我感覺都能過去,埋怨和放棄是於事無補的。”

如果一直一帆風順,王磊說,可能他會繼續為醫院服務,在事業上走得更遠,“但我的人生會非常單調”。突然出現的腫瘤,讓王磊40年來急促的步伐稍微慢了下來。他開始有時間來考慮家庭、親情、痛苦和逆境。這一年來,妻子一直陪在王磊身邊。“這一年我們待在一起的時間,可能比過去25年還要多。”

“我已經知道自己的生命期限了,我就倒著生長,把每一天都當做最後一天,讓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王磊說。

他是肿瘤医生也是肿瘤患者:倒着生长加重生命“厚度”

病後一年

2018年3月,王磊被確診為“癌中之王”晚期胰腺癌。

2018年4月,王磊接受了10多個小時的手術,並主動參與了手術方案的設計。

2018年6月5日,手術後兩個月,王磊站上被稱為腫瘤界“奧斯卡”的第54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講臺,作報告。

2018年12月,王磊牽頭制定了國內首部“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版)”。

2019年5月7日,王磊走入診室,給病人看診。

2019年5月8日,又是一次課題組會,王磊直接將輸液架搬到了會議室,邊輸液,邊聽團隊成員彙報。

南都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