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的時候朱元璋的兒子都在做什麼?

拍拍手的sunflower


朱元璋晚年,開國功臣殺的殺,死的死,已是所剩無幾,北方軍事均以諸王主之,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代王朱桂、肅王朱楧等北方強藩手握明朝北方三分之二的兵力,他們擁兵自重,對明中央政府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此時因朱元璋還在位,諸王都不敢有過分的舉動,可是隨著朱元璋的駕崩,朱允炆的登基,因諸王本就對朱元璋立自己的侄子為帝十分不滿,再加上朱允炆自登基初就對諸王虎視眈眈,意圖削弱他們的實力,所以明朝的中央政府開始直面諸王對於朝廷的威脅。

朱允炆未登基前,就對諸王所擁有的實力忌憚不已。《明史.列傳第二十九》載:“惠帝為皇太孫時,嘗坐東角門謂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對曰:“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太孫是其言”。當年朱允炆在跟隨黃子澄學習的時候,他就問黃子澄“諸叔藩王皆擁重兵,如有變端,該如何?”,黃子澄答道“諸藩王僅只有護兵,最終只能自守,一旦他們敢動,朝廷完全可以以六師監之,到那時誰能抵擋?漢時,七國不可謂不強,可最後不還是被朝廷給滅了嗎?大小強弱之勢不同,而順逆之理更相異啊”。



如此,在黃子澄、齊泰等人日日夜夜的“薰陶”下,朱允炆未登基前,就早已想好該如何解決地方藩王對於朝廷的威脅,那就是“削藩”。如此,1399年,朱允炆登基後,就立即開始了“削藩”的進程,因燕王朱棣勢大,所以朱允炆先從與燕王較為親近的較弱小的藩王下手,周、代、岷、湘、齊諸王先後被以各種罪名奪爵,湘王自焚,其餘皆廢為庶人。

在剪除了燕王的潛在盟友後,朱允炆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掌北平民政,謝貴、張信為掌北平都指揮使,掌北平軍事,另令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同時調檢燕府護衛軍士,以此加強對燕王的掌控。



同年六月,朱允炆自認已是完全的掌控住朱棣,自認為已是萬無一失,所以他開始對朱棣動手了,他先是命齊泰將燕王使臣鄧庸下獄審訊,在得到朱棣謀反的罪狀後,就開始發兵逮捕燕府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朱棣。可是在張信這裡,朱允炆要對朱棣動手的事情被洩露,因張信是朱棣的舊部,所以張信在得知朝廷的意圖後,就迅速的告知朱棣。

朱棣在得知消息後,七月就用計擒殺張昺、謝貴,然後又迅速命燕府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遂據北平。之後在佔據北平不久,燕王朱棣就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也就是正式起兵謀反。



而在朱棣昭告天下,自己要造反的時候,朱元璋其餘的子嗣也是反應不一,或跟隨造反,或保持中立,或支持朱允炆,終之是分為數派,相互不對付。

剛才也說了朱棣起兵造反,是在1399年七月,而在這個時候依舊擁有藩王身份的就只剩下楚王朱楨、蜀王朱椿、 肅王朱楧、慶王朱栴、韓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棟、伊王朱㰘、寧王朱權、遼王朱植、谷王朱橞等13王。

一、保持中立,兩不相幫。

這類藩王有楚王朱楨、蜀王朱椿、 肅王朱楧、慶王朱栴等4位藩王。這幾位藩王保持中立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年齡的問題,朱棣造反時,他們大多才二十幾歲,這樣的年齡大多都不喜歡參加政治鬥爭,哥哥同侄子打架,他們沒必要參和。

楚王朱楨。朱元璋第六子,出生時恰逢平定武昌的捷報到來,朱元璋曰:“子長,以楚封之”,如此6歲時被封楚王,藩地武昌。1399年七月朱棣造反時,他按兵不動,擁兵自重,隔岸觀火。



蜀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7歲受封蜀王,19歲就藩成都。朱棣造反時,他28歲,史載:“博綜典籍,容止都雅”,他生性儒雅,喜歡做學問,而不喜政治,再加上成都與江南相距較遠,當朱棣與朱允炆爭鬥的時候,他秉持著兩不相幫的原則,閉關自守,同時替明朝守衛著西南的門戶,避免少數民族出現異動。

肅王朱楧。朱元璋第十四子,2歲受封漢王,14歲改封肅王,17歲就藩甘州,23歲遷藩蘭州。朱棣造反時,他也才23歲,再加上他的封地蘭州離江南更遠,完全沒必要參和爭鬥,躲在封地靜觀其變顯然是最好的。



慶王朱栴。朱元璋第十六子,13歲封慶王,15歲就藩寧夏。朱棣造反時,他21歲,朱栴這人生性不喜歡爭鬥,所以叔侄相爭時,他只是老老實實的鎮守寧夏,兩耳不聞窗外事。

二、沒有藩地,誰也支持不了。

這類藩王主要有韓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棟、伊王朱㰘等6位藩王。這幾位藩王雖都被封為王,但都因年齡的問題,未能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南京,所以根本不能發表意見。

韓王朱松。朱元璋第二十子,11歲受封韓王,他本來是有藩地的,就是在遼東開原,但因為各種原因始終未能就藩,而是一直留在南京。

沈王朱模。朱元璋第二十一子,11歲受封沈王,直到永樂六年才有藩地,就藩於潞州。

安王朱楹。朱元璋第二十二子,9歲受封安王,直到永樂六年才有藩地,就藩於平涼。

唐王朱桱。朱元璋第二十三子,5歲受封安王,直到永樂六年才有藩地,就藩於南陽。

郢王朱棟。朱元璋第二十四子,3歲受封郢王,直到永樂六年才有藩地,就藩於安陸。

伊王朱㰘。朱元璋第二十五子,3歲受封伊王,直到永樂六年才有藩地,就藩於河南。



三、明確站在朱允炆這邊。

這類藩王有遼王朱植、谷王朱橞等2位。他們2位都曾明確表示過支持朱允炆,並聽從朱允炆的命令。

遼王朱植。朱元璋第十五子,1歲封衛王,15歲封遼王,就藩廣寧州。1399年朱棣造反時,朱允炆擔心離朱棣不遠且擁重兵的遼王朱植會支持朱棣,於是召朱植到南京,朱植接到詔令後,無條件服從建文帝的命令,後朱允炆見朱植如此識相,並未剝奪他的藩王位,同時將其封地被改為荊州。



谷王朱橞。朱元璋第十九子,12歲受封谷王,就藩宣府。1399年,朱棣造反後,在兵鋒直指南京時,朱橞聽從朱允炆的命令,帶兵三千赴京師護衛金川門。當然,不久因朱允炆大勢已去,他就開門南城,迎王納降。

四、明確站在朱棣這邊。

這類藩王只有寧王朱權一個。不過朱權最初是堅定的站在朱允炆這邊的,但是不久因朱棣使用陰謀詭計佔了他的寧國,且又被朱棣俘虜,後在朱棣“平分天下”的許諾後,就開始堅定的站在了朱棣這邊。

寧王朱權。朱元璋第十七子,十三歲受封寧王,15歲就藩寧國。朱棣造反時,初朱權並沒有與朱允炆過不去的心思,他一直對朝廷很恭順。但是後來因被朱棣炸稱有意投降朝廷,希望他代他向朝廷請罪的陰謀給奪走寧國,自己還被俘虜,再加上被俘後朱棣對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於是朱權就開始堅定的站在朱棣的這邊。



總得說,1399年朱棣造反後,13位還擁有藩王身份的朱元璋子嗣大多都是秉持著兩不相幫的態度,他們都不願意參與到這場叔侄的爭鬥中,只是有封地的就老老實實的待在封地裡,沒有封地的就老老實實待在京城。而唯一追隨朱棣的寧王主權還是被脅迫著造反的,其餘兩位支持朱允炆的也就只是遵從朱允炆的命令,但也未派大軍與朱棣面對面的戰鬥,谷王朱橞雖派3000兵馬協助朱允炆守城,但沒過多久就投降了,算不算與朱棣作戰。


澳古說歷史


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朱棣造反時,有八個兄弟不在了。這八個兄弟分別是:大哥太子朱標、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晉王朱棡、八弟潭王朱梓、九弟趙王朱杞、十弟魯王朱檀、十二弟湘王朱柏和老么朱楠。(趙王朱杞和朱楠都是幼年夭折)



除掉去世的八個人和朱棣本人外,剩下的十七位藩王對靖難之役的政治立場,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被廢黜,暗中支持朱棣(4人)。

這一類有五弟周王朱橚、七弟齊王朱榑、十三弟代王朱桂、十八弟岷王朱楩。

建文帝繼位後實行削藩,三個顧命大臣之一的齊泰建議他先削老四燕王朱棣,理由是秦王和晉王都病死了,朱棣是事實上的藩王老大,應該擒賊先擒王。

然而,齊泰的建議卻遭到了另外兩個顧命大臣黃子澄和方孝儒的反對。這兩個二貨給出的理由是不能打草驚蛇,應該先拿實力較弱的藩王開刀。於是老五,朱棣的同母的親弟弟周王朱橚就當了倒黴蛋,替朱棣擋了槍。

周王被削爵後,齊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也一併被削。其中湘王朱柏很有骨氣,自焚身亡,其餘的四位藩王全部被建文帝流放。

朱棣起兵後,一路南下,朱允炆害怕朱棣來個千里突襲,救出被流放的兄弟們,便在靖難之役開始後,把這些已廢黜的藩王又抓回了南京等地,分別軟禁。一直到朱棣靖難成功後,這哥幾位才又重新恢復了王爵。

所以,周王、齊王、代王、岷王應該支持朱棣的。畢竟朱棣不成事,他們一輩子都沒出頭之日。不過他們都以戴罪之身軟禁,只能在內心裡暗自給朱棣加油了。

第二類——被迫支持朱棣。(1人)

這個人就是寧王朱權。

朱棣靖難時,建文帝下詔給寧王、谷王還有遼王,也就是離朱棣最近的三個藩王,令他們三人到南京勤王。遼王和谷王都去了,只有寧王沒有去,公開抗旨了。

他想坐觀其成,讓朱棣和建文帝打的兩敗俱傷了,他再出來下山摘桃子。

建文帝聞之大怒,口諭要“坐削三護衛”,懲戒寧王。也就是要懲罰寧王抗旨之罪。然而寧王仍然不為所動。他就是吃準了朱棣這塊肥肉。按他的想法,抓住了朱棣,建文帝也不會跟他計較太多。

朱棣見寧王不是善茬子,就先下手為強,跑去大寧把寧王的兵權奪了。

寧王前腳抗旨不尊,後腳被朱棣架空,兩頭都沒撈到好,失去了利用價值。最後只有被迫支持朱棣(支持朱棣才有活路),公開支持朱棣靖難。


第三類——公開支持建文帝。(2人)

公開支持建文帝的藩王有兩個,遼王朱植和谷王朱橞。

遼王朱植原本駐守廣寧,朱棣造反後攻佔了山海關,切斷了遼東和關內的連接。建文帝擔心朱植會支持朱棣,就召朱植到南京。朱植沒有支持朱棣,而是服從朝廷的命令,從海路去到了南京,封地也被建文帝改在了湖廣的荊州。

此後,朱植沒摻和靖難之役。

朱棣奪得帝位後,埋怨朱植在靖難之變時不支持自己,所以非常不喜歡他。永樂十年削其護衛,只留軍校廚役三百人供他差使。等於是把他冷藏了。

不過朱棣也沒廢他的爵位。遼王一脈後來傳承了九代,至隆慶二年因得罪了張居正,才被廢藩除國。

谷王朱橞是個奇葩,典型的騎牆派。他的封地在現在河北張家口的宣化和懷來,離朱棣的封地最近。朱棣造反後,朱橞明確表示了反對朱棣。命人將宣化城門堵死,防備朱棣偷襲。而他自己則帶三千人馬以勤王救駕的名義逃到了南京投奔建文帝。

四年後,眼見建文帝大勢已去,谷王朱橞和紈絝子弟李景隆一起開門迎降,又成了擁立朱棣登基的功臣。又過了十五年,這廝被自己的同母哥哥蜀王告發謀反,被朱棣削爵為民,終生囚禁。谷王爵位也被廢除。

這裡順帶說一句,從建文帝先後廢周王、齊王等藩王來看,朱棣其實是給遼王、谷王這些小弟弟們擋了槍。因為看地圖上的分封區域就可以看出,朱棣被扳倒後,下一個要廢的肯定是寧王、谷王、遼王。(晉王和魯王因為傳到了第二代,所以不會先動他們)



第四類——中立派,選擇坐觀兄侄血拼,誰都不支持。(10人)

這一類有十個人,分別是六弟楚王朱楨、十一弟蜀王朱椿、 十四弟肅王朱楧、十六弟慶王朱栴、二十弟韓王朱松、二十一弟沈王朱模、二十二安王朱楹、二三弟唐王朱桱、二十四弟郢王朱棟以及二十五弟伊王朱㰘。

楚王朱楨典型的醬油男,他坐鎮武昌,手握重兵,既不支持朱棣,也不支持建文帝。朱棣繼位後,任命他為宗人府宗正一職,名義上成為朱家的大族長。從這個任命來看,朱棣還是比較信任他的。

蜀王朱椿在歷史上是一個性孝友慈祥,博綜典籍,容止都雅的人。朱允炆削藩時抓不到他的把柄,沒有為難他。靖難之役時,朱椿替朝廷守衛西南大門,注重與少數民族搞好關係,維護了明朝的領土完整。(這才是一個藩王應該有的樣子)

後來,朱棣認可了朱椿的成績,對他也是非常的禮遇。尤其是朱椿告發谷王朱橞後,朱棣對他更信任了。

肅王朱楧年紀很小,他雖然是太祖之子,但只比建文帝大一歲。靖難之役時,朱楧沒什麼主見,選擇作壁上觀,誰都不支持,貓在藩國打醬油。

慶王朱栴年紀更小,他比朱允炆還小一歲多。朱棣靖難時,他在封地寧夏打醬油。(基本上邊遠山區的藩王都在打醬油)

順帶一說,慶王很能活,他歷經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六朝,是六朝元老級級的藩王。

韓王朱松的封國本來在遼東,由於因為他年紀很小(比建文帝小四歲),一直沒有到遼東那個苦寒之地就藩,靖難時留在南京。

既然是在南京,那就不用多說了,肯定是被建文帝嚴加看管的了。

剩下的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棟、伊王朱㰘。靖難前有王號,但是沒有封地,都留在了南京。他們都跟韓王朱松一樣是被實質軟禁的醬油男。

總的來說,十個中立派藩王中,有四個有藩國的,剩下的六個都在南京被監視。如果再加上當時在南京的谷王、吳王(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靖江王朱贊儀。南京當時的藩王數量有九個人。


另外,還有三個藩王沒提到。分別是第二代秦王朱尚炳、第二代晉王朱濟熺、第二代魯王朱肇輝。

二代秦王朱尚炳和二代晉王朱濟熺都暗中支持建文帝,所以朱棣繼位後,把這兩個侄子都修理了一頓。

朱棣先是修理了朱濟熺,於永樂十二年下詔革去了他的晉王爵位,並命他去守陵。接著派人把朱尚炳家裡的屬官逮了,警告朱尚炳小心一點,朱尚炳嚇得要死,親自到南京向他四叔謝罪,才沒被廢黜。

二代魯王朱肇輝年紀很小,靖難時,朱肇輝只有十歲,因其年幼,建文帝沒有動他。朱棣繼位後,也很關心他的成長。魯王一脈後來傳承了十二代,一直傳到1654年末代魯王朱以海病死才斷絕。

總體而言,靖難之役時,朱棣的兄弟們大多都選擇了作壁上觀,誰都不幫。畢竟給建文帝當臣子和給老四朱棣當臣子,結果是一樣的。沒必要摻和到這場叔侄之爭。


Mer86


假如朱元璋大兒子朱標不死,就不會有那麼多麻煩了。可惜的是,朱標死的太早了,都沒過一把皇帝癮就死掉了。

白髮人送黑髮人,朱元璋老淚縱橫,悲傷不已,然而悲痛之餘,他需要振作一下,因為必須馬上重新確定太子人選。


選誰做太子呢?擺在朱元璋面前的,是一道三選一的選擇題。

A選項: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太子。當時朱允炆剛剛15歲,如果朱元璋還能撐幾年的話,朱允炆到時恰好成年,正是精力旺盛之時。

B選項:在諸多兒子中挑選一個最優秀的作為接班人。這些兒子中,不論是功勞,還是能力,朱棣無疑是最出類拔萃的一個。

C選項:按照立嫡立長順序,嫡長子死了,可以由嫡次子繼位,嫡次子死了,嫡三子繼位。朱棣排老四,他前面三個哥哥都英年早逝了,所以他的希望最大。


最終,朱元璋沒選B,也沒選C,而是選了A,朱元璋為何選了朱允炆,而不選朱棣呢?

我認為,朱元璋之所以選朱允炆不選朱棣,是因為朱允炆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年輕。

前面說過,朱允炆剛剛十五六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身體健康,性格沉穩,少年老成,是做皇帝的好苗子。

反觀朱棣,已經四十二歲高齡了,雖然經驗老到,履歷豐富,但畢竟歲數偏大,壽命這事誰也說不準,假如朱棣剛剛繼位就一命嗚呼了,那大明的江山就充滿無限變數了!

所以,朱元璋從大明江山社稷長遠考慮,這才選擇了朱允炆。然而,朱元璋此舉卻帶來一個巨大隱患,這是他生前絕對沒有想到的。


按照朱元璋的預想,他的這些兒子們,一個個都是雄踞一方的藩王,大家應該團結一心,一致對外,兢兢業業,各司其職,緊密團結在朱允炆周圍,高舉大明旗幟,共同將大明事業推向新的輝煌。

可是,朱元璋這二十三個藩王兒子表現如何呢?

第一年,大家相安無事,畢竟老爺子剛剛去世,他們都安分守己,各忙各的。北方以朱棣為首的藩王,雖然內心有些想法,但並不敢輕舉妄動。

第二年,朱允炆採納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開始施行削藩政策。

其實,削藩是要削的,畢竟這些藩王一個個重兵在握,就像定時炸彈一般,隨時都可能被引爆,所以必須一一拆除。

但是,削藩總要有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穩紮穩打,最好恩威並施,採取團結一批,穩住一批,打擊一批的戰略。



朱允炆是怎麼削藩的呢?

朱允炆以懲治腐敗為著力點,先是將五叔周王朱橚抓起來,一擼到底,降為平民,又將十八叔岷王朱楩、十三叔代王朱桂、七叔齊王朱榑一一擼掉。

這時候,有人控告十二叔湘王朱柏謀反,朱允炆讓朱柏進京受審,結果膽小怕事的朱柏嚇得自焚而死。

短短一年時間,朱允炆一連擼了五個叔叔,戰果輝煌,朱允炆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繼續努力”,一旁的齊泰、黃子澄跟著起鬨。

這時候,朱棣坐不住了,下一個目標指定是自己,假如被侄子擼掉爵位,那麼自己前半輩子等於白乾了,自己一生披堅執銳,縱橫沙場,戰功赫赫,圖個嘛啊?

憑啥啊?皇位本來該傳給我的,你一個毛孩蛋子,寸功未立,憑啥我們來拼命,你來享受勝利果實啊?

老子反了!


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側”名義發動兵變,與他一起參與兵變的是十七子寧王朱權。其他的藩王,有的口頭表示支持,有的乾脆看熱鬧。

口頭支持的有兩個,遼王朱植和谷王朱橞,這兩人是典型的騎牆派,風往哪吹,就往哪兒倒。

看熱鬧的比較多,有10個藩王,分別是六叔楚王朱楨、十一叔蜀王朱椿、 十四叔肅王朱楧、十六叔慶王朱栴、二十叔韓王朱松、二十一叔沈王朱模、二十二叔安王朱楹、二三叔唐王朱桱、二十四叔郢王朱棟以及二十五叔伊王朱㰘。

對於藩王們來說,叔侄之戰不管哪一方贏,他們都還是臣子,所以大多選擇作壁上觀,坐山觀虎鬥。


一半秋色


朱元璋有26個兒子,除了太子朱標,其中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都死了,但兒子大了,繼位了;八子潭王朱梓、九子趙王朱杞在靖難之役之前已經死了,無子,封國被廢除;十子魯王朱檀,也死在靖難之前,此時獨子魯世子還年幼,插不上話;二十六子朱楠早夭。

現在看看剩下的藩王在當時是什麼情況?

二子秦王朱樉。靖難前死了。繼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尚炳。

三子晉王朱棡。靖難前死了。繼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濟熺。

五子周王朱橚。朱棣同母弟,第一個被建文帝削爵,流放雲南,在靖難最後一年(1402年)才被建文帝抓回南京關押。

六子楚王朱楨。封在湖北武昌。

七子齊王朱榑。被建文帝削爵,從封地山東抓到南京關押。

十一子蜀王朱椿。封在四川成都。

十二子湘王朱柏。封在湖北荊州。在建文帝削藩的時候全家自焚而死。

十三子代王朱桂。封在山西大同。被建文帝削爵。

十四子蜀王朱楧。封在甘肅蘭州。

十五子遼王朱植。封在遼東。

十六子慶王朱栴。封在寧夏銀川。

十七子寧王朱權,封在蒙古赤峰。

十八子朱楩。封地雲南,被建文帝削爵,廢為庶人,全家遷往福建漳州。 十九子谷王朱橞。封地在宣府。

以上是朱元璋去世後、靖難之役發生前成年的已就藩的藩王,有一定軍事實力。

以下6位藩王,當時年齡小,都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的王,還沒有就藩,插不上手腳。他們都是朱棣當上皇帝后去外地就藩的。

二十子朱松。生於1380年,封韓王,封地遼東。靖難之役發生時,還在南京,一直沒就藩,子孫後來就藩甘肅平涼。

二十一子朱模。生於1380年,封沈王,封地山西長治。

二十二子朱楹。生於1382年,封安王,封地甘肅平涼。

二十三子朱桱。生於1386年,封唐王,封地河南南陽。

二十四子朱棟。生於1388年,封郢王,封地湖北安陸。

二十五子朱㰘。生於1388年,封伊王,封地河南洛陽。

綜上,除了早死的和年幼的,真正有能力插手的就是老二秦王家、老三晉王家、老六楚王、老十一蜀王、老十四肅王、老十五遼王、老十六慶王、老十七寧王、老十九穀王,共9位。

一 一 來 看:

老二秦王家。繼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尚炳,那幾年安心在西安吃肉夾饃,插不上話。

老三晉王家。繼位的是朱棣的侄子朱濟熺,那幾年一直在太原吃刀削麵,插不上手。

老六楚王朱楨。此前多次受朝廷委派,帶兵鎮壓西南少數民族,有一定的軍事指揮才能,當時他坐鎮武昌看熱鬧。

老十一蜀王朱椿。成都很遠,進出不方便。樂得在成都打麻將,泡溫泉,日子舒坦得很。據說有暗地裡為燕王提供軍事物資。

老十四肅王朱楧。封地原來在張掖,真是太遠了,建文元年朝廷同意他移鎮蘭州,這時候他正忙著建蘭州的新王府,沒心思理會朱棣和朱允炆的事情。

老十五遼王朱植。原本駐守遼東,靖難之役爆發,朱棣攻克山海關,切斷了遼東與內地聯繫,朱植走海路回到內地,朱棣靖難成功後,雖然對他有點不滿,但是做哥哥的還是寬宏大量,原諒了這個弟弟,併為朱植找了個好地方--荊州,讓他到這裡就藩。遼藩嘉靖年間被廢除。

老十六慶王朱栴。封地在寧夏銀川,正在滿著屯田和新王府的事情,加上初來乍到,西北貧瘠,實在幫不上誰的忙。

老十七寧王朱權。封地在蒙古赤峰。手握重兵,被朱棣連哄帶騙拉上造反的賊船,要是沒有這個弟弟支持,朱棣大事難成。

老十九朱橞。封地在宣府,有一定實力。朱棣起兵造反後,他嚇得急忙跑回南京趙建文帝。3年後,朱棣率大軍殺到南京城下,朱橞受建文帝命令率軍守金川門,結果他和大將李景隆一起開門迎接朱棣大軍進城。

從上述史料分析來看,即便建文帝一開始就削除了5位叔王,搞得人心惶惶,但是其他藩王一開始還是心向朝廷的。

因為當時的建文朝廷很強大,擁兵百萬,糧草充足,對付一個朱棣,本應是綽綽有餘。所以他們這些人大多數不敢和朱棣來往,不敢支持朱棣,怕得罪朝廷。這再一次說明,建文帝的削藩不是真正的削藩,而是整治違法犯罪的藩王;對於遵紀守法的藩王,朝廷照樣優待。朱棣成功後,並不因為大部分弟弟和侄子在靖難期間沒有支持自己,而明顯怪罪大家。

對支持自己的寧王朱權和谷王朱橞,朱棣對他們相當好。但是,幹壞事的人終究沒有好下場。後來第四任寧王朱宸濠造反,被明武宗朱厚照凌遲處死,寧藩被永遠廢除。谷王朱橞後來涉嫌謀反,被朱棣廢為庶人,谷藩被廢除,朱橞被關押至死,後代絕種。


坐看東南了


由於,明代藩王府資料向來不對外公開,因此,明史研究中藩王史是一個空白。經後世數百年,各史學家不懈的考究整理,所得明藩王史料也鳳毛麟角。

老朱算是中國歷史上子嗣較多的開國皇帝,一共有26個兒子。除了太子朱標,剩下的有二十四個都封了王。這裡面實力較強的有秦王(老二)、晉王(老三)、燕王(老四)、寧王(老十七)等人,論資排輩,怎麼看都輪不到朱棣。我們就來看一看,“靖難”時他們都在幹嘛?

1、朱標,長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作為馬皇后嫡長子,也是朱元璋傾力培養的接班人,很可惜在洪武25年(1392年5月17日),因感染風寒病逝,諡“懿文”。(如果朱標不死,應該就沒朱棣什麼事情了)

2、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39歲時就死了,沒有挺到“靖難”。

3、朱棡,三子,晉恭王(孝慈高皇后出),在1370年的時候被封為晉王,後因性格驕縱,被人檢舉“謀反”,還是朱標救了他一命,然後被朱元璋分到邊塞。1398年,40歲就死了,也沒有挺到“靖難”。

4、朱棣,四子,明成祖(碩妃出,但自稱孝慈高皇后出),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就是“主人公”明成祖,發動靖難之役,在1402年的時候稱帝,遷都北京,後世稱“永樂大帝”。

5、朱橚,五子,周定王(存疑),1398年6月30日建文帝朱允炆登基,開始著手“削藩”,作為朱棣的胞弟,最先倒黴的便是周王,建文元年被貶為庶人,徙雲南蒙化。建文四年(1402年),朱橚被召到首都應天(今江蘇南京)禁錮。

6、朱楨,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楚王。洪武三十年(1397年),受命率軍討伐古州(今貴州榕江縣)蠻族叛亂,請餉三十萬,又不親蒞軍。澡朱元璋詰責,後一直窩於藩地未出。不過據記載,永樂初,朱楨受封宗人府宗正。永樂八年(1410)冬,上朝京師,並得到明成祖嘉獎。永樂十四年(1416)冬,再次入朝,賜予甚厚。次年冬,獻馬二千匹。看樣子,應該是個中立派。

7、朱榑,七子,齊王(達定妃出)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齊王,還數次參加北伐,也是一個性格驕狂的主,結果在建文帝登基後,直接把他廢為庶人。“靖難”時,根本沒實力有所作為。朱棣稱帝后,恢復了其王爵沒幾年,又被廢黜,至1428年造軟禁致死,享年64歲。

8、朱梓,八子,潭王(達定妃出)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潭王。洪武二十三年,因胡惟庸案,其外公於顯及舅舅於琥俱坐誅。梓尤恐,帝遣使慰諭,且召入見,梓大懼,與母妃俱自焚而死,封國遭除。同樣未能趕上“靖難”。

9、朱杞,九子,趙王(不詳)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出生,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受封趙王,洪武三年(1370)十二月殤。

10、朱檀,十子,魯荒王(郭寧妃出),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魯王,痴迷嗑藥,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服食金丹,毒發傷目而薨,朱元璋追封其惡諡,號"荒"是為魯荒王。

11、朱椿,十一子,蜀獻王(郭惠妃出),洪武十一年(1378),受封蜀王。本性孝友慈祥,容止都雅,讀書好善,朱元璋嘗呼其為"蜀秀才",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就藩成都。“靖難”發生時,因其藩地遠離主戰場,遂保持沉默觀望,屬中立派。後永樂十四年(1416年),揭發同母弟弟谷王朱橞謀反,被明成祖贊曰:"王此舉,周公安王室之心也。"再度入朝,朱椿獲贈金銀綵緞數萬。

12、朱柏,十二子,湘獻王(胡順妃出) ,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湘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於荊州。建文元年四月十三日(1399年5月18日),遭人告發謀反,建文帝命其赴京師問訊,因驚恐自焚而死,時年二十九歲,諡“戾”。無嗣,封藩被削。同樣未能趕上“靖難”。永樂初年改諡為“獻”。

13、朱桂,十三子,代簡王(郭惠妃出) ,初,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豫王,後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代王,就藩大同。因性格暴躁,於建文元年(1399年),被廢為庶人,“靖難”時,同樣沒實力有所作為。明成祖即位,恢復王爵。正統十一年(1446年)十二月十二日,薨,共在位55年,享年73歲,諡曰“簡”,算是老朱家比較長壽的。

14、朱楧,十四子,肅莊王(郜氏出) ,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漢王,後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肅王,次年就藩平涼府(今甘肅平涼),後遷於甘州(今甘肅張掖)。建文元年(1399年)乞內徙,遂移蘭州。屬於比較安分的藩王,肅王一家在蘭州小心度日,“靖難”時,保持中立,自朱棣即位後,肅王家族就再也沒有人進京見過皇帝,也從來沒有哪一位肅王被朝廷廢除過。

15、朱植,十五子,遼簡王(韓妃出) ,洪武十一年(1378年),受封衛王,後於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初九日改封遼王,就藩廣寧州。朱植熟習軍旅,屢樹軍功。燕王朱棣起兵時,因朱植封地距燕地不遠,且朱植熟習軍旅兼擁重兵,建文帝擔心其會支持朱棣,於是召朱植回南京。朱植服從建文帝的命令,從海路來到南京,後封地被改為荊州。朱棣奪取帝位後,埋怨朱植在“靖難”時不支持自己,所以不喜歡他。屬於比較憋屈的一位藩王。

16、朱栴,十六子,慶靖王(餘妃出)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慶王。初就籓慶陽(今甘肅慶陽市慶城縣),後遷至寧夏(今寧夏銀川市)。因靖難”時,未響應建文帝勤王詔命,得成祖善待。

17、朱權,十七子,寧獻王(楊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寧王,次年就藩大寧。朱權就藩於邊關,手握重兵,帶甲兵士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更是驍勇善戰。“靖難”時,被朱棣半忽悠,半綁架的綁上了造反的戰車,共同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後,將朱權改封於南昌,並加以迫害,朱權只好將心思寄託於道教、戲劇、文學,鬱鬱而終。

18、朱楩,十八子,岷莊王(周妃出)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岷王,初就籓岷州(今甘肅岷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遷籓地於雲南。建文元年(1399年),因被西平侯沐晟告發不法,被廢為庶人,遠徙福建漳州。“靖難”時,無實力有所作為。朱棣稱帝后,恢復其爵位,回到雲南。永樂六年(1408年)被削除護衛、官屬。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令其北遷至湖南武岡。景泰元年(1450年),朱楩去世,諡號“莊”,史稱“岷莊王”。

19、朱橞,十九子,谷王(郭惠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谷王,封藩於宣府鎮,為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靖難”時,谷王朱橞應建文帝詔,帶兵三千赴京師護衛金川門。成為唯一一個出兵勤王的藩王。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率兵渡江至金川門外,朱橞見大勢已去,開門南城,迎王納降。燕王繼位後,念朱橞獻城有功,封朱橞駐長沙。後朱橞欲效仿成祖,妄圖勾引蜀王朱椿,共同起兵造反,被揭發,遂於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被廢為庶人,宣德三年在獄中去世。

20、朱松,二十子,韓憲王(周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受封韓王,藩地於遼東開原(今遼寧開原)。朱松為人謹慎,聰慧機敏,“靖難”時,保持中立,在王位十七年,未就藩,於永樂五年(1407年)十月二十日病逝於南京,年28歲,諡號“憲”。

21、朱模,二十一子,沈簡王(趙貴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沈王。未參與“靖難”之事,永樂六年(1408年),就藩於潞州(今山西長治)。宣德六年(1431年6月11日)薨,諡號“簡”。

22、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不詳),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受封安王。“靖難”時,年齡尚幼,未曾參與。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就藩平涼。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薨。諡號“惠”,無嗣,藩國遭除。

23、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賢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唐王。“靖難”時,年齡尚幼,未曾參與。永樂六年(1408年),就籓南陽。永樂十三年(1415年)薨,諡號"定"。

24、朱棟,二十四子,郢靖王(劉惠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郢王。“靖難”時,年齡尚幼,未曾參與。永樂六年(1408年),就藩安陸州(今湖北鍾祥市)。在位二十三年,永樂十二年(1414年)薨,諡號"靖"。

25、朱㰘,二十五子,伊歷王(葛麗妃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受封伊王,藩地於洛陽。

靖難”時,年齡尚幼,未曾參與。永樂六年(1408年),就藩於河南府。永樂十二年病死,諡號“厲”。

26、朱楠,二十六子,(生母不詳),出生月餘夭折,未封爵。


船伕觀史


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其中的八個兒子已經在朱棣造反前死去。所以在朱棣起兵之時,朱元璋當時在世的兒子還有18個。這十八個兒子當時分為中央軍,叛軍,中立派三種勢力。 當時的導火索是削番。建文帝朱允炆第一批下手的是軟柿子老五週王朱橚。

第二批的是齊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 朱棣造反時,湘王朱柏因為想不開早已自殺。另四位皇子已經被充軍流放,暗地裡支持朱棣。還有谷王朱橞和遼王朱植選擇和朝廷統一戰線對抗朱棣。朱棣勝利後,朱植並沒有被殺,朱棣為收買人心反而讓他的爵位照舊,一切待遇和以前一樣。 而朱橞是個牆頭草,後來看到局勢有變,第一時間投降朱棣,令人唏噓。 剩下的幾位皇子他們分別是六皇子楚王朱楨、十一皇子蜀王朱椿、 十四皇子肅王朱楧、十六皇子慶王朱栴、二十皇子韓王朱松、二十一皇子沈王朱模、二十二皇子安王朱楹、二十三皇子唐王朱桱、二十四皇子郢王朱棟以及二十五皇子伊王朱。這十位皇子在朱棣造反時是秉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保持中立,沒有偏袒任何一方。所以事後也沒有受到朱棣的報復!





烽火戲諸侯5213


文末有圖片直接展示當時朱棣的兄弟們都在幹嘛,可以直接翻到最後看哦。

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標去世之後,因朱允炆聰明好學並且十分孝順,將朱標兒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雖然因為朱允炆的性格對朱允炆即為當皇帝十分不放心,但是在洪武三十一年還是撒手人寰,離朱允炆而去。

^朱元璋

而朱元璋子嗣較多,共26個,除了老大太子朱標和最小的兒子朱楠出生月餘就夭折外,他其他的24個兒子都封了藩王,在自己的屬地保衛一方平安。

但是,因為自己的叔叔太多了,而且都在自己的領地有私兵,所以,繼位之後的朱允炆十分害怕,怕自己的皇位不保,於是朱允炆就和兵部尚書齊泰以及太常卿黃子澄商量削藩的事情。

當時在削藩的順序上,齊泰主張第一位就是當時兵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但是黃子澄確認為朱棣有功無過,若是貿然削藩,恐遭人詬病,應該先從有問題的藩王入手,建文帝就找上了五叔周王朱橚,因為朱橚是朱棣的親兄弟一個媽生的,他怕之後對朱棣下手被朱橚阻攔,所以將朱橚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遷往雲南。

後來建文帝又先後廢除齊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其中湘王朱柏因為有人告負他想謀反,後來朱允炆叫他進京面聖,他就在家中舉家自焚,死掉了;齊王朱榑被廢后被軟禁南京;代王朱桂被軟禁在大同。

然後,建文帝又將岷王朱楩(pian二聲)削藩,貶為庶人,軟禁在漳州。

^影視劇中朱允炆

眼見五位兄弟已經被削藩,而且朱允炆已經開始對自己的屬下有所動作了,朱棣本身就對朱元璋讓朱允炆繼位有所不滿,這一看,這個侄子連自己的藩王位置都要撤掉,生氣之下,歷史上的靖難之變就發生了,朱棣以清君側為由,開始發動戰爭,那麼朱棣有所動作的時候,他的那些兄弟們也就是朱允炆的叔叔大爺們都在幹什麼呢?

一、朱標,朱標在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之前,就去世了,所以才有了建文帝繼位削藩,然後朱棣才能發動靖難之變。

二、秦王朱樉(shang三聲),朱樉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時候病死,在朱元璋之前就去見了朱家先祖們,所以在靖難之變發生的時候,沒有什麼機會發表意見。

三、晉王朱棡(gang),朱棡在洪武三十一年三月份病逝,也是沒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就離開了朱允炆。

^朱棣

四、燕王朱棣,朱棣雖然沒有說支持誰,但是看他的行動就知道了,因為就是他發動的靖難之變,清君側。

五、周王朱橚(su四聲),建文元年(1399年),因為朱橚是朱棣的親弟弟,倆人是一個媽生的,朱允炆害怕他支持朱棣,特意提防他。朱橚本身也蓄有異謀,朱橚次子朱有爋(xun四聲)向朝廷舉報父親圖謀不軌,朝廷遣李景隆突襲開封逮捕朱橚,把他貶為庶人,徙雲南蒙化。建文四年(1402年),朱橚被召到首都應天(今江蘇南京)禁錮。

六、楚王朱楨,朱楨當時坐鎮武昌,屬地距離朱棣發動政變的地方比較遠,而且手中兵力也不是很多,所以朱棣看他沒有動作,也沒有拉他入夥的意思,朱楨就在這場大戰中作壁上觀,誰都不支持誰都不反對。

七、齊王朱榑(bo),朱榑在朱棣起兵之前就被朱允炆廢除掉了,一直都軟禁在南京,手下一個人都沒有,自然沒有機會支持朱棣了,雖然我認為經過削藩一事後,朱榑是想支持朱棣的。

八、潭王朱梓(zi三聲),朱梓的命運也比較悲慘,他的王妃於氏是都督於顯得女兒,但是在洪武二十三年,自己的大舅哥捲進了胡惟庸的案子被殺掉了,之後朱元璋找朱梓進宮,不知是嚇得還是什麼原因,朱梓就帶著自己的老婆自焚了,也不知道為啥朱元璋的兒子自殺都願意用這個方法,不過因此他也沒有參與上靖難之變就是了。

九、趙王朱杞,剛出生不到一年的趙王,還沒有封為藩王就夭折了,雖然也被封了個王爺,但是還是提前去見朱家列祖列宗了。

十、魯王朱檀,朱檀自幼聰敏好學,但是歲數大了之後,想法就比較奇特,他在洪武二十二年吃了金丹(就是古代鍊金術師煉製的丹藥,不知道成分是什麼),總之吃了金丹之後,眼睛就看不見了,然後再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去世。

十一、蜀王朱椿,朱椿就是一個頭腦比較冷靜的人,在靖難事件中,保持著中立的態度,並不想將事情擴大,兩不相幫。

十二、湘王朱柏,朱柏可以說產生髮動政變的想法比朱棣早,但是他既沒有朱棣的兵力,也沒有朱棣的膽量,也就是想想,後來在建文元年被人告發要謀反,害怕皇帝責怪,就舉家自焚死掉了。

十三、代王朱桂,朱桂這個人,可以說十分可惡,在被建文帝削藩之前,在自己的領地無惡不作,他平常逛街的時候喜歡在袖子裡面帶一個銅錘,看誰不順眼就砸誰,還強搶民女,後來朱允炆聽說了,正趕上想削藩沒理由呢,就將他削藩軟禁在大同了,靖難之變沒能力發表意見。

十四、肅王朱柍(yang),靖難之變的時候,也是在自己的封地該幹嘛幹嘛,兩邊都不參與,因為在他眼中,無論是給誰當臣子都是一樣的,只要自己不犯錯,都是藩王,也當不了皇上。

十五、遼王朱植,靖難之變的時候,朱允炆擔心距離朱棣不遠兼擁重兵的朱植會支持朱棣,於是召朱植到南京。朱植服從建文帝的命令,從海路來到南京後,封地被改為荊州。雖然沒有幫助朱允炆打朱棣,但也是支持朱允炆的一種做法吧。

十六、慶王朱栴(zhan),朱栴和朱柍,兩不相幫,同是臣子,所以就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好了。

十七、寧王朱權,朱權當是可以說是除了朱棣以外最有實力的藩王,手下精兵八萬,還有戰車六千,朱棣起兵覺得自己兵力不夠,就找到了朱權,說服朱權幫他打天下,本是親兄弟,等吧朱允炆拉下馬之後,兄弟倆一起說了算,底盤怎麼劃分也聽朱權的,於是朱權在迷迷糊糊的情況下,就配合朱棣發起了靖難之變。

十八、岷王朱楩(pian),朱楩在靖難之前就被朱允炆削藩廢掉軟禁起來了,沒什麼大用。

十九、谷王朱橞.朱橞在靖難之變發動後,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相應勤王號召的來到了南京城,守衛朱允炆,這讓朱允炆十分開心,自己的叔叔還是有真心幫助我的,但是沒想到的是,眼見著朱棣大軍一路殺過來,到了南京城下,朱橞提前打開南京城門,恭請朱棣進城,也算是牆頭草裡面搖的最猛烈的一個了。

二十、韓王朱松,朱松比朱允炆小四歲,封藩王之後,封地在遼東,當時的遼東是一個苦寒地區,年紀尚小的他就一直都在南京居住,所以靖難之變的時候,也就相當於在南京被軟禁,沒有什麼作用,當然也不能發表意見了。

朱允炆的二十一叔沈王朱模;二十二叔安王朱楹;二十三叔唐王朱桱(jing四聲);二十四叔郢王朱棟;二十五叔伊王朱㰘(yi二聲)都是有王號但是沒有封地的閒置王爺,都在南京生活,靖難之變的時候沒有話語權,只能依附皇帝。

26叔朱楠,朱元璋最小的兒子,出生一個多月就夭折了,連王號都沒來得及封。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小太陽D


建文帝朱允炆 一上臺就大力的削蕃,削弱叔叔們的權力,在我看來他削蕃是對的 ,但是太過於操之過急,建文帝 一上臺給各位叔叔來了個下馬威,瞬間引起王憤,鬧得最厲害的是四皇子朱棣,他更是狗急跳牆,隨後以“清君側”的名義出兵攻打侄子朱允炆。

朱棣 最先平定北京周圍的勢力,然後一點兒一點兒的攻入應天府,眼看著朱棣兵臨城下,因為當年朱元璋大力廝殺開國功臣的原因 ,朝中竟無一竟無 一人可以能帶兵 與朱棣抗衡,這時候建文帝,只能乖乖投降受死。

朱元璋一生共有26個兒子,但是有7個 沒有熬過“靖難之役”太子朱標更是在1392年就病死了,他要是不死,朱元璋也就不會選擇是孫子朱允炆為帝,還剩下十幾個藩王。大部分都是保持中立,因為朱允炆畢竟年紀還小,立他為繼承人 別說朱棣不服,就是其他叔叔們 也沒有一個服的,但是當時 朱元璋還在世 誰敢吭氣,誰敢說半個不字兒,朱允炆一上臺就要架空所有叔叔們的權利,所有的人 心裡都憋著一股火,這時候正好有個朱棣站出來,替他們出這口惡氣,誰會自不量力的再去反對他呀。



朝中無一人能與朱棣抗衡,各地的藩王,由於朱允炆的削蕃,已經牽扯到了他們的利益,不幫著朱棣打朱允炆就不錯了,所以說 他們保持中立就是給朱允炆最大的面子了。

應天府 是朱允炆的老巢,這都被朱棣給攻破了,他還會有什麼退路嗎?他不是叔叔朱棣,也只有乖乖投降的份 ,最後落了個下落不明,是生不見人 ,死不見屍,其實這一切的惡果都是他爺爺朱元璋造成的,殺光了所有的人,到最後找不出一個帶兵之將,他最大的錯誤就是給各個兒子封王,讓他們手握重兵,表面上看是互相牽制,別說是朱棣 只要其中有一個王出來造反, 朱允炆就不是對手,況且對手是 極其強大的朱棣。



總結: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繼承人,所有的皇子心裡早就心生不服,再加上建文帝朱允炆急於求成,一上臺就為了鞏固視力, 急於的削藩,這更給朱棣造反提供了很好的理由,他還是年紀太小 不懂得隱忍,所以說失敗也是必然的。


佳寧姐姐說歷史


朱元璋一生一共有26個兒子。可是我們並沒有聽說很多關於朱元璋兒子爭奪地位的歷史,大多數人知道的只是朱棣篡奪帝位。



按理說,朱元璋去世,建文帝尚且年幼,朱棣造反。這種天下大亂對於其他藩王來說絕對是爭奪天下的最好時機。

但仔細查閱這段歷史,筆者發現在朱棣造反過程中,他的兄弟們都沒有出來跟他分一杯羹的打算,這是怎麼回事?相信各位可能都十分好奇,朱棣造反的時候朱元璋其他的兒子都在做什麼?

原來朱元璋的兒子雖多,但其中有2個人早夭,4個人年齡太小。在這剩下19人(太子朱標自然不必再算)中,有9人在靖難之役之前就把自己的藩王身份給玩沒了。

皇位自然是誰都想爭奪的,而不少皇子在這場鬥爭開始之前就被除名了。

現在的大明朝,包括朱棣在內一共有十個身強體壯,並且有實力的藩王,但這些藩王應該是對自己現有的生活狀況十分滿意,紛紛選擇中立。

當然這裡也有一些藩王因為封地過於偏僻,被迫中立。因為他地區偏僻,即便是得到了天下,但是也並不好管理整個朝代,容易發生地區暴亂。

如果選擇遷都的話,太過興師動眾,也是比較困難的。因此,這些能力並不算突出的藩王只能選擇中立。

如此一算,這“靖難之役”發生時,真正參與其中的藩王只有三位。第一位自然是燕王朱棣,第二位是寧王朱權,第三位便是谷王朱橞。

而且在這場博弈中,寧王朱權和谷王朱橞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寧王朱權。

這寧王朱權能走上反對建文帝的道路,全靠朱棣一張嘴。朱棣先是裝可憐——向朱權哭訴自己是被迫造反的,然後趁其不備用了一些小伎倆。迷惑朱權,然後收攏他的將相,如此威逼利誘,讓朱權不得不登上造反的賊船。同時朱棣還向朱權許諾,事成之後,與他平分江山。至於朱棣是否履行自己的承諾,相信筆者不說各位也都知道了。朱權的下場也是比較慘的,餘生都在打壓和變相軟禁中度過。

有些人可能會疑惑:朱權到底有何本事,能讓朱棣不惜表現的像一個無賴也要得到他?朱權是朱元璋第十七個兒子,自幼聰慧,年僅十五歲就擔負著大明朝華北邊塞的重任。

同時他所訓練出的“朵顏三衛”騎兵也是十分驍勇善戰,是明朝與蒙古抗衡的重要力量。朱棣也曾明確地向部下說:“如果我能獲得大寧(朱權鎮守地區),截斷遼東,採用邊騎助戰,便大事可成啊!”

這寧王朱權如此厲害,想必這谷王朱橞也差不到哪兒去。的確,谷王朱橞在領兵作戰這一方面確實很不錯,被稱為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靖難之役”發生時,朱橞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出兵勤王的藩王。但在戰爭後期朱橞審時度勢,立刻大開城門迎接朱棣。

但同為建文帝朱允炆的親叔叔,朱棣造反並且離成功越來越近,這怎能不讓谷王朱橞心動呢?


不過在他想出完整計劃之前,就被朱棣發現了。朱棣雖是一位冷酷無情的人,但他沒有將谷王朱橞處死,而是選擇將他貶為庶人,在牢中度過餘生。

有機會奪得皇位,各位皇子自然都會去爭取。只不過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這天下終究到了朱棣的手中。皇帝只能有一個,因此其他皇子的命運也就註定是悲慘的。


史之策


根據史料記載,朱元璋一共26個兒子,這些兒子基本上都很“乖”,沒給他惹什麼大麻煩,但是四子朱棣是個例外,雖然沒給他惹什麼麻煩,但給他孫子朱允炆惹了大麻煩。

沒錯,這裡所指的,就是朱棣造朱允炆反的事情,也就是持續四年之久的那場著名內戰,史稱“靖難之役”。

那麼,老四朱棣造反的時候,朱元璋的其他兒子,都在幹什麼呢?

老大朱標當然什麼也幹不了了,因為“靖難之役”發生7年前,他就掛掉了。

而正是由於老大朱標的掛掉,才使老四的所謂“靖難”有了可能。

甚至可以這麼說,死去7年的這個朱家老大,才是那場內戰的“導火索”,因為如果他不掛掉,他爹也不會把位子給孫子,引得實力最強的老四來“搶”。

當然了,看問題不能這麼簡單,就算朱標不掛掉,說不定也會因其他因素導致更大的動亂,所謂的“上帝死了,什麼都可能發生”嘛。

除了老大朱標什麼也幹不了,老二秦王和老三晉王也什麼都幹不了,因為這兩位,也早就掛掉了。

而且,即使他們不死,也不一定會幫侄兒朱允炆,雖然他們的“工資”,靠這個侄兒來發,因為朱允炆削藩,他們這些藩王都是受害者。

那麼就有一種可能——幫著四弟造反。

如果這樣,他們的侄兒朱允炆,只能死得更快。

這種可能不是沒有,比如老十七寧王朱權,原本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的他,最終還是被朱棣拉了過去。

朱棣為什麼偏偏看上他了呢?因為這個弟弟手裡,有八萬精兵,還有戰車六千乘。

朱權的八萬精兵中,包括以蒙古人組成的朵顏三衛騎兵,個個驍勇善戰,是一支勁旅。

誰也不是傻子,無利而不往嘛,親兄弟,明算賬,朱棣明白這個,所以他給寧王開的條件是,事成之後咱倆共分天下,是劃大江而治,還是劃陰溝而治,一切由兄弟你說了算。

既然有這麼大的好處,傻子才不幹,哪怕是個畫餅,先吃下去再說。

幫四哥朱棣奪得天下後,朱棣卻像吃人不吐骨頭那樣,把之前的諾言吃了下去,別說共分天下,連一個好一點的封地,也不給朱權,把他“發配”到南昌,連個像樣的王府都沒有,一家子只好住在陳舊窄小的布政使司(朱棣命人把布政使司改成王府——不是改造,僅僅是換個名字),起初還住得下,後來人口多了,家裡一些人只能到外面租房住。

到南昌不久,居然還有人告發朱權巫蠱、誹謗,也不知是不是朱棣想害死他,而搞的鬼。

雖然最後查無實據,朱權從此卻被監視居住,活得像個囚犯一樣。

除了這幾位,其他藩王呢?都在幹什麼?是在幫朱允炆呢,還是在幫朱棣?

這就要從朱允炆削藩講起了。

朱允炆是1398年6月30日繼位的,一上臺就開始削藩,很快廢除了五位親王——最先倒黴的是周王,廢為庶人,遷往今雲南巍山;接著,僅在建文元年四月,又削了齊王、湘王和代王,廢為庶人。

“ 不堪受辱的湘王,為保名節全家自焚;齊王被軟禁在南京;代王被軟禁在封地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