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個開速派的朋友告訴我不要買斯柯達,說高速上一會讓人懷疑人生,不知道有沒有開過的人,柯迪亞克的噪音怎麼樣?

緱銳陣


小馬侃車車,汽車知識趣又多。幫助頭條朋友們選車,算車,聊車。有汽車問題的朋友們,可以加我好友並邀請我回答。小馬肯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很多人都認為斯柯達要比大眾更值得購買,甚至有一段時間傳言懂車的人都買斯柯達,而不是選擇品牌更硬的大眾。這裡面有一部分人是真的比較追求性價比,但其實大部分人還是因為買不起同價位大眾車型,或者預算不夠。斯柯達同級別車型確實和大眾共用一套動力總成,而且價格比大眾更加低廉,汽車的三大件固然很重要,但其他的各個方面,例如配置、做工、用料等方面也是不可忽視的。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華為和榮耀屬於一家公司。而且榮耀出的手機一般都能找到和華為同樣配置的一款,感覺華為和榮耀相同的處理器、同樣的屏幕尺寸、同樣的內存,榮耀都要比華為便宜幾百甚至1000塊錢,性價比感覺榮耀更高,但實際華為的銷量還是要比榮耀好一點。主要是因為華為在其他方面比如做工以及配件要比榮耀更好,品牌也有一定的優勢。例如華為都採用萊卡攝像頭,但榮耀卻只用普通攝像頭,有時候榮耀的GPU雖然型號和華為一樣,那實際是閹割版。


其實大眾和斯柯達的關係跟華為和榮耀的關係很像。後者都是前者的簡裝版,主要部件基本相同,但其他部件卻有著一定的差距。而且品牌形象方面也有一定的不同。斯柯達在中國更像是大眾的廉價版,不管在國外是怎麼樣,但是在中國斯柯達的定位就是略低於大眾的。

斯柯達的車型簡配其實是比較嚴重的,從斯柯達明銳開始基本上每一次小換代都會進行一定的簡配,這些配置對功能性可能是無關緊要的,但是絕對會影響體驗感受。例如大眾邁騰和帕薩特門把手處都是軟性和糖塑材料,而且會有一定的鍍絡裝飾條,但斯柯達速派基本上都是直接硬塑料,絲毫沒有什麼豪華質感,在最新款換代之後質感才略有提升。之前斯柯達頂配車型中控還有木紋裝飾條,之後也被閹割了,但大眾邁騰一直有。而且做工工藝裝配水平和大眾也有一定的差距,很多斯柯達車主都反應行車過程中異響共鳴比較嚴重。斯柯達的隔音材料選用和大眾肯定也有一定的差距,高速行駛質感總體表現德系風格明顯,但實際噪音控制的不如同級別的邁騰和帕薩特。



總之還是一分錢一分貨,邁騰和帕薩特不僅僅是大眾的標誌比斯柯達更上檔次,實際各方面質感也是略微比速派優秀的,售價速派雖然比前兩者便宜很多,但實際銷量跟邁騰帕薩特根本沒法比。速派可以看成是帕薩特和邁騰的簡配版本,三大件保持一致,但總體質感略微下降。科迪亞克和大眾途觀l之間也有同樣的問題和差距。


以上內容就是小馬的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也歡迎朋友們在下方評論區點贊留言關注,說說你你認為斯柯達的車型是否比大眾同級別車型更值得購買。


小馬侃車車


誰說速派是好車我打死他,進口版不知道不評論,我兩年半,除了當初有心理準備的天窗沒問題,壓縮機,共振,波箱漏油,跑高速渦輪管跑掉,換n個倒車鏡,尾箱鎖,噪音大,TMD20多萬買來折騰我瘋了.還有燒機油那都是標配,上汽客服理都不理你,店大欺客,懶得罵了.

評論區說我是車黑的,你來體驗下新車買回來加速就共振,搞了大半年才搞好,期間找了多少次上汽跟3.15,屁反應都沒有、空調忽然冷忽然熱,廣東幾十度高溫高速或者等信號燈沒冷氣是什麼體驗,開去檢修就是沒問題,多次提出讓他們問你換壓縮機就是不給你換,今年實在沒辦法了自己買個溫度傳感器檢測,拍視頻給四兒子才給我換了個壓縮機,速派的製冷也是其差無比,我家裡那臺現代1.4可以把人凍死.速派能把你吹涼就不錯了,提起這臺車,就鬼火冒三丈.


走街串巷好吃


我是新手司機,車是斯科達昕銳第一輛車,沒有開過別的車,平時比較在意油耗什麼的,(想關注別的方面,無奈不懂車)油耗方面我感覺確實比較低。我基本上下班開車,綜合300塊錢油開800km左右,最多一次300塊錢油開850km。油耗平時就在5—5.5/100km。噪音沒有比較過不知道大小,之前同事開高速180km/h,沒有飄,比較穩。噪音感覺還行。


報紙陽光啤酒


我第一輛車就是斯柯達,2010年3月份的昊銳1.8T貴雅版,一直開到2017年2月份換其他車輛。使用下來感覺很好,高速挺穩的。滿載205碼左右跑過瀋海高速。除了幾個小問題不讓人稱心。1。漏機油。質保期內免費更換了油封,然後就太平了。2。車門內把手那裡磨損較厲害。3。變速箱自動跳檔兩次,靜置2天后自動修復。


小眼睛的大叔


我就是2014年5月的速派2.0T車主,五年行程11萬公里了。主要用於上下班,郊遊。每年有5千公里左右自駕遊。目前換過雨刷和一個尾燈。非常喜歡並滿意這車。最高時速跑過180邁車穩且噪音正常。計劃再開十年退休時換車,再買第三輛家用。


可可北里2


還行吧,斯柯達的車我們這銷量很好,四兒子店都七星級了,足以說明銷量。新明銳開著也還行,兩年不到三萬多公里,沒發現問題。油耗也可以,1.4t一般六個多,市區每次起步地板油也就八個多,動力也夠了在市區就沒有超不過的車變不過去的道。開過一百八,還是一隻手扶方向盤,很穩,變道都一隻手,沒有飄的心慌的感覺,穩就一個字。沒辦法手動擋開了幾年,換了自動擋還是習慣右手放檔杆和扶手箱上。方向盤還輕,我都是手心擼方向的,調頭在雙向兩車道的路上三十碼直接一把方向調頭,方向輕的話單手擼速度就是快,不知道為啥一輛思域盯著我看。


往事如煙mj


斯科達昊銳12款車主,簡單說一下使用感受。省油,一箱油全程高速800公里,市區600多,座標蘭州。內飾,塑料件無異響。動力,地板油提速還是很不錯的,但大油門傷離合有時候能聞到焦味,正常行駛起步肉,渦輪介入以後還可以。變速箱,我買的庫存車只剩手動擋,操作沒問題。底盤,曾經連霍高速跑過210,信心較足不飄。空間,是真大,後尾箱掀背式很好裝東西,曾經裝過三個直徑60釐米的鼓還坐著五個人,當然坐姿不考慮舒適性了。這個車家用我覺得真不錯的,公司用檔次低了。我也給身邊想買車的朋友推薦過這款車做家用。


小八月他爸


17款明銳車主,個人經常跑高速明銳正常跑120基本上沒什麼發動機噪音,但是過了130就不行了,胎噪有點大這是真的,但是我感覺明銳相對來說還可以。只不過我還是覺得質量上好像真不如大眾,我的車開了兩年懸掛和底盤感覺有異響。


迷米密


我是一名斯柯達速派的車主,現在購車已經有八天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本人對此車的一些看法,想知道這車怎麼樣?下面請聽我一一道來!

【外觀】1.外觀沒有阿特茲那種誇張屬於那中規中矩屬於耐看型的。2.最想要的是聖象灰但是4s店沒貨,要等2個月最後選擇了古堡褐,聖象灰顯得年輕科技感,聖象灰顯得會成熟穩重。3.跟30~ 50萬車放一起也不會感覺比他們小4.側身流線性特別強,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點。5.尾燈也是我喜歡的一點,只不過這個是給別人看的。

【內飾】1.典型大眾風格沒有什麼特別突出,沒有花裡胡哨的功能,非常簡單。2.中控臺都是軟的,車門除了門把手是硬塑料,其他能摸到的地方都是是軟的,下面摸不到的用得都是硬的。3.儀表盤剛開始非常不喜歡原諒綠不過看了兩天後感覺也沒那麼難看。4.車沒異味不大,可能跟我買的時候有在展廳放了十幾天的原因吧。5.售後屏除了音質差,收音機沒辦法關,其他就是個大屏安卓手機。

【空間】1.我身高1 83,體重206,不管前後空間都綽綽有餘,不會像阿特茲那樣後排會相對比較壓抑。2.後備箱空間超級無敵大,不用擔心東西沒地方放。3.儲物空間也夠用,就是手機有點不好找地方放。

【動力】1.1 .8T動力配合7速雙離合動力家用完全夠用。2.1、2、3低速換擋稍微有頓挫感。3.高速120只要給油動力感覺還源源不斷。

【操控】1.個人感覺方向盤有點虛位,60過彎時信心不足,開朋友的昂克賽拉,60過彎幾乎不帶傾斜。2.德系感覺120開著不漂,信心十足。

【油耗】1.目前提車8天,共計行駛768共計,總計加油兩次168元450元95汽油,還剩下1/3%應該跑到1000公里沒問題,油耗相對還比較滿意。

【舒適性】1.懸架舒適性沒感覺太多一直都坐駕駛跟副駕駛後排還沒體驗過。2.過減速帶跳動感覺不大,可能速度比較低。3.前天跑了一百多公里就感覺非常累,不知道是座椅沒調好還是因為座椅比較偏運動兩邊突出中間窄。4.韓泰的泰高速行駛胎噪、風噪有點大,駕駛側邊感覺有風吹進。

【最滿意】外觀流線性、空間、動力。

【最不滿意】1.剛提車3天,天窗就開始異響,副駕駛車門異響,天窗開著不響關上就吱吱響這是最接受不了的。2.方向盤塑料的手感不好提車當天就去包了個真皮。3.大燈鹵素晚上比手電筒強點,也沒豪華的漂亮的睫毛跟日間行車燈。4.座椅襄拼就差那一小塊也不包成真皮。5.售後屏音質跟收音機差不多。


一食之間


全世界,除了中國的日系水軍,都公認德國車是更好的汽車,包括日本人也這麼認為。

因為德國車有更好的定位,所以德國車可以更高的成本造車,當然造出的車也更好。

拿車能看到的部分來說,鈑金精度,德國車精度更高,所以德國車可以採用激光焊接工藝。外在表現上,德國車鈑金縫隙更小,鈑金縫隙小,意味需要更高的車身剛度,否則車身一扭,鈑金之間就會干涉了,另外,縫隙小,一點點縫隙不均勻,視覺上即可見,所以,縫隙大其實是遮蓋車身剛度不足和縫隙不均勻,這些,都是要用材料和工藝去保證的。

都說德國車駕乘質感更好,其實,這也是用成本堆出來的,日系車對日常可見部分,還相對重視,日常看不到的,比如底盤,比德國車簡陋很多,日本人肯定知道德國人那麼做,從品質上更好,但肯定會付出更多成本。

就看不到部分做工用料的老實程度來說,日系車不僅比不上德系,也比不過其它歐洲車和美國車,你也不能說這麼做沒道理,因為大部分消費者並不清楚差異。

再加上無比強大的日系水軍,能把鈑金活一塌糊塗的雷克薩斯吹成工匠精神的代表,但又有幾個人能內行到看出日系在機械製造工藝上的差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