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湖北和湖南人?

一塵大師1


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幾百年,湖南湖北在一個轄區,最高長官叫「湖廣總督」。

江西、江蘇、安徽在一個轄區,叫「兩江總督」。

所以,在外人看來,應該湖南湖北更親近點,湖南江西要疏遠些的。

事實情況相反,湖南人確實和江西人更親近一些。

歷史上有三秦、三晉、三齊、三韓,也有三楚

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都曾經是楚國的勢力範圍。

南楚是最早形成的,在華夏諸國看來,楚國位於「南蠻之地」,楚人擴張後,佔領兩湖、河南南部、安徽西南、江西等地區。

大致上,江蘇、安徽、浙江是東楚,湖北是西楚,湖南、江西是南楚。(希望噴子能懂「大致上」是何意思,就是大約,大概的意思)


湘贛兩省的交情,大概要從一段愛情故事開始。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山無陵, 江水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是不是很熟悉?

這段漢代樂府詩相傳是一位名為毛蘋的女子所作,獻於戰亂之中的聚少離多的夫君,以訴情思。說明異地戀之苦,自古以來都一樣。而她的丈夫,便是長沙王吳芮。



吳芮(江西餘干人),吳王夫差的十一世孫。當年勾踐滅吳之後,後人逃散至此。因穩定百越有功,秦王封其鄱陽令(江西鄱陽湖)。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刑徒英布率部來投,吳芮不但將女兒嫁給了英布,還與他聯手抗秦。秦亡後,吳芮被項羽封為「衡山王」。隨後又毅然歸漢。

公元前202年,劉邦封吳芮為「長沙王」,並在臨湘縣建立國都,也就是現在的長沙。

從此,湖南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諸侯王國,長沙也第一次成為王國都城,「楚南雄鎮」發展為漢藩王都,長沙開始以「楚漢名城」聞名於世。

多說一句,現在湖南最出名的文物遺址馬王堆漢墓,其墓主人便是當時的長沙國丞相——利蒼,出土的辛追夫人,便是利蒼的老婆。



然而,飛鳥盡,良弓藏。劉邦連他的合夥人韓信都信不過,英布、彭越都紛紛被殺,為什麼獨獨留下吳芮這個「異姓王」?

每個裁不掉得老員工,身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吳芮也是。

之前秦滅南越,沒過多久始皇帝嬴政就崩了。緊接著各地起義,楚漢之爭。

南邊原來值守的大將趙佗眼看秦朝大勢已去,乾脆自立為王,建「南越國」。而後劉邦初建大漢,立足未穩。只能一邊派使節建交歸化,一邊讓長沙王吳芮威懾防範。

從西漢長沙國開始,湖南地區作為當時中原文明和百越之地的交匯處,可見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到三國時期,荊湘之地更是成為孫吳勢力控制交廣,防範魏蜀的軍事中心。

隨後的一千多年裡,湖南依舊篳路藍縷,開荒「土苗」。



湖南以前是蠻荒的邊疆,是刑徒流放之地,流民聚集之地,朝官被貶之地,士卒戍邊之地。

從賈誼於長沙,到柳宗元被貶永州,湖南顯然不是開化繁盛之地。直到明代開通滇黔,清朝「改土歸流」,西南地區漸漸被中央政府實際控制,湖南才緩緩卸下其戰略職能。

但長期在這種環境下所歷練出的的「蠻武性情」,卻深深的植入了每一個湖南人的身體裡。

相比湖南久守邊氓,江西更加靠近江浙富庶之地。跟著學霸好讀書,「耕讀傳家」成了江西人安身立命之本,文化成績突飛猛進。

不但性格不同,兩省學風也實在迥異。從兩省各自最著名的書院便可看出。

嶽麓書院是湖南人常掛在嘴邊的那句: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

而白鹿洞書院則是朱熹親題:

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聖賢心。

後來康熙又為嶽麓書院賜匾「學達性天」;為白鹿洞書院則御書「萬世師表」。

一顯一隱,一激昂,一嚴正。

一個經世致用,以天下憂樂為己任。

一個格物致知,以品學道德為炙求。

一、語言



大家看圖,湖北屬於官話區。

吳閩客粵一區。

湘贛單獨屬於一區。

湘,是湖南語言。贛,是江西語言。

他們之所以分在一區,因為相似點比較高。

接近的語言,聽著舒服。

更別說後來,人口遷移,很多地方湘語,都融入了大量贛語。

二、血緣

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大量江西人遷入湖南。

數據統計,湖南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和江西有關。有江西血統,就是祖上從江西搬遷過來的。這不僅僅是明末清初的「江西填湖南」(注1),從宋代就已經十分活躍,持續到新中國建立之後還有這個習慣,同時也有回遷的。

(希望噴子能明白,宋代還沒有湖廣行省,別把明清的「江西填湖廣」扯到宋朝去)

注:

1、噴子說「江西填湖南」用錯,要改成「江西填湖廣」,文章明明在說「湖南人口之移民來源」,說「江西填湖南」是正確的,噴子都要插一腳捎上湖北!2、按照傻叉的邏輯:「江西填湖北」也是錯的,「江西填四川」「吉安填十堰」都是錯的,傻叉認為唯一的正確答案是「江西填湖廣」,真是特麼一根筋的傻叉。「北有山西大槐樹,南有江西瓦屑壩」,文中也沒有否認「大槐樹和瓦屑壩填湖北」這段歷史吧?只是「江西填湖北」與湖南移民來源有何相關?

3、湖廣只是明清的行政劃分!「不僅僅」三字不知道噴子讀不讀得懂?江西向湖南移民的歷史很長,比你想象的長,連西漢的「長沙王吳芮」都是江西人。比如,我母親家族是宋代王安石變法時,從江西到湖南墾荒的,先遷移到益陽,後遷移到長沙,真不關「江西填湖廣」啥事情。在宋朝,大致上湖南屬於「荊湖南路」,江西屬於「江南西路」,湖北屬於「荊湖北路」。嚴謹的說,他們那一批應該是「江南西路填荊湖南路」,屬於比較早的移民。4、「中原填江西,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四川填雲貴」只是歷史學家為方便記憶中國移民史的十六字簡略概括,不具體、不嚴謹。難道只有「江西填湖廣」,沒有「江西填四川」?江西、貴州、河南、廣東、浙江……都向四川移民了,難道只有湖南湖北兩省?!任何官方正式詔書都沒有出現「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這句話,官方正式詔書要求非常具體,下令到各省督撫執行,朝廷直接管到巡撫、知府、知縣。比如,正式頒佈的名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的詔書,下令從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康熙詔書哪裡出現了「湖廣」兩字?填四川的也不止湖廣,還有河南、山東5%,陝西10%,雲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就這麼一句「湖廣填四川」就概括完了嗎?

三、環境

湖南、江西氣候相同,屬於亞熱帶氣候。

湖北屬於溫帶氣候。

不同的氣候,造成土壤不同,雨水不同,生長出來的樹木不同,造成環境不同。

長期生長在相同環境中,會塑造出相同的飲食習慣、性格、行為、文化。

以嗦粉來說,江西、湖南都喜歡嗦「湯粉湯麵」,認為「湯」才是粉面的靈魂,湖北喜歡吃「熱乾麵」。



四、來往



江西是明清時期,中國中部省份之中,行商最多的。他們去得最多的就是湖南。

因為很多湖南人就是江西遷移過來的,語音相同,聽得懂,生意好做。

所以,直到七八十年代,還有很多江西貨郎到湖南走街串巷做生意,來來往往人就熟了,感情自然就好。

五、人



湖北人是九頭鳥,看似粗壯,實則狡猾。這和他們處於「九省通衢」,練就了的圓滑有關,狡猾程度不次於鄰省河南。



在《湘軍寶慶府》裡,寶慶幫在武漢與江西幫、徽幫、晉幫等打生打死,嘿,湖北幫沒得點事,那份太極水袖功夫,硬是厲害。



湖南人是直腸子,不喜歡和太狡猾的人打交道。

正如前面所說,湖南以前是邊疆,是刑徒流放之地,流民聚集之地,朝官被貶之地,士卒戍邊之地。所以,湖南人身上有股子「匪氣」。

不狠,則無法在兵荒馬亂的邊疆站穩腳跟!

從湘軍的「兵痞」,到湘西土匪,常德的中國第一悍匪張君,長沙的香港大圈仔陳虎鋸,身上無疑都流露兇頑的「匪氣」。



江西人讀書厲害,有修養、端正、性格分明,與湖南人口味相投。

江西、湖南兩者一文一武、一張一弛正是互補!


————————————————

本文重點說湖南,說湖南就不得不提江西。

僅有兩小段說湖北人和湖南人,關心此題答案者可以直接略過上文。

除了明清時期的湖廣總督府(湖南湖北各設巡撫),湖南與湖北在歷史上的交集並不多,沒有與江西的交集多。

湖北是九省通衢,湖北人是九頭鳥,圓滑,其他答主都答過了。

湖南人是直腸子,性格倔、軸,一言不合即打架,故稱「湖南騾子」。是因為湖南作為邊疆太久,導致湖南人匪氣十足。自古受鄰省江西的人文影響,又具有了一些靈氣。


蔡磊工作室


湖北,湖南本事一家。在清代就是湖廣地區。張之洞就是湖廣總督。湖南人和湖北人有共性,但區別也很大,湖北人較圓滑,精明,會做生意,湖南人性格剛強,固執比較自大,說得不好聽就是有點夾生,但性耿直,就算打不過也要打,有狠勁。湖北人要精些,碰到強敵會轉彎。


湖北和湖南人還是有很多共同點,性情都比較急爆,愛吃辣好鬥狠。湖南人吃的是幹辣,不愛喝湯。湖北人特愛喝湯,麵食多一些。湖南人相對說,更好面子,愛享受就算窮得只有10塊錢也要穿得很體面。而湖北人比較愛賺錢,精打細算。湖南人不愛多說多話,說一不二,湖北人愛侃,說得多做得少。總的來說湖南人性格比較冷,現實,狠些,湖北人較波辣,有包容性,柔和一點,也有些讓人難以琢磨。湖南人像酷男,湖北人像辣妹。

湖南人刀剛火辣的性格特徵十分鮮明,湖南人能說會道,語言豐富得像個雜貨鋪,向來有“湖南地出金,十里不同音”的說法。自宋以降,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重心南移,湖南也歷經幾次大的移民,他們與先秦湘楚先民們一起,歷經楚文化的激盪以及中原文化等的洗練,創造出了湖湘文化。宋代中國四大書院,湖南就獨佔其二(長沙嶽麓書院、衡陽石鼓書院)。自此,湖湘教育逐漸居於中國前列,風氣愈盛,至近代湖南人創造了“中興將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國近代史由湘人寫就”、“湖南人材半國中”、“無湘不成軍”等的盛況。湖南騾子精神:吃得苦,霸得蠻,捨得死,不服降。


獨秀文苑


湖北人和湖南人還是比較好區分的。因為,湖南的湘腔很獨特,一聽就知道了。湖北人的腔調有些接近四川口音,與湖南腔區別較明顯。當然,也不排除兩湖有些地區的腔調很接近,不好區分。起碼來說,毛主席與李先念說話的腔調,就有明顯的區別。另外,個人的感覺是,湖北話比湖南話好懂一些,對不對?


一線天


可能題主提出這個問題並非出於惡意,但是,這個問題一回答起來就非常引戰了,為什麼呢?

怎樣區分湖北和湖南人?要回答這個問題,實在是有難度。



客觀中立難達到

要區分兩個事物,就必須要進行對比,而一旦進行對比,許多人就會傾向於量出長短、分出優劣、決出強弱。這樣一來,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客觀中立性就非常重要了,然而客觀中立這一點往往是很難做到的,特別是讓讀者感覺起來居中評價、不偏不倚。原因有二:

  • 一、各種條件決定了,上來回答這個問題的作者絕對優先是湖南人或湖北人中的一方,而不管是哪一方都會傾向於維護自己,這樣一來偏頗難以避免。

首先根據今日頭條的算法,平臺的各種內容會優先推薦給有相關標籤的用戶,所以會看到這個問題的絕對優先是湖南人或湖北人,飛揚我就是一個湖南人,或許這也是我能看到這個問題的原因。而看到這個問題之後,熱衷於上來回答這個問題的,絕對也就是湖南人或者湖北人。為什麼呢?

問題本身和自己相關,自己又或多或少的知道一點內容,在網絡上還可以不用承擔什麼責任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個時候,人說話的勁頭就上來了。



(1)一部分人,是實實在在的想表達一些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看法。這種算是比較好的了,但問題是人表達自己的看法的時候肯定是以自我為中心,不管作者是湖南人還是湖北人,都只是一個擁有七情六慾的普通人,恐怕都難以做到客觀中立。

更多的時候,是你表達出來的觀點,其實是以自己片面的視角看待世界,而長期積累下來的結果,這樣的結果往往就是以偏概全的標籤化。

比如說,一個湖南人,在工作中碰到了兩三個圓滑世故的人,這幾個人又恰恰都是湖北人,他就很容易以偏概全地給所有湖北人都打上圓滑世故的標籤(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一個湖北人,在生活中遇到過兩三個性情急躁人,這幾個人也正好都是湖南人,他記憶中就會留下湖南人急躁魯莽的印象。

而不管是湖南人還是湖北人,其他某個省份的人,乃至某個國家的人,都是有好有壞的,這只是一個概率的問題。我們所遇到的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我們卻往往以這樣的小概率事件來作為對某一整體事物的看法,以偏概全,形成各種不恰當的標籤,地域黑也就是這樣形成的。東北人都是黑社會,河南人都喜歡偷井蓋,廣東人什麼都吃,內蒙古人都是騎馬上學……這些稍微運用生活常識和邏輯思維就能判別的地域黑標籤,卻依然大行其道,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2)另一部分人,正是因為自己在生活中形成的以偏概全的看法,或者說正好與湖南人或湖北人其中的一方有仇,看到這個題目,就迫不及待的上來亂噴一通。反正,網絡上言論自由還一般都不會被追究責任;反正,我躲在屏幕後面做一個囂張的噴子,也不會有人輕易知道我的真實身份,對我的現實生活不產生影響。

這種人就完全是為了宣洩情緒、拉仇恨或者博得關注,甚至很有可能他根本就不是湖南人和湖北人中任何的一方,他假裝自己是一方來罵另一方,然後看著評論區裡湖南湖北兩方人吵得不可開交,在屏幕後面暗自偷笑。所以說,同胞們,千萬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激動而被這些人操控了情緒,網絡上什麼樣的人都有,對於這樣的跳樑小醜,最好的方法就是無視他,魯迅先生說的好:明言著輕蔑什麼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讓他們自娛自樂,自我高潮去吧!



  • 二、對事物做區分,很多人都習慣強分高下、硬分優劣,損一褒一的觀點也會為大部分湖南人或湖北人所拒絕接受。

當面臨著要對兩個事物進行區分時,很多人就會特別注重於度長絜短、區分優劣,因為這樣做可以突出反差,用強烈的反差把事物區分的更加明顯。而實際上,不同事物都是各有特點的,很多特點特性原本不存在優劣、高下之分,強行區分個好壞,在分類上確實是容易了,但是這也就離客觀性與真實性更加遙遠了,最終的結果也勢必不為許多人接受。

在湖南人和湖北人的對比中,很多作者也會習慣於強分高下、硬分優劣,為了形成巨大的反差,會有意地忽略很多事實,揚一的同時就會特意去抑一,褒一的時候就會故意去貶一。這樣得出來的結論怎麼會客觀公正,又怎麼能得讀者的認可呢?

總結:以偏概全要不得,強分優劣不可取

說了這麼多,飛揚想告訴大家的是,不管是湖南人還是湖北人,都是一個數量超過5000萬的人口群體(根據2017年的數據,湖南人口6860萬,湖北人口5902萬),這樣的數量級放在當今世界都是超過了絕大多數國家的。一個再小的概率乘以這麼大的基數得出的結果都不會很小,在湖南人與湖北人中,各種性格、各種品德、各種形象的人都會出現,也確確實實都會有一定的數量。那麼,你怎麼能根據你所認識的那幾個湖南或湖北人,甚至是你道聽途說來的各種謠言、地域黑言論,來給這樣兩個超大的人口群體打上標籤?

以偏概全,要不得!


湖南湖北,“湖”指的是洞庭湖

因此, 我們只能說,湖南文化或者湖北文化有什麼樣的特點,湖南人或者湖北人整個人口群體有什麼樣的特徵,這是在不同的地理環境和人文背景下由長期的歷史與環境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地域文化特徵。

比如說,湖南從清末曾國藩組建湘軍開始形成的從軍入伍、參軍報國的擁軍文化,湖北由於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而養成的善於招待四方來客、懂得與各種不同人打交道的風格。這些特點原本就是湖南湖北兩省各自文化底蘊與獨特風格的展現,在時間的長河中都會閃耀出各自的光芒,原本不分優劣,更無高下,而且這些特點也只是總體上某一方較為突出的地方,並不是說一方好,另一方就差到不行,完全不應該去褒一損一。

  • 在歷史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湖南的擁軍文化造就了革命時代湖南軍事人才的井噴,1955年評銜時,開國元勳十大元帥十大將軍中,十大元帥湖南人有3個,十大將軍湖南人佔6個,還有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這三個湖南籍的中央書記沒有參加評銜。但是我們就可以據此說湖南的軍事人才完全碾壓湖北嗎?絕對不能!因為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和陳錫聯、韓先楚、秦基偉等223位將軍的“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縣它在湖北啊,這樣的事實,我們怎能為了突出反差而刻意忽略不顧呢?



  • 湖北由於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善於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風格,所以湖北人會做生意,近些年來經濟發展的也很快,省會武漢隱隱有成為中部地區中心城市的趨勢,但是我們就可以因此說湖南人完全不會搞經濟和經商,比湖北人差的太多嗎?不行啊!各位,請自行檢索一下,微信之父張小龍、58同城董事長姚勁波、雅虎創始人之一楊致遠,他們可都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

罔顧事實,強分優劣,實在不可取!

寫在最後的兩段話

對於想區分湖南和湖北人的朋友:倘若你真的想知道一個人是湖南人還是湖北人,其實完全不用想著學多少知識去區分,請您用標準的普通話問一句對方:“請問您是哪裡人?”一般情況下,馬上就能得到答案。

對於湖南和湖北的同胞:俗話說血濃於水,湖南湖北兩省之間的淵源可是實打實的——兩省的重要文明源頭都是楚文化,兩省的地域緊密相連,兩省的行政在歷史上還曾是一體的(楚國、古荊州、湖廣省)等等等。這些共性的地方應該成為兩省人民關係更加密切的紐帶,而兩省各自的獨特之處就應該互相取長補短。兩省應該攜起手來,共同發展,互幫互助,齊頭並進,一起實現中部崛起,兩省的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幸福生活。湖廣熟天下足!


文丨飛揚 圖片丨網絡

我是飛揚,一個學習地球科學、愛讀雜書、時刻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理工男,天文地理、風土民情、歷史文化,我都願意和你分享,關注我,讓我們共成長。


歷史飛揚


兩湖地區本為一體。在地理結構上不分彼此。歷史上中原進湖南必先經長江,過洞庭,抵瀟湘。兩廣北上也須經靈渠,延湘江而下,入江。兩地人民一樣,明清從江西移到兩地的不在少數。唯一的區別是,湖北開發早,交通便利,平原相對較多,歷史經濟比鄰居好一點,商賈氣氛重,本地人重利多黠;而湖南交通閉塞,民族混雜,所以就重武好鬥,出了湘軍,以勇而名。不過這都是一百多年前的大致觀點,是由於外部環境造成的特點。現在信息時代,沒有什麼區別了。哪裡都有好人,哪裡也都有壞人!怎麼能用一塊地域來界定一批人的好壞?

搞地域黑的人可以休矣。拉江西來黑的就更加可笑了。你可以不喜歡其中的部分人,但不要攻擊所有人。畢竟兩地幾千年來本就是一家人。謝謝!


憤怒的芒果210843292


你應該說如何區分湖南人和江西人,因為湖南人和湖北人的關係真的沒那麼好!



A~楊


其實你要區分湖南湖北很容易:湖北人俗稱“九頭鳥”,名日“九爺”,湖南人近稱“蔡九”

,名曰:蔡九哥。尊九爺的人有跟班,稱蔡九哥的有女伴“林十娘”的靚女伴身。


用戶4317072826814


作為湖南人,我們有個名言:吃得苦,霸得蠻,不怕死,耐得煩。

湖北人也有名言:天下九頭鳥,地下湖北佬。

我覺得如果比做事能幹,我們湖南人厲害。

如果比腦殼裡的彎彎繞繞,那是湖北人厲害。


九九戲說歷史


最難分的是長江附近的兩湖人,常德岳陽(不含平江等靠江西的)跟湖北武漢荊沙口音乃至生活習慣都差不多,一個龍山縣一個來鳳縣你就懂了。到了益陽長沙,越往南就越清楚哪個是湖南人了。


歪歪茵茵T


有意思了,怎麼湖南湖北總掐架,可自春秋以來就是一家人,湖南江西就不互掐,看來湖南人的老表情懷很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