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海軍為何放棄重型艦載機SU-33,轉而使用MIG-29K?

海軍貓


首先需要說明一點的是,俄羅斯現在其實也不想放棄蘇-33艦載機,因為蘇-33是俄羅斯目前唯一可堪重用的重型艦載戰鬥機,而轉用米格-29K只是無奈之舉。為什麼說是無奈之舉呢?

因為現在蘇-33重型艦載機已經成為了俄羅斯艦載機儲備中的“消耗品”,基本上是損失一架就少一架的狀態,不再會有新的蘇-33補充,而蘇-33的生產線則早已在幾十年前就已經關閉了,於1996年關閉了全部生產線。現在要想從新開啟生產線,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俄羅斯目前僅存的一艘“庫茨涅佐夫”號航母已經處於“趴窩”狀態,同時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對其進行維修。

但是以俄羅斯目前的水上力量,很難恢復到前蘇聯時期的水平,至於這艘航母在俄海軍中的定位,則早已不是之前那樣重要。所以俄羅斯不願意花費大量的資金重啟艦載機生產線,生產蘇-33提供給“庫茨涅佐夫”號航母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蘇-33和米格-29K的歷程,還需要分別講起。實際上在此之前,俄海軍將蘇-33和米格29K進行過對比,儘管在目前俄海軍手頭的蘇-33存在老化現象的情況下,蘇-33的綜合性能也要比米格-29K優秀。

說一下這個蘇-33,該機結構和蘇-27戰機基本一致,降落也是攔阻方式,要承受5g縱向過載,機身結構也進行了加強,起落架也加強了,蘇-27以前是單前輪,現在改成了雙前輪,尾鉤也比較堅固,機翼面積也增加了,機翼能夠摺疊。發動機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在蘇-27的發動機基礎上,增加了推力,蘇-33的發動機單臺推力達到了12800千克。機動性當然是好,等於是蘇-27上航母了,由於飛機結構的改編,蘇-33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33噸,最大武器載荷達到6500公斤。

蘇-33在速度、升限等數值上比蘇-27有所降低,但是不會差到哪去,與蘇-27的數據不相上下。甚至超過了同類水準的艦載機。加之數字電傳系統的使用,蘇-33在飛行靈活性和水平面機動性能上有明顯的改善。

蘇-33的雷達系統也是在蘇-27的N001基礎上改進的,還提升了水面目標的搜索能力。還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這是蘇-27不具備的,可以增加航程和作戰半徑。機載武器基本和其他蘇霍伊戰機一樣,該機具備多用途的能力,可攜帶中程空空導彈和近距空空格鬥導彈,還能攜帶反艦導彈、空地導彈和炸彈等。

之所以說蘇-33佔優勢,究其原因,那就是蘇-33畢竟是雙發的重型艦載機,而米格-29K相比之下性能則顯得十分一般。當時的蘇-27和米格-29就是高低搭配的。因此在之前的對比之後,俄海軍也是堅持使用目前已經老化的蘇-33。而為什麼現在米格-29K迎來的轉機,其背後出力的則是印度。

其實印度這番出力也是陰差陽錯,這還要從俄羅斯無償贈送給印度的航母“戈爾什科夫”號說起。俄羅斯雖然將這艘航母無償贈送給了印度,但是提出了以下條件。首先這艘航母必須在俄羅斯進行現代化改造和維修。

至於艦載機方面,俄製航母當然要用俄製艦載機,蘇-33這種強力機型肯定是不能出售的,於是便向印度提出了銷售米格-29K的方案,印度方面由於眼睛裡只有這艘俄羅斯航母,也就同意了此事。

俄羅斯就此獲得了印度支付的大量資金開啟了米格2-9K的生產線,可以說現在俄航母上的米格-29K艦載機是印度幫忙出資生產的。這麼一看,當年白白贈送給印度一艘航母的好處其實還有不少呢。但反觀米格-29K,雖然在當年的比較下顯得性能平平。但是到了現在,俄羅斯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現代化升級。主要提升了飛控和電子方面,現在的米格-29K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三代半的水平。因此使用米格-29K實質上也是理智之舉。


雷姐的機械空間


這事無關重型和輕型,也沒啥別的理由,俄羅斯目前唯一一個能獲得的艦載機就是Mig-29K了,Su-33生產線早已關閉,而俄羅斯沒有那個閒錢恢復它的生產。所以目前庫茲涅佐夫號的現狀是,如果堅持用Su-33,那就是摔一架少一架,直到無機可用。。。

Su-33現在是摔一架少一架的狀態


實際上要論成熟度,Mig-29K和Su-33差了十萬八千里。Mig-29K是印度出錢搞的項目,當年印度花了20多億美元買了45架Mig-29K,生生把這個項目養起來了,好歹算有個生產線。那俄羅斯借雞生蛋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類似的事情還有,比如印度養活的Su-30mki,俄羅斯的自用版本叫Su-30SM,因為印度大批量的採購攤銷了生產成本,使得俄羅斯空軍可以不到3000萬美元的價格拿貨,簡直不要太便宜。目前Su30SM俄羅斯已經裝備了超過100架。


Mig-29K艦載戰鬥機

但實際上,Mig-29K真的非常爛,爛到不能用。印度購買的45架Mig-29K已經趴窩了一半以上,發動機有40多臺發動機直接報廢,佔到所有進口發動機的62%。。。基本上Mig-29K每次起降的衝擊都會讓發動機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傷。一款艦載機連這點基本問題都沒解決,俄羅斯就算要用,Mig-29K一時半會也沒法成軍。看來最好的策略就是吊著印度胃口,讓他們再掏錢支持下一步的研發了。

Mig-29K使用的RD-33MK發動機

當然了,筆者還有一個招,在這裡給俄羅斯建議一下,那就是從沈飛買殲-15回去。。


紙上的宣仔


俄羅斯放棄航程和載彈量都佔優勢的蘇-33艦載機選用米格-29K,真實的原因是來自印度的選擇。印度投入鉅額資金由於改裝復活超日王號航空母艦,不僅幫助北德文斯克造船廠換裝大型設備將設施修葺一新,還投入資金幫助米格公司完成米格-29K的研製工作,而原來的蘇-33艦載機上產線早已經不存在了,俄羅斯在更換艦載機時只能無奈的選用和印度一樣的米格戰機。而印度之所以選用米格-29K而不是性能更加優秀的蘇-33也是很無奈的選擇,這源於超日王號航母和遼寧號、庫茲涅佐夫的設計區別。

超日王號的甲板原本是綦江垂直起降戰機和直升機使用的,前蘇聯的雅克-38和雅克141垂直起降戰機都是狹長苗條的戰機,對升降機的尺寸要求並不高,這種設計影響了超日王航母的艦載機選型,上圖就是超日王號航母面積狹小的升降機,基本不可能用於大型艦載機的升降工作,印度只能無奈選擇尺寸相對較小的米格-29K作為超日王的艦載機。中國和俄羅斯的航母遼寧號、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都是排水量6萬噸以上的大型航母,而且升降機設計深受美國航母的影響,將升降機設置在航母的兩舷位置,艦載機升降時可以將尾巴伸出到海面上,也就是說這種升降機降低了對艦載機的尺寸限制。

中國的殲-15雖說是自主設計製造的全新型號艦載機,但是尺寸和蘇-33沒有兩樣。遼寧號的升降機一次只能起降一架殲-15這樣的艦載機,而且顯得很艱難需要操作人員小心翼翼的固定艦載機到指定位置,升降過程十分緩慢對作戰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中國這樣大型的航母升降機操作殲-15尚且如此不便,印度小一號的超日王航母是絕對無法使用蘇-33艦載機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遼寧號雖然是用荒廢了十多年的破船改建的,但是中國人的鬼斧神工讓遼寧號生機煥發看上去非常乾淨整潔。從這艘整潔的航母上可以看到一個未來超級大國的身影。

超日王號的升降機緊貼著一邊的艦島,另一側留給艦載機的空間也是非常狹小,這樣的升降機已經是極限了,即便如此也只能裝下摺疊機翼以後的米格-29K艦載機,上圖可以直觀地看出升降機和艦載機的尺寸對比,米格-29K再大一點就上不了超日王號,因此說印度和俄羅斯不是非要給米格公司投錢,而是除了米格-29K之外別無選擇。

殲-15 有多大看看上圖就知道啦,相對是升降機而言寬度雖然有餘但是長度很是勉強,後邊的兩個機輪已經到達升降機的邊緣機頭正好擦過甲板,這也是為什麼殲-20不能成為遼寧號和001A航母艦載機的原因,這兩艘航母的升降機都不可能容納殲-20的修長機身。而且鑑於法國陣風戰機粗壯的機身,即便是印度成功買到陣風也只能當作路基飛機使用,根本不可能在超日王航母上使用。

這張圖片反映出米格-29K從機庫中進入升降機的過程,更加直觀的反映出米格-29K的巨大和升降機的狹小。印度航母狹小的升降機限制了對艦載機的選擇,導致俄羅斯不可能復活蘇-33艦載機的生產線,只能用米格-29K滿足自己的庫茲涅佐夫號和超日王號對艦載機的需要。兩國肯定還是更希望獲得蘇-33這種更先進的艦載機。


利刃號



“紫茄子🍆”顏色正在進行著陸的就是米格29K中型艦載戰鬥機,已經系索停放的是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它們目前都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服役,各有12架的數量。這張照片是“庫艦”正在敘利亞海域執行任務,很遺憾的是在執行任務期間一架米格29k戰鬥機墜海…。

早在蘇聯剛建成“庫茲涅佐夫號”不久(1987年叫“第比利斯號”)的時候米格29k和蘇33(當時叫蘇27K)就同時上艦進行測試,當時美軍的F14重型戰鬥機仍然在服役,並且還搭檔了F18中型戰鬥機,所以蘇聯也希望同時擁有兩型戰鬥機去應對,但“庫茲涅佐夫號”和“瓦良格號”屬6萬噸的航母與美軍“小鷹級”都差了25000噸,同時裝備兩型戰鬥機實在是地方不夠用、艦上同時維護保養兩型戰鬥機也困難…最終重型的蘇33戰鬥機由於綜合性能大大高於米格29K而選型成功。
蘇聯解體之後“庫茲涅佐夫號”
和艦載蘇33一起都歸了俄羅斯所有,但俄羅斯經濟一直沒有起色!“庫艦”經常性的出現各種千奇百怪的故障問題,蘇33則是沒有訂單生產線被封存沒有出廠過一架新機,更不要說進行型號升級,這種1980年代中後期的重型戰鬥機已經變得非常陳舊,航電設備已經成了現役艦載戰鬥機當中最落後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已經到了機體壽命的最後階段(它當時設計壽命就是4000小時),如果俄羅斯海軍沒有新的蘇33可以替代它們,5年之後它們會全部退役!而重啟生產線這樣的鉅額資金也不是俄羅斯可以承受得了的。


與蘇33不同的是米格29k雖然當年選型失敗
,但它卻迎來了轉機,印度在購買蘇聯退役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后,在艦載機機型選擇上看中了它(也沒得選,當時俄贈送“戈艦”的條件就是印度必須要買俄羅斯製造的艦載機),而且“戈爾什科夫號”排水量僅僅3萬噸,搭載蘇33不論是數量還是甲板起降都很困難,只得是購置米格29K,就這樣俄羅斯利用印度的錢重啟了米格29的生產線…雖然現在的米格29K在性能上要好於1980年代它剛上艦時候,但它的各種各樣的性能劣勢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和外軍的F18E/F、“陣風”、殲15相比仍然是世界上最落後的艦載戰鬥機,可俄羅斯也拿不出其它的型號。

米格29k的“復活”也給俄羅斯自己的艦載機型號有了延續,目前來看印度海軍艦載戰鬥機需求量有可能超過60架,目前在建的“維特蘭特號”可能還會使用米格29K,加上俄羅斯自己目前也有近30架的需求,米格29k生產線會維持較長時間。
英國“皇家海軍”為兩艘“女王級”大型航母配備的F35B隱身戰鬥機。

當前航母艦載機已經開始往“中型機”方向發展了,隨著現代戰爭的“短暫而猛烈”航母艦載機要求提高出勤率,而出勤率的保障就是要增加艦載機的數量,航母的容量有限,搭載重型戰鬥機的數量肯定會低,在保證出勤率和戰鬥力方面折中也只能是選擇中型戰鬥機來充當未來艦載戰鬥機的主力…在這個方面俄羅斯雖然目前沒能力發展新型的中型艦載戰鬥機,但使用米格29K作為測試機也是為今後發展中型戰鬥機提供參考和借鑑。

總之,俄羅斯選用米格29K來替代蘇33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難心”當中也會利用米格29K的運作為將來做打算。


皇家橡樹1972


原因只有一個:沒錢了。

俄羅斯的蘇-33艦載機並不是什麼新產品,實際生產於上世紀90到了,目前已經高壽了,俄式戰機的設計壽命相當有限,無法與西方產品比,如今選擇米格-29K,實際就是把它做為蘇33的後繼型號。

最理想的狀態,其實為繼續使用蘇33,但是俄羅斯沒錢了重啟蘇33的生產線了。由於中間有約20年的生產中斷,原有的蘇33生產線不僅關閉了,實際還在轉作它用,許多生產模具,工藝不全,其實一些傳用的配套企業也沒了,如果要重啟生產線,那麼成本非常高,再加上新機還要進行許多改進,那麼僅生產二十幾架新的艦載機,成本真的無法承受。

選擇米格29K,反而成了一個非常便宜的方案。因為米格29K屬於一個成熟的產品,它是為印度開發的,其研發成本等,實際由印度承擔,印度在改裝二手航空母艦的同時,也讓米格公司為其研發,米格-29K艦載機,俄出售的二手航母只能適應米格29這樣的飛機,而不是蘇33.等到米格29K量產之後。蘇海軍也只能藉機下訂單了,因為有現成的生產線,只能需要裝備自用型設備即可,成本非常低。

如今的米格29K,並不是早年與蘇33競標的型號,而是本世紀以來,俄羅斯在原有型號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的,實質應是米格35的一個演化型,只不過保留米格29K的編號,論其性能可以滿足俄軍需求了。

當然了,俄軍也沒有完全淘汰蘇33,大部分蘇33在升級之後,還要繼續服役。


麥田軍事觀察


沒錢。眾所周知,90年代蘇/俄海軍艦載戰鬥機選型中,短腿機場保衛者MIG-29K敗北。而實際上MIG-29K於二十年前的敗北原因,和SU-33現在落敗的原因其實相差無幾。

二十年前,側衛家族的產量並沒有隨著蘇聯解體而減少。出口印度的SU-30MKI,出口中國的SU-27SK、SU-30MKK都給了蘇霍伊公司大筆外匯,而同期MIG-29不僅訂單寥寥無幾,還屢次遭遇退貨。

兩家公司的財政狀況自然而然影響到了艦載機的選擇。俄羅斯當時的財政狀況不允許國家補助米格公司,那麼SU-33的最終勝利也就成了必然,而並非是坊間一直認為的“航程和作戰模式”使SU-33最終取勝。


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印度在未來航母的選型上居然選擇了MIG-29K。原因很簡單——印度人認為SU-33太大,四萬噸出頭的航母根本無法有效搭載。而與此同時,蘇霍伊公司卻沒能爭取到東方另一位大客戶的艦載機訂單——601所已經從烏克蘭獲得了SU-33的母原型機,由此開始J-15的研製,自然不會投錢現代化SU-33。

隨後發生的一切可以說順理成章。SU-33近二十年未修改過設計,結構和航電設備都陳舊無比,斷然不能繼續使用。而俄羅斯人用印度的錢救活了MIG-29K,改進了自己的艦載機發展路線,看似很精明……但內中苦澀,恐怕只有俄海航飛行員自己才能品嚐了。


浩漢防務論壇


【俄軍艦載機棄大用小,因印度只為米格-29K買單!】


前蘇聯海軍發展“庫茲涅佐夫 ”航母的同時,要求蘇霍伊和米格研發艦載機競標,就是我們後來熟悉的蘇-33和米格-29K。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和對比,蘇-33最終勝出,因為它是典型的雙發重型艦載機,制空作戰能力強。後續,還可以作為“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的配套艦載機。


然後,好景不長,蘇聯解體,俄羅斯海軍艱難度日,很長時間內連支撐艦載機訓練的經費都沒有,所以艦載機研發體系和配套的體系可以說是被荒廢了。而蘇霍伊公司根本沒有資金,繼續完善蘇-33,相關的設計和研發人員大量流失。機緣巧合之下,中國繼承和發展了蘇-33的設計理念,研發出了殲-15艦載機,讓一代名機有了最好的歸宿。


印度與俄羅斯商討航母項目時,讓俄羅斯看到了復活艦載機體系的機會。當時,俄羅斯提出了白送一艘“基輔”級航母,但是要在俄羅斯改造,而且要訂購俄羅斯的艦載機。改裝“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俄羅斯從印度那裡賺了大把美元,也鍛鍊了航母設計和製造團隊,建起了米格-29K艦載機的生產線,可以說一石多鳥。


由於印度的航母還沒有“庫茲涅佐夫”號大,甲板和機庫都很小,雙方最終決定選擇米格-29K。其實,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改進後的米格-29K,是多功能平臺,具備較強的對海和對地攻擊能力。而且,也解決了米格設計局長時間無米下鍋的困境。

現在,俄羅斯海軍也主要使用米格-29K艦載機。當然,原來的蘇-33也得到了維護,而且還去敘利亞參戰,不過摔了一架很丟人!不過,米格-29K也摔了一架,大家旗鼓相當。


軍事觀察員東旭


目前俄羅斯海軍部隊暫時已經沒有一艘航空母可以使用了,其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艦已經進入船塢進行相關中期大修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不具備出海執行相關軍事任務的能力。而其俄海軍艦載機部隊的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目前能夠實現完整技術狀態下飛行的,數量也不是很多,更加雪上加霜的就是,俄海軍已經逐漸放棄蘇-33這款重型艦載戰機了,轉而更加青睞米格-29K這款中型艦載戰鬥機了。


至於為什麼俄航母艦載機部隊從蘇-33艦載重型戰鬥機,換成米格-29K中型艦載戰鬥機也是一定的原因的。首先,早在上個世紀就完成了相關定型的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服役到至今從未進行過相關的升級和改進,其戰機整體的戰機性能已經完成比不過,最近幾年才出現的米格-29K型戰鬥機了,且由於後發的技術優勢,原先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能夠完成的作戰任務,現在的米格-29中型艦載戰鬥機也可以做到,甚至能夠做的更好。

其次就是,也不僅僅是米格-29K戰機整體的戰機性能開始全面優於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還有更為重要的是,米格-29K中型艦載戰鬥機的價格也要比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便宜很多。並且米格-29K這款中型艦載戰鬥機項目,還有土豪印度這個大財主的雄厚資金在支持著,也因此該款中型艦載戰機只要俄軍方有一定的需求,就可以馬上進行相關的戰機升級改造計劃,不用像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那樣如此拖沓。

也能看的出來,從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到米格-29中型艦載戰鬥機這樣的轉變,更多折射出來的是俄羅斯國力的逐漸衰弱,和相關的軍事航空工業的力不從心,沒有足夠的技術儲備和能力,為自己國家的軍隊研發出相對應的戰機型號。


航空君


主要就是因為俄羅斯實在是玩不起蘇33這個艦載機了,但是又切實需要一款艦載機,而此時僅有米格29K可用,這也算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蘇聯時期蘇軍發展了蘇33這種艦載機,幾乎就是專門給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定製的,因此產量稀少。而後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內外交困,根本無力維持蘇33的生產線,因此蘇33的生產線早早關閉,俄羅斯已經無法生產蘇33了。而俄海軍現役的少量蘇33,普遍機齡過大,機體老化嚴重,根本無法進行深度改進,所以作戰能力放到現在已經嚴重落後。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俄海軍不得不選擇其他艦載機接替蘇33。

而恰好米格29這款戰機早年也推出過米格29K艦載型,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可用的現成艦載機,而僅僅為了航母的需要就新研發一款自然成本過大,因此俄海軍自然選擇了米格29K。

不過米格29K也早已不是曾經的吳下阿蒙了,由於米格29的生產線一直未關閉,因此一直有改進工作,比如近些年的米格35、米格29SMT等等型號,進行了諸如航電系統、航程等方面的改進,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此前的印度海軍採購的也是新版米格29K,因此極大的節約了俄海軍的成本,對於俄海軍而言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戰爭之王


海側衛蘇33在性能方面可以說是基本碾壓機場守護者米格29K,最大起飛重量33噸對20噸,最大航程3000千米對2000千米,最大載彈量6.5噸對4.5噸,而且蘇33繼承了蘇27優秀的氣動佈局和大型機體,改進空間和配加附屬裝備的潛力也要大的多,在美中都爭相發展大型艦載機的時候,為什麼俄羅斯劍走偏鋒選擇弱雞的米格29K作為自己未來艦載機的主力呢?
(蘇33和米格29K同時在庫茲涅佐夫航母上服役)

蘇聯解體,蘇33已經無以為繼

不是俄羅斯人想放棄蘇33,臣妾是真的沒有辦法,蘇33是蘇聯時期設計並製造的飛機,所有配件的生產分佈在多個加盟國之中,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已經無法整合這麼多加盟國的廠家資源一起合作繼續生產蘇33,就算是庫茲涅佐夫航母上的蘇33也是蒐羅了好幾年才在1993成功湊齊了24架形成了戰鬥力,而在此以後,沒有一架新的蘇33下線,這些飛機在2015年左右基本都已經接近退役期限,俄羅斯只能退而求其次謀求能夠自主生產的米格29K。
(蘇33原型機首飛)

米格29K也許更適合中型航母

蘇33在研製時的目標是作為蘇聯第一款核動力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級航母的艦載機使用的,烏里揚諾夫斯克是一艘八萬噸級的彈射起飛重型航母,搭載蘇33這樣的重型艦載機可以做到滿狀態起飛。
(烏里揚諾夫斯克核動力航母)

庫茲涅佐夫航母只是一艘5萬噸級的中型滑躍甲板航母,蘇33在起飛時不能重載,滑躍起飛消耗的油量也非常大(航程減半至只有1500公里),這嚴重限制了蘇33的能力發揮,而且蘇33機體太大,也制約了艦載機的搭載數量,也就是說中型航母其實並不適合重型艦載機,而以俄羅斯目前的實力,連庫茲涅佐夫都打算用到2050年,再發展重型航母恐怕不現實,所以選擇米格29K也未嘗不是個明智之舉。


(垂垂老矣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米格29K經過改進後,實力已經超過老款蘇33

蘇33在八十年代末設計定型後,由於俄羅斯缺乏資金,基本沒有改進,實力在如今三代半乃至四代戰機當道的天空,已經毫無優勢。而米格29K在經過印度小白鼠的試用後,已經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重新搭建的輕量化鋁結構機身配備新式的RD-33K發動機以及新增的機內油箱,讓它的作戰半徑達到了1000公里,新款的甲蟲雷達搭配新式航電和多功能平顯也讓米格29K的信息化程度有了質的提升,增加後一共八個武器掛架也能容納更多的機載武器,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也有了質的提高,整體實力達到了三代半戰機的平均水準。



(新式米格29K的信息化座艙和豐富掛載能力)

三哥在手,天下我有!

說到底還是窮,本來米格29K也不可能成功的,不曾想印度購買了俄羅斯的巴庫號(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改造成了自家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而俄羅斯在這一交易過程中強制印度必須購買俄羅斯自家生產的艦載機,而“維克拉瑪蒂亞”號噸位太小,只能使用中型艦載機,所以俄羅斯就利用印度資金重啟了米格29K項目。
(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

沒想到印度白鼠試用後的反饋還不錯,這款本該淘汰的艦載機就這樣在三哥的幫助下起死回生,俄羅斯完全沒花什麼錢就重生了一款新式艦載機。由於印度的訂單,米格29K的生產成本直線下降,這對於如今窮困潦倒的俄羅斯來說何嘗不是一種福利?與其使用老久且維護成本高昂的蘇33,幹嘛不用生產成本低廉而且性能不差的米格29呢?


(印度米格29K艦載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