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研究工作室
已经开始弱化职称在工资中的影响了!取消职称还远在路上。
种种迹象表明,职称的作用或许正在被弱化,那么,可能被取消的几率也就提高了。
【一】
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教师节之前的9月3日,教育部透露,将对教师的绩效工资进行改革和完善,其中就说,要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什么意思呢?
过去,在确定绩效工资的时候,同样的工作年限,因为职称的高低不同,结果相差甚远。有表格为证:
都是21年教龄,结果技术员职称比副高级职称一个月就少148元。这是绩效工资刚刚开始时的标准,经过很多次的调整之后,现在的差距会更大的。
现在呢,这种现象马上就要被打破了。就是说,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同样是21年的教龄,技术员职称比副高级职称相差可能就不会这么大了。职称的影响还是要有的,但是,他们之间的悬殊可能只是几十元而已。使低职称教师的绩效工资绝对值提高了。其实这就是减轻了职称的作用,弱化了造成的比重,降低了职称的影响力。
【二】
同样,我们从之前好多省份的做法中也能或多或少地看出职称正在被弱化。像福建、河南、山东、甘肃、湖北等等省份对于农村教师职称评定方面的政策是:在一线工作25年以上、30年以上的教师,不受岗位比例限制,可以直接评聘或者是认定为中级职称或者是副高级职称,并且,即评即聘,有职有岗,保证兑现工资待遇等等。所有这些举措,一方面是对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教师的肯定与支持和赞誉,另一方面也一改过去职称评聘的条条框框。或许就是政策松动了,也应该是在弱化职称的影响了。
【三】
要想取消职称,估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职称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专技地位和贡献大小的。如果取消了职称,那么,用什么来表现以上这些方面的水平呢?
中小学教育者
我县的晋级条件非常透明,我乡第一批晋级副高级的教师,他们教龄长,工作认真负责,平时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县级,乡镇级表彰,也在县级以上得教育刊物上发表过各种教育教学心得,老师们的评审很通畅,确实令人羡慕。
职改三年来,受到实惠的乡村教师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一个问题,晋级副高级的教师,工资提高了,教学成绩反倒一年不如一年,老师们开始懈怠了,干劲逐渐消退,家长很不满意。在乡人代会上,曾有人大代表指出当前教师的现状,引起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很快就在县委政府得督促下,县教育局和乡镇各中心学校对教师晋级做出调整:
乡镇级调整:教师所教科目成绩低于本乡镇同年级平均成绩,取消当年晋级推荐资格,并且取消本年度评优评先进资格。
县级调整:乡镇推荐的教师,虽然教学成绩高于本乡镇同年级的平均成绩,如果排在全县同年级倒数第15名以前,含第15名,当年晋级资格照样被取消。对于已经晋级的教师,如果连续三年内的教学成绩排在全县倒数第15名以前,全县通报,职称降一级,同时还要自费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班,接受再学习。如果接受再学习后教学成绩依然排最后怎么办?处理细则正在制定中。
这项调整出台后,人人都有危机感,老师们一改往日的慵懒懈怠,工作态度极大的转变。就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成绩又大幅度提高,反映了上级部门抓住前教育现状问题的根本,整治问题的举措非常有效。
其实,职称原本体现老师们自身的价值,晋级就是对这种价值的肯定,有利于提高教师积极性。可是,相当长的时间内,职称都被一些掌权人作为敛财的工具,才倍受诟病多年。如果取消职称职称,按工龄发工资,大家都觉得进了保险箱,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都一样,对教师的利益失去制约,懒惰懈怠永远存在。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出台什么政策对他没有什么影响,制度都是针对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而制定。
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深入,晋级条件越来越透明,靠吹捧拍马晋级、靠关系晋级,靠提钱晋级的历史很快就会结束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有不妥敬请谅解,谢谢!
青春梦
很长时间以来,“教师的职称”都是一个很热的网络话题。
因为教师的工资不高,而且悬殊较大;造成悬殊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教师职称。
所以,有网友建议中小学教师取消按职称发工资,增加教龄工资。
这样的建议,有没有道理呢?肯定有!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中小学教师职称相关政策的时候,出发点一定是好的,希望促进中国基础教育健康、科学发展。
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讲,这些问题或许不影响全局,但是,这些问题对于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讲,打击是非常沉重的。
具体来讲,中小学教师职称存在哪些问题呢?
首先:中小学教师职称指标分配的时候,存在问题。
指标分配到校不够科学。
有的地区按照在校学生数分配各档教师职称指标;有的地区按照在编在岗教师数分配各档教师职称指标;甚至有极少数地区还是根据学校所在区域分配各档教师职称指标,比如乡村学校少分一点高级职称、城市学校多分配高级职称;等等。
每一种分配方法都能够讲出一套道理,但是,客观上经常造成“穷富不均”、余缺都有。
同样在县城、同样是义务教育初中,连续几年了,几所兄弟学校的职称申报情况天壤之别、悬殊分明。
有的学校高级指标不够用,多位符合申报高级条件的教师,不能申报高级职称,因为该校没有指标、或者指标太少。
有的学校恰恰相反,所有符合申报高级条件的教师都可以申报,而且,指标还有剩余。
学历、履历、教育教学成绩等条件相同、相近的教师,因为身处不同学校,导致职称不同,相应的一系列待遇就会产生很大差异。
这种现象的存在,让资历相同、相近的教师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教育教学心态,对教育教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负面影响。
这种不公平,不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努力工作就能够克服的。
其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时候,存在问题
职称指标分配到校后,符合条件的教师多、对应的指标少,这个时候,让谁申报、不让谁申报,很难科学界定。
有的论文规格高、有的奖励级别高、有的教学成绩好,领导在确定哪一项条件权重大、哪一项分数高的时候,十分为难。
每一位领导都会把政策向自己的关系户倾斜,每一位领导都能够讲出一大堆理由。
在学校初评这一关,问题已经产生了。
好不容易,冲出学校这一关,申报材料报到上级评定机构。
教师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万一的疏忽,导致申报材料通不过,耽误下来又是一年,而且自己还不知道哪儿出现问题。
据说,职称评定的时候,还存在淘汰率,必须有部分教师评审通不过,这里真不好说啊!
几个职称评委的关系户,肯定都能通过的,淘汰的虽然是少数,但是淘汰的一定是找不到关系的教师。
评审这一环节,也存在问题。
再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兑现后,存在问题
教师的工资结构中,职称工资是权重很大的那部分工资。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主要是由于职称不同造成的。
评上高级职称的部分教师,会以各种理由离开教育教学第一线,有的从事行政管理、有的从事后勤工作、还有的借调到其他岗位。
即使没有离开教学第一线,部分高级教师也会要求减少工作量,因为他们具备减少工作量的资历。
无论属于上述哪一种情况,结果都是一样的:高级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少,但是高级教师的工资却不会少。
高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少了,那些工作就必须由中级教师、初级教师去完成。
高级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都浪费了。
高级教师在教育教学之外的劳动,又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
于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出现一种怪相:担负繁重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初级教师工资较少;担任较少工作量的高级教师却拿着比较高的工资。
针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网友建议增加教龄工资。教龄工资有没有科学性?
教龄工资相对公平,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位伟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时间留予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对于教师来说,在水平相近、态度相似的情况下,为教育教学工作付出的年龄越多,相应的贡献当然越大。
教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有案可查的。
教龄,随着每一教师的教育教学时间而增长,不会偏袒任何人。
教龄,是教师为教育教学奉献最直接的成绩单。
教龄,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热爱程度的显示表。
增加教龄工资,肯定是教育公平在教师身上的最好体现,也是鼓励广大教师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最有效的措施。
实际上,我国教龄工资已经几十年没有增加了。
当年,我们只拿100多元工资的时候,教龄津贴是10元每月;如今,我们工资已经涨到4200元,教龄津贴还是10元每月。
教龄,已经成为被忽略的一粒灰尘了。
当然,教师工作量、教师奖励性绩效,等等也可以考量,作为教师工资的组成部分,以后再聊。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职称已经显现了很多弊端,在局部范围内滋生腐败,加剧了学校内部的矛盾,误导了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努力方向,浪费了党和政府投入的大量教育资源,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
教龄工资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相对公平的。
因此,取消中小学教师按照职称发工资,增加教龄工资,是当今中国教育界首当其中的大事,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
在祖国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几千万中国教师盼望着祖国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强大!也盼望着教师待遇越来越公平。
但愿中小学教师为祖国的强大贡献更多力量。
你赞成我的看法吗?欢迎交流探讨!
岳飞的飞
网友建议取消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增加教龄工资,这个建议或许代表了很多职称低的老师的一些想法,但是叫我看,完全取消中小学职称发工资目前实现不了。增加教龄工资有待实现。
我根据我身边的实际情况,来谈谈这个叫老师们又是欢喜又是忧的职称问题。评上了,自然开心,又是秧歌又是戏。评不上的阴云惨淡,一切的努力终成为泡影,真的很受打击。
我身边的许多小学老师们,现在已经大部分都是一级教师了,只有极少数后来分配的,和以前落下的极个别的中年教师,其他都是一级教师了。2016年前,小学到了小学高级职称就封顶了。在2016年职称改革后,过去的中学一级老师和小学高级老师统称为中小学一级老师,属于中级职称。小学老师就有资格评高级教师了,属于高级职称。分为副高和正高,正高的名额全省也没有多少,小学老师们也没有做那个梦的。
于是大家就又开始挤在了评副高职称的路上。
过去很多三四十岁的老师,因为评上了小高,职称已经在小学封顶了。也没有什么进取的意识了。工作整体属于消极的状态。
学校分的任何任务,她们都懒得参与,摆老资格,推给年轻的同事,美其名曰是叫年轻的同事多锻炼锻炼,多个机会拿奖励证书,好评职称。
但是自从职称改革后,可以评高级职称了。那些中年教师,就又开始重整旗鼓,努力工作了,从上课的整体状态,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区别。
各项工作都会积极参与,就想多的一些奖励证书。就连大家都不愿意上的公开课,也都抢着报名。因为评中高必须有县级以上的优质课。
从这点来看,职称对于老师们的管理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但是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
为了取得好成绩,为了奖励证书,有的老师无所不用其极,手段百出,令人不齿。靠各种手段人家就评上了中高职称。
可是脚踏实地,老实本分的老师,不会玩手段,也没有关系可走,就算努力了,也不会取得成功。于是这部分人刚热起来的心思就冷了。
因为终于看明白了,还是只有少数的老师晋级成功。绝大部分的老师,没有这个机会。于是再次消沉。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
“我们还将研究改革和完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单列班主任岗位津贴,推动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
看到没有,按照教育部的规划是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的权重,根本不是降低基本工资中的权重,更没有取消职称的意思,只是会更加完善制度。
再说现在很多领导阶层都成了高级职称了,大家想取消了职称,那是不可能的。
再说直接按教龄来发工资,那不就成了教育的大锅饭了吗?干多干少一个样了。那肯定不是制度的进步,而是落后。
任何一个制度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可以在实行的过程中发现弊端,进行改进。
现在大部分人对于职称不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指标问题。
指标太少,拿小学一级来说,今年我们这里学区就给了几个指标,指标太少,竞争太厉害。很多老师,按分给的指标计算,自己十年后才艺轮到晋级。这样不免就打击了年轻老师的积极性。
其次就是评选过程不够透明。
我们都是先参加学区评选,再推荐到市教育局评选。可是评选的过程不透明。落选的理由都不知道是啥,如果评选的明细透明,大家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差在哪里。来年在努力,也不是不接受评不上的结果。而是不接受,评选过程不透明。
这就是典型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如果评上的都是靠个人能力,那么大家也不会有意见,自己能力不行,评不上是正常现象,可是评上的根本就不是能力过硬的,你叫大家怎么会心理平衡呢。
我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去年参加了评选,落选了,成绩很好,可以依然落选,有明白人指点,你不去“表示”下,怎么可能把指标给你。于是今年她就去“表示”了。领导也答应了。可是最后依然没有她,领导的解释是,有一个市领导的亲戚也想要指标,所以指标就给了市领导的亲戚了。
同事知道后,气的不行,可是又能怎么办!之好寄希望于明年!她都40多岁了,比她年轻的都评上了,她还没评上中级,她也很是灰心丧气。干工作觉得没有什么动力。
再就是,评上高级和中级工资相差太多。
高级职称挂钩后,比自己以前要多挣800左右的工资。绩效也多,取暖费也多。林林总总算下来,要比中级职称的多一千多。这对于靠工资吃饭的老师来说,的确差距很大。
一说涨工资,平均400百,高级的涨500多,低级的涨100多,越涨差距越大。很多老师都被平均了。涨工资就会吐槽半天。把涨工资那点喜悦也给整没了。
其实老师们诟病的不是制度本身,而是在实行的过程中,制度已经出现了一些弊端。那么就要针对弊端进行整改,而不是靠取消来解决问题。
在没有更完美的制度出来代替职称前。这个制度不会被取消。
再说说教龄工资。这在很多人看来,教龄工资就是个笑话。一个尊师重教的笑话。
一个教龄在20年的教师的教龄工资,每月才10元钱。当初实行教龄工资的时候,那时的工资才20多元钱,给10元钱,就真的不少了。是一种补贴。而现在工资涨到了几千。教龄津贴还是10元。这就让老师们觉得这教龄津贴就是鸡肋,甚至连鸡肋都不如,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这对于鼓励年轻教师安心终身执教,是个消极的因素。没有叫年轻教师看到自己年老后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地方。值得不值得留下来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很多年轻的老师就会摇摆不定。
因为吸引优秀人才,引进新鲜血液的还是要靠真金白银。没有任何行业吸引力的职业,一定不会招到你想要的优秀人才。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办学校招收老师的条件一降再降,也招不到老师。而有名气的私立学校,却可以找到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来当小学老师。除了待遇高,我想不到其他理由。
人首先得生存,然后才可以谈理想。饿着肚子干工作,别说效果,你也坚持不了几天,你会给自己找另一条吃饭的道路了。谁也没在生活在真空里。
有的省份已经着手提高教龄工资,但愿政策可以早一天实现。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朋友们谈谈自己对于职称的看法。期待您的留言。
心中百合静静开
这个我也感觉不能只凭职称等级定工资,因为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在中小学,职称的高低与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教学成绩并不成正比,职称没有完全体现教师的工作能力。一些职称高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成绩也并不就是优秀,如果仅凭职称等级定工资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况且职称评定有严格的条件,比如学历、荣誉证书、论文等等,一些在边远山区从教的教师,也许永远达不到高级教师的条件,可他们在边远山区默默耕耘,无怨无悔,直到终老退休,为教育事业奉献出青春和汗水,为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就是因为职称无法达到一定的等级,无法聘任高级的岗位,他们的工资待遇得不到更好的体现。从另一方面说,单从教龄方面考虑定工资,感觉也不科学,对一些年轻而又有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也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也会出现一些教师混日子,挨时间的情况。所以我认为,对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应该既考虑职称,也考虑工作年限,两者兼顾较为合理。
lyh581129
教师的职称不能够客观地、公正地反映教师的工作能力、教学水平、教学业绩成果。职称评聘逼迫广大教师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教师的QQ群、微信群都有招揽在各级教育刊物发表论文的广告。几乎所有的论文都是花钱发表的(不排除凭实力发表论文的可能性),几百元到几千元,县市省国家级刊物都在弄虚作假!我们身边几乎没有一人次收到过稿费,没有一人次拿出稿费发票。花钱发表论文已经正大光明地形成了一条完整利益链,一部分人因此富了起来。我们身边的科研课题从立项到结题都是在造假,所有的材料都是编造的,结题只是个形式。这“纸上谈兵”的教科研成果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
建议取消教师职称名额限制,缩小级差,或是干脆取消职称,给教师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平静的工作心态使广大教师能够安心地、静心地、全身心地工作而不是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尔虞我诈、挖空心思弄虚作假的职称评聘上。
教师职称从一级教师开始按比例设置名额,如果名额满了,其他教师便无法晋升上一级职称,就算你的业绩再突出,发表的论文堆积成山,获得的荣誉摞起来比楼高也一点用没有,因为名额已经满了。留给教师的唯一选择就是“候缺”,如没有“缺”敬请一直“候”,幸运的是“缺”还没来这位教师退休年龄先到了,老教师光荣地退休了,省却了苦苦地“候缺”。按比例设置名额极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公平的、不公正的。
乡绅王员外
关于教师工资的构成,我觉得应该降低职称的比重。
目前教师工资,职称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以及绩效工资都以职称为标准划分了不同的等级。教龄越长,职称越高,收入相对比较高。
这对刚工参加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可能会带来心中的不平衡。我觉得降低职称,在工资体制中的比重迫在眉睫。现在的职称评审,很大程度上,已经背离了过去设置职称的初衷。
更多的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很多老师教龄,已经满足了职晋升职称的相关要求,而且各项资料也已经准备好,苦于没有晋升的指标或者聘任的岗位,所以迟迟不能晋升对应的职称,在很多一线教师中,提起职称很多人更多的是辛酸泪。
除了降低职称在教师工资中的比重以外,还要改革现有的职称晋升方式,取消指标限制。可以按照教龄自然晋升,或者按照业绩破格晋升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中青年教师,一心扑在教学上,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关于题主所说教龄工资,现行的教龄工资标准,是30多年前制定的,与现在的物价及不匹配。 现在教师的基本工资比30多年前不知增长了多少倍,但是教龄工资依然不变,的确说不过去。我认为为了鼓励优秀师范生,在基层长期从教,应该提高现有的教龄津贴标准,由过去的几元钱,提高到几百元。
结束语:关于教师工资中一些项目的比重,应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可以参照国外先进的考核方法,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考核制度,提高教师的基本待遇。尤其是乡村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师范生到乡村从教。让师范生能在乡村招待来,留得住,扎下根,为提升乡村教育的教育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汇智坊
近段时间,关于教师的职称工资在网络上讨论很激烈,有网友建议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增加教龄工资,这的确能够缩小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在教师的工资结构中,职称工资是差距很大的一部分工资,很多一线教师对职称工资也提出了看法,评了高级职称的教师,有的以各种理由离开教育教学第一线,即使没有离开教学第一线,他们的工作量也很少,教育教学的重任落在了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老师身上,这是引发取消教师职称工资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高级职称老师领着高级岗位的工资,从事着较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的高级职称教师根本没有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从事着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这严重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加剧了老师之间的矛盾。而目前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学校的各级各类领导太多,有教育局任命的,有学校安排的,他们的工作量往往也很少,但补助是不会少的。
针对目前的现状,很多网友表示教师工资与职称脱钩,增加教龄工资,拉大绩效工资之间的差距,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从理论上来说,这是非常好的想法,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更能充分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制定政策的管理者,绝大部分是高级职称,难道他们要革自己的命吗?想一想这个问题就知道是否切实可行?
为了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可以对职称和岗位进行考核,凡是岗位和职称不匹配的老师,在考核时按照实际工作岗位计发工资,这样也能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克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软、懒、散现象。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优秀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要安排在教育教学重要工作岗位上,这样才能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为教育事业锦上添花。
Lance课堂
职称不等于称职,到基层去了解,一线教师很少很少评上职称,高一级职称弄虚作假,各种荣誉全给管理干部近水楼台先得月,评聘标准也严重倾斜,职职都给教师群体中贵族评上,而且他们远离课堂主阵地。职称是一个大笑话!职称是个大笑话!!职称就是个大笑话!!!
男拧笑笑孙
我热烈支持取消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太有失公平了,我在教育一线干了38年,埋头苦干,不会阿谀奉承,也不会行贿送礼,只知道一心一意教书,跟岁月赛跑,常年累月加班备课,批改作业,直到退休也没定上高级职称,反而那些不务正业,投机取巧的人却评上高级职称,像我这样任劳任怨的教师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人太多了。这些人退休了依然中级或者初级职称,按照职称发工资对于这些人来说,太不公平了,应该按工龄发工资,才能做到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