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作為京東最大股東,為什麼要扶持拼多多,這不是集團內鬥嗎?

貧民窟的大富翁


馬化騰的騰訊在港股上市的名稱叫什麼叫騰訊控股為什麼不叫騰訊科技呢?



是因為現騰訊轉變了公司策略,對很多行業都實施投資,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直接控股買過來,和以前的行為大相徑庭。

無論是投資京東還是拼多多,都屬於騰訊公司的投資策略。

公司投資策略

從2018年騰訊年報可以看出,目前騰訊投資多大700餘家企業,其中64家已經上市。121家成為市值或者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獨角獸,2018年有16家投資對象成功IPO上市。這部分資產的賬面值,已經合計約3700億元,投資規模超級大吧。



全行業投資

現在騰訊投資的企業遍佈新興行業,而且他投資的話不會只選取某個行業最有可能成為最大贏家的那一家,而是選取同行業的投資很多家。

因為市場的選擇,誰會成為最後的成功者,一般是很難預測的,而往往只要成功一家就能夠賺回超過同行業投資的所有財物,甚至超額賺取。

再就是現在的騰訊已經超級龐大了,為了獲取未來市場的增值,只有抓住未來的市場,才有可能使騰訊成為百年企業,而光靠自身是不可能的,所以騰訊才轉為全行業投資。

所以很多時候投資不一定不為了賺錢,也有搶奪賽道的意思。


2017年1月到7月,短短六個月時間,騰訊就投資了十家動畫漫畫公司。

自媒體行業也投資了不少,比如毒舌電影,新世相等等。

整個遊戲行業更是投資了幾十家遊戲公司。請看下圖。

從騰訊的一系列投資可以看出,每一個行業他都投資了不少公司以備後手。

為什麼同時投資京東和拼多多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騰訊投資京東和拼多多並不是讓他們產生集團內鬥,而是騰訊的投資策略,一個行業往往投資好幾家公司,就像養蠱那樣,最終勝出的才是勝利者。

熟悉財經的都知道騰訊和阿里巴巴一直都被拿出來比較,阿里巴巴電商做的大一直想進入社交網絡,但是各種投資都是鎩羽而歸。

騰訊是社交老大,一直想要做好網上電商,曾經做了自己的電商平臺,沒有做成功。兩個行業的巨頭都想進入對方的行業,但是都沒有成功。


所以最終迫不得已騰訊選擇了投資的道路,後面和京東合作,還在微信入口給了京東商城很大的流量支持。

拼多多的強勢崛起,也代表了電商的另一種希望,所以騰訊再度入股拼多多並不稀奇,只是他投資略的一貫手段而已。

而且京東和拼多多對客戶的市場定位現在暫時是並不重合的。

京東當時的客戶定位是城市白領,而拼多多定位的是鄉村和鄉村結合部,面對的群體完全不同,也不存在競爭關係,所以說騰訊扶持他們是集團內部爭鬥也不存在,因為根本不存在需要競爭。

騰訊投資他們只是在電商行業的一個產業佈局。


大唐之公子


事實上,騰訊投資京東拼多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將微信的流量變現。\r

微信用戶超過8億,在互聯網企業排名第一,但是微信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無法將微信巨大的流量變現。\r

馬化騰需要的是將微信流量變現,所以對於京東和拼多多並沒有厚此薄彼。\r

並且,騰訊是京東的大股東不假,但騰訊並不是京東的主人。與這最為相似的就是日本軟銀孫正義對阿里做的投資,雖然日本軟銀在名義上是阿里的大股東,但是並無權干涉阿里的日常運作,只能取得部分分紅的利潤。\r

在京東這邊,劉強東的投票權佔比高達8成,馬化騰也沒有多少發言權,同樣,在拼多多,黃崢也沒給騰訊決策的權利。\r

所以,京東和拼多多即使有業務競爭之處,也與騰訊的利益關係不大,騰訊只管拿利潤分紅就可以了。\r

騰訊內部一向最擅長實行博弈競爭,在京東和拼多多之間也是,騰訊並沒有選擇將天平傾斜到哪一側,而是站在一旁看他們相互競爭。\r

畢竟在國內,騰訊最大的對手是阿里,而京東和拼多多之間,哪個才能最終對阿里構成威脅,現在還很難說。\r

但無論最終是誰勝出了,騰訊都可以坐享其成,又何樂而不為呢?


電商老王有話說


對於騰訊投了京東再投拼多多其實沒啥奇怪的,瞭解下騰訊在電商上的歷史,以及騰訊當前對外投資的狀態就能明白。

1、電商是騰訊心中的疼:馬化騰其實做電商挺早的,淘寶出來後騰訊也跟進推出了拍拍網,期間也收購過易訊想增強業務,但始終沒太大起色,半死不活。在電商這塊騰訊可以說是一敗塗地。最終,騰訊選擇了京東,這是當時最能和阿里正面對抗的電商平臺。但是騰訊顯然並不滿足與此,此後還相機投資了唯品會、蘑菇街、美麗說等一系列細分領域的電商平臺。顯然,騰訊想在電商這塊不斷的深耕。畢竟競爭對手阿里的電商體系已經很完備了。

而對拼多多的扶持,除了有繼續深耕電商領域之外,更多的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微信的崛起,騰訊更想充分利用微信的優勢來實現在電商這塊的崛起,或者說示範作用。其實對於拼多多,騰訊並非是最早的投資者,只是B輪融資時和其他投資機構一起加入的,並且總金額也不多三家投資機構總計才1.1億美元。

後續大家都看到了拼多多的爆發力,這種爆發不僅提現了拼多多自身模式的獨到之處,更是體現了微信這個平臺在電商上的優勢,社交電商從此開始名揚天下。到了2018年拼多多優勢明顯時,騰訊才又加大投入,和其他機構一起投資的了30億美元。

2、騰訊對外投資模式:至從3Q大戰後,騰訊基本上就改變了原先什麼都自己玩,自己操作的方式,走上了對外開放之路。當然,這種開放也不算是正真開放,只是更多的項目不再玩模仿了,看著好直接拿錢砸,收購、投資都行。這種方式不僅對騰訊有利,自然對很好創業者也挺有利,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領域被騰訊模仿抄襲了,而且還能從騰訊這裡拿到前期的資金。

而騰訊的對外投資其實就是廣撒網,看著好就投一筆,基本上也不參合創始人的運營,放手讓人家幹。因此,對拼多多的前期投資其實只是騰訊眾多普通投資中的一員,看著拼多多早期的投資人都不錯,上線1年後的業務發展也不錯,況且這模式也有利於微信的社交電商。得,咱就跟著投一把吧!或許能有用!

對於這種小規模的投資,當年的京東我想也不會在意,三家機構一起也就投了1.1億,這金額實在不算多。直接2018年拼多多發展喜人,爆發力太強了,這時騰訊才追加投資,多家機構一起投入30億美金。


總結:對於拼多多早期的投資,騰訊應該也並沒想太多,根本沒想到3年能上市,只是看著是電商領域,又是模式上有創新,就跟著一起投了。屬於騰訊當年諸多投資的普通一員而已,只是沒想到後期拼多多這麼猛。所以,拼多多和京東說不上是內鬥,只是騰訊投資的兩家公司而已。此外,在投資這塊騰訊同時投兩家競爭對手的事情其實挺多,這本質上是為了保證自己利益最大化,避免讓自己投資失敗,你們誰能做大做強,我都不虧。這或許也是馬化騰的精明之處。



Lscssh科技官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比較符合馬化騰一貫的“買買買”的發展戰略,大致有以下幾個考慮:

一、作為競爭對手,如果不能打敗它,那就把它據為己有:

淘寶、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這些電商平臺他們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而馬化騰與馬雲一直在較勁,電商作為馬雲的“主戰場”,馬化騰如果沒辦法讓拼多多“消失”,那至少不能讓它落入馬雲的手上,一旦拼多多被馬雲收入囊中,那馬化騰在電商領域更加無法與淘寶抗衡,所以,馬化騰入股拼多多,對淘寶形成“圍攻”之勢就很好理解了!

二、分散投資,多個“兒子”好辦事:

過去在農村,大家都喜歡生好幾個兒子,一方面兒子多的話在農村勢力大、有底氣,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分散“投資”的策略,如果一個兩個兒子不成器,只要有一個兒子成器也行啊,馬化騰也是基於這種考慮,這也符合他一貫的作風,馬化騰在許多領域都是投資多家同類型的公司,“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分散風險,如果京東萬一不行了,至少還有拼多多!

圖上:被外資收購後逐漸消失的中國品牌

三、投資拼多多,投資的是一種“人脈”:

為什麼會這麼說,我們不妨看看拼多多背後有哪些大股東,拼多多成立三年就能上市,離不開這些牛人的運作,拼多多比較知名的大股東有:馬化騰、段永平(步步高創始人,現在的OPPO和vivo)、丁磊(網易創始人)、王衛(順豐創始人)、孫彤宇(原淘寶總裁),說起孫彤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可是馬雲創立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排名僅次於馬雲的二號人物,歷任淘寶總裁和阿里巴巴副總裁,2008年辭職,現在他與馬化騰一起投資拼多多,也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地方......

圖:孫彤宇與馬雲創立阿里巴巴之初合影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對於騰訊來講,進軍電商業務是其必不可少的一個選擇,但可惜的是騰訊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基因,始終搭建不起屬於自己的電商體系,因此其在電商方面也有著不少的投資,比如在京東最低谷的時候,騰訊就入股了京東,除了給京東提供資金支持外,還對其開放了微信的一級入口,藉此成為京東的最大股東,不過即便是手上已經拿到了京東之後,騰訊仍然在後來投資了拼多多,並且同樣的為拼多多也開放了微信的以及入口。

那為什麼騰訊已經擁有了京東了,還要投資拼多多呢?這其中的原因,其實說起來也並不複雜。

京東沒有給騰訊安全感

騰訊一直堅持的是財務型投資,這對入股京東來說也是如此,雖說其是京東大股東,但自己只是以一個投資者的身份存在,真正的決策權還是在劉強東的手中,可以說是得其利不分其權,因此騰訊仍然在電商領域缺乏安全感。

而與其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但不如裝到兩個籃子裡面來的安全,因此在2018年11月份時候,騰訊還是選擇了投資品多動,並且給拼多多也開放了微信的一級菜單,這個樣子的話,無論最終哪家企業取得了領先,騰訊都擁有一定的股份,也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自己的流量變現渠道。

京拼左右博弈,騰訊坐享其成

對於特別擅長實行內部博弈競爭的騰訊來講,對於外部的投資業務來講也是如此,在京東和拼多多之間,騰訊沒有選擇跟誰更親,而是在一旁看他們相互競爭,畢竟騰訊在國內的對標企業仍舊是阿里,而京東和拼多多之間,還難說那個才能最終對阿里構成威脅,從發展理念和風格來看,兩家公司均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同時,京東在物流和售後方面的優勢,以及拼多多的用戶數量和分享方式上的優勢,因此兩個都投,又讓允許他們進行競爭,最終無論是誰省出了,騰訊都可以坐享其成。

拼多多的業績如脫韁的野馬

當初投資京東的原因,是因為它是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也是唯一一個能夠跟阿里叫板的電商平臺,但是隨後異軍突起的拼多多,憑藉著社交+電商的方式,迅速實現了用戶規模的裂變,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了國內的第三大電商蘋果,其市值還一度超越的京東集團,這不得不讓騰訊加強了對他的注意。

再來看一下品多動2018年財報,其去年的交易額達到了3448億,同一數據京東為4620億,但問題是拼多多有386%的增長,而京東的增長則是 27.5%,二者相差了十幾倍,同時在電商平臺的一個非常核心的要素-用戶規模上面,拼多多是3.85億,而京東則是3.053億,這樣比較來看,拼多多有著比京東更大的發展潛力,也無關乎有國外測評機構認為,拼多多將會在未來2年內超越拼多多,成為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因此有這樣的發展潛力,騰訊又怎麼可能放棄投資了。

所以綜合上面幾個因素來講,在當初投資了京東之後,騰訊再次選擇投資拼多多就顯得順其自然了,我是”木石心志“,努力為您帶來最新科技觀點,喜歡就關注下吧~


木石心志


歷史上有個故事,康熙皇帝有兩個治世之臣,明珠和索額圖,兩人門徒眾多,各府臺衙門均有兩人把持。

明珠因罪落難入獄,危急時刻,管家賄賂獄官見到明珠,“老爺,事到如今,您看如何挽救?找誰幫忙?”

明珠道“模仿索額圖門生筆跡,多寫參我的摺子,遞給皇上就可!”

管家不覺明厲,但別無他法,按明珠吩咐照做,不久,明珠出獄!

管家問,明珠答“自古帝王喜歡臣鬥,臣鬥臣則主興,臣鬥主則主亡!吾與索額圖爭鬥多年,若我失勢,索額圖會和誰鬥?我讓你模仿他的門生筆跡寫摺子參我,皇上越發覺得索額圖實力雄厚,才會留我姓名牽制與他”


洛陽大老張


馬化騰作為京東最大股東,為什麼要扶持拼多多,原因是幾個方面的:

一是為了將微信的流量變現,微信的用戶量超過8億,在互聯網企業中是排名第一的,但是微信的設計有一人致命的弱點,就是無法將微信巨大的流量變現,無法讓微信的用戶產生收益。比如,今日頭條在這方面比微信設計的好太多,頭條上的各行各業的用戶可以在頭條上創業並帶來較大的收入,而微信的平臺沒有這個功能,頭條能為用戶導入流量,微信無法為用戶導入流量。這是微信當年設計的致命弱點,目前很難改變,於是騰訊只有通過多扶持幾家自己投資的電商,將微信的流量部分導入,進入變現。

二是建立騰訊的護城河,騰訊希望保持自己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地位,就要建立自己的護城河,通過投資騰訊自己的短板電商企業,投資各類互聯網新商業模式的企業,建立騰信的護城河。

三是通過投資培育新的利潤點,對於互聯網行業未來新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樣的,誰也不知道,但作為互聯網企業從小企業長成大企業的騰訊明白,未來的互聯網新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樣的自己可能不知道,但是可以通過投資互聯網的新模式來尋找,這樣既能獲利也不會錯過未來互聯網的新機遇。

四是與阿里競爭,騰訊與阿里原本是兩個互不相干的企業,業務上沒有競爭,等這兩家互聯網企業長大後,才發現,現在這兩家互聯網企業繼續發展,雙方有許多業務是處於競爭關係的。為了與阿里競爭,騰訊扶持了京東和拼多多在電商方面與阿里競爭,一個京東打不過阿里,再加一個拼多多,總能增加一份新力量。

你在現實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財富生活聯盟圈諮詢。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創業的難題,生活的難題,企業發展難題,產業升級的難題,資本運作的難題,理財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其實,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哲學中找到答案。想當年,劉強東力排眾異,一意孤行要求建立京東物流,幾乎無人能夠理解!然而,馬化騰卻對此曾經有過公開表態,近乎膜拜地支持劉強東的這一遠見。應該說,馬化騰與劉強東“友誼的小船”這個時候就已經在劃呀劃了,兩者之間的接觸與合作是早晚的事情,僅僅差一個誰先主動而已。

馬化騰之所以能夠成為京東最大的股東,若是沒有劉強東的點頭肯定是不可想象的!很顯然,劉強東心裡也盤算著很多的事情,怎麼血戰順豐與三通一達,怎麼面對天貓的崛起,以及如何佈局線下市場的“軟變硬”都是必須重視的新課題,加之自建物流本身就是件燒錢的事兒,京東股東們盼望“母雞該下蛋”了的心情也是很迫切了!馬化騰不缺錢,劉強東則對資金有著明顯的剛需,兩者可謂是一拍即合。

馬化騰已經是京東最大的股東,為何還要扶持拼多多?業內有些人便開始猜測馬化騰,說他不想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畢竟電商是他心頭的最痛,說重一點,電商這一塊稱得上騰訊的一段護城河之一。

遺憾地是,當時的劉強東並沒有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為騰訊打造“護城河”上面,而是仍然大手筆地為自建物流燒錢,為自己“開疆拓土”打地基,從後期京東再造後的公司架構便可看出這一點,無界零售、人工智能、金融保險無所不包,遠期目標簡直可以碾壓BAT。

鑑於此,馬化騰在扶持自己的電商方面,有了把雞蛋放到另一個籃子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於是,馬化騰順其自然地成為了拼多多最大的股東,然後有了後面的拼多多市值超越京東的戲碼!與其說是一種投資,倒不如看成是馬化騰對劉強東的一種友情暗示,拿鐵上釘釘的事實說服劉強東,社交裡面蘊含著一座巨大的金礦!更深層次的意味昭之若揭,沾上社交,便可萬事如意!

事實也再次證明,劉強東的後知後覺、亡羊補牢不為晚,京東拼購“改裝”的“京喜”正式上線,這簡直就是拼多多的翻版!此處省略一萬字,如是劉強東真正領悟到了其中的竅門,馬化騰與劉強東的合作會進一步全面深化,以至於達到合二為一的理想態。對此,小夥伴們怎麼看?歡迎評論!


互聯網智慧驛站


我不是馬化騰肚子裡的蛔蟲,也不是騰訊的高層,跟馬化騰也沒什麼交情,他也看不上我,有些東西我們並不清楚,但不妨來猜一猜。從蛛絲馬跡中挖掘出真相,其實也是蠻好玩的。

騰訊現在的業務很繁雜,主要是由即時通訊系統包括QQ和微信、遊戲、電商和支付系統等組成。其他的瑣碎業務不論。

前兩者即時通訊系統,不管是QQ還是微信,雙雄出擊,在國內是無人可以匹敵,沒有像樣的競爭對手。阿里的釘釘也只能在企業辦公市場劍走偏鋒,至於阿里旺旺更是越來越萎縮。這塊馬化騰完全不用擔心。

遊戲,網易有一定競爭力,但是也無法威脅騰訊,騰訊在這一塊有微信、QQ的加成,堅如磐石,馬化騰也不用擔心。

騰訊目前最鬧心的是支付。因為即時通訊系統、遊戲都遇到了瓶頸。即時通訊系統已經沒有增長空間,國內只要是智能手機,基本上都已經用上了這倆系統,再增加也沒增加的地方;遊戲市佔率已經到了壟斷的地步,也沒有增長空間。

從目前的佈局來看,馬化騰和騰訊下功夫最多的就是(微信)支付和背後的金融業務。這一塊具有巨大的潛力,想象空間無可匹敵。不管是支付、借貸、信用支付業務、保險、風險投資等,只要(微信)支付能站穩腳跟,騰訊就可以做萬世企業,基業長青基本上就是穩的。

但目前來看,騰訊的支付業務是相對比較弱的,尤其是信用業務,跟支付寶差距巨大。比如阿里餘額寶、花唄、借唄業務都已經發展的如火如荼,但騰訊不管是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等,至今還只是一個簡單的收單業務,即最簡單的支付服務,收錢、轉賬、結算,跟刷銀行卡相差無幾,沒有多大的差別。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即騰訊的支付業務只涉及收付款本身,不涉及到背後的交易流程,也就是說,它的支付業務不清楚客戶交易的細節,也無法把握後臺的資金流向、交易流程,無法把握交易本身,它不參與交易。這就是它與支付寶最大的差距。

支付寶參與到交易流程內部,對交易流程的深度參與,對供應鏈交易的深度參與,使得他能夠準確的把握用戶、商戶的資金、信用情況,對客戶的信用做出準確的判斷,所以支付寶能夠基於此推出各種各樣的信用業務,比如類似於信用卡的花唄、借唄業務。而騰訊的微粒貸最近才開始試運行。

為何?就是因為騰訊不掌握交易細節,無法基於交易做出信用評判。而要掌握這些信息,就必須深度參與到交易之中去。

再回過頭來說說騰訊與京東的關係。騰訊確實是京東的最大股東,但是你要看看京東老闆是誰?劉強東。這不是一個讓人擺弄的主,而且京東也推出了自己的京東金融,交易細節和信用記錄他是不會開放給騰訊的。實際上,京東金融和騰訊的支付業務是完完全全的競爭關係。

既然如此,那只有扶持自己的電商平臺。但看來看去,只有拼多多可以依靠了。那麼,他不扶持拼多多又能扶持誰呢?慧聰?太小了。蘇寧易購和阿里走的更近。唯品會也許是一個選擇。

所以我們的答案應該很清楚了。騰訊別無選擇,它未來最重要的業務肯定是金融和支付,而要在這方面和阿里分庭抗禮,它需要自己的電商平臺。這是馬化騰全力扶持拼多多的重要原因。但扶持京東扶出了一個白眼狼,競爭對手。黃錚是不是那麼聽話,馬化騰還需要仔細斟酌。支付寶是馬雲自己的,阿里也是馬雲自己的。

馬化騰自己卻沒有一個像樣的電商平臺。

PS:

再打個比方。雖然微信支付現在貌似搞得很火,比如菜市場。但同樣是交易,兩個人都花了50塊錢。但微信不知道他買的是糧食還是水果,是低檔水果還是高檔水果,它只知道它花了100塊錢。但支付寶就知道。再結合你的購買頻率,我就能對你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你如果天天買櫻桃藍莓,你天天買神戶牛肉,我知道你肯定具備較強的信用支付能力,我給你的花唄額度就高,反之,你是個天天買土豆的,而且還只買打折貨的,那你申請花唄,我也許都不會理你。這就是深入交易流程最大的好處。微信支付不如支付寶的真正原因就在這裡。


江上一峰青


最近,有財經愛好者提出,馬化騰作為京東的最大股東,還要拼命扶持拼多多,這不是自己集團裡面搞內鬥嗎?資料顯示,騰訊是京東的最大股東。但同時,拼多多能夠在短時期內快速壯大和上市,併成為國內第三大電商,都有賴於騰訊扶持之功。騰訊向拼多多開放了微信流量入口,讓其滲透到騰訊的社會網絡,拼多多的業績也得到了快速增長。

那麼,馬化騰作為京東的最大股東,為什麼還要扶持拼多多呢?首先,馬化騰需要騰訊的是巨大流量的變現,對於京東和拼多多並沒有厚此薄彼。資料顯示,騰訊現在的主要盈利來自遊戲,而遊戲、支付、雲等,並沒有電商平臺這一塊,而騰訊的社交平臺微信和QQ雖然吸引了鉅額的流量,卻始終未能有效變現。

所以,馬化騰扶持京東也好,扶持拼多多也罷,就是要讓更多的電商平臺導入微信的社交平臺,進行變現。馬化騰為什麼不怕拼多多和京東內鬥呢?京東主要從事網上家電業務,而拼多多主攻的是三四線城市以下的日用商品業務,這兩大電商平臺的差異化競爭,使得馬化騰認為,即使把他們放在一起,更多的是有利於自己流量變現,不會產生內鬥或競爭問題。

再者,對於拼多多,騰訊是有意識的多加關照的,因為拼多多的模式是團購,就是通過社交圈,湊足了人數去團購,這樣可以購買到更加物美價廉的商品,而微信本身就有社交的意思。顯然,微信和拼多多之間是互補的關係,並且通過廣告展位的模式,可使騰訊增加了自己的盈利點。

再次,騰訊是京東的大股東不假,但騰訊並不是京東的主人,京東的劉強東的投票權佔比高達8成。京東現在搞的是同股不同權模式。在京東,馬化騰沒有多少發言權。同樣,在拼多多那邊,黃崢也沒給騰訊決策的權利,所以,騰訊也沒有控制拼多多的可能性。而京東、拼多多之所以與騰訊保持合作關係,就是要讓騰訊的微信流量最大限度的變現。所以,京東和拼多多即使有業務競爭之處,也與騰訊的利益關係不大。

最後,敵人的競爭對手,就是騰訊的朋友。原本騰訊與阿里是兩個不同類型的互聯網企業,在業務上沒有競爭。但這兩家互聯網企業長大後卻發現,再發展下去雙方有許多業務是處於競爭關係的。為了與阿里競爭,騰訊扶持了京東和拼多多在電商方面與阿里展開競爭,一個京東競爭起來未必能贏得了阿里,再加一個拼多多,反正只要騰訊提供更多微信流量入口,各類電商合作伙伴還會越來越多。

騰訊是京東的大股東,但這不代表騰訊只能扶持京東一家,騰訊通過微信巨大的流量入口,還可以扶持包括拼多多在內的更多的電商平臺。對於馬化騰來說,原本微信流量變現難題解決了,現在把京東和拼多多放在一起,也能增加與阿里對抗的砝碼。同時,由於拼多多的模式是團購,是大家湊在一起團購商品,這正好迎合了微信社交圈。也就是說,騰訊與拼多多是在優勢互補,騰訊出流量,拼多多負責讓流量變現。而且京東與拼多多是差異化競爭,也不存在內鬥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