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新电影《双子杀手》上映一周,很多媒体做了介绍与宣传,并且鼓吹电影的“技术”点,目前电影评分7.1分。
但是相比于他的其他电影,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观影结束后评价并不好看,对其进行抨击?
在当代华语电影导演中,李安可以说是最特殊的一位。细数李安过往,也的确有很多值得圈点的。
在他的导演生涯中,李安拍片不多,却多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等。另外,李安还是电影史上第一位于奥斯卡奖、英国电影学院奖以及金球奖三大世界性电影颁奖礼上夺得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导演李安在世界影坛上取得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他至今完成了14部电影长片,并且都取得了让人称羡的成绩。
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2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09年《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07年《色戒》、2005年《断臂山》、2003年《绿巨人浩克》、2000年《卧虎藏龙》、1999年《与魔鬼共骑》、1997年《冰风暴》、1995年《理智与情感》、1994年《饮食男女》、1993年《喜宴》、1992年《推手》。但是历史不代表现在,过去的水平依旧会被缩水。比如陈凯歌导演,一部《霸王别姬》后,再也没有同水平的优秀电影可以匹敌。
那么这部新电影呢?
毕竟这部电影的宣传介绍是这样的:
"美国国防情报局特工亨利(威尔·史密斯饰),准备退休之际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杀手的追杀,在两人的激烈较量中,他发现这名杀手竟然是年轻了20多岁的自己,一场我与我的对决旋即展开,而背后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一个50多岁的人,忽然遇到一个20多岁的自己还要来追杀自己,这怎么听都是一部妥妥的科幻大片啊。怎么着也得是《源代码》《黑客帝国》《重返20岁》(美国版)这种经过时光隧道、平行空间穿越回过去或者将来的科幻电影。
结果这部电影竟然是一部——武打片?
如果概括这部电影真正的剧情,我认为也许是这样:
"美国国防情报局特工亨利(威尔·史密斯饰),专业技术十分精良,准备退休之际意外遭到一名神秘杀手的追杀,他发现这名杀手竟然是年轻了20多岁的自己。在跑酷打斗中,发现真相是:这名杀手是被克隆的自己,而背后的大老板只是想要他的战士永远在战争中保留年轻、勇气和无耻,这样就能永远保持战斗力。"并没有多少深度的故事设计,也注定电影思想内容的浅薄。
为了政治正确,电影中必须有一个亚裔、一个黑人和一个女性,背后的大BOSS也要是白人男性。电影的组合很丰富,但是故事内容却并不丰富。女性角色的作用就是被主角保护,亚裔的作用也只是一个导游(开车、开飞机、订房)。全程都是男主角一人的英雄主义。
这便无怪乎观影后网友们评价电影简单。
比如豆瓣高票点评:
身为李安粉我都不知道这片有什么值得吹的,克隆人伦理问题讨论的很深入吗?无非科幻作品老调常谈那一套。父子关系映射很有水平吗?建议您重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一个连女主角都无比空洞完全工具化人物的电影(那位被炸死怒领便当的亚裔兄弟更滑稽),咱就别夸文戏了成吗?当然片子是有创新的,动作场面在高帧率形式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李安也特意设计了很多镜头去凸显它。但这些也就15%,剩下85%都在故作深沉,却也没深沉出什么东西。如同一位肌肉帅哥在软件上向你发来邀请,你兴冲冲得赶去酒店,结果人说其实我想找人聊聊文学,你说那好吧聊文学也可以,结果肌肉男从背后拿出一本《小时代》。大概是动作片都太无脑,李安拍了个中学生思辨水平的都被部分人吹上天来为什么那么多网络自媒体写这部电影好,但是下边的读者的留言依旧是怀疑与否定?
因为公道在人心,观众不会被糊弄。
"没意思。不好看,不刺激,没悬念,不科幻。"
这是我看到的最能概括这部电影的评价。
我承认我是被电影的简介吸引进电影院的(当然原声电影比配音的便宜也是一个吸引点)。
如果刺激只是因为武打镜头,香港电影在二十多年前就做到了,香港邵氏老电影、成龙、李连杰的武打电影,哪一部不是真刀真枪的刺激。时隔二十多年后,还以过去的水平糊弄观众,行不通。
李安的武打梦,从他的第一部电影就能看出。
他的第一部电影《推手》中,就借着主角之口说出:香港电影武打片不好看,那不是武打,那是瞎打。
李安所理解的武打片,是有着中国传统功夫技巧的,比如太极拳的刚柔并济,比如招招有套路。这的确是中国武术的优良传统。
在《双子杀手》里,有很多武打镜头,每到激动之处,为了显示功夫的厉害,多次运用慢镜头,在紧张的气氛下忽然松弛。也许李安认为在武打动作中忽然慢放,可以表现技术精湛和气氛的悬念。然而过分使用慢镜头,只会强行打破节奏。
这种强行慢放的镜头,与快速穿越几大洲的环球旅行相比,更加显示出节奏的混乱。
"没有燃点",这也是一个值得吐槽的地方。
对这个问题,个人感觉是因为太"贪心"。
李安也许太想在两个小时内装下太多东西了,所以一直奔跑、飞驰、穿越几个大洲。看到电影里数次私人飞机的画面,我甚至想,这是不是给私人飞机做的广告?这广告也太硬了吧。
正是因为内容过多,节奏很容易被打扰:一下在美国,一下又到哥伦比亚,再一夜又到了欧洲。来回穿梭时,我除了记得夜空中呼啸的私人飞机的轰鸣,并没有在当时悟出频繁转场的目的。也许,只是为了:我拍这部电影可是去了很多地方,你看多用心。
我有理由怀疑青石电影是为了参加《双子杀手》在头条的影评活动才写的赞歌。但是这个号还是有点良心的,就像文章最后写的: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视觉盛宴正在被开启,它正向我们显示着电影的无限可能。"电影一直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但是如果一部电影只有“技术”值得鼓吹,什么120帧的3D大荧幕,什么亲身感受的震撼,那只能说明电影本身思想内容的浅薄。
且不说现在国内很多影院的屏幕根本做不出这个技术,导致观影效果大打折扣。一味强调技术工具的作用,就要小心马克斯·韦伯对"工具理性"的提醒:虽然工具在短期有显著功效,但是长期来看却会带来更大的副作用。
不要把手段当目的。
电影毕竟是电影,是艺术内容与技术的结合。忽视技术手段或者忽视艺术内容,都是畸形走路。
就像有网友评价说:
这么强调科技,难道李安这部电影的目的不是给观众看的,而是给电影院做技术宣传的?请不要因为技术走的太快,忘掉了应该被重视的艺术、思想与内涵。只强调技术的革新,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电影思想内容的浅薄。
过于关注形式,便会忽略内容。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相比技术,更关心电影本身好不好看。
有客观的观众评点:"镜头很不错,剧情不出彩。"
撑不起剧情,影院观看时,也只能获得一时的爽感,但是还会再去影院二刷吗?不会了。
只是可能目前还是可能,如果李安原本想建起一座新的可能性的灯塔,那么现在李安只做到了把砖从别处搬来这一步,搬的还都是别人家的砖。
但是,你要说有没有值得夸奖的地方?当然有。
"只有烂电影,没有烂演员。"
这部戏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他们自己,当你看到电影时你也会感叹:这就是他们自己,就活在这部电影里。但是内容的简单限制了演员,他们本可以更出彩。
最后,如果你问我这部电影好看吗?
我会说:好看。
还值得再看吗?
别了吧。
閱讀更多 逝年得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