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九年的寧波,古墓、石橋與水巷


1870年,明代尚書張邦奇的墓冢。張邦奇,明代理學家,寧波鄞州人。弘治十八年年進士。曾任湖廣提學副使,四川提學,南京禮部右侍郎和南京兵部尚書等職。卒於嘉靖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

1870年,張邦奇祠墓入口。如此恢宏的陵園,只有位高權重者才配享用。

1870年,寧波鄞州東吳鎮大涵山石橋。大涵山橋最早建於唐代,後來多次重修。其橋墩由五塊長方條石豎直緊密排列而成。橋墩上有“大元延祐六年歲在己未良月吉日重建”的字樣。不僅如此,有兩塊立石上有橋聯:橋樑固日月長溪山如舊,地脈靈車馬富人物還新。這在中國古代石橋的建造史上都是非常難得的。

1870年,寧波,通往日湖北部的水巷。

1870年,寧波總持寺鐘樓。該樓還有一個故意盎然的名字:存古軒。至於為何有這樣一個名字,還不得而知。

1870年,寧波,一條並不寬的河道中停滿了木船。

1870年,鄞江橋附近的河道。

1870年,寧波,南門附近的城牆、運河和廟宇。

1870年,寧波鎮海,沙家祠堂。江南沙家始祖沙世堅,南宋紹興三十一年率領族人離開金人統治區,來到南宋,在忠義軍將領楊抗麾下效力,為忠義軍右軍統領,曾參加泰州之戰。

1870年,寧波鎮海孔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