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熱點縱橫
二戰時期,德國空軍十分強大,曾長時間 統治歐洲的天空,甚至奪取了英國和蘇聯的大部分制空權。但在蘇德戰爭時期,德國為什麼對蘇聯進行戰略大轟炸?
要想有效轟炸蘇聯的軍工企業,德國需要擁有一支強大的空軍,這支空軍還必須是擁有大型轟炸機的空軍,問題是德國空軍並沒有達到這種標準。
當德國空軍開始把作戰重心轉向蘇聯時,它的力量早已經被英國明顯削弱,在此前大名鼎鼎的“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損失了近2000架戰機,其中包括上千架轟炸機。即使後來轟炸機機隊得到補充,因為戰場分散等原因,導致德國在蘇聯方面投入的轟炸機仍比較有限。
實際上,德國很早就意識到轟炸摧毀蘇聯工業核心地帶的必要性、緊迫性,每當地面作戰取得推進,蘇聯的重要工業中心被暴露出來後,德國空軍就會組織轟炸機進行戰略轟炸。蘇聯的莫斯科、列寧格勒等地都遭到過戰略空襲,斯大林格勒、高爾基城等蘇聯戰時工業集中地,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戰略轟炸,最有名的還要數對烏拉爾工業區的轟炸。德軍空襲的重點目標包括坦克工廠、合成橡膠工廠、煉油廠、戰機工廠等戰略意義非常重大的目標,取得不錯的轟炸效果。
可隨著戰局的發展,德國空軍的戰略大轟炸愈發難以為繼。首先,德國空軍缺乏可以對蘇聯工業中心進行更大範圍、更加有效轟炸的重型轟炸機。德國倒是想要轟炸蘇聯工業區,但問題是蘇聯有廣大的領土縱深,大量的工業分散在後方,德軍空軍的轟炸機航程根本夠不著。
希特勒上臺後急於重建空軍,且要求短時間內打造規模足以應對世界大戰的空軍,德國空軍手頭上的He 111中型轟炸機、Ju 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等轟炸機航程、載彈量都比較有限,難以對蘇聯縱深地區的高價值目標進行轟炸。
德國也知道發展重型轟炸機的重要性,但是它的重轟項目發展一直不順利。德國空軍原本認為可以很快裝備亨克爾和梅塞施密特公司研製的重型轟炸機,但因為資源、技術等問題,重型轟炸機的研發非常緩慢。加上一些人為的因素,例如德空軍技術總監烏德特要求轟炸機都應該具備俯衝轟炸能力;希特勒則要求把新銳的、不成熟的噴氣式發動機裝在轟炸機上,這些不甚合理的要求都進一步給德國轟炸機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其次,德軍在地面戰場開始遇到很多“硬骨頭”,已經無法有效推進,甚至節節敗退。無奈之下,德國空軍轟炸機只能中斷一些戰略轟炸任務,轉而執行戰役的對地支援任務。
隨著戰爭的繼續發展,德國空軍發現它越來越無法掌控戰局,德國的戰線全面收縮,德國空軍開始“回家戰鬥”,德國境內也遭到盟軍轟炸機機群的狂轟濫炸。此時德國空軍連國土防空都無法勝任,重型轟炸機以及藉助它來進行的戰略大轟炸設想也都胎死腹中。
科羅廖夫
其實,二戰奮戰在東線的納粹德軍也對蘇聯進行了戰略轟炸。
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高爾基城等蘇聯戰時工業集中地,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戰略轟炸!最有名的還要數對烏拉爾工業區的轟炸!這部分資料在國內極為少見。出於對蘇聯龐大地面武裝的恐懼,德國空軍在莫斯科會戰失敗之後就開始考慮對蘇聯後方工業區的戰略轟炸了。
根據小編之前看過的雜誌資料,德軍在斯大林格勒陷入苦戰之後,清醒的認識到奪取整個南俄羅斯是不可能的目標,快速完好的佔領高加索產油區也是不切實際的!由此萌生出戰略轟炸的想法,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自己得不到的情況下就不能讓巴庫的石油、烏拉爾的車輛廠和煤鐵資源繼續為盟軍服務。
既然德軍有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那麼為什麼很少有提起呢?實際效果如何呢?
轟炸烏拉爾對缺乏戰略轟炸機的德國來說非常艱難,航程較遠的飛機都被集中起來攻擊烏拉爾車輛廠,而且根據戰俘的交代,蘇聯的坦克產量確實因為轟炸下降不少!此時,戈林意識到當初忽視重型轟炸機是個錯誤。其實,希特勒上臺後急於重建空軍,且要求短時間內打造規模足以應對世界大戰的空軍。因此,幾乎所有的技術軍官都反對費時費力的重型轟炸機。
(德軍的重型轟炸機數量太少也不夠可靠)
戰爭一開始也證明發展中型戰術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是正確的,但是到1943年德軍控制區達到最大(如下圖),同時蘇軍集結強大軍事力量反撲之時,戈林對米爾希和凱瑟琳等反對重型轟炸機的將領大發雷霆,認為是他們錯誤的說服自己放棄研發重型轟炸機,這才導致空軍無力終結蘇軍的工業生產,間接導致蘇德戰場的慘敗。
德軍不打算佔領整個蘇聯,對其腹地的戰略轟炸老早就被寫進巴巴羅薩計劃裡,而且在納粹上臺之前就已經有了計劃雛形。
德國在二戰前的三十年代就開始研發重型轟炸機了,而且還很有遠見的給項目命名為“烏拉爾轟炸機”,該項目發起人是新成立的空軍總參謀長瓦爾特·韋佛。容克斯和道尼爾分別推出JU89和DO19兩種載彈量5000到10000公斤、航程上千公里的髮型轟炸機,但是納粹上臺後都沒有繼續下去,原因就是德國空軍高層一致認為,小國無力承擔大型轟炸機的成本,支援地面作戰的戰術轟炸機必須放在首位。
(蘇德戰爭初期真的看不出戰略轟炸的必要)
德國能用來進行戰略轟炸的只有HE-177和HE-200等少數機型,二者產量只和有1500架以上的驚人數量,千機轟炸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前者的設計初衷,竟然是一個能俯衝轟炸的龐然大物,它的性能不可靠限制了使用效率。HE-177載彈量6000公斤以上、航程高達5600公里左右,在1942年後半年很適合從前線起飛,用來戰略轟炸蘇聯的工業區,烏拉爾也不能倖免於難。
莫斯科向東到烏拉爾工業區的核心城市葉卡捷琳堡有1800公里的火車車程,對於戰略轟炸機說這並不算遠,德軍原本也打算佔領莫斯科後戰略轟炸烏拉爾的,如下圖所示。前進到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德國空軍有能力戰略轟炸!但是上文提到,由於德國空軍缺乏戰略轟炸機,且前線戰鬥激烈空軍分身乏術,大型飛機還要兼顧西線和北非作戰,能給蘇聯帶來的傷害十分有限。
(巴巴羅薩計劃有提到戰略轟炸)
那麼蘇聯自己的軍工企業是不是衛國戰爭勝利的基礎呢?
答案當然是的。誠然,同盟國提供的戰機、坦克、運輸車輛和食品是衛國戰爭勝利的基本前提,連斯大林本人都對美國源源不斷的軍火物資、裝甲鋼、工業設備援助讚歎不已,從而堅定了他在戰後瘋狂提高重工業產量,準備應對美英威脅的決心(蘇聯的鋁產量在戰後迅速提高了4倍以上)。
但是請注意,蘇聯自產的83萬門火炮、15.8萬架飛機、10.8萬餘輛裝甲車以及1200萬支步槍才是前後2500多萬蘇軍武裝的基本力量;盟軍援助的飛機總共才18000多架、坦克也不超過1.3萬輛,簡單對比就能看出誰才是主力軍。
當然了,盟軍除了援助武器,還給予蘇聯35萬臺機床、32萬噸鋁和30萬噸炸藥,還有其他難以計數的軍工原料和設備,以及幫助蘇聯在失去烏克蘭後挺過1942年的糧食,這些也都是衛國戰爭勝利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是,再多的援助物資離開了蘇聯人民的勞動也都沒有意義不是嗎?因此,蘇聯的軍工企業能完整的退到烏拉爾工業區或者是西伯利亞、遠東工業區,而且德軍無力給它們造成毀滅性的戰略轟炸,兩點綜合起來才是衛國戰爭勝利的基礎。至於說寒冷的天氣嗎,那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兵器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德戰爭中蘇聯之所以勝利,納粹德國之所以戰敗,(•̀⌄•́)原因有很多,但是納粹德國無法摧毀蘇聯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和遭遇蘇聯冬天惡劣的氣候無疑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們知道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夕已經由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了,其GDP高達400多億美元,位居歐洲第二,比之納粹德國的500多億美元也相差沒多少。更關鍵的是片面發展重工業的蘇聯建立起來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其武器雖然質量上和納粹德國有所差距,但是數量上卻大大勝出。再有蘇聯也不乏T34坦克和喀秋莎火箭炮這樣的大殺器,而蘇德戰爭初期納粹德軍在武器上也沒有太大優勢,不過勝在突然襲擊和閃電戰把經歷大清洗的蘇聯紅軍打的潰不成軍。然而由於蘇聯的國土縱深太廣和資源實在是太過豐富了,雖然納粹德軍已經消滅了數百萬蘇聯紅軍,佔領蘇聯數百萬平方公里國土,摧毀了蘇聯大半的軍工企業,可是蘇聯卻依然可以在缺乏大型轟炸機的納粹德國空軍,難以企及的烏拉爾山區和西伯利亞重建自己的軍工生產能力。
這樣蘇聯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聯生產了數以十萬記的飛機坦克大炮,在加上將近2億的人口可以源源不斷的補充蘇聯紅軍,而德國直到1943年才實現戰爭總動員整個二戰期間武器生產量大大不如蘇聯,人口也只有6000多萬,又缺乏石油,因此最終被蘇聯的武器數量優勢和人海戰術給拖垮了。
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德國軍隊勢如破竹。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德國人始終沒有能佔領莫斯科,也沒佔領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這樣的要地。1942年到1943年,德國軍隊被迫終止閃電戰,和蘇軍打起了消耗戰。最終在斯大林格勒會戰和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遭遇致命的慘敗。
戰爭進行到相持階段後,德國統帥部的壓力也很大。全面打垮蘇聯軍隊不可能,還要提防西線的盟軍。雖然此時的英美盟軍無法登陸西歐,但是轟炸德國本土還是沒問題的。德國的防空力量還要留一部分防止英美的空襲。
德國進入全面戰爭後,資源和戰爭潛能已經是過度開發了:新武器的研發要弄,大量軍事裝備要生產,實在無法研究或者大量生產遠程轟炸機了!
由於凡爾賽的限制條約,德國重整軍備的時間相當短,大概只用了10年時間,就把陸軍擴充了10多倍,海空軍更是從無到有,這期間如何合理有效分配資源和人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德國在戈林的帶領下,白手起家,只用了不到10年時間就發展成了世界上作戰能力最強的空軍部隊,這與德國集中力量發展戰術空軍的決策是密切相關的。
德國人的核心戰術思路就是搞閃電戰,為了配合閃電戰,德國必須集中力量發展戰術空軍,戰術核心就是奪取制空權,然後用戰術轟炸機配合裝甲部隊進行快速進攻,因此德國特別注重戰術轟炸精確度,這樣俯衝轟炸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畢竟德國在二戰爆發前,也只有3000多架飛機,如果發展遠程轟炸機,這個數字估計要縮水一半,畢竟沒有足夠的規模和護航戰鬥機編隊,遠程轟炸機一是沒有威力,二是基本上就是去送死。
而蘇聯人在開戰初期,得益於蘇軍的節節抵抗,蘇聯就將西部1900多個工業企業設備搬遷到了幾千千米以外的烏拉爾和新西伯利亞。德國戰線最遠到達莫斯科附近,從那裡起飛的飛機,受航程所限,只能飛到烏拉爾山就必須返航了。所以說蘇聯新的工業區,恰好在德國的轟炸半徑之外。
在各方面因素下,蘇聯在整個二戰期間,累計生產了步槍,自動步槍1200萬支,輕重機槍9.54萬挺,火炮83.4萬門,坦克自行火炮10.8輛、門,飛機158218架,汽車20.5萬輛,為蘇聯紅軍戰勝德國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經常用了
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德國軍隊勢如破竹。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德國人始終沒有能佔領莫斯科,也沒佔領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這樣的要地。
1942年到1943年,德國軍隊被迫終止閃電戰,和蘇軍打起了消耗戰。最終在斯大林格勒會戰和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遭遇致命的慘敗。
(蘇聯廣袤的國土,讓德軍倍感“兵力不足”。)
為什麼德國為什麼不轟炸蘇聯強大的軍工企業?簡而言之,不是不想,而是沒辦法了。
1、戰爭進行到相持階段後,德國統帥部的壓力也很大。全面打垮蘇聯軍隊不可能,還要提防西線的盟軍啊。雖然此時的英美盟軍無法登陸西歐,但是轟炸德國本土還是沒問題的。德國的防空力量還要留一部分防止英美的空襲。
2、戰爭爆發後,蘇聯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把重工業遷往烏拉爾地區。要知道,蘇聯的國土面積很大很大,德國人的轟炸機實在鞭長莫及——戰鬥機無法護航。除非是遠程轟炸機,如美國的“空中堡壘”B-17,B-29這些飛機。
(普通轟炸機無法轟炸蘇聯的烏拉爾山一帶。德國人進入全面戰爭後,無力生產遠程戰略轟炸機了!)
3、德國進入全面戰爭後,資源和戰爭潛能已經是過度開發了:新武器的研發要弄,大量軍事裝備要生產,實在無法研究或者大量生產遠程轟炸機了!注意:德國的遠程轟炸機技術不成熟。當時只有美國的遠程轟炸機技術過硬且能量產!沒辦法,美國的工業能力實在太強大。
(蘇聯人頑強抵抗,美英援助源源不斷,德國人拼消耗實在拼不起。)
綜上所述,不是德國不一舉滅掉蘇聯的軍工業,而是實在沒辦法去做了。德國唯一的機會其實是佔領莫斯科,但是寶貴的機會被希特勒葬送了!
小林品歷史
德國肯定是轟炸蘇聯的,軍事工業的,只是沒有能力將它盡數摧毀。有幾個分析的原因?
第一。炸不著
隨著深入蘇聯復地,德國轟炸機的續航里程明顯跟不上。同時對英國的作戰也牽扯了德國大量的空軍實力。
第二,炸不到
隨著戰爭節奏的推進,蘇聯軍事工業也在逐步的後退。轉移較為安全的城市。
第三,找不著
即使是德軍打到斯大林格勒,蘇聯工業也是沒有停止的,利用游擊戰思維,邊打仗邊生產。德軍沒有辦法。
第四,炸不完
充分調動了各個階層人民的意志。發揮了大無畏的,不怕死精神。利用一切條件不間斷生產。
第五,保護好
當蘇聯從被打懵的狀態反應過來以後,就全部開動機器,重點保護軍事工業。到後期的時候,德軍已經沒有能力組織一次有效的進攻了。
傳奇只爭朝夕
這個問題屬於一種誤解,不是德國人不想,而是沒有條件這麼幹。德軍實際上在1935年才開始全面的擴軍備戰,直到1939年就進入戰爭狀態,在這種背景下,德國空軍首先講究的規模,不是質量。
德國沒有時間與條件去重點發展遠程轟炸機力,只能以支援德國地面部隊作戰為核心任務。這一原則為了德軍在早期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但是對發現大規模的轟炸機力量不利。
整個蘇德戰爭當中,德國人確實曾經對蘇軍的兵工企業進行赤轟炸,很遺憾的是,蘇聯過於廣大,在戰爭早期進行了大規模的工廠東遷,大部分工廠實際上都處於德軍轟炸機的作戰半徑之外。
在支援地面作戰都顯得力不從心的背景之下,德國空軍根本拿不出多少轟炸機來進行遠程轟炸,這不是簡簡單單想炸就炸了,必須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大量資源,這顯然都不是當時的德國富餘的東西。
如此一來,這種轟炸的規模就相當小,自然達不到預期的作戰目的,所以人們才認為德軍沒有這麼做,實際做過,只是沒有什麼效果。
麥田軍事觀察
蘇德戰爭中蘇聯之所以取勝納粹德國之所以戰敗原因有很多,但是納粹德國無法摧毀蘇聯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和遭遇蘇聯冬天惡劣的氣候無疑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們知道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夕已經由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了,其GDP高達400多億美元位居歐洲第二比之納粹德國的500多億美元也相差沒多少。
更關鍵的是片面發展重工業的蘇聯建立起來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其武器雖然質量上和納粹德國有所差距但是數量上卻大大勝出。再有蘇聯也不乏T34坦克和喀秋莎火箭炮這樣的大殺器,而蘇德戰爭初期納粹德軍在武器上也沒有太大優勢,不過勝在突然襲擊和閃電戰把經歷大清洗的蘇聯紅軍打的潰不成軍。
然而由於蘇聯的國土縱深太廣和資源實在是太過豐富了,雖然納粹德軍已經消滅了數百萬蘇聯紅軍佔領蘇聯數百萬國土摧毀了蘇聯大半的軍工企業,可是蘇聯卻依然可以在缺乏大型轟炸機的納粹德國空軍難以企及的烏拉爾山區和西伯利亞重建自己的軍工生產能力。
這樣蘇聯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聯生產了數以十萬記的飛機坦克大炮,在加上將近2億的人口可以源源不斷的補充蘇聯紅軍,而德國直到1943年才實現戰爭總動員整個二戰期間武器生產量大大不如蘇聯,人口也只有6000多萬又缺乏石油因此最終被蘇聯的武器數量優勢和人海戰術給拖垮了。
當然了蘇聯提早到來的冬天惡劣的氣候也為蘇聯最終戰勝納粹德國出來一份力,原來納粹德軍一開始勢如破竹几乎已經不可阻擋了,如果繼續這樣裝甲狂飆的話蘇聯一時還真難以組織起新的防線。可是先是納粹德國為了消滅烏克蘭的蘇軍掉頭南下耽誤了時間,後來蘇聯冬天提早到來嚴寒的氣候凍住了納粹德國的坦克大炮,因積雪變得異常泥濘的道路又讓納粹德國的坦克大炮寸步難行。
而蘇聯紅軍則早就習慣了這種惡劣的天氣影響不大,最終在抽調部分遠東兵力後於默莫斯科擊敗了疲憊不堪的納粹德軍化解了一次亡國危機。所以許多人說蘇聯冬天惡劣的氣候拯救了蘇聯是有道理的,它有力的遲滯了納粹德國前進的步伐為蘇聯組織新的防線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
執斧傳播開天名
凡爾賽條約的後遺症,限制了德國遠程航空轟炸機的研製與生產,航空工業的二十年超級重型的轟炸機計劃被荒廢了,給德國研發超級重型轟炸機的時間不夠充分。
第二是航空燃油的嚴重缺乏,德軍與英法戰爭之時,蘇聯還從陸路支持原油給德國。當美國也宣戰,蘇聯也宣戰,德軍就只能靠匈牙利與羅馬尼亞的油田,但產能很少,無法支撐起德國空軍的燃料。因為德國陸軍機械化師,摩托化師,那個不需要石油燃料支持下,才能動起來。
隨雨飄渺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德國空軍的發展思路成就了德國空軍,也毀了德國空軍
德國空軍一直以來都奉行以支援地面軍隊作戰為主的作戰思想。因為這種作戰思想與德國陸軍的閃擊戰理論相輔相成。
理論指導實際,德國空軍在以以支援地面軍隊作戰為主的指導思想下,其作戰飛機大都是與地面部隊協同作戰的中短途飛機,沒有航程特別長的遠程飛機。德國空軍因此成為了一支戰術空軍。
在二戰初期,德國橫掃西歐的作戰中,德國空軍與陸軍之間配合可以說相得益彰,德國空軍也由此走上了巔峰。
以支援地面軍隊作戰為主的作戰思想,雖說成就了德國空軍的威名,但是也給德國空軍埋下了一個禍根——短腿。一開始,在在歐洲大陸與中小型國家作戰這個毛病還不顯。因為這些歐洲中小型國家就巴掌大塊地方,德國的飛機就算是短腿,覆蓋起來也是毫不費力。
可蘇聯作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2240.22萬平方公里,是西歐的數倍。而且蘇聯也非常擅長利用自己戰略空間巨大的優勢。在蘇聯成立後,由於害怕其軍事工業集中在西部地區,容易受到外來打擊。因此從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蘇聯花費大力在歐亞大陸交界的烏拉爾地區建立起了強大的軍事工業綜合體。
面對這樣一個橫跨歐亞的龐大國度,德國空軍那些小短腿飛機就算拼了命也無法深入蘇聯縱深。這時候德國空軍短腿的毛病就暴露無遺。
手裡沒有傢伙(進行戰略轟炸的大航程轟炸機),德國空軍對蘇聯後方的軍工企業也是無可奈何。
德國缺油
縱觀整個二戰,德國就羅馬尼亞一個穩定的石油供應地,而且還要受到盟軍不間斷的轟炸。因此,油料短缺一直是二戰德軍的最大弱點。甚至出現了油料供應了陸軍部隊,空軍飛機就無法起飛作戰,海軍艦艇就無法遠洋作戰的現象。例如,在諾曼底登陸當日,德國空軍因為缺少油料,就只有一架BF109起飛作戰。
在沒有核武器的情況下,就幾架轟炸機的話,是無法取得什麼大的戰果的。所以德國空軍要對蘇聯後方的軍工企業進行轟炸的話,肯定是要出動龐大的機群。但派機群去轟炸,這一來一回所耗費的油料,德國承擔不起。
轟炸了蘇聯隱藏在後方的軍工廠,是影響了蘇聯紅軍前線的軍需供應,但德軍坦克集群也會因為沒有燃油而趴窩,這很顯然是得不償失。
蘇聯強大的軍工企業和氣候,確實在蘇德戰爭中取得了關鍵作用
先說說氣候對的影響。這方面其實大家都很熟悉了。蘇聯寒冷的氣候使德軍是苦不堪言,蘇聯寒冷的冬季甚至使德軍士兵連98K的槍栓都拉不開,德軍的戰鬥力也是直線下滑。
1941年,德國的前鋒部隊,已經推進到莫斯科郊外,結果在蘇聯人民頑強的戰鬥作用和西伯利亞的寒流共同的作用下,德國軍隊折戟沉沙。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的破滅。極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擊侵略的決心。
再說說軍工。現代戰爭,打的是實力,拼的是消耗。要是軍工生產跟不上,戰場上的軍隊,在損失了之後就無法得到補充,只能是越打越少,越打越弱,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就是被生生耗死的典型範例。
而只要軍工生產能跟得上,戰場上的軍隊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軍隊的戰鬥力也是越打越強。
二戰中,蘇聯軍工部門生產了83萬門火炮、16萬架飛機、11萬餘輛裝甲車以及1200萬支步槍。為蘇聯的取得戰爭勝利,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就到這裡,以上是本人個人觀點,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第一,一開始德軍還不懂得什麼是戰略轟炸。他們就是瘋狂的轟炸城市,給敵方造成重大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想以此擊垮敵方的抵抗意志。根本不是有系統有組織的轟炸敵方的工業設施和交通樞紐、通信中心等等具有戰略價值的目標。
第二,德國轟炸機普遍存在著腿短的毛病。而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政府馬上組織了戰略大轉移。許多工廠、企業、機關、學校等等都搬遷到了被稱為“東部大後方”的烏拉爾以及中亞地區。德國的飛機根本不可能飛這麼遠去轟炸它們。
第三,就是蘇聯軍民加強了對戰略目標的保護。許多戰略目標周邊設有高射炮和防空機槍,防空氣球和大功率探照燈。另外,戰略目標還採用了各種偽裝,讓德軍飛行員在空中難以發現它。還有,蘇聯在戰前非常注意防空建設,許多重要目標下面都設有防空洞,有些還和城市的地鐵相連,戰爭一打響,這些地下防空設施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蘇軍的英勇戰鬥,將德軍消滅了,將德軍驅逐出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