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已死,勿念

Part.1

香港電影曾經多麼輝煌,90年代武俠劇、都市劇、包括古惑仔系列,基本上70、80這代人都是受到香港電影浸染長大的,別的不說,就說多少人的性啟蒙是從錄像廳的香港三級片開始的吧。中國的電影人也受到香港電影很大影響,像甯浩、徐崢,拍的港囧,通篇都是在致敬香港電影,周星馳,現在內地做的喜劇,可以說90%都是在借鑑周星馳。

香港電影已死,勿念

犯罪劇原本應該是香港電影的優勢,像英雄本色、吳宇森,多麼經典,無間道,那時候已經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末期了,還是有香港電影的影子在,那種節奏、都市感、宿命感。杜琪峰的銀河印象,更是拍了多少經典的犯罪劇,一個字頭的誕生、槍火、暗戰、黑社會,既有歐洲新浪潮電影特色,又有香港的特點,那種逼仄,困頓,都市感別的地方拍不出來。之前都是看香港電影,後來第一次到那個地方,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鴿子籠,街邊的小吃攤,車來車往的街頭,然後另一邊就是高樓大廈,衣著光線的人,一個個冷漠地表情,就特別能理解為什麼那裡會發生那些打打殺殺的,包括跑路啊之類的。

在使徒行者2 中就完全沒有香港電影的那種靈氣,感覺特別像來內地騙錢的。因為我沒看過電視劇和第一部電影,所以就是把2當成一個新的片來講。

首先演員張家輝、古天樂、吳鎮宇,這幾張老面孔,真的都看煩了好不好,感覺哪哪都有他們幾個,包括劉德華、劉青雲,以前還有個黃秋生,後來因為黃秋生自做死,沒法出現在內地電影裡了,就沒他了。剩下那幾個,簡直就是排列組合,不是A、B跟C搭,就是B、C跟D,反正就這幾個人,來回捯飭,都快倒不回來了,我就覺得這古天樂都快成香港電影的化身了。以前劉德華是勞模,現在是古天樂,我承認古天樂年輕時挺帥的,可是再帥看了十幾年也煩了吧,我們真的是眼看他在銀幕上慢慢發福的,聽說,古仔很多是他投資的,那也沒必要自己公司的片都是自己出境吧,所以我懷疑他是不是欠了裸貸了。

香港電影已死,勿念

豔照門可以說是對香港電影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一批很有前途的香港電影人才在這場豔照門中被打倒,陳冠希、張柏芝,這些都是又有顏值又有演技的年輕演員,都是因為豔照門事業恰然而止,很可惜啊,陳冠希,大家看過他年輕時的戲的應該很有感觸,演技絕對在線,但是現在不允許出現在銀幕上了。前不久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是有他的,結果所有鏡頭全部被剪,只留了聲音。據說他被封殺後脾氣也變得非常古怪,很難合作。

Part.2

再回到使徒行者, 它的劇情真的是沒有邏輯,這裡不會有劇透啊。電影開始就是在菲律賓一個孤兒院裡,兩個小孩玩魔方,都是魔方高手。那個孤兒院特逗,菲律賓,卻完全不像菲律賓的景,姐去過啊,菲律賓真的不那樣,然後孤兒院裡所有小孩都說粵語,不知道為什麼。後來一堆犯罪分子,抓了那兩個小孩中的一個,另一個掉下了懸崖。

緊接著就是若干年後,一個國際犯罪集團在香港搞事,要綁架一個女黑客,然後香港警方就介入了,還懷疑其中有內鬼,反正就一通撕殺,我就不劇透了。反正最後,打來打去,一團混亂,幾個主要角色都死了。

特別搞笑的是倆男主都打不過一個反派小嘍囉,而且那個小嘍囉畫著煙燻妝,整天帶著一副欠揍的笑容,看著你特別想抽他一頓。小嘍囉差點把兩男主幹死,但是兩人在奄奄一息之際用牛把小嘍囉給懟死了。所以,這個其實片中最大的贏家是一頭牛。

反正這個片子你要是看故事那就是侮辱你的智商,都是漏洞,場面倒是挺血腥的,血漿噴發,車說懟就懟,也安排了港片老三篇追車、搏擊和槍戰。可是這些東西如果早前還算新鮮,現在觀眾真的審美疲勞了,而且太過血腥,讓人生理不適。記得 掃毒1 張家輝把自己胳膊砍了那時就看的人想吐。使徒 倒是沒到那程度,但是感覺也沒什麼技術含量,所謂的反轉基本上普通觀眾都能猜出來。

今天剛傳出說使徒行者2跟 掃毒2 追龍2一樣,不參加金馬了,不過它們就是參加了也是去搞笑的。

就從最近這幾部香港電影來看,香港影視業的創作力枯竭,人才凋零,就跟這個城市最近的現狀差不多。說到這個城市發生的事,我之前寫過一個文章叫《香港為什麼討厭內地》在公號吹風會里,大家感興趣可以自己去看,前年寫的,最近真沒寫的慾望,但是感覺各方誤讀挺多的,還有我們內部漢奸還有說什麼香港年輕人比內地年輕人素質高、更具視野國際,特別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別的我不說了,就這一點,就我認識的那些港人和其他留學生反映的真實的情況還真不是這樣。這次我們只聊電影,如果大家感興趣,回頭我專門聊一下香港。

香港電影已死,勿念

再回到香港電影。香港電影可以說是商業化做的非常好的,但是成也商業敗也商業。商業化固然可以讓香港電影快速發展,但是香港人也變得特別短視。

Part.3

王晶最近談起香港電影為什麼後來沒落,主因就是那是香港電影賣座,很多臺灣熱錢湧入,香港電影人拿著這些錢隨便拍就能在亞洲其他地方賺錢。後來因為周星馳的《濟公》不賣座,臺灣片商就提出要控制成本,香港片商當然不同意,他們一算,臺灣片商屯的片子只夠播三個月的,於是就聯合起來不給臺灣片商供貨,沒想到,臺灣藉此擴大了美國電影的進口片額,一下就把香港電影衝擊的潰不成軍。加上香港片商覺得把片子賣給電影頻道是一個賺錢的好方法,結果觀眾都去看免費的片子沒人去影院,加上盜版,就這樣香港電影沒落了。

香港電影已死,勿念

香港電影市場不好之後,電影人都北上淘金,但是感覺他們還是在複製之前的老路,感覺什麼能賺錢就一窩蜂去拍什麼,所有題材雷同,覺得內地觀眾愛看警匪類的就一窩蜂拍這個題材。其實香港本身的都市片、行業劇、倫理劇和時尚類的都很好看,完全可以發揮這個優勢,多元化。

香港電影已死,勿念

即使繼續拍罪案劇也不要老三篇,你看韓國,罪案電影都已經成了一個非常成熟的品類了。有搞笑的極限職業、還有老手這種爽片、包括殺人回憶這樣的帶有思考的。

如果大家都抱著賺塊錢的想法,這個行業遲早會搞死。

Part.4

今天當我喊出香港電影已死,絕對沒有幸災樂禍,而是帶著期待,帶著痛惜。

香港電影正在如這座城一樣,逐漸頹敗、抱殘守缺,沉浸在往日輝煌中難以自拔。但它畢竟還有著優秀的基因,它也是整整一代人的年輕記憶。而當它偶爾認真,那就會出現奇蹟,我想大家還沒忘記《無雙》給人的驚豔吧。

但現在的香港電影的主要問題還是在於太過商業,和以往一樣,眼光短淺,只想賺快錢,當某種類型被證實有效後,一窩蜂的複製。看看那些無腦的複製吧,《使徒行者2》、《掃毒2》、《追龍2》,似乎要把這個類型作死,不死不休。

但這種成功註定只是短暫的,當觀眾不再有新鮮感後,它還能維持期待的票房紅利嗎?

而如今的香港電影也由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邁入了老年的行列。新老交替的失敗,人才的短缺,都會是橫陳在整個電影工業上的致命點。

或許,這個市場就像王晶說的,主力是三四線的小鎮青年,或許,對於電影,也一直存在著審美降級,但是我並不願意香港電影會墮落至此,畢竟,這裡曾經出現過那麼多的經典,畢竟它們都曾經溫暖過我們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