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大学成绩要求“正态分布”是非常无知的表现
随着教学在大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价也成为了高校评价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大学课程和中学课程不一样,门类繁多不说,难易程度不一,学生学习动机差异亦非常大。
这种情况使得大学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像基础教育阶段那样可以按照考试分数来排名。如果按照成绩高低排名的话老师和学生就会因为共同的利益把题目推向简单化。所以很多学校规定大学课程的成绩必须按照正态分布且必须保证优秀率不能超过某个比例,甚至有的学校还规定平均分的区间。因为我们的大学并没有建立题库,也没有对题目的难易度进行统计。这样的要求就使得老师们无法在出题目的时候保证学生成绩满足学校要求。
当然即便是题目出的很好也很难保证平均分在某个区间且符合正态分布,因为每一次考试都相当于一个样本,具有特殊性,我们无法保证偏态进来的学生正态分布出去。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老师了解学生而服务,而不仅仅是一次学业水平测试,更不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如果按照某些学校的要求,事实上已经允许老师对学生成绩的修正,而修正后的成绩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更不用说反映教学质量了。
如果考试成绩能够修正,那么老师何必还费尽心思去进行教学研究呢?何必还研究学科认知呢?只需要调整分数分布就可以了。科学中,求真证伪是最为基本的要求,如果老师守不住“真假”的底线的话,大学质量的提高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有捷径可走的时候,没有几个人会踏踏实实走正途的。
閱讀更多 虹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