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燭讀春秋
說起朱元璋,很多人對他就只有兩個印象,第一就是草根皇帝,第二就是猜忌多疑。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這兩個關鍵詞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其實是大錯特錯。
歷史上的皇帝大多都生性多疑,因為害怕自己手上的權力被別人奪走,但是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可謂是將這種想法發展到極致,登基後就開始誅殺開國元勳。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這麼迫不及待呢?
主要原因是朱元璋是一個草根皇帝,他童年喪父喪母,被迫背井離鄉,當過和尚,乞討過生活,諸多的坎坷經歷過,所以當了皇帝后,為了穩定自己手上的權利,就不得不去誅殺對自己有威脅的大臣,其中被稱為明朝兩大政治要案就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當時這兩個案件可謂是轟動全國,主要就是朱元璋為了誅殺開國功臣,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
胡惟庸案是因為胡惟庸當宰相後,不斷扶持黨羽、擅權枉法、勾結謀反,越來越觸碰到朱元璋的底線,洪武十三年,塗節告發胡惟庸謀反,朱元璋便順水推舟,將胡惟庸的黨羽一網打盡,其中牽涉的人員也是越查越多,對當時的朝廷來說造成不少的恐慌,並且這個案件持續了很多年也沒有了結,後來朱元璋廢黜宰相,中國再無宰相一職。
而藍玉案純粹是因為藍玉功高蓋主,恣意妄為、擁兵自重,威脅了朱元璋的統治,而且太子朱標去世了,朱元璋想要扶持朱允炆登基,但是朱允炆根本不是藍玉的對手,所以朱元璋藉口藍玉造反,為朱允炆能夠穩坐皇位提前謀劃,誅殺了藍玉,並族誅藍玉三族,相關涉案人員達到了1.5萬人。朱元璋借藍玉案剷除了對皇權構成威脅的大臣,並將軍權牢牢地把持在了自己的手上。
如果說這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是朱元璋為自己和大明江山考慮,那麼他因為一個姓就讓這個家族男的世世為奴,女的代代為娼,還真不是為了自己考慮,是為了百姓而考慮。
這個姓氏就是蒲,一說到蒲,大家想到的就是蒲松齡,其實還真不是他,而是南宋時期的一個商人蒲壽庚。
他的祖先呢,早先在廣州做船舶生意的,是當地一個有名望、有勢力的家族。等到他這一輩的時候,因為他既擔任泉州舶司,又成為了泉州最大的香料商,擴大自己的海上貿易,所謂官商勾結,一本萬利,而蒲壽庚自己身兼兩職,更是多有裨益,成為了泉州的大富豪。
當時宋朝末年,因為元朝的攻擊太強勢,宋朝皇帝就逃到了泉州,找到了蒲壽庚,希望他能夠伸出援手幫助南宋,但是蒲壽庚卻覺得南宋已經沒有什麼挽救的餘地了,所以拒絕了宋朝皇帝的請求,最終宋朝不敵元朝,最終亡國了。
等到元朝掌握政權後,蒲壽庚為了表示衷心,將當時留在泉州的宋朝宗室屠殺了,以此換回了元朝的信任。之後,蒲壽庚的官路財路都有了顯著的改善,繼續在泉州擴大自己的海上貿易,延續祖輩的財富積累和權勢。
等到大明朝顛覆了元朝的統治,蒲壽庚的後人們又想故技重施,支持大明政權,拋棄元朝政權。但是朱元璋可不吃這套,他雖然和蒲氏家族沒有恩怨,但是也是對蒲氏家族的事情有所耳聞,他本來就是一個豪情仗義的人,自然是看不慣這種賣國賊家族,所以對他們也不是很重視,只是還沒有想要趕盡殺絕的地步,後來發生了兩件事情,讓朱元璋改變了想法。
其一就是當是明朝建立後,倭寇一直在海上侵犯。而蒲氏家族的生意已經做到了海外,當時就有一個大臣建議讓蒲氏家族的人協助打擊倭寇,因為不管是船隻、操作,還是蒲氏家族的勢力,都是一個對抗倭寇的優勢。只是蒲壽庚的後人不願意協助,這讓本來本來就不看好蒲氏家族的朱元璋大怒,下旨殺光福建地區的所有蒲姓。而其他地區的蒲姓也不能免遭厄運,只是情節會輕一點,那就是男的世世為奴,女的代代為娼。
其二,蒲氏家族仗著祖輩的成績和海上貿易的發展,從南宋到明朝,一直延續著成為了地方一霸,不只是圈地斂財,還欺壓百姓,簡直就是割據一方,這對朱元璋而言,簡直是在天子腳下動土,猖狂的很厲害。那蒲氏家族你們還承認我這個皇帝嗎?那我還要你們幹什麼,索性殺掉福建地區的蒲氏家族。
所以綜合這兩件事情,朱元璋最後採取措施落到實處了。
碰到朱元璋是蒲氏家族最大的不幸,因為這個皇帝眼裡進不得沙子,只要你有一點逾越本分的地方,你的下場將是非死即傷。
但是不得不說,蒲氏家族的結局,其實就是自己作的,不懂得收斂,還不懂得老實本分做人,真是死有餘辜。
而朱元璋也因為這件事情,在百姓的心中聲望得到了提高,因為百姓們早就看不慣蒲氏家族的所作所為了。朱元璋也是得到了民心,畢竟這次不是為穩固自己的勢力,而是真正的為了老百姓。
史論縱橫
朱元璋一生殺了許多的功臣,打下江山之後,為了保住自己老朱家的統治,把那群兄弟幾乎都殺光了。在後世中留下了一個兇殘無情的帝王形象。
然而在老朱功成名就後的殺伐史上,曾經將一個人的屍體,挖出來鞭屍,還下令其子孫世世為奴,女的代代為娼。可是這樣的做法不僅沒被唾罵,而且還遭到了後世人的稱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且且聽策神慢慢跟大家道來。
什麼人這麼招朱元璋恨呢?
此人便是南宋末年著名的香料大家--蒲壽庚,而題目當中所說的姓氏便是蒲姓。蒲壽庚當時幾乎是泉州的土皇帝,壟斷了整個泉州的香料生意。“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鉅萬,家僮數千”。
公元1276年,蒙元大軍攻破都城臨安。當時只有5歲的南宋小皇帝宋恭宗被俘。南宋朝廷殘餘黨派,在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的帶領之下與宋瑞宗和宋末帝一起南逃至泉州。打算立都泉州,保住南宋最後一絲血脈。
然而正當張世傑等人到達泉州城外時,作為泉州當時實際的統治者,蒲壽庚卻拒絕讓他們進城。
張世傑大怒,於是搶走了停留在泉州附近的蒲家船海船,下令要沒收蒲壽庚的財產,這一下徹底把蒲壽庚給激怒了,這一怒,殺光了在泉州近3000多南宋宗室人員。
其後,蒲壽庚投降元朝,受到了忽必烈的賞識。並封其為忠勇大將軍,配合元朝部隊掃清南宋殘羽。在廣東江門崖門一帶,蒲壽庚又配合元朝部隊,將南宋殘軍全軍覆沒。
逼迫陸秀夫揹著幼帝跳海身亡,南宋近有10萬的忠臣都跳海殉國,這就是著名的崖山海戰,後世也有說法:“崖山之後再無中華。”
南宋末年有那麼多投降元朝的人,為什麼蒲蒲壽庚那麼招朱元璋恨呢?
首先,蒲壽庚投降蒙古族,殘害漢族,一定意義上就是漢奸,朱元璋平生最痛恨這樣的人。而且蒲壽庚手段殘忍,曾殺害了將近3000多全在泉州的南宋宗室。
其次蒲壽庚在元朝時期一直是泉州的土皇帝,是一個高度自治的團體,而且其資源極其豐富,具有非常大的海外影響力,交通方便。這在朱元璋的眼中,無不成為了一種威脅,朱元璋意圖消滅所有的各地方自治團體,蒲壽根家族就首當其衝了。
最後,蒲氏家族其實是外族遷入中國,在當時很容易被漢族人定為殘暴,狼子野心的種族人群。因此,而受到了朱元璋為首的漢族人的唾罵。
現在的泉州還有蒲氏人?
明初由於朱元璋欽定,泉州的蒲氏後代永遠不能做官,女的只能做妓女,蒲氏家族日益衰落,其子孫後代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改名,改姓氏為黃,還將黃姓故意寫為苗字,因當時苗與蒲同音。
逃往全國各地,所以現在在全國各地當中,有一部分的黃姓與苗姓都是泉州蒲氏的後人。而在泉州蒲氏的族譜當中,對第七世的蒲壽庚的記敘處於空白狀態。現在蒲氏子孫,主要分佈在臺灣和東南亞地區。至於泉州本地的蒲氏人,歷史早已過去,他們也早已融入正常群體當中。
策神歷史
其實這個姓氏就是“蒲”,我們熟知的《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就是此姓的後代,而朱元璋之所以對此姓恨之入骨,原因還得追溯到南宋時期,在南宋時期,有一位名叫蒲壽庚的商人,他在當地經營香料,是一個富甲一方的人,不過後來,宋朝被擊敗,南宋的皇帝逃到泉州,而蒲壽庚有權有勢,所以皇帝就打算去投靠他,誰知蒲壽庚一看南宋大勢已去,說什麼也不願幫助他。
他不幫也就不幫吧,南宋皇帝另尋他人,可是這個蒲壽庚為了向元朝表忠心,肆意屠殺當地的趙氏宗親,這也使得他歷經宋元兩朝依然屹立不倒,當地人雖然對他的行為極為不滿,可是礙於元朝的威勢,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後來元朝敗落,明朝建立,此地討伐他後代的聲音不絕於耳,朱元璋知道後,為了平息民憤,也為了平息自己內心的憤怒,特意下旨:男世世奴,女代代娼,也正是因為此舉,蒲姓後代紛紛改姓,一時間明朝竟再無蒲姓後人,直到數十年後此法被遺忘,他們的後代才敢改回本姓。
諸葛有財
這不是 野史的杜撰,這個姓是“蒲”,朱元璋之所以與蒲家有不共戴天之仇,緣於蒲氏家族失去了做人的最起碼良知與原則;朱元璋坐北朝南後,社會漸趨穩定,在他的主持下,明中央出臺了一系列富民政策,以讓百姓得到休養生息。
這時候蒲氏家族,卻開始頻頻向政府各級官員行賄,天長日久,引起了老朱的警覺,因為縱有金山銀海,也不可能買通大明的所有官員;而蒲家持續行賄,必有巨大財源,背後肯定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於是老朱下令徹查蒲氏家族,搞清楚錢財來源及屢屢行賄的目的。
政府一應官員一陣忙碌後,有了眉目,這蒲家可不一般,遠在宋朝就是財大氣粗的主,通過大量的錢財,買到了地位顯赫的官位,但,蒲家絕非善類,在享受大宋高官厚祿帶來福利的同時,卻與元帝國暗通款曲,,把南宋的很多機密情報都通告給了元帝國政府相關部門。
當蒙古鐵蹄賤踏中原,元帝國成為了華夏地區的主宰之後,蒲家人並沒受戰亂影響而顛沛流離,卻依然持續著頤指氣使、養尊處優的生活,經濟霸主的地位沒被絲毫動搖。
這出賣國家、賣主求榮之家族,在元朝衰敗、走向沒落之時,還幻想著自己家族的精英能上位,一統中原山河;但老朱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己願,滅了北元后,自己位登九五至尊,蒲家人善於見風使舵,懂得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是無法與老朱抗衡的,所以,辯風識向、罔顧廉恥的蒲家人只能嚮明帝國投降。
朱元璋最忌恨吃裡扒外的人,當初朱文正(老朱的侄子)僅有要叛逃張士誠的意向,就被老朱用皮鞭抽了個遍體鱗傷、死去活來,還幽禁了他,並吩咐終身不得釋放;朱元璋出身貧寒,一生嫉惡如仇,雖然蒲氏家族的發跡人——蒲壽庚已死百年,但始作俑者是他!於是朱元璋一怒之下,令掘墓鞭屍,又下旨:凡蒲氏家族中人:男丁世世為奴,女的代代為娼。
希望星晨58298869
朱元璋剛剛統一天下,登上帝位沒多久,就頒佈了一條十分殘忍,天下民眾卻又拍手叫好的命令:
泉州“蒲”姓家族男丁世世為奴,女眷代代為娼,基本上為這個家族打上了永世不得翻身的烙印!
為什麼朱元璋對“蒲”姓這麼痛恨呢?讓我們進行一個詳細瞭解!
泉州蒲姓的“光榮”事蹟
蒙受皇恩,家族興盛
蒲姓家族如此結局全緣於蒲壽庚這個當家人,蒲家先祖是越南籍阿拉伯人,在廣州、泉州地區世代經商。到蒲壽庚父親這一代開始在南宋朝廷任職,而蒲壽庚確實是家裡最有出息的,精通外國語言、擅長對外貿易。
南宋朝廷看上了蒲壽庚的優勢,任命他為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利用朝廷信任和商業便利,官商合一,逐漸成為財力、實力首屈一指的人物,南宋朝廷對他也甚是倚重,任命他為福建、廣招撫使,總管海上所有的對外事務!
臨危變節,重利忘義
南宋抵抗元朝侵略,戰事不利,張世傑帶領幼主撤退至泉州地區。張世傑、陸秀夫等人想利用泉州繼續與元朝周旋,蒲壽庚拒絕接受他們入城,害怕戰事牽連到自己在泉州的日進斗金。拒絕接受也就罷了,他也未向南宋君臣提供任何援助……
張世傑等人看透了蒲壽庚“白眼狼”的本質,臨走之時一氣之下直接搶了他的商船,抄了他的家產,用來補充軍用。蒲壽庚看到家產受損,這比要他的命還難受,一不做二不休,把泉州的宋氏宗親、留守士兵、士子學者一共3000餘人殺了個精光,此舉全是徹底墊實了他們蒲家在天下人心中的位置。
叛宋投元,狼性難改
滅舊主宋室宗族這事都幹了,蒲壽庚自然也不在乎投降、變節這樣的“小事”了。很快他就帶領家族投降了元朝,忽必烈認為留他在泉州這片有用,一是繼續搞好對外貿易,二是對南宋殘餘趕盡殺絕。所以就對蒲壽庚繼續重用。
幾十年後,蒲氏後代覺得做生意賺的錢一部分交給元朝朝廷十分心疼,就瞅著天下將亂的機會,想割立泉州,獨吞利益。
元朝派兵攻破泉州,對泉州的蒲氏家族、異域人和伊斯蘭教徒進行了大肆殺戮!
綜合看來,在當時的天下人眼裡“蒲”姓家族見利忘義、背信棄義,確實和養不熟的“白眼狼”沒什麼區別!
朱元璋的民族情懷
元朝統治下視漢族等普通百姓性命為草芥,勞役、賦稅嚴重,百姓們天天在生死線上徘徊。
朱元璋能夠一步步統一登基其實也是拜元朝的殘暴統治所賜。朱元璋十幾歲時父母就死於瘟疫,與家人被迫分散,顛沛流離。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使朱元璋心中對元朝統治者的仇恨越埋越深,對曾經“賣主求榮”的“蒲”姓家族自然更是恨到了骨髓深處。
朱元璋在義軍之中摸爬滾打成為領頭人,又經過千辛萬苦擺平了陳友諒、張士誠,終於統一江南地區。然後就迫不及待的去實現自己的畢生夢想了,他打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僅用一年時間就實現了中原一統。
天下一統之後,朱元璋自然會清算那些元朝的“狗腿子”、“鷹爪子”,作為典型代表的泉州“蒲”姓,自然是重點照顧對象。
先是把故去多年的蒲壽庚屍骨挖出來鞭撻、暴曬,又是下令蒲姓男子世世為奴,女子代代為娼。蒲姓族人四處潛逃,大多改姓埋名,偷偷生存!
朱元璋一介布衣,征戰沙場,殺伐果決,養成了嗜殺成性、冷血多疑的性格,其晚年的所作所為更是被評價為殘暴、無情。然而針對“蒲”姓的所做所為,卻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這說明不僅朱元璋對“蒲”姓恨意滔滔,天天人對“蒲”姓也是不恥和怨恨!
正所謂“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是也!
歷史悄悄話
這個姓氏是“蒲”姓,但這個姓氏並不是土生土長的華夏姓氏,這個姓氏的祖先是阿拉伯人,曾經多代在東南亞越南等地經商,在宋代來到泉州定居,“蒲”姓是根據他們家族阿拉伯姓氏的漢語音譯。朱元璋之所以在明朝對蒲姓家族人員大加打壓,主要是對南宋末年蒲氏家族出了一個權傾泉州的人物蒲壽庚密切相關,更準確地講,朱元璋是對在南宋末年,蒙古大軍南下兵臨泉州城下時,蒲壽庚對寄居在泉州城內的南宋宗室成員大開殺戒,共殺死宋宗室及士大夫與淮兵之在泉者約3000人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認為蒲壽庚身為南宋朝廷屬官,不但不忠於南宋,反而大肆殺戮南宋軍民,並向南下的元朝軍隊投誠。此乃不忠不義之舉,自然遭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蔑視和唾棄,為懲戒蒲壽庚的惡行,儘管事情已經過去了近百年,但是,朱元璋仍然決定嚴厲懲罰蒲氏家族。
宋寧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蒲氏家族從廣州遷往泉州定居。蒲壽庚的父親蒲開宗,還曾擔任過安溪縣主簿,並曾因貿易有功,被南宋朝廷授予"承節郎"的官銜。到了蒲壽庚這一代,憑藉阿拉伯人的先天優勢,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30年,"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鉅萬,家僮數千。",並得到了南宋朝廷的扶持,成為泉州實際上的統治者。
公元1276年,元軍南下攻陷臨安,宋恭帝出降。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奉恭帝兄趙昰為帝,南下進入福建,打算以福建作為根據地對抗元軍。不久之後,元軍繼續南下福建,流亡小朝廷不得不從臨在福州向南轉移至泉州,打算以泉州作為新的根據地。但是,對形勢有清醒認識的蒲壽庚,對保全自家身家性命有想法,特別是蒲氏是色目人出身,又掌握海外貿易重要渠道,一直是蒙元政權需要拉攏的人士,蒲壽庚已有投降元朝的想法。因此,蒲壽庚以只承認宋恭帝和謝太后為由,拒絕陸秀夫等人進駐泉州的要求,只允許他們就在泉州城外。陸秀夫等人無奈之下,只能選擇繼續向廣東一帶轉移,臨走之前,請蒲壽庚補給被拒絕。於是,陸秀夫等人直接"掠其舟並沒其貲",直接抄沒他的家產以充軍資。搶走停泊在法石一帶的蒲氏海舶400多艘。"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沒其貨物"。這就大大激怒了蒲壽庚,他為了報復小朝廷的做法,下令對泉州城內的宋宗室及相關人員大開殺戒,罹難者達三千餘人。隨後,蒲壽庚率眾開城向蒙古大軍投降,並得到元朝的重用,繼續掌管福建對外的海外貿易。
滄海拾遺錄
朱元璋最痛恨的姓,是蒲姓,最恨的人是蒲壽庚。
蒲壽庚是宋末元初之人。朱元璋坐皇帝時,他已死了一百餘年。但朱元璋還是叫人把他的屍骨從墳裡扒出來,鞭屍三百,蒲氏後人被定為餘櫱,全部充軍禁錮,“世世無登仕籍"。蒲姓後人紛紛改為他姓。
那麼,蒲壽庚究竟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呢?
蒲壽庚祖先是中東阿拉伯人,做東西方留易,主要經營大宗香料,先在越南,後移居中國廣東。宋朝晚期,福建泉州崛起,成為南宋經濟中心,蒲壽庚父親移居泉州。至蒲壽庚,生意越做越大,富甲一方,不僅擁有大量船舶,而且擁有私人軍隊。曾任南宋泉州船舶司提舉一職。"擅船舶利者三十年"。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達三十年。"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鉅萬,家僮數千"。因曾助剿匪,他還被任命為福建安撫使和沿海都制置使。總之,宋朝庭對蒲壽庚一直是十分厚待的。
1276年2月,元軍南下臨安,宋恭帝投降。南宋遺臣奉恭帝兄趙昰來到福建,另立朝庭,是為宋端宗。元軍由浙入閩,宋恭帝君臣坐船至泉州,希望得到蒲壽庚的援助,把首都立在泉州。但蒲壽庚卻關緊城門,不讓宋室君臣進城。宋少保張士傑大怒,沒收了蒲家在海邊的船舶。
蒲壽庚因此投降元軍,並喪心病狂地將泉州城內的宋室外宗三千餘人,全部屠殺,還屠殺泉州百姓,漢人達萬人。幾戶反對蒲壽庚的家族慘遭滅族。連清源少林寺和尚,也被殺了千餘人,只有少數逃得性命。
泉州血流成河。蒲壽庚的殺戮甚至超過了元軍的殺戮!
蒲壽庚還以船舶支援元軍,協助元軍進攻在廣東的南宋的殘餘政權。直至厓山之戰,南宋軍民全部殉國。
蒲壽庚家族在元朝一直享有富貴達百年。元末因叛亂,幾被滅門。
漢人對蒲壽庚恨之入骨。也正因此,才有了朱元璋“掘墳鞭屍",將其後人永定為"賤籍"的事。
對這件事,我以為,蒲壽庚忘恩負義,背叛宋朝,屠殺無辜,罪該萬死。掘墳鞭屍,以昭其罪,以平民憤,亦屬正確。但其子孫無辜,其他後人更無辜。朱元璋讓其後代"世世為奴,代代為娼",好象有點"矯枉過正"了。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朱元璋招誰惹誰了?今天吃個西瓜殺了瓜農,明天喝碗湯殺了一位宮女。難道華夏民族都忘記了老朱驅除外族的功勞?
題主的問題是張冠李戴,而最後帽子跑到了“朱麻子”的頭上。解釋清楚這個問題,先介紹一下主角蒲壽庚這個人。
蒲壽庚是中亞人,阿拉伯名字叫Abu,祖上是中亞的商人,後來定居中國。因Abu發音與蒲相似,為了入鄉隨俗,所以取名蒲壽庚。
蒲壽庚不是中國人,他跟中國的蒲姓關係不大,這點需要記住,和後面的故事發展關係很大。
蒲壽庚經過幾代的發展,在貿易上賺取了鉅額財富,逐漸成為了泉州的豪門。
南宋末年,因協助官府擊退倭寇,蒲壽庚被授予福建安撫使兼沿海都置制使的官職,從而掌管了福建的海防。
南宋小朝廷南逃時,宋端宗就希望藉助蒲壽庚的勢力繼續抗元,這個想法確實很好,蒲家海上力量強大,而且還有家奴數千,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而此時元軍也想拉攏蒲家,蒲壽庚猶豫不決,但還是先拒絕了庇護小朝廷的要求。南宋將領張世傑一怒之下,直接搶了蒲家的艦船,並抄了蒲壽庚的家產。
張世傑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無奈之舉。沒有船,沒有錢,那就只要等待元軍屠殺了。
蒲壽庚本來就跟元朝有勾搭,如今張世傑這麼一鬧,他就直接降元,並屠殺了2000多宋室子弟和官兵。
蒲壽庚降元並立此大功,就頗受忽必烈的重用,一路高升至福建行省中書左丞。
至於幾十年後蒲壽庚被掘墓鞭屍,蒲氏家族幾乎慘遭滅門之禍,完全是蒲家與元朝庭爭利益鬧翻了結果。
僥倖逃脫的蒲姓後人,為躲避元朝追殺,就改姓黃或苗,從此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
這就是整件事情的過程,和朱元璋完全不搭邊,而且朱元璋不屑也沒必要恨姓蒲的。
首先蒲壽庚本來就不是中國人,他拒絕幫助宋室不存在“漢奸”或民族大義問題,至於他屠殺宋室子弟,這隻能看做兩股勢力之間的鬥爭。
其次,蒲壽庚跟中國姓蒲的沒有關係,朱元璋怎麼可能為了一個阿拉伯人改姓蒲而恨自己的子民呢?這完全毫無道理。
朱元璋總的來說還是個好皇帝,為中華民族做出過不朽的貢獻,滿清黑他也就算了,我們後世還盲目跟從,豈不是是非不分、涇渭不明?
花木童說史
蒲姓並不只是朱元璋最痛狠的,而是全天下漢人最痛狠的,當年元滅南宋的時候,趙宋皇室撤退到哪裡的,蒲壽庚不但不救援還禁止入城,並大肆殺戮漢人和皇室宗親,南宋不是因為對老百姓不好被老百姓推翻的,他是被敵國滅國的,蒲壽庚本身就是南宋的官員,不是所謂有錢有勢的普通人,他世受趙宋皇室的恩典和栽培,在國家危難之時卻賣主求榮,背叛國家,致使宋軍遭受重大損失,造成了南宋的滅亡,是漢人深受異族欺凌,造成了崖山之後無中國的中國悲劇,這才是朱元璋要滅蒲氏一族的原因,你要是個小老百姓,投降也就投降了,也沒見朱元璋用滅族追究的
雨56104246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誅殺了許多功臣,這讓後人廣為詬病,也是朱元璋一生抹之不去的汙點。
然而,朱元璋還做了一件更為驚世駭俗的事情,人都死了幾十年了,還被他拖出來鞭屍,還罰其後代男人世世代代為奴,女人世世代代為娼。但這件事,卻被後人交口稱讚,拍手叫好,直誇老朱同志做的好,乾的漂亮!
這是咋回事呢?
被鞭屍的這位叫作蒲壽庚。嚴格來說,蒲壽庚不能算作中國人,因為他高鼻樑,藍眼睛,卷頭髮,他是阿拉伯人的後裔,而且他信奉穆斯林。
因為是個“外國人”,所以蒲壽庚對中國的認同感並不強。“仁義禮智信”這些儒家傳統思想,對於蒲壽庚來說,那純粹就是“鬼話”。
蒲壽庚信奉的只有利益,沒有永遠的國家,只有永遠的利益。
蒲壽庚既是官員,又是商人。泉州“舶司提舉”官職雖不大,但卻給他的生意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舶司提舉就相當於地方海關,負責管理來往船隻以及徵收商稅等等。
很快,蒲壽庚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成為泉州乃至廣州數一數二的大富豪,光手底下的船隻就有上千艘。
1276年,蒙元攻破杭州城,俘虜了小皇帝宋恭帝。南宋少保張世傑率著十萬殘軍,以及新任娃娃皇帝端宗,準備以泉州為根據地,繼續與蒙元做鬥爭。
誰知道,張世傑一行到了泉州城下的時候,只見城門緊閉,張世傑派人與蒲壽庚交涉,但蒲壽庚以只承認恭帝為藉口,死活不願打開城門。
張世傑向他借用軍備物資,蒲壽庚也是不許。張世傑氣急敗壞,帶著軍士搶走了蒲壽庚的四百多艘商船以及貨物,然後一路南逃。
蒲壽庚眼見財產被劫走,氣的七竅生煙,為了報復南宋,他把居住泉州本地的趙宋宗室屠殺殆盡,據說殺了三千多人,直殺的血流成河,屍橫遍地。
至此,蒲壽庚已經淪為了蒙元的劊子手,這個穆斯林雖然在中國長大,但他對中國皇權沒有一丁點的敬畏,對於他來說,個人利益遠遠大於國家利益。
後來在崖山,蒙元和南宋進行了最後一次大決戰,南宋全軍覆沒,南宋忠臣陸秀夫揹著幼主跳海自殺,許多忠臣和百姓也紛紛跳崖自殺,有人認為“崖山之後再無中華。”
令人氣憤的是,蒙元所用的戰船,絕大多數都是蒲壽庚無償捐助的。
幾十年後,元朝被朱元璋所滅。朱元璋早就聽聞了蒲壽庚賣主求榮的可恥行徑,於是掘開了蒲壽庚的墳墓,鞭屍三百並暴屍荒野。如此,朱元璋還不解氣,下令蒲氏家族男的世世為奴,女的世世為娼。
蒲氏家族為了躲避災禍,紛紛背井離鄉,隱姓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