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了,該如何規劃理財,保險?

原界七里香


40歲人到中年,春風得意正值事業的頂峰人生價值體現的最高點,同時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模式讓40歲的人要承擔最大的責任,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認為40歲是人生價值最高的時刻,大部分人即將面臨下坡的風險,保險業有句話也證實了這點,買保險即使晚,也得趕在40歲之前。為啥?看以下兩大理由:

1、40歲的死亡率比30歲的高一倍,保費鐵定貴!

為了省錢,我要在40歲前買保險。

2、40歲後,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飆升,健康風險大大的!

下面我們就來做個40歲的理財方案。

案例李先生40歲 李太太40歲 兒子7歲 家庭年收入稅後50W。根據之前我們談到的完整的家庭理財規劃,李先生需要拿出20%即10W用於購買重疾險和意外險,拿出40%20W購買分紅險和教育險。

所以人生重在規劃,只有提前最好風險管理和家庭理財規劃,生活就會越來越順利了。

數據說話更有力。同事收集1-6月眾籌款鏈接進行分析:40歲以下佔比54%;無商保佔92%;平均所需50萬,擬籌款30萬,實籌15萬;癌佔32%,心腦腎佔48%。






愛麗西爾


人生就像一棵樹,從樹籽落地發芽到枯藤老樹的生命過程,猶如一個人從孩提時代走向衰暮之年。少兒、青年、中年、老年,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也有著屬於這個階段的責任和風險,如何在不同的生命進程中,選擇合適的保險為自己保駕護航?

上兩篇遠慮君分享了,投保前必須要有的5大保險認知及配置保險的5個原則,今天遠慮君將分享關於人生不同階段該如何進行配置的問題。

一、年齡段特點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人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教育期、奮鬥期和養老期,而每個階段都具有不同的特點。

教育期(少年):這個階段的孩子並無家庭責任,但是孩子發生意外和生病的概率都較高,無自我保護能力、無經濟能力;

奮鬥期(青年、中年):學校畢業初入職場,收入會隨著我們工作經驗的累計而逐漸增長,然後又會隨著我們年齡的加大而逐漸下降;在這個階段,我們會創業、買車買房、戀愛結婚生子、贍養我們的父母,我們還得儲蓄我們以後的養老錢,特別是人到中年,作為家庭經濟支柱,責任重大,上有老下有小,車貸房貸壓力大,也有一定的財力和物質保障;

養老期(老年):肩上揹負的家庭責任已經完成,或許我們會想,辛苦了一輩子,還是到處走走看看,但這時身體開始走下坡路,需要關注自身的健康和養老風險。

遠慮君根據上述不同特點,將這三個人生階段,分為五個年齡時間段,梳理不同人生階段保險配置的內容。

1.0-18歲

2.18-30歲

3.30-40歲

4.40-50歲

5.50歲以後

二、不同年齡段配置重點



1、0~18歲--伴你成長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了保障孩子能如期成長,父母們是不計代價的。因此,很多寶媽寶爸會優先給孩子買,其實遠慮君很理解大家的這種做法,但不得不說有些非理性了,這也是典型的誤區之一:先孩子,後大人。

針對此種情況,遠慮君的建議是:在大人的保險配置得當的情況下,可以給孩子配齊下面這三種保障:醫保、意外險、重疾險。如果經濟條件寬裕,可以再適當購買醫療險。

●醫保:醫保是國家的福利,建議首先為孩子購買。可提供門診、住院報銷等保障,孩子平時得的發燒、肺炎等一些小病,醫保基本都能覆蓋,繳費不多,但是基本醫療是足夠的,具有相當的性價比。

●意外險:孩子天性好動,發生意外防不勝防,意外險正是對各種意外,如摔傷、甚至殘疾等進行保障的剛需保險。目前市面上少兒意外險很多,多以1年期形式出現,多為意外身故/傷殘+意外醫療+津貼的組合。費用不高,也就一二百塊。除了兒童醫保之外,是應該最先購買的一份保險了。

●重疾險:小孩子也會面臨生大病的風險,特別是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所以,孩子的重疾險,建議配置定期保至20歲的消費型重疾即可。等孩子長大了一些,再考慮配置終身重疾險也不遲;

這裡要注意的是,產品是否覆蓋少兒特有的重疾,如川崎病、重症手足口病。最好選擇有“豁免”條款的保險,即孩子得了合同中約定的病後,可以不用再交保費,依然能夠享受保障。

●醫療險:結合社保情況及家庭收入合理搭配。面對社保醫療的比例賠付、門檻費、上限、跨區域報銷限制等,可以給孩子配備適當的中端醫療險。如果經濟條比較好,追求更好的醫療條件,也可以給孩子配備保障更為完善的高端醫療。


2、18~30歲--聚沙成塔

這個階段的年輕人,人生最大的風險應該來自自己正逐步向上的財務狀況瞬間坍塌的風險。一是身故(收入能力永久消失),另一個是疾病(需要耗費大量醫療成本)。

無論購險方案怎麼變,都是圍繞財務責任和醫療成本這兩個基本問題,按這三個原則購買保險:保障充足、性價比高、著眼當下。

●意外險:進入成年後,意外發生概率大體上只跟職業種類相關,這也是每個年齡階段都必須要購買的保險;

●重疾險:這個階段,既要自我投資,又要準備買房成家,經濟壓力不小,假如確實資金吃緊的,可以考慮長期繳費的消費型重疾險,保額適中,保費小几千,建議保額最少要做到50萬以上;

●壽險:保額≥責任額+負債額,萬一我發生什麼事,我的父母、孩子還需要生活,家庭車貸、房貸還需要繼續,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趁著年輕夠買,保費便宜,更好的實現槓桿利益最大化。


3、30~40歲--責任擔當

古語說“三十而立”,大多數人在此年齡階段已經成家,並擁有了下一代。雖然收入有了明顯改善,但是家庭消費也是呈現逐漸攀升的狀態:子女花費、房貸、車貸等日常開銷不可避免。

同時,在這個階段,家庭收入來源全部來自於雙方的勞動所得。

保障應著重於完善家庭經濟支柱的保障,提高整個家庭財務的抗風險能力。

●意外險:沒啥好說的,要買!

●重疾險:優先考慮終身型重疾險,這時候買,健康情況還好,保費不會太高,即使交30年,也能在退休前後交完。如果預算還是有限,一定要將保障做足。

●壽險:強烈建議購買定期壽險

,這個年齡段家庭責任大,定期壽險屬於純保障型的險種,能以較低保費撬動高保額,幫助家庭支柱將經濟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

●醫療險:首先社保是國家福利,已經有了一個基礎的保障,如果還有這方便的需求,可以配置一些高額住院醫療保。

●溫馨提示:這個階段,各種責任壓身,仍要以保障為主,經濟不寬裕的話,不建議在理財險上投入太多。


4、40~50歲--穩中求勝

這個階段人群的特點是出於事業高峰期,收入高且穩定;但年歲見長,身體逐漸暴露出不少問題。

●意外險:剛需。

●終身型重疾險:這時強烈建議購買終身型的重疾險,過了50歲再買會很不划算,保費會很高,而能夠購買的保額額度又比較低。

●定期壽險:純保障作用。如果已經配置的,不妨追加保額。

●醫療險:身體小毛病不斷,醫療險也是必需配置的。

●養老保險:趁著這時收入穩定,考慮進行強制儲蓄,儘早規劃養老問題。

再次強調一下,這個時候是重疾險最後的上車機會,如果錯過了後續真的就很難購買了。


5、50歲以後--老有所養

過了50歲,肩上揹負的家庭責任已經完成,健康養老成為關注重點。

●意外險:不贅述。相比前面的人生階段,此時可以更加關注意外醫療的保障。

●防癌險這時購買重疾險已經很不划算,但是買防癌險卻是非常好的。根據保監會公佈的數據,癌症(惡性腫瘤)的理賠案例佔到全部重疾的60%,而很多防癌險的價格卻也是很有吸引力,比如10萬保額,保到七八十歲,只要2000元不到,核保也較為寬鬆,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也可以投保。

●醫療險:這個階段買百萬醫療險2000元不到,

可對防癌險起到較好的補充作用。

Ps:很多疾病在早期發現的話,都能得到控制並治癒。所以做子女的,應該多帶父母定期體檢,這也是做子女應盡的孝心。


遠慮君說

根據人生的不同階段,應建立相應的保障。今天的分享希望可以帶給你收穫與啟發,根據自身情況具體調整,配置好合適自己的方案。

以愛之名,為自己為家人擁有更好的未來。

<strong>


遠慮保


<strong>我是【楊海洋】,從業5年的理財規劃師,讓我來個給你做個全面分析。
古語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40歲的你,應該能夠自立、開拓自己的一番事業,不再被外在的世界所迷惑,而感到不安。
對於現代社會的男性來說,40歲,一個承上啟下的年齡、一個肩抗家庭重任的年齡、一個在職場中處於中流砥柱的年齡。面對各式各樣的風險,這個時候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企業得考慮得很多。
在40歲這個人生的重要關頭,看似衣食無憂的日子,卻風險重重,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1.家庭風險。

“上有老、下有小,爸媽等著養老、子女等著教育、妻子等著美容、狗等著配種、貓等著絕育”。想起家裡面的事情就是一個頭兩個大,稍有閃失,整個家就垮掉。而如今,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不少一胎家庭,又開始了躍躍欲試,無疑,這又是一個大風險。

2.事業風險。

也許你本來打算在家企業幹一輩子的,誰曾想到,整個行業都快被消滅了,何況你的那家公司。也許你本來練就的一項技能,以為好好幹就有飯吃,誰曾想到,機器逐漸取代了你。失業和創業,兩方面都會有巨大的風險問題,當你面臨再次就業和二次創業時,你創業的資本從哪裡來?

3.居住環境的變遷。

本來溫馨的兩居室,隨著孩子的長大,二寶的到來,顯得越來越小。想要給家人一個舒適的空間、良好的生活環境,已經還了一半的房貸,現在卻開始了籌劃換房,一筆巨大的新開支,如同泰山一樣,壓在肩頭。

這“後有追兵,前有堵截”的風險,無處不在,怎樣能夠控制風險和轉移風險,這是一個需要深度思考和籌劃的問題。


首先,不管你打算通過什麼方式去理財、去買保險、去做資產轉移,最大的一個前提是你這個人要在,要活在這個世界上。所以,首先得對你自己負責,自己的身體該注意起來,控煙控酒、注意血壓、多做運動、定期檢查身體,這些基本的健康生活方式,首先得提上你的生活議程,保溫杯裡泡枸杞,可不是一句歌詞,這可是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


其次,做好風險轉移。風險轉移有很多種方式,對於健康風險,最好的方式就是配置健康險。雖然,已經到了40歲,配置健康險的保費優勢已經蕩然無存,起不到以小博大的作用,然而,這個時候的保險就是給你專款專用的資金,說不定“中獎”了馬上就能用起來。


這個時候的健康險,如果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買“增額多次賠付重疾”,保額會隨著年齡增長的那種,因為在當前的情況下,很有可能這張保單就是你最後一張保單,能夠多次賠付對你來說,意義重大。發生一次理賠,雖然已經不能再重新購買保險,但是這多次賠付的責任,能讓你繼續獲得保障。


另外,配置足夠的醫療險,現在的百萬醫療產品已經相當不錯,買就對了。也許你會說,這麼高的保額,那裡會用得到?我想說,隨著醫療技術的提升,治療費也是水漲船高。白血病現在已經能治癒了,但是需要200萬,請問當你有200萬的醫療費可以報銷時,你還覺得高嗎?


再次,要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妻子和家庭。當你站著的時候是印鈔機,那麼當你躺著的時候,希望你是一堆人民幣。天有不測之風雲,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誰會到來,配置足額的人壽保險和意外險,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相配合,消費型意外和返還型意外都配上,這樣你的人身保障就很全面啦!這樣的做法就能很好的給家人一個交代,能夠從容的在外面拼搏。


最後給自己的資金做規劃,自己的養老問題和財富傳承問題。還有近20年的資產沉澱時間才到退休,這個時候該考慮一下自己的養老問題。靠國家,顯然只能得到低水平的溫飽;靠子女,想想還是算了吧,他們的壓力更大,還是得靠自己。


給自己配置一款可以終生領取的養老年金,保證安全並專屬於你,給自己投保,那麼就一直享用這份保險給你返還的生存金,一直到離開的那天為止,給你提供源源不斷的現金。讓你在退休後也能享受優質的晚年。

自己的問題安排好了,妻子兒女也應該籌劃起來。

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會是你的幫手,也會是你成功路上的一個不安定因素。


妻子的健康問題跟你一樣,值得花錢去把保險一起配置起來。並且,關注女性的健康問題,定期的檢查和治療,配合著醫療險一起,有病治病、無病養生。另外,女性普遍比男性活得更長一些,這份養老年金就顯得特別重要,你在的時候,有你陪伴。你不在的時候,有這份養老年金陪伴,也是極好。


子女問題不容忽視。很多自大的家長都會說,你看我兒子多麼強壯,從小到大都沒生過病,結果某天在打籃球時,摔斷了腿。


很多家長會說,有我在的一天,你就有飯吃、有書讀,可是臨到讀書的那天,為了交學費顯得焦躁不安,因為股市行情不好,是該割肉斬倉還是低頭借款?


給孩子的保障不必要太複雜和太全面,畢竟後半生的人生是他要走的,你負責好前面30年就行。那麼對於孩子來說,首先配置的還是健康險和醫療險,重點關注意外險的投保,調皮的孩子,沒有個意外險護體,想必你也不能安心。另外,給孩子配置一點教育金,真正的專款專用,待到高中畢業、上大學或者出國留學,這筆大錢就能起大作用。


最後的最後,畢竟理財和保險都是專業的科目,使用哪些工具都應根據你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在這裡只是給你做一些方向上的指引,具體的還請你諮詢你身邊的理財顧問或者保險代理人,讓他們再給你詳細的方案。


我是【楊海洋】,從業5年的理財規劃師,讓我們一起為實現財富夢想而努力。


海洋思維楊海洋


人到40歲,財富相對積累一些。除了工資作為一部分收入,讓家庭財富能夠得到很好增值,理財顯得就比較重要。

其實人生能提前規劃,就可少走彎路。不過,40歲再規劃家庭理財,也不算遲。家庭理財規劃,主要保險和理財兩方面規劃。科學理財規劃,可以保障家庭財富安全運行,家庭財富能夠穩定增值。

家庭理財規劃首配保險,可以保障自已和家人,面對意外和重疾時,能夠坦然面對。保障家庭財富不受大的損失。給自已和家人配置一份保障。

保險每年支出費用,佔家庭年收入的10-15%。購買保險時,建議買全險,不要買裸險或半險。全險主要有壽險,重疾,長期意外,意外醫療,E生保,住院費用,住院日額,豁免等。全險基本覆蓋日常生活的各種疾病,意外,看病,身故等。配置保險,可以拿走憂慮,完成家庭未竟的心願。

科學理財主要配置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等組合。其中貨幣基金,如餘額寶類,收益比存銀行活期高,取現方便,配置20%,收益2-4%,作為家庭日常生活費開支和應急備用金。債券10-20%,理財產品10-20%,收益約4-7。基金20-30%,股票20%,收益8-20%。

此理財規劃和相關配置,可靈活變動。厭惡風險,喜歡穩定收益者,適當增加理財和債券持有量。進取型的,能承擔風險,追求高收益的,可加大權益類基金和股票持有比例。

總而言之,家庭理財規劃中,保險首配,佔比10-15區間。其他標配如配置 權益類投資,理財產品,債券,基金和股票等,依個人風險愛好,靈活組合配置比例。


看透大市


我也快40了,我的做法就是分幾步走:

1、給全家人購買醫療險,給自己和另一半購買20年的重疾險。

尤其是家裡主要收入來源的夫妻倆一定要購買重疾險,老人一定要購買意外險,不到60歲的老人要買醫療險。

倒不是一定要終生的重疾險,那都沒必要,買那種20年的就可以,這些保險就是防生病。支付寶裡的螞蟻保險都有,條款與在保險公司差不多,價格便宜了一倍都不止。

省下來的錢用來自己理財絕對比保險公司能返給你的多。

至於有人說60歲以後生病怎麼辦呢?有醫療險怕什麼呀。重疾險是給家裡的頂樑柱買的,20年以後該買重疾險的一定不是你,而是你家孩子。

記得給自己買一份壽險和意外險,保額也不用太高,100萬差不多了,每年支付不到1000元,你家孩子還小,萬一你出點什麼意外,能賠給你家孩子100萬,算是你給他的愛了。

注意,保險就是保平安,千萬不要買分紅的保險,虧死你。

每年收入的10%買保險是正常的。

2、定投指數基金

拿出一半的錢購買指數基金,平時收入的一半定投指數基金,中證500指數、滬深300指數、普爾指數,平均每樣來一紮,在支付寶的螞蟻財富里面設置定投就不用管了。20年後,會有一筆可喜的收益。

要是不怕風險的話,來點5G指數、人工智能指數,搞不好能賺很多,當然也不急,找低點切入更好。

我自己個人還投了點錢買股票,不多,大概20%的錢放股市裡。

我就是這麼幹的,給你參考下。

關注文英成長空間,一起走財富自由之路。


文英成長空間


理財應該是貫穿人一生的必備技能之一,好的理財方式可以讓主動收入一樣的人在10年後產生完全不一樣的財富規模。

一、關於保險。

1.40歲這個年齡重疾險、百萬醫療險、意外傷害險這幾個商業保險是務必要購買的。目前各個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百萬醫療險都規定首次投保時點在60週歲以上是不能購買的,而且40歲以上的一般保額超過30萬都要體檢。所以建議早買,以30為例,多數產品年交金額均在7000-10000不等,同時在此基礎上投保百萬醫療,40歲應該年交1000-1500元可以享受300萬元以上的醫療保障。意外傷害險可以根據工作的實際情況購買,一般100萬左右保額的保費都不高。

2.年金險。這個可以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以目前市面上的年金保險產品為例,不管產品設計結構多麼複雜,其20年以內的年化複合收益率基本在2.5%-4%之間,同時開通萬能賬戶,生存金可以存入此賬戶收益,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但萬能賬戶享受複利計算。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可以將5年以上不使用閒置資金的20%左右購買相應年金險。此外,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目前許多大的保險公司都在推行200萬保單門檻入住養老社區的產品。其中以泰康人壽、太平人壽、平安、中國人壽等為代表,以其強勁的資本與資源的先天優勢,率先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成都、三亞、大理、昆明等地建立大型養老社區,切入健康養老產業。目前,泰康已開園的養老社區包括北京的燕園,上海的申園,廣州的粵園,成都的蜀園;太平人壽位於上海的梧桐人家也已開園,這些均是高端的養老社區,月均消費8000-30000人民幣不等。有條件的可以考慮結合這些產品準備自身及父母的養老問題。

二、儲蓄存款或國債。這個是享受無風險收益率,但收益率較低。目前20萬大額存單與城市商業銀行3年定期存款利率為3.8%左右,80萬以上3年期大額存單4.125左右。40歲的年齡也應該拿出年終可支配收入的25%投資無風險收益率的產品。


三、ETF基金。例如上證50。一般而言,對於不太會選股票的人而言,定投ETF指數基金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下圖為華夏上證50ETF從2013年8月29日至今的走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初始累積淨值為2.177,目前累積淨值為3.966,累積增長82.1%。從年化收益來看,還是不錯的投資回報率。

四、白馬股。選擇好的白E馬股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可以結合PE、股息率、ROE、市現率、淨利潤率、PEG等指標,結合所選標的所處的行業進行綜合分析。但是,40歲以上的人定投白馬的金額應該相比30歲時有所降低,建議每年可支配收入的10%投資好的白馬股。


財富價值的時間兌換


40歲是人生一個重要階段,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沒有保險在前面做防護,理財也就如同存錢罐一般弱不禁風,稍有碰撞就支離破碎,集聚的錢財也會消散無形。

一、40歲是怎樣一個狀態

“四十而不惑”道明瞭這個年齡該有的狀態。通過在社會上的摸爬滾打,看清了事物發展的規律,知道了人情冷暖的意義,也明白了自己的能力所在。所以四十歲的人,成熟穩重,不容易被外界所迷惑,同時將一份責任穩穩的抗在自己的身上。

這個時候的收入基本已經固定,而且正是在整個生命階段中收入水平的高位,對於自己以後收入可能產生的變化也心知肚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結構,教育、醫療等使得支出同步增長。每天為了工作和家庭“疲於奔波”,無處不在的壓力會產生一種“身體被掏空”的感覺。

如果以前沒有做好保險的規劃,那這個時候更加應該為未來的生活,進行的必要考量。

二、理財規劃中保險先行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保險在理財規劃中放在首位,就是為了給理財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現在小額資金的鎖定,換來未來風險的鎖定。我首先介紹一下各種險種的注意事項,然後再介紹一些保險購買的通用注意事項。

1、一定要買購買意外險

目前來說,我覺得中國性價比最高的就是意外險。純從投入產出比來說,是效率最高的。幾百元的投入可能換來上百萬元的保障,所以一定一定要購買意外險。雖然說意外險最值得購買,但是在購買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下幾點:

1)選擇合適的險種。意外險是指一大類險,具體細分還有很多劃分標準,如常見的有交通意外險、航空意外險、駕駛人意外險、短期意外險、一年意外險等等。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不需看到意外險就買買買,而是要選擇合適自己的。

例如:交通意外險是我建議必買的一個險種。但是在購買交通意外險的時候,要看清楚自己將要購買保險的條款。是綜合保障多種交通工具還是隻保障某一類或某幾類交通工具?是隻保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還是也保障“自駕”。通過這樣的比較,來選擇合適的保險來覆蓋自己日常出行。

2)關注保障的組成。在買意外險的時候,不要輕易被“百萬”等字眼所迷惑。通過認真閱讀條款,瞭解真實的保障信息。有些保險對身故賠償很高,但是對醫療產生的費用卻保障很少。在出現意外的時候,直接身故的可能性是最低的,但是因為意外進醫院卻很常見。所以意外醫療是意外保險出險頻率最高的。

例如:購買一份意外險,在看完對身故和殘疾的保障額後,就要細細閱讀關於意外醫療的條款。意外門診、意外住院是不是都涵蓋在裡面,免賠額是多少起步?賠付的比例是多少?最重要的是可以保障的額度跟現在的醫療情況是否匹配,保額太少肯定不行,保額太高保費也高。

3)可以家庭綜合購買。現在保險公司推出了家庭綜合意外保險,也就是一個人投保,可以保障所有家庭成員。這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在關注上面兩個要點的基礎上可以選擇合適的家庭綜合意外險,保障的家庭成員越多,單個家庭員保費可以不同程度下降,相當於團購批發了。

意外險小孩、老人都可以購買,

2、能買的健康類保險要量力而行

健康類保險主要是包括醫療和重症兩大類保險。其中醫療保險主要是報銷因為生病在門診和住院過程的開銷;重症保險就是在患上某種特定疾病後保險公司給予的賠償。

1)自己能買哪些保險,注意“健康告知”條款

健康類不同於意外性的“簡單明瞭”,健康類保險的賠償標準更加複雜,這也是中國保險廣受詬病的地方。其中最容易讓人忽視的就是“健康告知”,而這一點確實出險後能否賠付的關鍵。

40歲了,人的身體機能肯定大不如前,有可能在買保險之前已經患過某種疾病,查出某些病情。這些在買保險之前,自己一定要弄清楚,然後再來核對保險條款,看是否能夠購買。例如“肝炎病毒攜帶者”、“甲狀腺結節”這兩種情況。肝炎治好後,一般都是肝炎病毒攜帶者;甲狀腺結節一般是良性的,所有沒有處理。如果有這兩種情況,購買健康類保險時,保險機構有可能提示“若發生保險事故,本公司不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並將依據法律解除合同,同時根據投保人不如實告知情況不退還保險費”。

所以在購買健康類保險時,“健康告知”一定要細細閱讀,不同的保險公司的內容不相同,而且處理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保險公司可能只要不滿足要求就不會賠償,有些保險公司可能根據你的實際健康情況,增加保費。大家千萬不要抱著保險公司不知道的僥倖心理,不僅白白花了冤枉錢,更關鍵的是沒有辦法享受保障。

2)健康類保險不是多多益善

健康類保險很重要,但是如果說我多買幾個公司的保險可以嗎?回答肯定是可以的,但是效果絕對不是你想的累加效果。在買健康類保險的時候,關注保障條款,只要能夠覆蓋就可以。多買的醫療險不會超出醫療花費總額去賠償給你。重疾險雖然會有購買幾份就賠償幾份的規定,但是在投保之前,一般會詢問你購買過幾份,如果購買過多,保險公司可能覺得有風險而拒絕。如果沒有如實告知,即使買了也不會賠償。

如果你在多家保險公司重複投保,且存在不如實告知的情況,很容易被法院認為故意隱瞞病史、惡意投保,是不會得到法院支持的。所以在購買健康類保險時,選擇合適的保險,適當補充,達到覆蓋即可。不要花了冤枉錢,反而讓自己惹上麻煩。

3、選擇合適的保費支付方式

1)消費型保險和返還型保險的選擇

買保險時,首先選擇買消費型還是返還型保險。消費型保險,錢花了就花,沒出險以前交的保費就沒有了。返還型就不同,如果在保障期內沒有出現,滿期後,會按照約定額度返還。相同情況下,一般消費型保險所交保費較低,返還型保險較高,這個每個保險公司不同。

在選擇採用哪種方式的時候,可以自行計算一下收益率。因為畢竟你所交納的保費,放在保險公司是有時間成本的。我們採用一種簡單的方式進行計算,例如從2020年初每年交1萬元,交10年,保障15年。10年下來總共交了10萬元,按照10%的返還比例,如果一直沒有出險,第15年底可以收到保險公司返還的11萬元。

如果,按照每年的投資收益按照5%來計算,這筆錢的最後會變成多少?168556元,除去保險公司返給你的11萬元,還有將近7萬元不屬於你。這近7萬元就是你這15年保障的保費,平均下來每年保費在4000元以上。大家可以看看相同保障內容,如果使用消費型保險,每年是否需要交保費4000以上。

以上給大家一個近似的參考,我認為保險主要是保障,所以喜歡選擇消費型保險,每年支出少,用剩下的保費自己理財也不錯。

2)月交還是年交

這兩種交費方式,不論月交還是年交保費都差不多。可以根據自己的現金流來合理安排交費方式,但是如果選擇月交,不要忘記自己的交費時點,以免斷保。

三、總結

40歲,這個時候保障真的很重要。作為家裡的頂樑柱/半邊天,做好保險規劃,避免因為意外或疾病讓自己及家人陷入絕境。先做好自己的保障,再逐步保障家庭其他成員。


你懂的錢途


我是野豬,我來回答!

40歲了,正是人的一生中創造財富能力最強的年齡段,同時也是承受支出和壓力最大的年齡段,真正是家庭的頂樑柱的階段。

做家庭財務的規劃,請一定記住一個原則:所有的投資理財行為中,保障為先!

有一種說法,人過了36歲以後,身體各部分機能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機體免疫力也一樣。到40歲,都往下坡路上走了4年了。各種亞健康狀態和疾病都開始嶄露頭角,大有準備集中爆發的態勢。

40歲左右的人,身體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
1.體重超標,約34%的人群出現體重超標現象
2.脂肪肝,約27%的人群出現脂肪肝現象
3.血脂增高,約35%的人群出現血脂增高現象
4.骨密度下降,約65%~70%的人群開始出現骨密度下降的現象
5.血糖升高,45歲以上人群佔比達40%左右。
6.血壓升高。約5%左右出現高血壓現象。以上這部分人在未來,約有60%左右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20%將死於肺部疾病和糖尿病以及猝死等意外。只有約20%左右的人得以壽終正寢。

而中國貧困家庭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因為罹患大病去世或者殘疾從而導致收入來源中斷。

所以這個年齡段的人一定要優先考慮好自身的保障,這是所有家庭投資當中的基礎性投資。優先考慮家庭保險配置,才能確保家庭中別的投資立於不敗之地。況且,年齡越大保費越貴不說,還越加難以通過保險公司的核保。

已經有無數案例證明,哪些看起來有車有房、吃喝不愁的小康家庭,在家中一人或多人遭遇大病的時候,家庭財務不堪一擊,瞬間陷入生活拮据,被迫賣車賣房,甚至四處借錢度日的窘境。

不說眼前的生活品質,包括未來孩子的教育,以及老人的贍養都成了很大問題。如果您對我所說的有所懷疑的話,您可以到任意一個大醫院去看看,特別是重症監護室,您就會知道我所言非虛。

打個比方:你家裡有一個會下金蛋的天鵝,請問,你是保護好他下的金蛋呢?還是保護好這隻會下金蛋的天鵝呢?

所以,40歲左右的人因該首先安排好家庭的保障規劃,再來考慮其他投資理財的方式。


做家庭保障規劃的時候應該考慮以下幾點:

  • 第一,一定要先辦理社會醫療保險。這是國家福利性保險,請一定確定自己已經辦理。

  • 第二,先考慮大人,再來考慮小孩。也就是先考慮賺錢的人,再考慮花錢的人。
  • 第三,保額儘量足額設計。一般來說,意外險的保額設計為年收入的10~20倍,大病險的保額設計為年收入的5~10倍。應該充分考慮到家庭年收入狀況,家庭資產負債情況(房貸、車貸以及其他負債),家庭年度支出情況(日常生活支出、孩子的教育培訓費用、老人的贍養費用等),保障性險種的總保費支出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20%以內。

  • 第四,重疾保險應儘量購買終身型。如果總保費超出年收入的20%,覺得經濟能力無法承擔,可以暫時以消費型重疾險過渡,待經濟條件好轉,應儘快購買終身型重疾險。
  • 第五,保障性險種架構應該是終身重疾+百萬醫療+意外+意外醫療

至於其他的理財方式,按照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思路。無論是股票,期貨,房產,借貸,或者別的什麼具體的項目,您都可以酌情投資,當然最好是自己熟悉的領域。不過,無論哪一種投資,都切忌眼睛一紅,孤注一擲的賭博式投資。不要被“富貴險中求”這句話矇蔽了雙眼,只看到那極少數賺錢吃肉的,卻看不到那大把失敗吃糠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老鷹只有留住了翅膀,才能有機會飛過高高的山樑!您說呢?

我是野豬,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險道求生的野豬


40歲了,應該是人生財力和能力的高點。過了四十歲,職業掙錢的能力開始下降,升職很難,年輕人的競爭也很激烈,這時候需要打造自己的系統能力,致力於用錢生錢。怎麼規劃理財,首先認識到收益與風險對應,收益與流動性對應。把自己的錢分成應急的錢、保命的錢、增值的錢,應急的錢是半年到一年的生活費,保障在失業或意外的情況不會出現斷糧的情況,放在貨幣基金或銀行理財。保命的錢是家庭成員都要配置重疾險,主要掙錢的人也要配置壽險。增值的錢要明白通貨膨脹會降低購買力,而股票或股票基金代表著經濟中最有活力的企業股權,是最好的投資標的,建議全部投資在滬深300指數基金或紅利指數基金上,有能力選股的,可以打造行業龍頭的股票組合,爭取不低於10%的投資收益。


Bob的投資思考


四十歲,這個不上不下的年紀,少了初入社會的毛躁,多了一份沉穩與練達。大多數四十歲左右的朋友應該都會擁有穩定的婚姻,對上需要孝養父母,對下要培養兒女,自己還要追求事業上的突破,可謂每天都會被各種事情塞滿的狀態。

四十歲,如何做理財與保險規劃,個人淺見

第一、需要換一個角度審視自己家庭的財務規劃結構,以第三人的客觀的角度進行分析。比如,家庭現金流結構(工資性收入、投資類收入、資產類收入等)如何,家庭成員財富貢獻度分別的佔比是怎樣,家庭資產結構(可變現的固定資產、現金類資產、權益類資產等方面)構成,未來家庭風險整體預判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總體建議這個年紀的投資理財策略應該更偏重於,安全、長期穩定收益、類現金化的策略為主。

第二、保險規劃方面,建議和專業的保險規劃師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基於家庭應備費用,已備費用,家庭夢想,按照基礎性保障,投資保險類規劃,傳承類保險規劃進行排序。

基礎類保障方面,又要遵循先支柱後其他,先大人後孩子再老人的順序,根據不同的保險產品形態對壽險、重疾、醫療、意外各類保險進行整體方案設計。應遵循第一位考慮保額,再根據支付能力確定配置終身型的還是定期型的、是儲蓄型的還是消費型的的原則。

總之,保險和家庭財務規劃這件事需要很多方面的專業信息和經驗,限於篇幅以及可知條件無法詳盡解答,希望上述的一些邏輯能夠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