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諸葛亮和諸葛瑾誰更有才?諸葛恪一語中的,成就諸葛天下

對於士族而言,投資是門技術活,為了更好地傳承下去,多家投資無疑是最好的辦法,於是:魏國有了諸葛誕、蜀國有了諸葛亮、吳國有了諸葛瑾。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恪的父親,

孫權曾經問過諸葛恪:“是你父親諸葛瑾更有才華,還是你叔父諸葛亮更有才華一些呢”?諸葛恪靈機一動,一個教科書般的答案,使得孫權開懷大笑,成就了諸葛天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孫權:諸葛亮和諸葛瑾誰更有才?諸葛恪一語中的,成就諸葛天下

相比智慧的象徵諸葛亮,諸葛瑾的名氣要小多了,但一個做過吳國大將軍的人,怎麼也不會太簡單。諸葛瑾是個“慢性子”,和孫權交談,他從來不強調自己的意志,而是會稍稍表露心意,讓孫權清楚自己的主張。一旦兩人意見相左,諸葛瑾從不爭辯,他會轉移話題,然後旁敲側擊,再漸漸表露心意。因此,孫權認為諸葛瑾是一個君子,一個與自己“神交已久”、“至死不渝”的知己。

對孫權而言:諸葛瑾是一個,從來不會解釋什麼的“老好人”;但小諸葛就不同了,諸葛恪是極聰明的孩子。孫權最喜歡的事,就是和老諸葛共事,和小諸葛鬥氣。就像這樣,“你的父親諸葛瑾,和叔父諸葛亮誰更有才華”?面對忍俊不禁的眾人,諸葛恪小腦袋一搖,神氣地回答道:“臣的父親諸葛瑾更有才華”。孫權臉上笑意更濃了:“這不見得吧?聽說,諸葛丞相將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呢”。

孫權:諸葛亮和諸葛瑾誰更有才?諸葛恪一語中的,成就諸葛天下

慍怒一閃而逝,諸葛恪突然也笑了,並說道:“臣的父親知道該輔佐誰(孫權),而叔父諸葛亮不知道,這不是臣的父親更有才華嗎”?孫權笑了,開懷大笑:藍田生玉,諸葛一門盡是智者。回想起“神交”的諸葛瑾,孫權打心眼裡,喜歡才思敏捷的諸葛恪,並對他唯以重用。

孫權將掌管軍糧的重擔,交給了年幼的諸葛恪,這可愁壞了大小兩諸葛。小諸葛恪為繁瑣的公文,整日不堪其擾;諸葛亮為侄子擔此重任,替家族皺起了眉頭。諸葛亮寫信給陸遜:兄長諸葛瑾年邁,恪兒尚且年幼,做事多有疏忽。糧草乃是重中之重,我雖在川蜀,也為此感到不安,請至尊(孫權),派人替換諸葛恪。

孫權:諸葛亮和諸葛瑾誰更有才?諸葛恪一語中的,成就諸葛天下

叔父諸葛亮,害得諸葛恪丟官了,但小諸葛反而很開心,是真的很開心。他要領兵打仗了,這比管糧草有意思多了。他向孫權請戰:3年之內,平定山越,為東吳增添4萬甲士。一時間滿朝譁然,山越何其難徵?3年徵兵4萬?痴人說夢,所有人都這樣認為,包括諸葛瑾:“恪兒的聰明,不僅不會使我諸葛一門興旺,還會害了整個家族啊”!

但諸葛恪意氣風發,多次聲稱此戰必勝,孫權滿眼讚賞,親自為諸葛家的麒麟兒送行。諸葛恪到任後,並不進山抓捕山越,而是守住了所有的山口。稻穀成熟之後,諸葛恪派遣吳軍,收割山越的稻穀,斷糧的山越人只能乖乖出山。諸葛恪命令,官員必須善待山越,並斬殺了縣長鬍伉,取信於山越。山民之中,諸葛恪仁德之名遠播,大批山越紛紛來投。諸葛恪不動刀槍,以一縣長為餌,釣得山民10萬餘眾,擴編精銳4萬人,東吳的頑疾山越被人制服了。

孫權:諸葛亮和諸葛瑾誰更有才?諸葛恪一語中的,成就諸葛天下

孫權病了,病得很重,所有大臣都認為,諸葛恪是託孤不二人選,孫權卻沉默了。他太瞭解諸葛恪這個小傢伙了,他的剛愎自用,和聰明才智一樣拔尖。孫峻拼死力爭,當朝再無第二人,才幹可比諸葛恪,孫權沉默良久,最終默認。託孤重臣之首的諸葛恪,一番勵精圖治,穩固了吳國內政,使得吳中百姓讚不絕口,人們都以一睹其風采為榮。

整個東吳洋溢著歡快的旋律,東興之戰吳軍大捷,太傅諸葛恪不負眾望,大破魏軍,加封東吳丞相。諸葛一門兩宰相,成為吳、蜀兩國望族,諸葛恪非常高興,叔父諸葛亮做到的,他也做到了。試問今日之東吳,何事不能決於恪手?一切事情,彷彿都難不住聰明的諸葛恪,而聰明如諸葛恪,一定要繼續北伐,塑造絕對的個人權威。

孫權:諸葛亮和諸葛瑾誰更有才?諸葛恪一語中的,成就諸葛天下

20萬人北伐,吳廷上下一致牴觸,但諸葛恪還是發兵了,他的窮兵黷武,使得百姓怨言不斷。新城守將張特,3000兵馬固守城郭,激戰多日,軍士損失過半,於是請降。諸葛恪志得意滿,以為不戰可屈人之兵,但張特趁機修繕城郭。天氣炎熱,吳軍水土不服,諸葛恪不明軍情,拒不退兵,終為魏軍所敗。

失敗後的諸葛恪,將怒氣宣洩到了朝堂之上,吳國文武甚為不滿。諸葛恪的驕橫跋扈,使得朝廷上下暗潮湧動,孫峻在宮中埋伏,殺害了面聖的諸葛恪。諸葛恪死後,東吳諸葛一脈,由鼎盛跌入低谷,三族盡被夷滅,諸葛瑾生前的憂慮成真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諸葛恪不能“知人”、不能“勝人”嗎?那孫權也不會,對他如此青睞了;但聰明絕頂的諸葛恪,卻極度剛愎自用,他的“不自知”,使得諸葛三族被夷滅,害人又害己;歸根結底,他少的不是聰明,而是諸葛瑾那般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