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县城重点高中的学生越来越难考上清华北大的现象?

右惜


小县城重点高中的学生越来越难考上清华北大吗?——我不认同!

我们县城的一高就是一个典型。学校在豫东省级贫困县,经济落后,十八线小县城,我们戏称自己是城乡结合部,校领导一向以农村中学的身份自居,学生80%是农村学生,乡土气息浓郁。十几年前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学校一年清华北大有那么两三个,就是丰收之年,学校能吹一年,每一个清北的学生名字全校人民都知道。但现在呢,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张图表:

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所高中最近几年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相对稳定,并不存在越来越难考的情况,如果跟十几年前的个位数相比,反倒是在这所学校,清北越来越好考了。

当然,大范围内,小县城重点高中的生存环境这些年确实不容乐观,毕竟但凡有能力的家庭,都喜欢往大城市集中,更愿意把孩子送去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生源的流逝应该是小县城的学校最痛心疾首的事。

但这并不是毫无解决办法,只是做法比较困难,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付出太多。

比如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话题:免费补课。上文所提的我们县的高中多年来免费补课已成传统,没有老师去闹,没有家长去闹,学生也大多理解。当周末补课成为常态,学生的成绩相对于周边同类型学校来说,一定会有一个提高,就这一点提高,足够学校慢慢的在周围学校中脱颖而出,慢慢吸引周边稍微优质一些的生源。

当今的大环境下,县级中学生源质量不行,教师质量也不行,家长嫌弃,社会也嫌弃,想要在这种尴尬中崛起,不靠学生的拼命努力,老师的付出,家长的理解,根本不现实。这种情况下你计较的越多,得到的反倒越少,越计较,情况越糟糕,最终一潭死水。


金牌小书童


我的孩子今年高三,我们也恰好就读于五线外的县级市小城市的重点高中,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

我所在的小城今年没有一个清北生,全市最高分682分,出自我孩子就读的学校。

去年考取一个清华一个北大,北大文科裸分,这个女孩平常全市从没进过前十,属超常发挥,父母公务员;清华男孩,裸分684分,有10分加分,父母核电站工作。

前年无清北生。大前年一个,父亲教师。

我想从我上述文字中读者不难看出生源问题。我们是滨海小城,工业不发达,外来从事渔业打工的人口相对较多,因为工资低,消费高,很少吸引到外来的优秀人才。

核电站外来工作人员当属我们此地学历最高的人群,其次便是医生、教师及公务员,优秀生的家长,百分之95以上出自这几类家庭。

然后说师资。我们小城市,吸引不来重点大学毕业的人才任教,我孩子的老师基本是本省师范大学毕业,这类学校在高考的时候,分数线基本在560-580,中等偏上的学生报考。

我孩子高二在实验班,屡次吐槽物理老师,她说,本来我懂的题,物理老师讲一下都能被她绕糊涂了。当然孩子的话肯定有夸张的成份,我引用出来的意思是说,这个层次的老师自己的思维就没打开,教的孩子自然不可能太优秀。

如今自主招生缩紧,这个对我们本地基本没有影响,因为我们的自主招生从来也没拿过奖。

我孩子学校是我们本地最好的高中,但就我来看,虽然管理严格,但还存在种种问题,除上述问题外,还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盲目地大量刷题,常常固化了孩子的思维。综上,想考清华北大,是难于上青天了。


青苔要开花


谢谢邀请!本人从事书文化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教育经验。

这个问题我比较有发言权。我教过不少艺术特长高中生,就住在四线小城市里。从我们市重点高中来看,去年有8名同学考上北大、清华。不过确实有这种趋势,老师被地级市、甚至是省城的中学挖走,还有不少优秀生源也被挖走了。



我认为这样会加速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县城好的老师、学生都被上一级城市中学挖走了,那么县城的教育资源就会空心化,还会出现马太效应。最常见的就是各个省的省城重点中学,汇集了全省的高级教师,尖子学生。

不过也有反例。那就是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这两个学校通过采取奖罚分明的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军事化管理把学生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用实际的高考分数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形成了品牌效应。衡水中学就几乎把全省的好老师,尖子生都吸引到了衡水市。毛坦厂中学也仅仅是一个镇中学。



我认为要把部分权利下放到县级中学,让县级中学自主决定教师的奖励制度,俗话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不能再让老师吃上大锅饭,这不是制度的倒退吗?只要调动起老师的积极性,教学质量上去了,不愁没有好的生源。

网上流传深圳中学重金招聘教师名单吸引了网友的眼球:

他们给老师开出的条件是解决住房,有补贴,每月20000多元。一年发15个月的工资。小县城中学没有办法和深圳比,但是可以通过学生考上重点本科人数来评定老师的奖金,提高老师的薪资待遇。让老师也安心在县城教学,防止他们被别的学校挖走,也防止有个别老师身在曹营心在汉,偷偷的在校外补课。

总之,高中教育目前还不是义务教育,也有市场化属性。建议市场、行政两条腿走路。要充分给予县级中学自主权,让他们盘活当地的教育资源。同时国家应该多培养定向公费师范生,让他们也充实到县级学校,补充优质的教师资源。希望“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在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遍地开花,这样可以有效阻止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发展趋势。让经济欠发达的小县城的孩子们也能够得到平等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树人园丁


确实是这种情况,现在的小县城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越来越少。

之所以能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1.人往高处走

成绩不好的学生,父母发愁可以上哪个学校;成绩好的学生,父母操心的是去哪个学校更好;这就是实际情况。

成绩好的学生想去升学率高的学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被升学率高的学校挖走了,人往高处走,好了还想更好。

2.现在的学习不单单是拼成绩

城市越大机会越多,见得越多,眼界也就宽了。通过近几年高考状元不难发现,这些学生不仅仅是成绩优异,不少考生在不少比赛中得过奖。小县城这样的机会不多。

3.对比的对象不一样

在一个小县城的重点高中对比的是全县的成绩排名,如果一个市或者一个省的重点高中,那么对比的就是全市或者全省,这样更容易看出差别,也就更能产生动力。

个人见解,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学生自己,只要学生愿意学,小县城也是可以考上清华北大的。我老家就是个小县城,县城的重点高中曾经也考出过清华北大的学生。


然规教育说


今年青衫君所在县两所“四星级”高中考取北大3人,清华2人,考入清北合计5人,在宿迁市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本市其他县区大多是1-3人,还有空白的。正如题主所疑惑的:小县城重点高中学生越来越难考上清华北大了!

每年教育局都会下达高考指标,考入清北是最重要的量化指标,制定了高额奖金,每考取一人县政府奖励20万;普通班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的一学生,教师奖励100万!常言说,重赏之下必有能人,为什么开设了重奖,却没有能够摘取这奖项的能人呢?

青衫君看来,个中原因有三:

第一,优秀教师外流,导致学生学科发展不均衡。

县内这两所重点中学都遴选了优秀学生、优秀老师组成了冲刺清华北大的实验班。学生的确是百里挑一,但是老师却未必,有些老师上课只管“看、压、刷题”,能够高屋建瓴予以指导的老师不多。

我县有一位学生通过北大自主招生获得20分加分,高考时,语文只考了96分,学科严重短腿,影响了高考总分,与北大失之交背!县中一位实验班老师作文大搞“程式化”教学,最后导致实验班的语文平均分竟然不及普通班!

第二,优秀学生外流,导致学生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的状况。

因为县内教学水平不尽如人意,有些家长通过初中到名校去借读,然后通过关系,或者各种手续,就到了外地一些名校就读。比如我们这里学生前几年主要流向淮中,沭中,近几年一般都会往南通去,导致县内“尖子生流失”,这严重影响了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

第三,僵化的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发展。

青衫君是因为是学校老师,更能够感觉到学校管理存在的弊病。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的僵化,许多领导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只会抱残守缺,一味地延长时间,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这些年学校没少去衡水中学、省内许多重点名校学习取经,可惜没有把精华学回来,只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反而把自己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东西丢了。

当然,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该兑现的承诺没有兑现,该发放的补助没有到位,该涨的工资一直拖着,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老师工作积极性。


青衫李探花


嗨!我是江右老王,关注老王不失望!


老王对此现象一点都不惊讶,十年前就听说过寒门难再出贵子。当时也做过分析,等到老王到社会上闯了那么些年后。更能肯定了。想知道为什么吗?

且看老王细细道来。


第一,信息的掌握决定着命运

在以前信息不流通的时代,不管富与穷,在学习这条大道上。大家掌握的信息是对等的。那个时候拼的是才华与勤奋的汗水。人生下来都是光着膀子,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张嘴。没啥区别,顶多是有的人家里有矿,有的人家徒四壁。但是学习知识几乎是平等的。

今时不同往日啊,在信息流通如此快速的时代,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命运。想一想你一个穷光蛋能懂什么,即使有心也无力。你要天天上班,你能有时间获取信息吗?没钱的人就要用时间去换钱,没时间去思考去收集信息。

而有钱人不同啊,他有时间而且也很在意信息的收集。他知道的信息越多他赚的钱越多。甚至有的有钱人都会请一批人专门帮他收集信息。这样就能认为造成信息不对称。

比如老王老早就听过清华北大自主招生,但是关于它怎么招生至今这渠道都不知道。只知道要参加一些竞赛,怎么报名这些竞赛。不知道!说老王是一问三不知我一点儿也不生气。确实是如此。关于要参加了竞赛才能报名自主招生,老王还是前段时间才知道的。试问一些小县城的高中有几个老师会知道?老王敢说一个巴掌是可以数的清的。

第二,知识的获取需要经济支撑

前面说到自主招生需要参加竞赛,这里那些偏远地区的娃算是直接筛选出去了。竞赛是需要专门的培训,而培训肯定是需要资金来支撑。没钱还学个毛线。只是靠裸分上位了。你得与一千万的学子竞争。这种竞争无疑是非常残酷的。比如努力比你聪明的人肯定多如牛毛。这种考的是大脑的开发程度。正常来讲,有钱的人家见世面广,在教育孩子这一块有自己的方法,没有还可以花钱来培训自己的孩子。智力是可以开发的,老王一直都鉴定这一点。而穷人家的孩子,除了靠自己的还是靠自己。你的家长,你的老师在小地方眼界就那么大。牛人一般得要有牛人来引导,注意这里说的是引导。你说靠老师教出来,那简直天方夜谭。是靠引导和孩子的天赋加成。

一位老师如果比较牛,那就是有能力。被大城市盯上了,定然要把他挖走。留下的老师不是能力不拔尖,就是被上面看不起。(这里有点过分,骂了很多老师,老王说声抱歉!为了突出效果得牺牲一大批兢兢业业的老师了。)前段时间还看到老师犯错了,调往偏远地区这是一种处罚。见微知著是我们的先人告诉我们的,从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我们能挖掘出什么来,那就是偏远地区的师资不用怀疑是堪忧的。也许会出现体育老师教数学的情况。一点都不奇怪。

第三,有能耐的人往外面跑

这不,第一堂课的董阿姨,教穷人家的孩子要好好爱国。然后把自己的孩子生在国外,入了美国籍。这虽然是一件不足为道的小事情,不也正反应出,有钱的人们想的是怎么逃离故土,去往生活更好的地方。就像老王常跟朋友打趣道,中国是一群学渣努力奋斗建立起来的。看一看国难当头的时候,逃得最快的是那些有钱人,有渠道的人。留下来的都是穷光蛋,想逃不知道往哪逃。在县城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留下的基本上都是能力不允许他往外跑。那些思想先进的跑光了,谁来带领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肯定得靠自己 。而在大城市,那就是一群人围着那个孩子转,谁更容易谁更难。一看便知了。

不要去怨天尤人了,如果生在寒门,那就拿出比别人努力一万倍的魄力。不要去怨恨父母没钱,只怪你上辈子造的孽太多了。今生来受苦!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欢迎热评,点赞+关注!


江右老王


清华北大的招生方式变了,而不少学校的思维方式没变

自主招生从2014年至今,经过不断演化,自主招生名堂越来越多,其中清北的博雅/领军计划、筑梦/自强计划最为有名,其它985、211、双一流名校纷纷跟进,以下为2017年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情况分析:

这些数据代表了大学招生的一个趋势,清华北大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有着最高地位,它们的趋势,也代表着未来的趋势。

清华、北大的招生规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2014年甚至更早之前,清华北大有70%—80%的名额都放在裸分里面进行招生,但现在裸分占比只有15%到20%。清华北大的招生方式变了,而学校的教育方式没变,所以很难有清华北大的学生了。

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的浙江和上海,裸考上清华北大已经不足三分之一,而浙江考生裸考进北大的仅6%。

教育的方式没变,招生的方式变了,想要裸考进清北,从数据来看难度增加二三倍。

同样的对于上海,裸分上本地9所211,也是如此,现在的招生方式更注重综合评价,也就是综合素质的培养,目的是逐步改变“一考定终生”的状况。

愿望是好的,现实很残酷

一线城市的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更高,培训、竞赛、培养特长等,考生步入名校的机会更多;

而二三线城市开外的考生,大多数家庭还坚持着传统的进名校方式,无论是在课外培训、学科竞赛、特长培养等都与一线城市拉开较大差距,只能通过最终的高考来争夺仅剩的名额,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说“专项计划”是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但是这仅是针对农村,按个人理解特殊招生解决的是“头尾问题”。

放眼全国,2017年已经有90所具有自主招生资格高校,而这些学校给的名额也基本都放到高中名校里,中等和中等以下高中机会全无......

而在高考人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少了那么多招生名额,裸考难度极大,所以近几年很难有一些高中出现“黑马学生”、也很难在县城出现“黑马高中”。

老师作为三四线城市的考生,深有体会,还记得我们上初高中的时候,会有报到“xx中学”(县高中排名中等)今年考了个北大真的没想到。

作为县中的母校每年也能出三四个清华北大,可是近几年,高考成绩出来基本只有学校的文理科状元有机会,现在整个县城也就三四个而已......

难道与自招名额过多,裸考名额缺失没关系吗?毕竟自招名额基本都是给市级高中,县级高中只能“扑空”。

只能说名校越来越有名,普高就让它一直普通下去吧!

作为考生的你们,面对武汉如此多的名校,家长鸡血就非常正常了,为了你们的升学,只想让你们踏进高中名校,而这时基本一只脚就踏进了大学名校校门。

因此理解家长万岁,都是为你们好!

这是我在一年前在微信公众号发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济物理


我觉得小县城重点高中学生越来越难考上清华北大是因为有省内的超级中学的存在。

超级中学吸引优秀生源

省内的一些超级中学往往是为了打出名校招牌,每年会出资吸引全省各个县的中考尖子生前去它们学校读书;因为有名校光环、考名牌大学、奖励金、生活补贴等条件,这些小县城的尖子生一般禁不住诱惑会选择去省城高中读书。这些超级中学的做法相当于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做法,从源头上掐断了县城高中的优秀生源。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会放弃这样的机会,也有学生会觉得压力大中途返回县城高中读书,但是这些毕竟是个别情况。

优秀师资加持

这些超级中学往往会吸引到全省最优秀的那批高中老师;有时候这些超级中学是大学附属中学,大学的部分老师可能还是高考试题出题人,所以这些附属中学有着天然的优势(猜测,个人之言)。最优秀生源、最优秀师资,这两者加在一起往往就是很厉害的成绩,这些学生基本上都能考600分以上,这些学这方面的经验很丰富,学校的所有生中考出十几个、二十几个清华、北大也是正常。

变态管理

这些超级中学的管理也是很牛的,学校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有利于学生们学习的,所以这样的学校想不出成绩都难。



饕餮视听


根本无希望,原因:1生源,尖子生都被市级重点高中录取,2师资,优秀教师都在市级重点高中,3,竞赛降分,自主招生占大头,录取裸分极高。县级高中高水平竞赛辅导老师几乎没有,4学校社会资源都集中在市级以上重点高中。


手机用户53155554264


我们老家江苏苏南小县城,每年八九个清北,以后可能越来越少,县城没有竞赛生,三位一体的也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