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徐德亮、王玥波、王文林、应宁、王磊等人,纷纷加入了李菁的星夜相声会馆?

知天下cc


相比李菁曾经驻扎的德云社,星夜相声会馆是一个不太一样的地方。星夜会馆并不像德云社那样属于一个演员全职在岗的团体,它其实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团队,表现之一就是,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单位,单位有事情包括演出还要回各单位,业余时间才可以在会馆进行演出。因此,即便徐德亮、王玥波这些人都属于星夜相声会馆,但不像德云社演员之于德云社那样关系紧密。而这些人之所以一起成立这个团体,主要是由于这些人要么从小认识,要么十几岁认识,属于互相知根知底的多年好朋友。

这些相声演员从小就认识关系融洽

李菁与何云伟2010年退出德云社,而在那之前徐德亮和王文林已然从那里离开。李菁、何云伟找到和他们两个,还有相熟的一批相声演员,联合成立了星夜相声会馆。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与德云社当年在北京卫视参加的一档节目《星夜故事秀》有直接关系。

而为什么找到这样一批人,与这些人从小关系贴近有关。应宁和徐德亮从小就在一起学相声,学习班在崇文区,叫小花艺术团。后来这个团解散,从前门少年之家来了另外的老师和学生。其中的老师就是马贵荣,他当时的丈夫叫赵小林,两人培养过很多相声和曲艺小演员。这些学生当中,就有当时就有些胖的王玥波。王玥波从小是胖子,后来班上又来了一个胖子,就是王磊。王磊成名之后与他重名的人太多,才改名王大磊。

李菁其实与他们几个并不是从小认识,因为他小时候没有学相声,而是跟着梁厚民学习快板,直到大学期间有一次参加文艺演出,才认识了王磊,后来经过王磊认识了应宁。这些人因此而熟悉起来。

星夜相声会馆发展无惊喜

李菁他们几个人成立星夜相声会馆的最开始,就不是想做成德云社那样。德云社里有最大的角儿,就是郭德纲,而且他还是社内很多演员的师父,在星夜几乎不存在这样的状况,没有突出谁在这个团队里的领导位置,需要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这与每人都有自己的单位有关,单位有任务也要参加,因此不可能集中所有精力放在团体当中。李菁与何云伟的关系在北京曲艺团,应宁和王玥波在煤矿文工团。

成立这样一个团体有一个好处在于,有时候需要开展巡演,用团里的人员去组织不现实,国营院团的机制还是不那么灵活,他们就可以用星夜的名义来组织,财务上也自由很多。但成立之后演员们并没有太大发力,而且现在国有院团对演员也加强管理,不允许演员放太多精力做院团以外的演出。

因此从这些年星夜相声会馆的发展来看,它没有获得特别长足的发展,从知名度上早些年还具备一些名气,这些年提及的已然不多。从团体影响力来说,不要说比德云社,比青曲社和嘻哈包袱铺,都有一定的距离。

李菁何云伟发展甘苦自知

从李菁个人来说,如今他与何云伟基本已经不再在一起说相声,只有逢年过节特别演出才走到一起。除说相声之外,李菁把很大精力放在影视剧演出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相声事业的发展。

李菁、何云伟,以及徐德亮、王文林当年意气风发离开德云社,风风光光地办起了自己的组织星夜相声会馆。如今会馆已差不过走过十年光景,其中的甘苦得失,恐怕也只有李菁他们这些当事人最为明白吧。



郑捕头


李菁和徐德亮、王玥波、应宁、王磊这些人年龄相当,又都是北京的,基本上是从小认识他们纷纷加入星夜相声会馆倒并不奇怪。

这里面没提到的孙越,我反而觉得他值得说一下。

因为作为王玥波、应宁等人的发小,孙越其实处境挺尴尬的。尤其是在网络舆论环境的大趋势是声讨星夜相声会馆这个由德云社叛离出去的何沄伟李菁建立的团体,

这种情形之下,孙越有点身在曹营的感觉。

因为郭德纲早年说的在北京看到的几个说相声的北京小孩。这些小孩就是纷纷加入星夜相声会馆里面的主要成员,而孙越是唯一一个留在德云社的其中之一个小孩。

虽然孙越不太可能离开德云社,尤其是为了何沄伟李菁两个人离开德云社更是不可能。

何沄伟李菁离开德云社也有他们自己的理由。

孙越留在德云社也有他自己的理由。这两件事本来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不应该放在一起说的。

但这个不应该放在一起说,是在大家理性探讨问题的角度上而言的。

如果按着网民舆论大趋势,讨论什么阵营,抱团,关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孙越都是跟星夜相声会馆这边更近,而跟郭德纲更远。

但是艺馨社整个社团都在德云社,郭德纲不是只养了一个孙越,是养了他一个社团,所以孙越没有离开的理由。

他们没有这层羁绊,郭德纲也没拉拢,聚在一起是很自然的事情。


闲白社


看这些人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曾经都在德云社说过相声。可能有些网友会认为,这些人凑在一起是在抱团取暖,也有的认为这些人基本都与德云社不太和睦。其实这是大家的一个错觉,星夜相声会馆成立之初,因为由何沄伟李菁创立,所以大家会有这个错觉也很正常。如今何沄伟(名声不太好)已经离开,星夜相声会馆的官方微博已经将何沄伟除名,反而这时候显得郭德纲确实像是个局外人。下图是星夜相声会馆近期(7月13日演出宣传海报)笔者将这些人圈出来后,笔者发现除了王文林年龄较大外,如今的这些人在一起,其实应该称为是再相聚。


记得郭德纲经常介绍自己第三次闯北京时,在琉璃厂旁边有个茶馆叫京味茶馆,偶然看见里面有几个小孩在说相声。郭德纲只说其中里面有李菁等人,没介绍过其他人。其实除了李菁还有应宁、王玥波、王磊等等。那一年(1995年)这些人基本是同龄人,大约都在17岁左右。笔者简单的来介绍一下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大家也就会明白这些人为何如今会“又重新聚在一起了。”李菁与王磊属于校园时的搭档,他们认识的最早。有一次演出王磊临时去不了,所以换成了应宁。演出完后二人觉得效果挺好,所以二人组成“应李组合”。后来应宁介绍李菁去琉璃厂附近的“京味茶馆”演出。这时候李菁与王玥波正式成为朋友,“京味茶馆”一直是王玥波带领几个小兄弟在演出(当时郭德纲还没加入),应宁又是王玥波一个小区的邻居(类似发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李菁王玥波应宁等人的关系,要好于他们与郭德纲之间的关系。在天津卫视《你看谁来了》节目中,李菁王玥波部分提及此事。


郭德纲后来发现了这些小孩在京味茶馆说相声,他就经常去看。而郭德纲的笑点和叫好与别人不一样,该笑时不笑(演员抖包袱时),不该笑时笑了(演员出错时)。一来二去就引起了王玥波李菁的注意了,双方一搭讪才得知原来郭德纲也会说相声,从此郭德纲加入了这个小团队。郭德纲那一年(1995年)22岁,从年龄上说他自然是团队的老大哥,其他人大概都在16.7岁的样子。郭德纲的相声功底又好,脑子反应也快,业务上这帮孩子也都很服气他。尤其让王玥波佩服的是有一次,下午他俩一起去京味茶馆说书。由于郭德纲工作多,根本没时间准备。郭德纲跟王玥波说:你先去,我去看看书,你只要说够一个半小时,我就准备好了。果然王玥波说完了,郭德纲的新书也准备好了,所以以郭德纲的能力,也就顺其自然的成为了团队的领导者。后来在2010年,应宁和王玥波二人,在北京文艺台《艺苑新视角》节目中,以“评书”的形式,将郭德纲在琉璃厂京味茶馆的经历完整的介绍了一边,名字叫《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其中二人不乏对其有赞美之词,可见他们的关系也不像部分网友想象的那么糟糕。下图是2010年《艺苑新视角》截图。



徐德亮也是后来通过李菁加入的德云社,李菁和徐德亮是同高龄人。当时徐德亮在某报社有一份记者的工作,恰巧一次李菁快板书获得一等奖,徐德亮要对他做个专题报道,就这样二人成了朋友。除了王文林老先生之外,笔者认为:这些人去了星夜相声会馆,应该是多年后的重新再相聚。部分网友总认为他们都是郭德纲的敌人,其实李菁走后从来没诋毁过郭德纲。不像何沄伟那样,到处诋毁自己的授业恩师。王文林老先生,他也曾受到过郭德纲重回德云社的邀请,二人之间并没任何矛盾。王玥波也和郭德纲没矛盾,只是部分自媒体断章取义,从中给二人制造过矛盾。王玥波心直口快,郭德纲成名后二人虽然是朋友,但确实王玥波说过郭德纲膨胀了之类的话,如果不被断章取义,全文大致还是在称赞郭德纲。

星夜相声会馆的部分成员,他们从十几岁就认识,有共同的价值观。例如:李菁离开德云社后,他就觉得德云社发展的太快了,这样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他觉得招相声演员,不能招的全是白纸(学员)这样不太好。如今他自己成立的星夜相声会馆,原著上就不招收新学员,除非有天赋。这个观点与王玥波的观点一拍即合,至今他的相声团队都是些非常成熟的演员。最后笔者认为:徐德亮、王磊、应宁、王玥波、王文林、都在李菁的星夜相声会馆发展,更像是多年的老朋友再相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他们有着共同价值观。同时也没有与德云社为敌,星夜相声会馆的部分演员与郭德纲还是有交际的。笔者一直认为:何沄伟(欺师灭祖)与李菁二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明辨是非123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帮货聚一起,决不是想为相声做点什么,而是在郭德纲竖起的大旗下,讨点饭吃,我认为相声现在的兴旺,全是郭德纲出类拔萃的艺术造诣,所形成,前辈们只是延续了这个门派,而郭德纲把它推上了顶峰,我相信郭德纲之后再无相声,那帮孙子,打着相声的旗号,干着害人的勾当,成不了气候,座吃等死去吧。


无为52204787


这都是十年之前的事情了吧?北京星夜相声会馆成立于2010年,小十年了

而且,成立之初借的就是何云伟、李菁的名气,毕竟2010年还有人热捧何云伟、李菁两个人。不然,星夜相声会馆也成立不起来。

只可惜,后来的何云伟和李菁两个人再次裂穴,这对儿曾经在退社之后大火的相声演员也从此分道扬镳。

看这张宣传图

主打的相声演员就是何云伟和李菁。除了他们俩之外,早他们一步退社的王文林、徐德亮也加入了星夜相声会馆。之后王玥波、应宁、张德武(已去世)、崔琦等人也纷纷的加入了这个相声团体。毕竟,学的就是这门手艺,就要靠这门手艺吃饭。

与星夜相声会馆差不多时间成立的应该还有曹金的听云轩,反正是当年退社之人应该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至于说现如今是否还在维系这说相声就不得而知了。

有的人说,如果何云伟、李菁不离开德云社,或许就没有后来岳云鹏什么事了。

但是,事情不是这么假设的。当时有人选择离开,同样也有人选择进来。何云伟、李菁离开了,但是孙越等人却进来了。不仅进来了,孙越和岳云鹏还成为了郭德纲、于谦之后能够独立开商演的第一对儿相声人,这个可能就是对扎实说相声人的最大的回报。


蜜桔娱乐


作为相声爱好者,德云社的粉丝,为了相声的繁荣与发展,我热切期待相声出现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徳云社如果没有外部的压力和竞争,迟早会出现瓶颈期:没有新段子、演员自大、始终是几个老面孔、负面新闻不断……徳云社有了竞争,有了超越,才会有危机意识,才会有负重奋进的精神。中国的传统相声,才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辱骂和自大,都会伤害相声,最终砸了自己和后辈的饭碗!


一杯浊酒慰平生


人才流动在现代企业属于个人行为,而相声界的“团体性人才流动”是常事,尤其在相声团体十分密集的京津地区。

道理嘛很简单,干不下去了就散伙、然后一波一波的转而投靠其它相声团体,目的还是希望通过抱团壮大、吸引观众买票。

星夜相声会馆是李菁和何云伟在2010年离开德云社后创办的相声平台,初心自然是想在相声事业有一番作为、甚至能达到与老东家德云社分庭抗礼的高度。

只是事以愿违,星夜会馆即使一开始就以“亲民价”问世,还是逃不过类似北京其它相声团体的命运——高企低开。

尤其随着何云伟的离去、李菁专注于影视综艺,星夜会馆其实离创立时的初衷已经渐行渐远了。当然,对于没什么好去处的相声艺人来说,也不啻是一个不赖的舞台。

徐德亮当年打着“走出去发财”的口号、把王文林拉走了。然而此后事实证明、王文林确实是被徐德亮“哄”走的。这件事说明:跟对人很重要。

王玥波是北京相声界难得的人才,既能说相声、又能把评书说好,难能可贵。但王玥波有个致命弱点:心高气傲,这是皇城根下生长又具有一技之长孩子的通病。

在相声界、王玥波评书说得很溜,在评书界、王玥波相声演得不赖。从这点上看,可以和老搭档郭德纲有一拼。

但和北漂身份的郭德纲之谦卑姿态不同,王玥波自视甚高、又颇有几分不值钱的侠义柔肠——因为“干哥哥”李菁、以及北京台和郭德纲闹矛盾,把自己也搁入了不必要的“站队”。

自从2010年德云社“八月风波”之后,王玥波再也没出现在德云社舞台上。从务实和现实角度说,其实大可不必,左右逢源方能吃饱喝足。然,性格决定命运。

总体上说,王玥波有不俗的才学、却缺乏足够情商,在他身上颇具有旧社会酸秀才的味道。这也恰恰说明,王玥波加盟李菁星夜会馆的必然性。

王玥波的老干妈兼恩师连丽如、曾经教导过他“少跟相声界来往”——这里所指之“相声界”其实是说曲协(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下连丽如和刘兰芳)。但王玥波还是那么不听话地和相声界“苟合”,或许和“名”无关、但事关“利”。


岑詮


我不认识这些人,相声界我就认识郭德纲。还是那句话,他们去哪里无所谓,能卖出票房来就养活自己。市场决定了生存的法则,别逼逼!


大盛说话


都是被德刚的灯照亮过的二线演员,扎堆取暖过冬的时候,要仔细反省。


非常汽车28929067


有其它地方去吗?嘻哈为什么不去?不景气不能去。德云社不错,但咬碎钢牙也不能去。又舒坦又挣钱又不得罪领导的地界几乎没有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