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邁向中高端 電子工業成最具生命力先導性產業

「產業」邁向中高端 電子工業成最具生命力先導性產業

■ 中國工業報記者 王雨陽

蒲城縣城西北金幟山唐憲宗景陵附近,“北京時間”在上世紀70年代從這裡正式發出。

“這代表了當時我國無線電技術和電子工業領域的最高水平。”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書記竇忠向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儘管當時條件不太好,但中國的標準時間需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新中國第一代長短波授時臺是由我國科技工作者自行研製生產,滿足了當時國家重大國防任務急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的今天,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在實現多項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上,以更快的節奏、更高的速度與國際並行、領跑,重大創新成果呈井噴之勢。

“我國電子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實力不斷增強,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如是表示。

從一片空白到爭奪制高點

新中國成立前夕,我國電子工業基礎幾乎一片空白。建國後,政府十分重視電子工業的發展。最初,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電訊總局,接管了舊官僚資本遺留下來的11個無線電企業,並與原革命根據地的無線電器材修配廠合併,恢復了生產。1950年10月,政務院決定在重工業部設立電信工業局。1963年,中國電子工業成立了獨立的工業部門——第四機械工業部,專屬國防工業序列。

當迎來改革開放後,我國電子工業開始積極向外國的先進技術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為接下來的迅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我國電子工業的性質在這一時間內發生轉變,由以生產軍工產品為主逐步轉向了生產軍工產品和民用產品相結合。這一重大轉變,不僅能夠滿足國家對於電子工業的發展要求,而且能夠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一轉變讓電子工業開始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的動力之一。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國電子工業發展開始加速,產業進入轉型騰飛階段。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加快了經濟體制改革。在這種大背景下,電子工業率先下放企業,並適時做出優先發展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重大決策。在彩電國產化 “一條龍”工程帶動下,消費類電子產品迅猛發展。同時,計算機信息系統工程的實施,使信息技術開始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國電子工業實現了第一次騰飛。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我國電子工業進入大力推進階段。黨的 “十四大”提出把電子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黨的“十五大”提出了推進國民經濟社會信息化的戰略方針。為此,有關部門實施了金系列工程(金關、金稅、金卡)、909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電子工業由單一的產品製造業向硬件製造業、軟件生產、應用和信息服務業諸業並舉的現代電子信息產業轉變,實現了歷史跨越。

1998年,信息產業部成立以後,堅持實施製造業、運營業、軟件業和信息化互動發展的策略,電子製造產業進入“繼續做大、加快做強”的新階段,產業發展從注重規模、速度,向重質量、效益與鼓勵自主創新、提高國際競爭力轉變。電子工業開始走向世界,不斷開展國際交流,大膽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取長補短,逐步完善行業自身,促進了行業之間的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聚焦自主研發創新,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深化融合應用發展,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產業實力顯著提升。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已達10.55萬億元,是2000年7363.27億元的14倍。

當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發達國家強化競爭優勢,爭奪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高點,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消費升級需求,倒逼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加快提升供給質量。我國把握新形勢新變化中的新機遇,加快了建設新時代電子工業體系的步伐。

國際競爭力提升顯著

電子工業陪伴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每時每刻,已成為最活躍、最具有生命力的先導性高技術產業,成長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第一支柱產業,也是所有工業部門中國際競爭力提升最顯著的產業。

2018年,我國電子信息製造業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行業運行呈現穩中有進態勢,生產和投資增速在工業中保持領先,出口平穩增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2018年,規模以上電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6.9個百分點。

據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公佈的數據,2017年,我國手機、計算機、彩電、集成電路等主要產品產量分別達19億部、3.07億臺、1.72億臺和1565億塊,手機、計算機、彩電產量分別佔全球總產量的90%、90%和70%以上;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已連續多年全球佔比超過50%,穩居全球首位;中國大陸企業顯示面板出貨面積達6900萬平方米,位居全球第一。

在創新能力建設的推動下,我國電子信息領域技術研發實力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豐碩。5G網絡加速佈局,搶佔通信技術革命先機。“數控一代”讓傳統制造業邁向智能製造業。“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多次蟬聯全球超算500強榜首。光量子計算機研發取得突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原型機。3DNAND閃存芯片研發取得重要突破。集成電路先進設計能力導入7納米,主流設計水平達到16/14納米,32/28納米芯片製造工藝產能進一步擴大,16/14納米工藝研發取得重要進展。

新型顯示方面,多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建成投產。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全球第二條柔性AMOLED生產線——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實現量產,引領全球大尺寸超高清顯示產業發展,打破海外巨頭在小尺寸OLED領域的壟斷局面。

龍頭企業發展迅速

龍頭企業發展成效顯著,骨幹企業競爭力進一步鞏固。集成電路領域的海思半導體、紫光展銳,分列全球第七和第十大芯片設計企業;中芯國際、華虹集團成為全球第五、第九大芯片製造企業;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天水華天,在封裝測試行業排名提升到全球第三、第六、第七位;在新型顯示領域,京東方已躍居全球第一;通信設備領域,華為、中興分別位列全球第一、第四大運營商網絡設備商;計算機領域,聯想、浪潮和中科曙光在全球超算500強榜單中名列前茅;智能手機領域,華為、OPPO和小米躋身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名;彩電領域,海信、TCL、創維液晶電視出貨量均位列全球前五。

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專利和標準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對信息產業發展發揮了顯著的基礎支撐作用。如今,中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前10強企業中,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依舊佔據半壁江山。專利合作協定(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企業排名中,華為和中興分別以4024件和2965件國際專利佔據全球排行榜前兩名。京東方累計可使用專利數量超6萬件,連續兩年入圍美國商業專利數據庫IFITop50。圍繞集成電路、5G、人工智能、物聯網、關鍵零部件等重點領域制定標準,有效填補了市場空白,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提升產業全球競爭力。截至2018年末,現行電子信息標準總量為4223項,其中國家標準1978項,行業標準2245項,已建成較為完善的電子信息標準體系。

在對外開放政策的引領下,我國電子工業始終以開放促發展,以合作促共贏,逐步完善與國際接軌的營商規則,落實外商投資便利化政策舉措,吸引了英特爾、高通、惠普、戴爾、索尼、蘋果、三星等國外龍頭企業紛紛在華進行投資佈局。同時,我國企業加快 “走出去”步伐,華為、聯想、海信、TCL、天全、隆基、大疆等自主品牌積極開展全球化佈局,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電子信息領域

結合海外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推動通信系統、終端及太陽能光伏等優勢產品“走出去”,建立了多層次、多渠道溝通交流合作機制。隨著開放水平不斷擴大,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貿易穩步增長。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站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歷史起點上,在全球科技革命加速興起的背景下,我國電子工業將緊抓戰略機遇,準確把握新時代電子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在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我國電子工業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優化產業發展環境。重點圍繞產業佈局優化、供給體系質量提升、產融對接合作、高端人才培養、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開展工作。

重點聚焦產業鏈薄弱環節,強化核心技術創新。支持關鍵技術產品研發,補齊基礎、通用技術短板,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持續推進重點領域電子信息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完善電子工業創新體系,全面提升產業發展實力。促進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機制建設,凝聚創新活力,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加強融合創新發展,深化信息技術與交通、醫療、能源、金融等傳統領域融合發展,通過典型應用示範培育發展融合性新產品、新業態。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推動基於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智慧交通應用示範。持續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支持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技術產品推廣應用。

夯實電子材料、核心元器件、關鍵設備等基礎產業領域,為新動能提供有力支撐和安全保障。以5G、智能製造、消費電子轉型升級為導向,著力推動軟硬融合、製造與服務融合、網絡與產品融合,打造產業新興增長極。探索神經元計算、量子計算等新型計算技術應用,拓展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智慧家庭、智能光伏等新興產業發展空間。

堅持擴大開放,深化國際交流合作。落實外商投資便利化政策舉措,持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堅持互利共贏,拓展電子信息領域多元化互動合作空間,加強關鍵領域國際化研發合作,加快國際產能和應用合作進程,推動智能光伏等優勢產業在“一帶一路”國家加速佈局,形成國內外創新有機互動的良好機制。

歷經70年的發展,中國電子工業發展站上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展水平從以跟蹤為主向跟蹤和並跑、領跑轉變,創新能力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這是近代以來從未曾有過的重大改變。

  • 聯繫我們(新聞中心):010-68325610 010-67410611

  • 中國工業新聞網:010-674106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