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后期不上朝的原因是什麼?

地主最愛星空


萬曆後期為什麼不喜歡上朝,個人認為是因為萬曆與大臣們的政治交鋒失敗後一直被朝中大臣們壓制。對於臣子們的失望, 所以開始了不上朝,畢竟一時不工作一時爽,一直不工作一直爽。

萬曆皇帝畫像

小時候的萬曆

萬曆皇帝10歲登基,但是10歲的小屁孩能夠懂什麼?於是萬曆的母親李太后給萬曆找了個好老師,也就是張居正,張閣老。

張閣老對萬曆有多好?例如在教導萬曆皇帝讀《論語》的時候,萬曆把色勃如也”這個字讀成了“背”然後萬曆就聽到一聲怒吼,:“這個字應該讀勃“ 沒錯這聲怒吼便是張閣老發出的。

張居正畫像

在古代這可是不敬君父,可是要殺頭的,結果如何?第二天張閣老還是和往常一樣繼續教導萬曆皇帝。

同樣現代的很多父母教訓自己小孩的話都會說:”你在不聽話便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但是李太后教導兒子萬曆皇帝,便是:”你再鬧讓張先生知道了,看你怎麼辦?“(使張先生聞,奈何?)

從這裡便可以看出張閣老把小萬曆吃的死死的,同樣這就讓萬曆從此心裡有了陰影。

長大後的萬曆

萬曆皇帝長大了之後,便要開始設置繼承人了,畢竟是一國之君,設立的繼承人便是國本。但是巧了,萬曆不喜歡自己那個與宮女所生的大兒子,喜歡的是與鄭貴妃所生的三兒子。但是長幼有別,根據明朝祖制皇帝只能立大兒子,但是皇帝想立三兒子怎麼辦?

萬曆大兒子明光宗朱常洛

其結果便是一場政治交鋒,皇帝想要三兒子當太子,臣子們抱著祖制,佔據了制高點。反觀萬曆皇帝就只有一個口含天憲的皇位了。經過十五年的拉鋸戰,最終還是萬曆輸了,還是選擇了大兒子作為太子。於是在那個時期,誰想辭職,也就是告老還鄉,不好意思留中不發,誰誰誰想要更進一步,不好意思留中不發。就算有人離職的時候連離職報告都不打,萬曆皇帝也不追究他。反正萬曆的皇帝便是一副冷暴力不合作的態度。

萬曆三兒子福王朱常洵

這些行為都是一個口含天憲的皇帝做出來的,因為他在報復,他在報復他的臣子們。他感到自己貴為天子,卻連自己的繼承人也無法做出選擇。一個連自己臣子都不能壓制,處處受到臣子們的掣肘的皇帝當起來能有多舒服?

於是萬曆皇帝便開始怠慢朝政了,最終對朝政失去興趣開始了長期的不上朝。既然臣子們喜歡大包大攬,那便讓他們大包大攬吧。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


萬曆皇帝后期不上朝的原因是什麼?


萬曆是明神宗朱翊鈞,他在位前十年,因年齡比較小,由母親李太后代為聽政,太后則將一切軍政大事交由張居正裁定,並搞了一些成功的改革,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對外鬥爭中也捷報頻傳,朝廷呈現中興氣象,一派祥和,百姓安居樂業,史稱“萬曆中興”。


但是,奇怪的是,從萬曆十四年開始,萬曆皇帝就開始怠工,不上朝了,而且萬曆這一怠工就是三十多年,令人費解。這種現象實屬罕見,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著。萬曆這官關鍵還不是小官,是全國的第一人,是皇上。


萬曆開始長期不接見大臣,不親行時享太廟,長期不搞經筵日講,不及時處理大臣奏疏,而且處理政務的效率極其低下等。




那麼為什麼萬曆皇帝后期不上朝呢?


萬曆帝因病連日免朝,給內閣的解釋是"頭暈眼黑,力乏不興",服藥之後依然"身體虛弱,頭暈未止",不但無法上朝,祭祀太廟也無法親自前往。


首先,來自於大臣和萬曆之間的相互扯皮現象。


在朝廷上,經常就一個問題,大家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形成兩派之爭,哪一派也說服不了哪一派。最終不歡而散,而且最要命的是,皇上也自己說了不算,左右不了大臣們。比如哪個地方出現了一個什麼問題,大家就解決的方案爭論個不休,但是提出誰去做真正去實施,去處理這個事情時,誰也不想去,也不去。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明朝很講究言論自由,推行言官制度,大臣們可以放開了提意見,甚至是人身攻擊:


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上《酒色財氣四箴疏》,幾乎就是對萬曆帝指著鼻子破口大罵,把萬曆帝描繪成一個好色、貪婪、殘暴、昏庸、無能、懶惰……總而言之五毒俱全的、一無是處的皇帝。



對這樣對自己的人身攻擊、誹謗,誰受得了呢?萬曆帝最後給他的處分是革職為民。但是這種名為進諫言,實則是暴風雨式的謾罵,侮辱,讓萬曆頭疼不已。


所以,萬曆一生氣,既然你們不聽我的,那麼我就不上朝,我不去見你們,看你們怎麼辦!萬曆就這樣選擇了沉默與躲避。


其次,萬曆身體出現了問題,經常腰膝痠軟,行動不便。


據考古發現,萬曆的兩腿明顯的是一個長,一個短,能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現,那肯定是長期的結果,病情肯定不輕。萬曆受到的病痛的折磨是一定的,身體上不舒服,自然不願意開展工作,特別是作為皇上,更是意識到身體的金貴。


估計在萬曆腰膝痠軟的情況下,慢慢就行動不便了,身體越不好,越想養病。但是事與願違,本來覺得歇幾天就好了,但是越休息越不好,而導致了惡性循環。


再次,萬曆貪圖安逸,吸食鴉片。


萬曆閒極無聊,又不上朝,難免會沉迷於酒色之中,並喜歡上了吸食鴉片,這種東西,可是吸上後就甩不掉的,與過度沉迷女色一樣,誤人終生。


後來,萬曆還大興土木,建造自己的陵園,此時,萬曆才二十多歲,已經開始考慮自己的身後事,也說明他的身體確實不怎麼樣。



最後,立太子之爭。


因為皇長子朱常洛雖然是長子,但是是庶出,不討萬曆的喜歡,遲遲不立為太子。而萬曆與鄭貴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是萬曆想立為太子的最佳人選。


據說,萬曆私下答應鄭貴妃,並給她寫下了字據,以後定會立她的兒子為太子。但是大臣們不同意立朱常洵為太子,萬曆也沒有辦法。


所以,達不到萬曆自己的心中立太子的理想,萬曆也就不想去上朝。


直到萬曆二十九年,朱常洛才被封為太子,多虧了大臣們多年的據理力爭,大多倒向朱常洛一方,而且李太后多次逼迫萬曆,為他為何不立朱常洛為太子,萬曆說是因為他是宮女生的。李太后勃然大怒,說萬曆也是宮女生的,這是事實。


無奈,萬曆終於立了朱常洛為太子,後把朱常洵封為福王,立太子之爭才告一段落。


萬曆皇帝的長期怠政,導致朝中缺少官員,使明王朝中央政府幾乎陷於癱瘓,處於空轉狀態下,從此迴天無力,以致《明史·神宗本紀》中指出,"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


歷史漫談君


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腳疾吧。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朱翊鈞崩,終年56歲,廟號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1958年,在考古學大師夏鼐的指揮下,神宗的梓宮(棺槨)被開啟。在厚厚的龍袍下面,掩藏著神宗的屍骨。屍骨復原後的結論是:“萬曆帝生前體形上部為駝背。從骨骼測量,頭頂至左腳長1.64米。”定陵是新中國第一座經國務院批准,有計劃、有組織、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出土了大量珍貴的絲織品、玉器、金器等文物。然而,由於技術水平落後,無數奇珍異寶無法保存,發掘的絲織品變硬腐化。

1966年8月24日下午,“地主階級的總頭目”神宗 的屍骨被砸爛、焚燒。這位曾經統治中國48年的駝背皇帝,終於化作一縷青煙遠去。

萬曆皇帝后期雖然幾十年不上朝,但其背後還有強大的文官集團在共同處理朝政,國家機器依然在正常運轉。當然,萬曆他的身體很差是他懶惰原因。上文提到考古工作者發掘埋葬萬曆的墓穴發現,“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開棺時呈側臥狀),還是屍骨復原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而萬曆帝對大臣的指責他也曾解釋說自己身體不好。 

 這樣的身體條件,嚴重地妨礙到了他出席各項活動,他也就因此揹負上了“怠政”的惡名。本文也僅僅是個人從片面方向出發的片面見解,還望大家見諒。


長安城不良人


大家都知道清朝吸食鴉片,後來還發生了鴉片戰爭,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吸食鴉片是從明代中後期就開始了,而且是從皇帝到百姓,據《大明會典》裡有如實記載,不過這些鴉片是亞洲當地的土產而不是西方的舶來品。



據英國的《中國鴉片社會生活史》,對於鴉片這種今天如同過街老鼠的東西,長了許多見識。鴉片在中國原本是一種藥,從唐朝開始,四川就種植罌粟,產鴉片,叫做阿芙蓉。當時的人已經知道服用過量的話有毒,到明朝時期它仍然是一種貴重的藥品。但是直到了明朝中期,鴉片由藥品變成了春藥。明朝的皇帝,尤其是中後期的一些皇帝,以淫亂出名,一旦發現鴉片有壯陽作用,他們一定是欣喜若狂。但是國產鴉片極少,難以滿足皇室的需要。因此,明朝的鴉片,是通過朝貢關係,從當時中國的一些藩屬國的進貢渠道取得的。鄭和當年率領船隊浩浩蕩蕩下西洋,採購了大量的高級奢侈品,其中包括藥材,或許就有鴉片。



《大明會典》確實記載了,當初亞洲藩屬國給明皇室進貢鴉片的事。暹羅、爪哇、孟加拉,他們的國王定期向中國派出朝貢使團,拿著黃金鑲邊的國書,嚮明朝進貢當地土產的各種寶物,以取悅宗主國,貢品中就有鴉片,不過《大明會典》把它叫做 “烏香”。暹羅每次給皇帝進貢200斤,皇后100斤,其他兩個國家進貢的數量史無明文。但是這個數量並不能滿足皇室的需要,皇帝還要派出太監到處尋覓採購鴉片,而當時的鴉片價格與同等重量的黃金同價。當然,明朝皇室有的是錢,這個錢是花得起也捨得花的。



明朝皇帝得到鴉片這樣的春藥,當然是樂不可支。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在宮中試驗、服食丹藥,他的丹藥中就有鴉片,他給鴉片起名叫“福壽膏”。他不上朝藉口是頭暈、眼花,其實主要原因是縱慾過度,再加上鴉片的毒癮所致。數百年後的1958年,定陵被挖掘後,科學家對萬曆皇帝的屍體進行化驗,發現他的骨頭中含有嗎啡成分,這是萬曆皇帝食用鴉片的鐵證。



皇帝服鴉片成癮,皇帝周圍的一干人,久而久之,也沾上吸食鴉片的習氣。後來實行禁菸並引發了鴉片戰爭的道光皇帝旻寧,在他做親王的時候就是一個鴉片鬼,和他一樣喜歡鴉片的還有一些貝勒之類高級貴族。旻寧寫了一篇歌頌鴉片的文章,洋洋得意地炫耀吸食鴉片後耳目聰明、心神清爽的感覺,說鴉片是真正的快樂源泉,甚至還賦詩一首來形容他的體驗 。



皇帝、親王、貝勒、皇后、公主、太監、高級官僚、高級文人都孜孜不倦地吸食鴉片,鴉片成為上流社會的時尚。實際上,鴉片最具備凡勃倫所說的那種用於炫耀性消費的奢侈品的特點。它是宮中御用品,連皇帝都用它,因此是高貴的象徵;它極其昂貴,它遠渡重洋而來,因此是財富的象徵;吸食它需要充足的閒暇功夫,只有不為生計奔忙的有閒階級,才能優哉遊哉地躺下來吸食,因此是悠閒的高品質生活的象徵;高級官僚和文人雅好包養戲子和高級妓女,在她們的服侍下一起吞雲吐霧,更是風流的象徵,是性能力、性魅力的象徵。因此,吸食鴉片成為上流社會樂此不疲的雅事。



但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上流社會上的雅事,逐漸就被附庸風雅追逐時尚的中下階層的人所模仿複製,擴散到了整個社會。一般來說,歷史上皇帝用的東西別人不能僭越,上流社會的用品下層社會也無權享用。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國家通過法律禁止以下越上;國家也通過壟斷奢侈品的生產,而排除下層社會的僭越。但是,這些措施在清朝已經很難奏效。國內雖然專制主義達到頂點,但是國際上資本主義蓬勃發展,國內追逐鴉片時尚的信息被追逐利潤的國際鴉片販子捕捉,他們大量走私鴉片,因而價格不斷降低,致使底層販夫走卒都可以吸兩口,體驗一下上流社會趨之若鶩的富貴口味。

顯而易見,強調皇家獨家享用好東西的國內專制主義已經難以抵抗追逐利潤最大化的國際資本主義的洶湧來勢。萬曆皇帝那裡有心思上朝,迫不得已搞了一個不輪不類的內閣制度,很多人還認為這個內閣制度有多先進,它只不過是萬曆皇帝不上朝的一個遮羞布罷了!


歷史的循環


萬曆皇帝10歲繼位,前十年被丞相張居正把持朝政,反正上朝不上朝無所謂,習慣了

張居正是明朝非常出名的一位大臣,實行了一條鞭法,將所有稅負都以金錢的形式上交,大大簡化了稅制,這是一項重大的改革。而且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啟蒙老師,基本上如同父子關係。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管束相當嚴格,稍有過失,就嚴加訓斥,這點讓萬曆皇帝感覺是相當不自由的。所以張居正一死,萬曆皇帝如同解脫了一樣,想怎樣就怎樣,誰也管不著,另外長時間被張居正把持朝政,讓萬里覺得國家機器照樣運轉,不上朝又能怎樣。

明朝士大夫忠孝思想達到頂峰,國家機器照樣運轉,萬里皇帝不用擔心

從明朝整個歷史來看,明朝實行的是八股取士,雖然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但是卻讓儒家思想達到了頂峰,忠孝思想深入人心,明朝文臣基本對朝廷忠心耿耿。而且讀過明朝歷史的人會發現,明朝皇帝奇葩一堆,但是大臣真的是盡職盡忠。就算皇帝不上朝,大臣們還是各司其職,恪守本分,這點實屬難得。


若晴


《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一部歷史學著作,先生以1587年為切入點,從大歷史觀的角度敘述了整個萬曆朝的政治、名臣、宮闈以及萬曆皇帝等多個歷史研究領域,透徹詳細的闡述了萬曆一朝的方方面面。

萬曆十五年,即1587年,也就是從這一年,萬曆皇帝開始了他不上朝的歲月。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萬曆一朝,國本難立,先後前後十幾年前朝內廷各個方面的勢力交織不斷。所謂國本,即是太子。萬曆執著於立太子於寵妃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而大臣因為要維護名家禮教、長幼秩序堅持要立王皇后的兒子朱常洛,因此發生了長時間的爭執。大臣以死相逼,萬曆哆哆不讓,甚至是以各種方式延遲立太子的儀式,比如推遲朱常洛的受教育時間,然而最終事與願違,萬曆二十九年,朱常洛立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萬曆的消極怠倦並非只是對這件事有所不滿,從本質原因上講,是文臣與皇權的一次鬥爭。

其二,萬曆皇帝的自身原因。萬曆元年到萬曆十年期間,名臣張居正輔佐其,張居正立志讓萬曆成為一代明君,然張居正卻大權獨攬、極度奢侈。萬曆十年,張居正死後,群臣進諫,張居正被抄家,生前名譽也被盡數剝奪。失去了監督的萬曆皇帝懈怠政事,放縱自己,沉湎酒色,史學家也根據材料記載,萬曆常年不出來主持朝政,極有可能是為癮君子。

其三,客觀原因。1956年,隨著定陵的挖掘,沉埋五百餘年的萬曆重見天日,然而人們驚訝的發現,這位曾經權欲熏天的天子,竟然是個長短腿,不可謂不讓人驚訝。身為皇帝,卻在身體上不能與普通人一樣,這大大的挫傷了萬曆皇帝的自尊心,再加上自己本身意志力薄弱,由此開始了長達二十八年不上朝的先例,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然而有人說,萬曆朝並非像說的那樣不堪,比如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就是在萬曆一朝完成。有學者提出觀點,萬曆朝已經有了近代的雛形,內閣的制度、資本主義萌芽與市井文學的出現,讓明朝在中國歷史上有了獨特的魅力。

從根本原因上說,萬曆皇帝的怠政是缺乏完善的制度,把皇帝與神秘色彩相對等的封建王權給了皇帝極度的權力,然而,絕對的權力導致了絕對的腐敗。





論說歷史


萬曆皇帝很多年不上朝的原因何在?許多朋友都研究過《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的原因,見仁見智,各有說法。我作為明史愛好者,就此談談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知道,萬曆皇帝親政之初,還是很勤奮,他按部就班做了很多事。就算時候來,他也並沒有昏庸。

在他執政期間,親自佈置完成了萬曆三大徵包括(平定播州之亂,壬辰衛國戰爭,平定楊應龍之亂)。萬曆皇帝是何時不上朝的?據史料記載,萬里十四年以後,神宗就開始連續不上朝。

萬曆十七年元旦,神宗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此後神宗整日在深宮中不理政事,整日花天酒地,挑選秀女,大興土木營建豪華的宮殿,甚至有記載說在他一歲時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寢。

我總結後世的種種解釋,歸納古今中外得各類評價,萬曆皇帝不上朝的原因事多方面的,是綜合性的。

首先,萬曆皇帝以不上朝的方式對文官集團進行報復。為何那,因為明朝軍機大事大都被文官集團掣肘,導致皇帝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然後,萬曆皇帝不上朝,是對當時現狀的一種逃避。是對垂垂老矣的大明帝國的一種無奈,病入膏肓而無良藥可醫。

在這個節骨眼上,皇帝無論勵精圖治或者安於享樂,亦或首輔得獨裁或者調和,有魄力富於創造的將領,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都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在這裡我們的故事也將做一個悲劇性的收尾。

其實,對明史有過研究得清楚,明朝中後期的文官集團已經沒有了讀書人應有得骨氣,反而都是一些腐儒,不僅沒有處理政務的能力,反而竭盡所能阻礙皇帝得決策,難怪崇禎皇帝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文臣集團得造謠生事,是的朝中的名臣,有做為的武將也免不了捱罵,那萬曆皇帝時間長了見怪不怪選擇了逃避。明亡於萬曆並不是他個人原因所致,糾其原因是哪個時代發展到了盡頭,看似明朝這顆參天大樹高不可攀,實則內在已經腐爛很深,無可救藥。被取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做一個幸運的人


說起萬曆皇帝朱翊鈞,就不得不提其恩師張居正。朱翊鈞執政早期,在這位嚴師的輔佐下,倒也可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張居正時常對這位年少的皇帝進行政治上的指導,很多重大的議事也有其參與,朝堂上下一片和諧。正是這樣的君臣關係,帶來了明朝“萬曆中興”的景象,社會經濟一度繁榮平穩。

說起來,朱翊鈞也是一位心繫天下蒼生的好君王,曾經他為讓自己的老百姓地裡的莊稼能有好收成,他曾不惜親自奔走20多公里為百姓祈雨,希望他們能夠吃飽穿暖。他的一舉一動老百姓都看在眼裡,因此也十分擁護這位好皇帝。但是,為什麼這樣一個好皇帝會突然不上朝了呢?


由於朱翊鈞當時特別寵幸鄭貴妃,人們猜想可能原因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然而根據史料記載,萬曆皇帝數次對外宣稱自己身體不好,所以不宜上朝,可是這個理由卻並不能讓眾多大臣信服。他們認為萬曆皇帝乃是耽於酒色才“面目發脹,步履艱難”,身體不好也只是他不上朝的藉口。甚至還有大臣直接上疏進諫,批評萬曆皇帝不理朝政、沉湎美色。那麼,朱翊鈞到底是因為沉迷酒色,還是因為真的身體不好才不上朝的呢?

1958年,以郭沫若、吳晗等人為首的專家組向國家申請開掘萬曆皇帝定陵。在對萬曆陵墓考古發掘中,這樁“百年謎案”的真相終於大白天下。考古學家在對萬曆皇帝的屍骨進行復原後,發現其雙腿並非等長,左腿明顯短於右腿,而且其右腿呈現出十分嚴重的彎曲狀態,想必是由於長期肌肉痙攣所導致,常人如果這樣恐怕連走路都很困難。

也就是說,萬曆皇帝不僅有腿疾,還時常要忍受肌肉萎縮的疼痛,正是這樣的原因才最終導致其長達28年沒有上朝。雖然他沒能上朝,但他卻依舊管理著這個國家。朱翊鈞在位期間,曾發動過三次重大戰役,一是寧夏之戰,平定了蒙古叛亂;二是播州之戰,鎮壓了南疆土司;三是朝鮮之戰,率兵抗擊了日本。他雖近30年不曾上朝,但仍緊緊的把持著朝政,社會也是一片安定平穩的景象。總體而言,萬曆皇帝是一位難得的明君,並非慵懶之君,對於治國理政方面也頗為擅長。所以,關於萬曆皇帝是懶皇帝的說法可以休矣。

參考文獻:

《明史》


趣觀歷史


明朝的朝會制度始創於明太祖朱元璋,完備於明成祖朱棣。 明朝的朝會分為大朝會和常朝。


從明朝的朝會制度看,正朝和朔望朝主要強調的是儀制,顯示的是朝廷的威嚴,表現的是皇帝在國家政權中獨尊的地位,於王朝大政方針無實際意義。


這樣的朝會只是形式,所以有沒有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應該不是這樣的小事。


在朱元璋過後,很明顯的隨著皇位一代一代的傳承,皇權明顯的弱化了下去,功勳勢力不再,原本被完全掌控的文官團體甚至嚐到了自立新君的滋味,加在其身上的枷鎖終於開始動搖。 文官的權力達到一個高峰是在弘治時期。

弘治在位十八年的主要功績便是垂拱而治,說白了便是各按本分做事。皇帝與其說是立志在勤政愛民,不如說是被文官團體構建的那個運行機制駕著在勤政愛民。之後的正德皇帝甚至被文官所害。



所以到了萬曆年間,皇權實際上是岌岌可危了。然而這些文官們萬萬沒想到,他們所扶持的嘉靖皇帝馭臣有術,但是即使是嘉靖最後也沒能解決問題,權力中心還是向著文官而去。


圍知歷史


明朝的萬曆皇帝很“懶”,他長達28年不上朝,可是他到底為什麼不上朝呢,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明朝的言官制度,明朝皇帝廣開言路,臣子可以大膽發表意見,甚至可以指責皇帝,而不用擔心受到處罰。發展到後來,就形成了一種浮誇的風氣,一些官員沒事就想找點存在感,往往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大肆渲染,搞得聳人聽聞。

萬曆十五年,為避免群臣的騷擾,萬曆乾脆就不上朝了。但是不上了就不理朝政了嗎,顯然不是,《明史》記載,萬曆十五年之後的朝政與之前並未有太大的差別,國家朝政有條不紊的運作著,這的得力於明朝完善的制度,各種制度之間相互制約,構成了一個複雜而巧妙的運作網絡。

所以即使萬曆不上朝,國家依然能夠很好的運作。還有一點很重要,明朝的軍權一直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所以即使萬曆28年不上朝,依舊完成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並且都取得了勝利!

而萬曆不上朝還有一個誘因就是張居正病逝,這對萬曆有很大的影響,張居正與萬曆亦師亦友,萬曆前期主持朝政,開創了“萬曆新政”,張居正病逝後,萬曆失去最信任的人,而他對文官制度早已失望透頂,不願再看到那些大臣唾沫橫飛的畫面,於是就更加不願上朝了。

張居正

萬曆不喜歡他們,可是並不代表不管他們,任由他們胡作非為了,我們經常在電影電視劇中看到的東廠,錦衣衛,就是明朝皇帝的情報組織,就是皇帝的言”眼“,國家的大事小事和各級官員的一舉一動,萬曆可以說是瞭如指掌。

作為明朝的“大老闆”,他始終將核心權利牢牢掌握在手中,他如同一隻大手躲後宮之中,操控著明朝這部巨大的“機器”。

有人說,它是昏君,也有人說他是少有的好皇帝。不管怎麼說,各人都有各人的道理,因為歷史本就是留給後人評說的,重要的是從中我們學到了什麼!您說對嗎?

關於萬曆你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