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什么用简体字?

用户62871773636


首先看一下新加坡这个国家。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它主要由汉族、马来族、印度族等组成,官方语言有英语、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四种。过去的时候(殖民地时期),新加坡是以英文为主,并不教授其他语言。

直到1959年,人民行动党成为新加坡的执政党,他们把汉语列为必修课以及考试的必考课,并且申请大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

不过这一时期,新加坡一直都是使用的繁体字。当然,这个时候我们推行简化字也没有多长时间。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才被通过,并予以公布。

为什么要推行简化字呢?说到底还是简化字更容易使用,也比较容易被学生掌握。汉子简化的确极大的方便了学生掌握汉字,它把许多繁难的汉字替换掉,并把通用汉字压缩到三千多个。

早在民国的时候,一些人甚至要求废除汉字,通过汉语拉丁化来取代汉语,其代表人物之一就是瞿秋白。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繁体汉字的确难以被大众所掌握。为了让普通人尽快的掌握文字,撇开汉字,采用容易学的拼音文字,更容易推广。

新加坡使用简化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简化字的确容易掌握。对于国外的人,书写汉语是非常难以掌握的。

所以1968年新加坡就成了简化汉字委员会,从事繁体字简化的研讨。新加坡的汉字推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 1968年以前,主要是民间使用简化字。

(2)1969~1975年,新加坡教育部颁布《简体字表》,官府和民间既能够使用繁体字,也能够使用简化字。此举的目的在于进行试验,看民众是否接受简体字。

(3)1974年至今,第一批简化汉字推广取得了成功,新加坡教育部在1974年颁布《简化字总表》,标志这新加坡全面推广简化汉字开始。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我想,这一定与当时执政的李光耀多少有关系。李光耀是有国际视野有些远见卓识的领导人。港澳台用繁体汉字,大陆用简体汉字,港澳台有多大,多少人?面积不过五万,人不及大陆人口一大省之一半,两利取其重,两害选其轻,李光耀是精明的,在这一点上。

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是个岛国,很小,不及我之一大县,人口三分二以上属华人血统,两广闽浙人后代特多,受大陆影响不少,使用汉字汉语言,传统习惯也同,李光耀也不例外。早几年,我有两堂侄到新加坡留学并在那里工作,一次回来过年,我就与他交流一些问题。新加坡是个港口城市,又已国际化,英语英文不可少,汉语汉文更重要,要长期在新加坡工作生活,而且生活得娴熟自如,就要会汉语汉文,英语英文,马来语,客家话,粤语等。

我的外公在解放前为逃抓壮丁,下南洋到马来西亚的新山,在二十多前曾回来一次,仅带他在马来生大儿回,在我四十后才见外么一面,舅父还比我四岁,使我惊异的是外公离开家乡五十多年而乡音不改,还是讲一样的家乡话,那舅父与外公一样讲一口流利的家乡话,写汉字既懂繁体又会简体。我深度与他交流,他可讲流利的英语,马来语,闽南语,粤语,普通话,家乡话。讲起传统,好象他知道的不少,他这次是回来寻根的,他们都记着根在那里,不忘根的一切,游子在外,怎能忘根忘本?





树德汉硕


在中华文化圈里有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除了大陆,像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甚至我们的港、澳、台使用的都是繁体字,只有新加坡使用的是简体字。更让咱们自豪的就是,就连汉语拼音,新加坡也跟咱们一模一样。最自豪的您知道是什么吗?他们竟然也讲普通话,尽管稍微有些差异!

我们出国到了新加坡,竟然感觉像回到家,“宾至如归”有没有?您说奇怪不奇怪,新加坡是中华文化圈里面积最小,距离最远的一个国家级的组成单元,为什么在简体字甚至汉语拼音上和内地(大陆)完全一致呢?简而问之,新加坡为什么用简体字?福垊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新加坡之父李光耀是华裔,而且华族占得比例很大。

新加坡国父、内阁资政(现在称为总理)李光耀是华人“移四代”。 这里福垊说一句,新加坡的体制跟德国、印度相似,总统都是虚的。李光耀的曾祖李沐文在1864年下南洋,那时他才16岁。南漂的他后来爱情事业双丰收,其夫人是华人后代。李光耀的祖父叫李云龙(号犹虎),他虽然深受传统的熏陶,但他更仰慕欧美文化。李光耀的父亲叫李进坤。李光耀自小就热爱传统文化,上学时其祖父李云龙非要给他填Harry(哈里)的英文名,为此李光耀还哭鼻子,才填了Lee Kuan Yew(李光耀的威尔玛拼音)。上图是1993年,新加坡华侨学校新校区建成后,校方要求内阁资政李光耀出席,文中书法,嵌入了李光耀和其夫人柯玉芝的名字。

新加坡总理公署属下的国家人口及人才署今午公布的《2019年人口简报》:截止2019年6月底华人占常住人口的74.4%。紧随其后的是马来人(13.4%)和印度人(9.0%)。

这些华裔甚至华人大多和李光耀的祖先下南洋一样,都是来自内地沿海一代。他们对乡情的眷恋,对祖先的缅怀,也就保留传统尤其是汉字。又因为他们的祖先出身贫寒,他们书写的汉字很多就是俗体字(古代的简化字,但不太被官方认可)。其实我们现在的简化字很多就是各个朝代的俗体字。

第二、普及教育,提高识字率,便于书写,降低成本。

新加坡建国后,百废待兴。为了普及教育,提高识字率。新加坡学习我们对汉字规范和简化,他们也开始对繁体字、异体字、自创字、俗体字进行规范和简化。令人奇怪的是,他们最初有些简化字和我们后来的二简字非常相似。不知道的,我们的二简字是不是也受到了他们一定的启发。

新加坡教育部在1974年3月,颁布了《简体字总表》,将简体字增加到2200多字,1975年又进一步完善。此时的新加坡的简体字,完全就“拿来主义”,他们之前的类似于“二简字”的自创字已经被废止了。正如新加坡教育部高级政务司长蔡崇语国会上所言:

“我们目前采用的简体字,实际上是把中国的简体字引进来。

第三、仰慕内地强大,强化友好合作。

新加坡仰慕内地的强大,对祖先的国家(“祖国”)有着天然的好感和喜爱。此外,就是现实意义,就像兰芳共和国臣服清朝寻求保护一样。新加坡跟我们书同文、言同声,也寻求我们的资助和合作,以便于在国际事务中和经济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福垊


看我看我看我~

新加坡官方语言有四种,其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一个人至少会说、会读、会写至少下列语言之一英语、马来语、中国官话和泰米尔语。现在新加坡的年轻人大部分在家里使用英语交流,而且是独具特色的singlish,口音特别重,说实话不太好听。在新加坡,普通话被称为华语。新加坡的华人也分为两派,传统华人和海峡华人。海峡华人在公共场合讲英语,在家里大多数都讲华语,还有很多人讲潮州话、闽南话。前者以陈嘉庚为代表,后者以李显龙为代表。由于中国国力日益增强,为了更好的与中国交流和方便暴增的中国游客,现在的新加坡也跟上形势利用户外广告等形式大力推广华语。

我们有所了解,当初中国政府百废待兴时期,推广简体字主要考虑降低普通民众识字成本,从而降低教育成本,大幅降低文盲率,能够更快的恢复生产建设祖国。而新加坡使用简体中文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大体分为两个原因:第一,政府因本地华族学生在学习华文方面的困难,决定采用简体华文和汉语拼音。第二,希望本地华文的应用能和华文的根源地采用简体字的中国大陆挂钩,方便互相交流沟通。在1969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了《简体字总表》,收录简体字2248个,包括中国公布的所有简体字,国家法令规定标准汉字采用中国国家标准。这个过程说明新加坡对大陆地位的判断,认为大陆将在亚洲拥有较大的话语权,晚用不如早用,根本上还是从国家利益出发。


万国国际


新加坡这个国家非常的奇特,它是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华人占到总人口的74%。既然华人占主体,那么按理说新加坡的国语应该是汉语了。但新加坡的国语并非汉语,而是马来语。

其实马来人在新加坡占比并不高,但由于李光耀一直抱有“大马来西亚梦”,因此新加坡将马来语定为国语。顺便也提一句,当年新加坡并非主动从马来西亚独立的,而是被马来西亚开除后被迫独立的。

不过虽然马来语是国语,但新加坡官方基本上不怎么使用马来西语,新加坡官方的第一语言是英语,第二语言才是汉语(新加坡称“华语”)。

在新加坡建国之初时,大多说新加坡华人的语言都是汉语,但不是普通话,而是南方十多种方言。

很多人将中国分成南方和北方,并且想当然的认为南方的习俗和语言是一样的。但其实南方各地方言之间差距极大,有时根本无法正常交流。于是为了增强华人凝聚力,新加坡官方推行了长达40年的“华语运动”,在新加坡普及标准普通话。

除此以外,新加坡还效仿大陆废除了繁体汉字,开始推行简体字。

推行简体字是李光耀一手提倡的,李光耀先生认为繁体汉字太过于复杂,不利于学习,因此坚决主张简化汉字。

其实不只是李光耀,在二战后,日本、中国大陆,甚至中国台湾都曾对汉字进行过简化。只不过日本的简化程度比较轻,中国大陆的简化工作更为全面,然而由于戴季陶的阻止,中国台湾地区的汉字简化运动以失败告终。

1969年新加坡首先公布了502个简体汉字,此后又在1974和1976年两次公布简化字表。新加坡所公布的简体字与中国大陆基本一致,只有十几个汉字不一样。但是在1976年之后,新加坡完全采用中国大陆的标准简体字。并且新加坡也同时废除了传统的注音符号,取而代之的是大陆地区的汉语拼音。

新加坡之所以采用大陆的标准简体字,主要是为了方便同中国大陆的交流,毕竟文字是用来交流的,而作为一隅之地,新加坡单独搞出一个简化字体系意义不大,还不如与中国接轨,这样便于以后的文化商贸交流。

现在事实证明,新加坡采用简体汉字,说普通话,确实极大地便利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交流。虽然现在汉语不是新加坡的第一语言,但只要是新加坡华人,一般都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中国游客在当地旅行没有多少语言障碍。

(作为一个新加坡籍歌手,林俊杰在中国交流完全无障碍,并且不只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也都是会说普通话,像是梁静茹、李宗伟这些大马华人,其普通话都非常标准,在普及普通话方面,海外华人社会要比国内做得好)


千佛山车神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有四个族群,其中华人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等其他少数民族。新加坡官方语言有4种,即英语,马来语,汉语和泰米尔语。

虽然新加坡是一个以英语为主的国家,但实际上,很多当地的华人还是说汉语,而他们的汉语并不是闽南语和粤语等地方方言,而是正宗的普通话,虽然发音音调有点不同,但基本上和普通话没有什么两样。在语言上新加坡和大陆非常相似,在文字上,新加坡和大陆也是完全一致,采用的是简体汉子,而不是港澳台等地区采用的繁体字。

新加坡为什么要实行简体字?

从我们汉字的发展模式看,其实汉字几千年来一直是在走简化路线,在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汉子和度量衡,文字方面采用的是小篆,小篆因为非常复杂,全国能够认识并应用的人很少,所以在古代,识字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学术,能够识字在古代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文字的普及要求越来越高,原来复杂的小篆文字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汉子经过了几次改革后,到解放前基本上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繁体字了。

建国后,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字改革,把繁体字精简为简体字,这一改革历史意义非常大,其直接结果,就是我们把全球第一文盲大国的帽子给摘掉了。因为简体字简便易学,小学生就能很快识别,这一改革,极大推进了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从世界范围看,日本、韩国一些以汉字为原型的国家也在走汉字的简化路线,如日本现在的文字其实就是汉字的简体化。同样,在新加坡,从建国开始,新加坡也在积极推动汉字改革,1969年新加坡教育部颁布《简体字表》,推行了502个试验性质的简化字。但这一时期推行的并不理想,很多汉字简化的也不科学。后来,新加坡干脆就不用原来的简体字了,到1974年,新加坡教育部颁布新的《简体字总表》,这次新加坡就聪明多了,与其自己研究如何改革汉字,还不如拿来主义实用,于是他们全盘照抄照搬我们大陆已经成熟化的简体字,在全国推广简体汉字。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智慧。推行与大陆一致的汉字可以加强与我们的关系,虽然新加坡在推行简体字时我们经济还差得很,但是李光耀的眼光很长远,果然,40年后,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为新加坡和我们语言相同,文字相同,种族相同,所以,新加坡的经济得到了我们的大力支持,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我们祖国繁荣昌盛,也顺道带动了新加坡的发展,而简体字在这其中显然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国纵横


1929年的《新国民日报》,当年新加坡本地的中文报纸里,都采用中国的繁体字和竖版排版,提到中国的时候也说的是我国,当时的新加坡,是中国人眼中的南洋,一个适合避难、淘金的宝地。

1973年,新加坡第一家NTUC开业时,李光耀出席开业典礼,当时用的还是繁体字。

1979年,李光耀发起“讲华语运动”,看后面的布景板,用的已经是简体字了~

1968年8月,新加坡政府教育部成立“汉字简化委员会”,于1969年颁行《简体字表》。该表审订了502个简体字,又称《502简体字表》。但是这些字的简化并不全面,其中还有新加坡本地特有的简体字






与中国大陆的简化字不同、当时称为(“马新简体”),如“窗 → 囱、貌 → 皃、嘴 → 咀、留 → 畄、答 → 荅、覆 → 覄、算 → 祘、解 → 觧、槟 → 梹、场 → 㘯、恶 → 悪、发 → 発、废 → 廃、国 → 囯、划 → 㓰。”等等。


1971年,新加坡出版的华文第二语文小学课本采用汉语拼音,同时用“注音符号”给课文的生字注音。第二年,新加坡的语文课本便不再使用“注音符号”,只剩汉语拼音。

1974年3月,新加坡教育部颁布《简体字总表》,把简体字增加到2200多字;1976年5月 发布了更加完善的《简体字总表》修订本。



该修订本删除了新加坡本土的简体字,以及中国大陆并没有简化而新加坡加以简化了的简体字;同年,教育部颁发《异体字表》 和《新旧字形对照表》,删除不必要的异体字,并规范经简化汉字的笔画。 20 世纪 80 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开始推行 “讲华语运动”,要求华族(约占77%)英文姓名一律按照中国大陆的读音、采用汉语拼音来拼写。政府领导人以身作则,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名字拼作Lee Kuan Yew,而他的孙辈李修齐(Li Xiuqi)和1989年出生的李弘毅(Li Hongyi)的名字却都用汉语拼音拼写。 此后新加坡的简体字和汉语拼音与中国大陆地区通行的简化字基本完全相同。





至于为什么用简体字?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简单!毕竟现在的新加坡上个华语课都很痛苦,这要是还得学繁体…… 还有一个原因,70年代末,李光耀开始和中国接触,他判断:中国一定会崛起!他在回忆录中曾经说过(大意是这样,非原文):我们都是没田没地的文盲之后,到南洋混口饭吃都能如此成功,你们都是中国本土的秀才状元之后,没有理由不成功。



因此,在汉字的使用上,李光耀选择跟随中国大陆,全面推广简体字。 所以我的总结是: 1、新加坡是1976年开始正式使用简体字,而且用的是和中国大陆一样的拼音和简体字表 2、新加坡是一个实用主义、现实主义的国家,无论是确定英语为第一官方语言还是改繁为简,都是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


子非魚


如果你曾经去过新加坡,相信一定会感觉到十分的熟悉和亲切,因为你完全不必担心自己作为一个外国人会有被排斥的感觉,也不用担心像是到了别的国家那样会有语言不通等困扰。


在这里你不仅能够听得懂,还能够看的懂,因为这里到处都是简体中文,甚至让你恍惚觉得自己其实还是在国内,根本就没有离开。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才会导致这样的现象,又是为什么新加坡会和我们一样使用简体中文呢?


1:新加坡的发展史


其一:殖民后的独立


说到这个东南亚地区的国家,虽然可以追溯到很遥远的从前,但是其实一直都是很坎坷,在中间甚至有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没有过关于任何新加坡的记载,没人知道这段历史,更没有人知道这个国家经历了什么,一直到了新加坡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由于国家的弱小,于是在其他国家的大肆扩张下,只好沦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作了英军日军等的殖民地。虽然这段日子十分的屈辱,但是新加坡人民却一直都是充满希望,最后也是迎来了殖民后的独立。


其二:政治因素导致的语言多元化


由于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基本上整个国家的百分之七十多都是来自中国的华人,在同样是中国最屈辱的一段历史当中,中国的大批广东福建等在历史上一贯在外面闯荡的人群跟着下南洋浩浩荡荡的势头来到了新加坡。


而作为一个大多数公民都是外来人口的国家,必须要选择尊重人权,于是这些人也是精通各种语言,更是呈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而作为中国人居住最多的一个国家,大家说中文的机会很多,自然就成为一个交流最方便的语言。


其三:大力推行华语运动


正是因为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的华人,但是这些人又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自己本土的方言。于是本就已经具有很多种语言的新加坡,更是要经受中文里各种方言的困扰,虽然在新加坡,粤语和闽南话依旧有很高的使用比例,于是当时的政府为能够解决这样一个难题,就开始在国内推行了普通话的运动,因为以前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新加坡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用英语交流。


2:与中国的关系密切


其一:总理推行中文


当时的总理李光耀作为国家最高的领导人,必须要有作为,这时候就要能够得到民心,而大部分的华人就是自己最想要征服的人,为了争取占据新加坡大部分人口的客籍华人对新加坡的融入感和归属感,于是李光耀大力推行华文。


所以在华语运动中出了不少力的他可以说是为简体中文做了很大的贡献。


其二:紧跟中国步伐


随着中国不断的发展,蓬勃的经济也是让新加坡想要和中国搞好关系。从很多方面我们都是能够看到新加坡和中国之间友好的往来,不管是旅游业还是影视剧的娱乐行业,都是能够看到两国之间的密切关系。


历史总探长


新加坡,一个华人占据74.2%的国度,独立于1965年,因为脱胎于马来西亚,又曾经被英国殖民,所以官方语言有四种,一是汉语,二是马来语,三是英语,四是泰米尔语。

虽然华人人口比较多,但为了和国际接轨,新加坡公立学校主要是用英语授课。重要场合,也一律用英语。而汉语,则主要是学校的一门“语言课”,如同中国的“英语”课,那汉语岂不是没有发挥空间了?

有,发挥空间还很大,毕竟,三百多万的华人,不说汉语,那也是不可能的。在华人学校中,全部是用汉语授课的。

无论是华人学校,还是公立学校的“汉语课”,都选择了简体字,而不是繁体字,这和港台完全不同,这到底是为什么?

(汉语简体字)

新加坡选择汉语简体字,最重要的原因是简单,容易普及

新加坡独立后,统一语言,方便管理,成了政府很迫切的一件事情,除了向全民普及英语,另外就是要普及汉语,毕竟华人太多。

普及汉语,就要从汉字入手。此时,当政者是李光耀,对于汉字的选用,李光耀有两个选择,一是简体字,一是港台繁体字。

对于港台繁体字,李光耀等人直接否决了,因为难写难学,不容易推广。

而直接用大陆的简体字系统吧,当时处于特殊时期,中国的简体字系统还有待完善,而且中国民间出现很多自造简体字。因此,感觉暂时还不合适。

于是,新加坡准备自己进行“简体字改革”,这可以吗?结果说明,不可以。

在1969年时,新加坡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整体有200个字,包括新家坡自己发明的78个字。但这200个字确实不够用,于是,在1969年-1976年期间,新加坡形成了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自造简体字,杂糅合用的局面。

该怎么办,继续这样吗?

李光耀选择和中国的简体字并轨

用了几年自己的简体字,感受了几年简体字和繁体字同时存在的情况后,李光耀等人放眼一看,发现中国大陆的简体字优化得更好了,于是开始组织商议,需要不需要和大陆的简体字并轨。

答案是肯定的,一是好的汉字系统为什么不用?二是,很显然,汉语文化的主流是在大陆,和中国简体字并轨,对新加坡和中国的文化交流帮助更大,对经济往来也是大有益处。

于是,从1976年开始,新加坡全面使用中国的简体字系统,包括拼音系统。

不得不说,李光耀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那么小的一块地(新加坡只有719平方公里),能成为亚洲地区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这不得了。

正是李光耀选择了汉语简体字,才使得汉字在新加坡的“普及和推广”进步神速。而选择简体字的最重要原因,就如同上文中所说,简单好学好推广,更重要的是,和中国大陆的简体字系统并轨,有助于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往来。


蓝风破晓


三个阶段

新加坡使用汉语汉字基本上是华裔族群,然而新加坡现在使用和我们大陆地区一样的简体字,也是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繁体字时期。我国在1964年之前,我国大部分还是使用繁体字,汉字的过程简化过程从民国开始随时间推移在进行。直到1964年,我国颁布《简化字总表》,才算是完成汉字的简化运动,成了我们今天通行的简体字的标准。我们正式系统的确立简体字是1964年,而新加坡则是继续使用繁体字到了1969年。

第二阶段:新加坡汉字时期。汉字的简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新加坡自己在1969-1976年之间推行了自己的简化方案,称之为新加坡汉字。这个时期虽然新加坡也使用简体字,但是其中有49个和我们相异或者没有简化的汉字。

第三阶段:完全一致。新加坡方面他们推行的新加坡汉字在书写和印刷等方面上都会有诸多的不方便之处,所以新加坡在1976年之后删除了那些和我们相异或者没有简化的字体,变成了和我们完全一致的简体字了。



我们是标准

至于为什么新加坡会推行和我们一样的简化,是因为汉字是源于我们,我们是汉字使用的主体,世界各地所用的汉字基本上都是以我们为标准。无论是汉字是字体的变化,还是汉字本身的简化,都是我们主动发起的。

所以为了是新加坡亦或是其他各地,都会保持和我们一个同步,因为这就是标准的意义所在。故在1986年我们推出了新版的《简化字总表》之后,新加坡在1993年完成了同步的调整和修改。



虽然汉字已经简化,但是我们大陆地区或者像是新加坡等这些使用简体汉字的国家,并没有禁止民众认识或者使用繁体字,相反很多场合下还是使用着繁体字。

新加坡为此在华文课本上的每篇课文后附录简繁对照表,目的也是让学生认识繁体字,但并不特意要求其会书写。这也是新加坡为了应对和我国港澳台地区打交道所用。新加坡方面也提议我国港澳台地区是不是也应该在他们的教科书的每篇课文附录上简体字,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