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情幫扶 合力攻堅——財政部定點幫扶雲南永勝縣脫貧攻堅紀實

暮秋時節,永勝仍是一片豐收景象。濤源鎮保和村大黑箐小組,成片的紅高粱沉甸甸的穗粒迎風搖擺;東山鄉東江養牛場內,西門達爾肉牛悠閒地吃著青貯玉米;松坪鄉上喇嘛村委會,一串串飽滿的小米蕉掛滿了枝頭……扶貧產業的發展,讓貧困戶收入不斷看漲。

書聲琅琅,永勝民族中學內,貧困山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內認真學習;暖陽和煦,永勝縣進城安置點梨園小區裡,貧困戶們正在學習家政實操……學習環境、條件的改善,讓貧困學子和貧困農戶通過學習,掌握了自我發展的能力,擺脫了窮日子。

永勝縣貧困鄉村扶貧產業發展、貧困戶脫貧的背後,有著財政部的一份暖流和力量。“17年來滄陽大地處處留下了財政部幫扶的痕跡,財政部也與永勝幹部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永勝縣委書記楊曉敏感激地說,在財政部的定點幫扶下,永勝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基礎教育、公共民生等發生了巨大變化。今年,在財政部全力支持下,永勝將順利脫貧摘帽。

2002年以來,財政部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定點幫扶永勝縣。17年來,財政部持續傾斜支持永勝“三農”、水利、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建設,去年投入幫扶資金3.09億元,引進幫扶資金1.14億元,今年繼續傾斜支持資金2.96億元,引入社會幫扶資金530餘萬元。

在財政部的大力幫扶下,截至2018年底,全縣累計退出貧困人口11769戶47002人、貧困村37個,貧困發生率從18.02%下降到了4.25%。

聚焦產業扶貧

創新企業帶貧機制

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根本之策在於產業。在實踐中,定點扶貧永勝的財政部工作隊員深切體會到,只有通過建立貧困戶與新型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才能打通產業到戶的精準扶貧路。

“我們按照發展一個產業、繁榮一片區域、帶富一方百姓的目標,創新企業帶貧機制,按戶施策扶持發展特色產業,讓貧困戶就地脫貧。”財政部社會保障司辦公室主任、財政部掛永勝縣委副書記魏高明介紹說。

在駐永勝幫扶工作隊員的努力下,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社會保障司、農業農村司、人事教育司、清潔基金黨支部在結對幫扶村裡建立了產業扶貧示範點,採取“3個黨組織+2個代表”組織機制、“黨支部+合作社+帶頭人+貧困戶+企業”經營模式,在5個結對扶貧村積極推進產業扶貧,發展小芭蕉、魔芋、羊肚菌、食用玫瑰等種植產業,黑山羊、土雞、肉牛養殖產業。

倾情帮扶 合力攻坚——财政部定点帮扶云南永胜县脱贫攻坚纪实

紅高粱喜獲豐收

在5個帶貧發展產業點的示範帶動下,永勝縣積極探索建立“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經營模式,發展以雲嶺牛、魔芋、中藥材為主的優勢產業;鼓勵中源公司、三川集團等龍頭企業,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模式,培育壯大食用菌、生豬等特色支柱產業,確保每戶貧困戶都有一個以上的產業項目。

目前,在全縣範圍內,以建立貧困戶與新型經營主體利益聯結機制為重點,組織122家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15488戶,推動肉牛、羊肚菌和金沙江沿線紅高粱三個新興帶貧產業。一年多來,投入產業扶貧資金6.02億元,放貸金融扶貧貸款3.64億元,基本實現產業幫扶對建檔立卡戶的全覆蓋。

在濤源鎮,北大荒商貿集團與永勝縣在金沙江沿岸坡地規劃種植了4萬畝紅高粱,採取“群眾生產、政府獎補、企業收購”的訂單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帶動當地產業基礎好、發展能力強的貧困戶增加經營性收入。目前,已帶動26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1.36萬畝紅高粱。

在魯地拉鎮,中源公司與130戶發展條件差、發展能力較弱的貧困戶,以“政府補助、企業代管、群眾參與、共同受益”的掛靠幫帶方式,發展羊肚菌產業130畝,實現戶均增收1.1萬元。

在光華鄉,永勝縣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採取“流轉土地、提供原料、勞務合作”的生產合作方式,向當地有勞動能力、無產業發展條件的33戶建檔立卡戶流轉了200餘畝土地,以“託管代養,受益分紅”的方式帶動建檔立卡戶養殖毛驢66頭,實現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聚焦定點扶貧

精準發力做好協調服務

在濤源鎮保和村大黑箐小組,貧困戶羅進蘭在給剛剛收割的紅高粱脫殼。“家裡種的30畝紅高粱已經有了買主,最少也能賣個4萬元,孩子讀書的錢不用愁了,這日子越來越好過了。”羅進蘭一臉興奮地說。

三年前,在政府號召下,羅進蘭家開始試種紅高粱,由於擔心銷路和種植風險,一直以來只種植兩三畝。去年,在財政部的幫助下,她家的紅高粱上了保險不說,還和北大荒商貿集團簽訂了銷售合同,吃下“定心丸”的她,今年便把紅高粱種植面積擴大到30畝,可喜的是擴種第一年就豐產豐收了。

近年來,財政部在調研永勝產業扶貧時,發現貧困戶在發展產業時自身抗風險能力差,為了降低風險、提高收益,財政部定點幫扶工作隊員對永勝縣農副產品面積、產量、價格、特點進行全面摸底,並製作宣傳推廣材料;同時,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和平臺,幫助永勝農特產品進駐大潤發、興業園、百果園等進行售賣,並聯動阿里巴巴淘鄉甜、淘搶購、淘寶直播、首屆農民豐收節線上購物節、聚划算等線上活動,推動“永勝山貨上電商”;協調永勝特產大禮包進駐財政部“關愛通”平臺,積極與部內各單位對接銷售永勝農產品。去年,牽頭解決了永勝5000噸永勝大蒜滯銷的問題;與北大荒合作打造10萬畝金沙江紅高粱種植基地;藉助阿里巴巴“興農扶貧”東風,在現有的直播、新聞公眾號等渠道之外利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優勢,不斷擴大當地農特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建立起品牌效益。一年多來,累計幫助永勝銷售農產品金額超過1.2億元。

同時,協調保險機構建立特色農業保險機制,向保險機構爭取最低保額、最高賠付的保險優惠政策,實施自然災害險和價格指數險,為產業發展提供兜底保障。目前,已開發68種保險產品,實現了肉牛、毛驢、高粱、魔芋等地方特色產業產業保險全覆蓋,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時的後顧之憂。

聚焦脫貧成果

為脫貧攻堅提供持續動力

一個月前,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友福還在東山鄉東江村委會熊家坪村小組的大山裡種地。現在,他家不僅從山裡搬到了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梨園小區,還參加了縣裡組織的家政服務培訓。他告訴記者,弟弟經過培訓已經在麗江找到工作,他也要好好學習家政技能,早點找到工作。

按照“就業一人,脫貧一家,創業一人,帶動一片”目標,扶貧工作隊協助永勝縣通過扶貧車間、公益崗位、勞務輸出、短期務工、技能培訓等方式,注重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打出一套就業扶貧組合拳。與8家服務機構開展勞動力轉移就業合作,建立“勞務中介機構+勞務工作站+勞務經紀人”機制,組建109個勞務工作站,聘用422名勞務經紀人,充分發揮勞務組織和勞務經紀人在宣傳動員、崗位發佈、轉移輸出、跟蹤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實現累計培訓3.8萬人,轉移就業1.2萬人;通過打造“扶貧車間”吸納就業,積極引進陝西金鹿服裝公司,為貧困群眾提供免費培訓,可容納300到500人就業,同時對接本地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開發就業崗位2512個,在中源公司、永勝瓷業有限公司等建立就業扶貧車間,吸納就業人員358人;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組織實施“護路員、護林員、保潔員、護河員”,協調開發就業崗位6895個,全部用於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問題。截至目前,累計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38005人,實現了戶均有一人有一項以上增收技能,累計轉移就業20289人,實現戶均1.3人外出務工就業。

為了徹底拔掉窮根,阻斷貧困代際相傳,堅持扶貧與扶智並舉,扶貧工作隊為新建的永勝民族中學協調5000萬元建設資金用於設備購置和建設智慧校園。同時,創新教育扶貧模式,牽頭永勝縣與雲南民大附中籤訂教育合作協議,協調140餘名高中教師分兩批到雲南民族大學培訓學習,實現永勝高中教師培訓全覆蓋;著力減輕貧困家庭負擔,對全縣建檔立卡戶11379名在校學生實行困難補助,將7個山區少數民族鄉鎮學前教育營養餐納入縣級財政預算。

“到永勝的2年間,從協調財政資金、項目引進、引入社會力量幫扶到到抓黨建、組織實用技術培訓、產業發展,揮灑的汗水終於有了收穫。”望著剛剛修建好的永勝民族中學,魏高明感慨道。

17年來,財政部累計選派19名幹部到永勝掛職開展扶貧工作。在財政部的正確領導和精心組織下,一任任扶貧幹部主動擔當,真抓實幹,用真情、用真心、真用力,扶實貧、出實招、見實效,堅持發揮行業優勢與永勝貧困實際相結合,智力支持、人力支持、物力支持三到位,加快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有力推動了永勝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全面促進了永勝縣脫貧攻堅。

雲南網記者 王永剛 和茜 康平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