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人老猫
有人说杨少华是相声名家郭荣起的徒弟,属“宝”字辈弟子。也有人说杨少华是相声界最大的海青,言外之意就是杨少华没有师承。对于这个问题,杨少华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既没有一定争取辈分,问没有否认过师父是郭荣起。这里不得不称赞杨老先生的胸怀。
话说回来,之所以相声界很多人不乐意承认杨少华的师承,主要就是因为杨少华的辈分太高,一旦承认他的辈分,他立刻就成为“宝”字辈的前辈,是现在健在的相声界辈分最高的演员之一。在相声界这个仍然把辈分、传承看的比较很重的行业内,这是很多人不乐意看到的。
而杨少华的师承可以不被承认,关键就在于他没有正式的拜师礼,也就是相声行业内说的没有摆知。
这一点,杨少华曾经亲自解释过。当年他在北京天桥为撂地摆摊的相声艺人扫地,后来有幸进入了启明茶社,得以接触一些相声名家。当时,他和常宝霆关系非常好,而常宝霆就是郭荣起的徒弟。后来常连安把杨少华推荐给郭荣起,郭荣起就认了这个徒弟。
不过,一来由于当时杨少华对相声界的规矩不是很懂;二来当时杨少华也没有那个经济条件;三来当时并不是很流行行拜师礼;四来郭荣起确实没有教过杨少华相声,大多都是杨少华在旁边听来自学的。于是,就没有过正式的拜师礼。但是,郭荣起先生和杨少华本人都是承认这段师徒关系的。对于这一点,相声大师马三立也是承认的。
可相声界就是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圈子,即使师徒都承认也不行,没有过拜师礼,就是可以不被承认。这一问题当年马三立和李文华也曾经面临过。马三立有意收李文华为徒,李文华更是乐意拜师,可是因为某些人的反对,一直也没有成功。直到马三立大师去世,也没有人承认过他们的师徒关系。好在后来,李文华在马三立大师去世后,行了拜师礼,才算有一个正式的师承辈分。
现在看来,所谓的师承、辈分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杨少华还活着,其他那些同辈的、前辈的大多都已经不再了。而杨少华也凭借自己的特色和本事,赢得了观众的喜欢。可以说,即使没有辈分、没有师承,现在也不会有人否定杨少华的地位。所以说,关键还是在于健康和实力,其他都是浮云。
雨天论娱乐
有的认,有的不认,因为确实没摆知,但多数是认的。当年杨少华先生撂地说相声时,是特别辛苦的家里孩子多,拜师郭荣起是通过常连安引荐,只给磕个头叫声师父,郭荣起先生也认这个徒弟(天津艺术研究所,有位健在的研究员曾亲口问过郭荣起,郭荣起承认杨是他徒弟),马三立先生写相声谱也把杨少华先生归在了郭荣起下面,常宝霆侯宝林也认,不然杨少华去北京也不会在侯宝林家住了几年。
相声界有相声界的规矩,也许有陋习的,马季我们都知道是相声大师,严格说他拜后侯宝林不也没摆知吗?黄族民拜马志明,孟凡贵拜高英培不也没摆知吗?因为他们辈分低,杨少华属于第五代宝字辈,当时已经是除了寿字辈已经是最高了,部分不认是因为怕多个师爷师叔罢了,给大家带来欢乐的,能给百姓送来丰富生活的艺术,都是好的相声演员。
相声迷俱乐部
杨少华老先生现在属于功成名就了,人生赢家,但是他的这份成就完全是熬出来的。郭德纲经常说“三个说相声的对着骂街,你把另外两个熬死,你就是艺术家”;杨少华老先生的艺术家差不多就是这么来的。
在年轻时,杨少华的艺术可不行,一直没有混出样子来,直到60来岁的时候才通过与赵伟洲合作的《枯木逢春》、《危言耸听》等作品,创造了“蔫哏”这种独一无二的捧哏方式,开始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这个成名的过程太漫长了,太大器晚成了。
六十岁以前的日子,杨少华老先生是真的在熬,因为真的不好过。正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生活的拮据也令杨少华变成一个滑头的人。
早在1944年,杨少华就已拜郭荣起为师;按照相声界旧规矩,拜师要举行摆知仪式,酒席钱是需要徒弟出的,可是杨少华在业务上没有成熟,自然也赚不到什么钱,只能勉强维持日常生活,所以在举行摆知仪式这件事上一直耍滑头,装傻充愣,一拖再拖。
郭荣起拿这位滑头的徒弟也没什么办法的,对他的态度也逐渐有了变化,越来越不爱搭理他。
解放以后,相声界的旧规矩都被废除了,已不可能再举行摆知仪式;再加上杨少华有五个儿子要养,拮据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所以摆知仪式等于无限期搁置了。
同时,杨少华为了改善个人生活状况,抓住一切机会想要出名,经常不合时宜的抖机灵,抢逗哏演员的风头,在同行之间的评价一直不高。为此,先后和多位搭档分手,特别是和马三立之子马志明裂穴一事,在相声界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虽然杨少华与马志明裂穴是双方共同的问题,但是马三立父子对杨少华有大恩。马三立在杨少华还一文不名时,让他为自己捧了一回哏,然后亲切的对他说“宝贝,你有饭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把自己的WIFI无私分享给了杨少华,帮助其扬名。在相声界都不承认杨少华的师承名分时,马三立将其收为义子,并编写了一份相声界师承关系表,将杨少华列为郭荣起的传人,率先承认了他的师承。此后又安排杨少华与其子马志明搭档,给了杨少华一个长期稳定的上升通道。
然而,杨少华在与马志明合作时,依然坚持其所谓蔫坏的捧哏风格,而马氏相声是出了名的“一头沉”,所以杨少华抖机灵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相声的整体效果,是造成其与马志明分手的原因之一。
到了1990年代,杨少华终于混出了名气,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对于很多事情的态度都有了积极的变化,特别是对马氏父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健忘的。
当初,杨少华之子杨议想要拜师马志明时,马志明就给了他一个钉子碰,说“收了你不等于承认你爸爸了吗”,令杨议下不来台。而郭荣起在1966年就因健康原因退休,虽然一直坚持相声创作和整理传统相声作品,但是对相声界的是非恩怨都已看淡,极少参与,所以直到1999年去世也没有将杨少华正式收归门下,但是对于杨少华自称其弟子的行为也没有从来否认过,相当于默认吧。
孙破天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说杨少华的师承关系没有被同行承认,实际上说不被承认,随着杨少华先生的名声渐红,同行已经承认了。圈里已经承认杨少华是马三立的干儿子,和马志明是同辈的,还给马志明捧哏过,虽然他们两个后来“裂穴”,但这段事实是没有抹杀掉的。但属实有一个尴尬的地方,就是杨少华的辈分太高,如果实打实论辈分,他应该和侯宝林同辈,因为他的师父是著名相声名家郭荣启。如此而算的话,马少华就是“宝”字辈的,也就是说,他目前来说是相声界最大的海青。这句话也间接地表明他没有师承关系。
辈分太高,不但困扰着杨少华,同样也困扰着他的儿子杨议。杨议是相声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曾经拿过两届全国相声大赛冠军,名声响当当的,可他也是拜师无门,也同样的道理,辈分太大。虽然杨议在场合上都叫侯耀文三哥,可按父亲杨少华的辈分,他还比侯耀文大一辈儿。
实际上,杨少华之所以没有被承认师承关系,主要是个郭荣启没有行拜师礼。早些时候非常讲究这个,可那个时候杨少华家里穷啊,五六个孩子,所以,他就往后拖,所以这个拜师礼到后来也没实现。不过干爹马三立给杨少华证明过,承认他师承郭荣启的。
这个杨少华自己说过,当初他是北京天桥撂地摆摊的,后来进到启明茶社,和常宝霆关系非常好,常宝霆就是郭荣启徒弟,因为这个启明茶社是常宝霆的父亲常连安创办的,这里演出的很多都是相声大家,比如刘宝瑞,赵佩茹,郭荣启等,后来经过常连安推荐,郭荣启便认了杨少华这个徒弟。也就是说,承认这关系,就是没举行仪式。没有行三叩九拜的大礼而已。所谓的师承关系,就差这一层窗户纸而已,如果真的拜了,那杨少华就是相声界辈分最高的人了。可这没有关系,在杨少华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他越来越红,已经成为国宝级的大师了。现在看来,所谓的师承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关键还是看本事,杨少华的“蔫坏哏”已经开一代先河了。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所喜欢。成功的杨少华,是个感恩不忘怀的人,在节目里提到干爹马三立对自己的提携时候,会热泪满眶。所以,杨少华是个令人尊敬的大师。
小影酱
高峰曾经对杨少华师承问题做过一句简单的总结:
盯着辈分不放就是没事找事。
高峰这话简单明了,而且一语概之所谓的“师承”本质,说白了就是在行里要个辈分。
相声界的辈分也是一笔糊涂账,捋来捋去都可以说一段相声了,高峰就讲过类似的段子。德云社于谦的儿子于云田2013年生人,他算是第九代,而姜昆的徒孙小么哥张勇,属于第十代艺人,1975年生人,师叔比师侄小38岁,这种比包袱还可乐的事情,就是相声界辈分给闹出来的。
所以按照行业内部来说,杨少华杨议都是海清,那么相声行里就没有辈分,这对于有些人来说很重要,而且比命还重要,但有些人真的不在乎,比如杨少华杨议都算这种人。当然也可能曾经在乎过,但活到一定岁数就想开了,也就不去纠结了。
马三立编撰的《京津相声演员谱系》里面,杨少华是归到了郭荣启一支,但这个谱系不是行业家谱,所以也有部分人不承认。原因就是杨少华没有正式摆知,这就跟郭德纲跟杨志刚的关系一样,只要没有这个行业公认的仪式,那么这种师徒关系就变成了:
是、也不是。
所以在这个浩瀚的相声江湖里面,就会有人揪着这个说事儿,甚至拿来挑拨离间也是常事。杨少华父子还被传跟马三立父子不睦,当然明面上马志明跟杨少华确实有过一些摩擦,当初两人搭档的时候,马志明抱怨杨少华太抢戏,喜欢把观众注意力吸引过去。马志明是典型的“一头沉”,所以两人没能继续合作。
但这种业务上的分歧,未必就真的是不可化解的矛盾,也扯不到杨少华师承关系上,比如马志明拒收杨议,是为了不给杨少华名分。这种行业内部的花边新闻版本还极多,还有一种说法是,马志明对杨议说:你爸爸不是也没摆知吗?干脆我连他一起收了吧。
这种故事听起来比较解气,也更被人津津乐道,但真实性就难说了。
马三立告别舞台演出上,杨少华父子去助演,还说了一个小段子:
杨议:马三立老先生,马志明,人家也是爷俩儿。
杨少华:我们也是爷俩儿
杨议:我们爷俩儿跟人家怎么比呀
杨少华:就是。。就是他们比我们长得寒碜些。
相声界里面讲究砸挂不能乱用,如果跟对方关系不好,那就是骂街。杨少华敢用马三立父子当包袱,还在怹的告别演出上,说明其实双方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可化解的矛盾。
所以说相声行这个师承,有人拿它当命,也有人不屑一顾。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个身份的标识而已,如果你本来就有身份有地位,有没有这东西就无所谓了。杨少华父子在天津地位还是很高的,搞什么相声名家大会,杨少华都是坐C位,比田立禾老爷子还高一截,所以师承不师承的,不吃劲了。
咸鱼茶馆
尬笑天君为您解答,嬉笑怒骂,评论由心!
当年,马三立让干儿子杨少华捧了一场《开粥厂》,对他说:“宝贝,你以后有饭吃了!”公开承认过杨少华的师承,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有些人的承认。
杨少华的师承关系有所争议,这件事情已经流传了很多年,当年,杨少华因为没有摆知的事情而没有为其他人所认同,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辈分太大,有人不愿承认
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杨少华的辈分太大了,和侯宝林同为宝字辈,比刘文亨、苏文茂、马季大一辈,比姜昆、冯巩大两辈,这么高的辈分,偏偏没有摆知,这就让有些人不愿承认了!
与少马爷裂穴,同样加大承认难度
杨少华的相声艺术成就是不错的,尤其是他的蔫哏,捧得人很舒服,不过,由于他与少马爷的裂穴,使得两人的关系并不好,也加深了一些人对他的抵触。
其实,随着杨少华年龄的增长,他已经不太在意海青的身份,而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了他的地位,老先生有那么优秀的儿子,杨议,下半辈子乐呵乐呵得了!
尬笑天君
关于杨少华的师承问题,在相声行业来说是个老问题了。可以说是老生常谈。
通常的说法都是说因为杨少华没有摆知,但郭荣启口头承认过杨少华是自己徒弟。因为没有摆知,导致有些同行的不认可。
但其实,现在来说,大家还都是认可了杨少华的师承了的,而且马三立当年公布的那份相声行业家谱的时候就已经把杨少华加到谱上面去了,所以从那时候起就不应该再有不承认他的师承这个说法了。
至少现在小辈的相声艺人看见杨少华的时候都会叫声好听的。郭德纲也管杨议叫五叔,这里面至少辈分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杨少华的问题,大部分人都会提马志明当初不收杨议,是为了不承认杨少华。但现在而言,马志明跟杨少华之间谈不上有什么矛盾,偶尔还经常一起参加节目,作为为数不多的仍在世的宝字辈艺人,这两位也经常一起被提起。
可能少马爷年轻的时候有点大少爷脾气,现在人也挺温和的。
最关键的是,杨少华现在想要补拜师仪式,他也找不到人拜了。
就算他是一辈子海青,现代人对海青不海青的观念已经不在意了,甚至还对总是师徒父子的挑别人礼感到恶臭。
我的观点是,杨少华的师承是没有问题的,过去同行因为他没有摆知的不承认。但现在的同行,至少现在的相声界是都承认他的师承和辈分的。
作为现代人,还是少替古人担忧吧。
没有必要盯着几十年前的旧纠纷不放,得出新作品呢!
闲白社
说起杨少华,大家都不陌生,一个蔫坏蔫坏的老头,当初和赵伟洲凭借着《我要幸福》火遍了大江南北,里面的一句“我要开花”让大家对这个老头有了深刻的印象。
杨少华师承郭荣启,当初拜师的时候,杨少华因为经济情况的原因没有按照相声门的规矩办酒席请师傅。这让郭老爷子心里有一些芥蒂。
杨少华在舞台上是一个捧哏的角色,却经常抢逗哏的风采,所以搭档也是更换频繁,在相声圈里的名声也没有那么好。
当初马三立大师的搭档王凤山去世后,侯宝林就推荐杨少华给他捧哏,还叮嘱他不要多说话。一向机灵的杨少华果然没多说什么,很多观众也评价他是一个站着的电线杆子,当时的名声也没有那么好。
就像老郭说的那句话,你把对方熬走了,你就是相声艺术家,杨少华最终也是等来了这一天,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了人们喜欢的相声演员。
不过师承方面郭荣启先生也一直没有否认他俩的关系,马三立大师在整理相声师承关系的时候也是承认了杨少华的相声地位,老枯木这次是真的开花了。
如今杨少华在相声圈也算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同行之间认可也好不认可也罢,自己过得好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如果同行认可,你过的孤苦伶仃,那和不认可相比有什么意义呢?就像现在的德云社,票卖的好,商演还多,别人想咋说就咋说呗,你们觉得呢?
六六侃娱乐
杨少华,北京著名相声艺术家。一生为相声付出,年近五旬才有有了气色,和赵伟州表演的《枯木逢春》,《危言耸听》,以独树一帜的蔫系表演方式获得好评。在他60岁的时候和儿子杨毅参加第二届相声表演大会获得一等奖,这才算是出人头地。
他的一生有一个愿望就是能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这个梦想于去年终于实现,与冯巩,他的儿子杨议一起表演小品《为您服务》,反响不错。
师从郭荣启有没有想拜师礼
杨少华在早年期间拜师郭荣启,按照相声界的规矩拜师要行拜师礼,而这个拜师礼不是简单的三跪九叩就可以,要像现在年轻人结婚一样宴请亲朋好友,当然在这里还要宴请相声界,大家来做以证明,可是当时的杨少华没有名气,生活拮据。根本就没有财力让他行这个拜师礼,所以他就一直拖着,直到郭荣启去世,都没有完成这个拜师d所以说他从那里学了很多相声知识,但是没有郭荣启承认这个徒弟。
马三立有知遇之恩,但没有师徒关系。
杨少华一生中还有一个贵人就是相声大家马三立。马三立看中杨少华的才华,让自己的儿子马志明一起搭档说相声无非就是让杨少华在相声界的名声有很大的提高,可是由于他的蔫系说法与马志明的马氏相声的“一头沉”说法不能融合在一起,最后两个人也只能分道扬镳,至此来说马三立对他知遇之恩,但是没有师徒之缘。
综上所述,他根本就没有正式的拜那个人为师,当然也就没有了师承这一说法了,相声界当然不能承认他的这个师承关系也就可以讲的下去了。
第五评委
所以相声的传承要有老理儿和文字证据。两样都有心安理得,有一样老辈艺人认知也可。两样一样都没有就不是传承人!就不是师徒关系!后辈孩子辈说没有用?因为你没经历过的年代你不懂得当年的老规矩?